简 历 <p class="ql-block">1963.7—1968.10 辽宁省实验中学学生</p><p class="ql-block">1968.10—1969.2 沈阳市于洪区造化公社造化大队务农</p><p class="ql-block">1969.2—1970.2 造化中学民办教师</p><p class="ql-block">1970.2—1971.4 沈阳市第一教师学校学员</p><p class="ql-block">1971.4—1984.10 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教师</p><p class="ql-block">1982.8—1984.6 沈阳市教育学院学员</p><p class="ql-block">1984.10—1998.9沈阳市和平区教育局人事科 科员,科长</p><p class="ql-block">1998.9—2010.4 沈阳市外国语学校 党委书记,中学高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严格讲,我没有上过高中,没有上过大学,因为我从来没有以学生的身份迈进普通高等院校的大门。我取得的中专、大专、大本毕业证书都是我从教后在职进修获得的。几十年后我用“我的大学”为题写一篇当年进修经历点滴记忆的文章,应该是对我这辈子没能上大学这一终身遗憾的某种自我欣赏和宽慰。</p> <p class="ql-block">1966年我初中毕业于辽宁省实验中学,因为文革的原因中断学业。1968年9月以知青身份下乡到沈阳市造化公社造化大队务农。1969年2月到造化中学任民办教师。1970年初,由原沈阳劳动大学(本科院校)和沈阳第一师范学校合并组建的沈阳市第一教师学校开始文革后第一次招生,开办主要面对在校教师的各学科大专进修班。经造化中学推荐等程序我成为该校中文科学员。当年2月开学,入学报到那天发生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小插曲。忘记了什么原因,我的被褥等全部行李先我运到学校,待我下半晌赶到学校报到后在学员行李堆放处却找不到我的行李,急得我满头大汗,结果在我班男生宿舍一个靠近门窗的下铺上发现我的行李。原来我班一位赶早就来报到的来自新民县的学员看到我行李上写的姓名认为我是他的新民县老乡就热心帮我把行李搬到宿舍占了个好铺位,如果没有这个暖心的误会,我只能睡在一个上下进出都不大方便的上铺了。</p> <p class="ql-block">学校坐落在沈阳市北郊兴隆台,校舍原是一个军营,周围是大片的农田。我的印象中没有楼房,全是一排排的红砖灰瓦的平房,其校园环境,生活学习条件可想而知。一间十几平米的宿舍上下双人床住十四个人。学员大多是高中、中师学历的在职教师(包括民办教师),年龄最大相差二十多岁。在当时环境下,为了体现革命性、实用性和破旧立新的精神,教材大多是由学校老师自己编写、插图,由学校自己的印刷厂排印装订的,虽然看上去很粗糙,但其内容决不失水平和精美。学校老师为人平易,授课认真严谨,生动活泼,其中不乏省市高教明师,上他们的课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一年多时间不长,但受益良多。</p> <p class="ql-block">学校施行半军事化管理,各方面管理都很严格但并不单调乏味。除了上课,各项文体活动丰富多彩。记得我们班经过认真科学的准备,团结拼博,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获得全校拔河比赛的第一名。在我们班一位多才多艺的男同学手风琴伴奏下,我多次登台演唱京剧样板戏选段,颇受欢迎。在班里我担任学习委员,由于各方面表现比较突出,曾被评为优秀学员。</p> <p class="ql-block">1971年4月,由于全市中学急需补充师资,我们这批学员提前结业。我本应回造化中学,出人意料的是凡是下乡知青一律被分配回市里中学任教 。我们二十多人被分配到和平区,我是领队。我们当时并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几年后我们拿到了一个中师毕业证书。对我一个初中生来说就当补上高中阶段学业;但是对絶大多数原本就是高中或中师毕业的学员来说确实有点委屈了。</p> <p class="ql-block">回城后和平区文教组分配我到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担任语文老师。两年后,凭着在省实验中学初中三年英语课学习的比较扎实的功底我改教英语。一番努力,小有成绩,担任了校英语教研组长。但是没有高等英语专业学历是我的硬伤,也是我的心病。</p> <p class="ql-block">1982年初,沈阳市教育学院成人学院发布暑期招生广告,面对在校外语教师开办首期两年制脱产英语大专班,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我立即向校长提交报考申请,校长以缺少英语老师为由不予批准。后来在我的一再肯求下,校长终于同意了,此时距离入学考试日期只有两个多月了。入学考试以高中课程内容为主,面对的困难是我一个初中毕业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高中课程。庆幸的是入学考试不考数理化。于是我想办法弄到全套高中语文、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几十本教科书,抓紧业余时间一科一科刻苦自学,逐本认真阅读、记笔记,归纳整理、死记硬背,备考过程之艰辛不是几句话能表达的。我知道,本次考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考完发榜,我以名列前茅的好成绩被录取,其中地理科获得最高考分。</p> <p class="ql-block">英语专科招生80人,分成两个班,我在英语二班。我班学员跟我一样三十多岁的不到十人,大多数是近几年从师范学校英语专业中师毕业在全市中学任教的二十几岁的英语老师。开学一周后,我被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p> <p class="ql-block">英语大学专科设有语音、语法、精读、泛读、英美概况等多门课程。对于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学习外语是比较困难的,同时我还要克服上学路途远和家务负担两方面的困难。当年学院所在地在皇姑区惠工广场,我家在和平区方型广场。不论刮风下雨,冰天雪地,我都是骑自行车上下学,决不缺课和迟到早退。当时孩子才两岁多,课余我要把大多精力放在照顾孩子上,经常一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还要抖擞精神去上学。</p> <p class="ql-block">这两年,我一方面要完成好自己的学业,门门课程取得好成绩;另一方面要尽职尽责做好学习委员各项工作,还要协助辅导员和班长组织完成好学院安排的各项政治、文体、社团等活动。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我不仅顺利通过各门课程的结业考试拿到毕业证书,还在即将离校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每班仅发展了一名新党员)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追求,我终于实现了入党的政治理想,其间的挫折和苦闷一言难尽。我的这段大学经历真可谓学业政治双丰收,为日后的进步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1984年8月我回到市一三四中学继续担任英语老师和班主任。10月,我被区政府抽调到和平区教育委员会人事科工作。</p> <p class="ql-block">1994年,辽宁省政府开办了成人业余大学和国家自学考试相结合的大学本科高等教育,入学不需要参加成人高考。我在市教育学院成人业大报名注册为英语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学员。然而面对语言概论、精读、泛读、语法、欧美文学等十多门课程和一大堆厚厚的全英文教材,已经45岁的我头都大了,几近要打退堂鼓。好在自学考试没有严格的学期限制和各科考试次数的限制,我决心闯一闯,拿下一科是一科。周末和假期到市教育学院参加大学教师的面授辅助课学习;平时抓紧一切业余时间捧着教材、教辅、录音机、英汉大词典刻苦自学。考前备考经常是通宵达旦。经过不懈努力,大多数课程我一考及格,两门课程二考及格,一门课程三考及格,1997年底我终于拿到了盖着沈阳市教育学院和辽宁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大章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没有这个证书,我日后就没有资格担任中学校级领导和评定为中学高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我的大学平淡且有点枯燥,没有什么高光时刻,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但是我内心感到某种满足和骄傲,因为那里有我奋斗的足迹和撒下的汗水,有来之不易的成功和喜悦。</p> <p class="ql-block">文字:武新民</p><p class="ql-block">制作:佟丽娜</p><p class="ql-block">校对:张台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