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时代6:工作插曲

老根

工作插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校程序性工作完成后,大家都在焦躁不安地等待最终的“毕业分配方案”。有所关注的学生一两天就要到班主任、或者是管就业的老师那里去打探消息,听天由命的学生则是自由和放纵,或单独、或三五结伙做无聊、无奈、而自己喜欢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月下旬,各毕业生之间开始流传各种关于就业方案的小道消息。涉及到某某专业省某某厅要几个人,某某单位有几个计划等等。龙云书和王筱甯商量了几次,检查了方案的可行性,要么一起回商洛,要么一起去渭北,要么一起去需求计划多的单位,最差的结果是,分配到不同单位,再努力改派,或是后期调动。当然,尽最大努力,不要走到这一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个令植保班同学震惊的消息是,陈国庆放弃派遣,申请将人事关系发往广州市海珠区。之所以令人震惊,是放弃国家分配的工作,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去闯荡,前途未卜,从零开始,这是受了曲啸的创业“蛊惑”,还是“气功大师”无中生有的欺骗?龙云书记得陈国庆曾经说过,他的姐姐从“西军电”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海珠区工作。当时还以为是珠海呢。但让龙云书暗暗庆幸的是,这给陕南空出一个计划指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个令植保班同学震惊的消息是,李中华移情别恋,关娜娜割腕住院。事情的起因是李中华回家乡所在地区农牧局毕业实习时,被单位领导相中为未来女婿,并承诺如若答应,将来工作安排在地区植物保护工作站。李中华学习好,喜欢植保专业,能在地区植保站工作,是他理想的选择。他也见了领导女儿,中师毕业任县城小学教师,关键是身材窈窕窈俏,热情大方,实习中借故压马路、看电影,踏麦田、认昆虫。与内敛、腼腆的关娜娜相比,中华失陷了。实习归来,二人关系“冷处理”发生“热爆炸”,关娜娜多次沟通无效后,终于选择以死相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事情被学生科“冷处理”。控制消息扩散,不能产生溢出效应;关娜娜伤口不大,迅速通知家长将其带回家,情感隔离;对李中华批评教育,不能产生次生事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植保班也有一些私下的、隐藏的各式矛盾,在酝酿、发酵,有的刚刚露头,有的已经接近尾声。其实,其他专业也是悲喜交加,偷偷流传出爱恨考验、生死离别、放纵失节、酒后乱为等不良事件,但均在压抑下化解,一旦上升到法纪,公开处理,那四年的努力将化为乌有,绝对会影响当事者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偷偷地、不声不响,学生科科长、班主任开始与毕业生个别谈话、征求分配去向意见了。一般程序是,省计划委员会、省人事厅下发学校分配计划,计划参考了生源情况;学校将分配计划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形成派遣方案;审批后,为毕业生颁发《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报到证》俗称“派遣证”,毕业生凭“报到证”转户口、粮油关系等,到单位报到上班。一次派遣不满意的,做通各方关系,可以二次“改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分配计划是严格保密的,只有极少数领导层面的人能看到文件。落实需求计划类似于高考按去向志愿录取,其中有一些技巧、策略和“门道”,否则就会闹得“乌烟瘴气”“大打出手”甚至“好心当了驴肝肺”,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结下了一辈子“仇怨”。去向志愿一般学生由班主任和学生科主管干事,按生源或就近、或学习成绩等因素安排,强调个人意愿服从国家需要,到艰苦行业、到边远地区、到基层和一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学生科科长谈话的大概是落实省级重要单位需求计划和学生会、团委主要学生干部的去向、其他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等。学生科科长要统筹校内外关系,符合分配原则、优生优分的典型,需要公开宣传,起到激励后代学生的积极作用;不符合公平原则的,则要冠以学生自己打通“关节”、“带帽”下达计划,悄悄地、单独地、或者到批量分配完成、大部分毕业生离校后,再发放“报到证”;特别重点关照的学生,也有各种原因和理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省人事厅大中专毕业生流动调配处则是这些工作的“枢纽”,这个处的公章则是“枢纽”点石成金的魔法棒,盖与不盖,则决定一个大中专学生一生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筱甯是团委委员、班级团支部书记达不到学生科科长关注的程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等到班主任文姝与龙元书、王筱甯谈话时,基本意思是:西京一所大学或留校工作二人两单位,二选一,留校办公室工作主要意向龙云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同一单位。要么都去西京xx大学,要么都留学校。”王筱甯首先不同意,虽然单位似乎好一些,但不符合前提要求。但这样的要求有些无理、更无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听文老师解释,西京某大学是实验室工作,留校是办公室工作,其他更好的中央驻陕单位、省级厅局单位已经征求意见落实了人员。其次的是省劳改农场、农垦农场,省级农业科研生产单位,最差是地区农业科研、行政管理单位等。当然,要选择其次的单位,你们可以优先选择。商洛和渭北地区都有保证两人同去的计划。学校两天后要结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云书思维有点跟不上形势,原来的预案与结果相差甚远。“远”表现在有多项“更好的结果”要选择时,鱼和熊掌都很诱人,但不能兼得,机会成本如何取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云书给王筱甯分析,争取统一思想、统一认识:老师的建议,对个人而言是最好的,但对两个人而言不是可选项。退而求其次,所谓农场,环境偏僻,工作单调,所学难以发挥;而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明确的去向是省农科院,那如何工作、如何面对曹老师!选择回地区工作,是原来的预案之一,但一般是到地区人事劳动局以后,再下分到具体的单位,可能是地区的,也可能是县区、乡镇,能否在同一个单位、同一个县都难以预料。如果没有父亲的改变和鼓励,那回商洛地区是上天的眷顾、最好的选择,筱甯也不需要纠结,她知道已经做好了“当乡长”的准备,但父亲的叮嘱、班主任文老师的建议,都是追求更优平台、为一生负责的阅历和经验总结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正在他们进退两难之际,校长办公室传话,要求龙云书去一下。任务是,提供了一些资料,撰写一份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一份向长江流域遭受水灾地区捐赠的倡议书。工作总结好说,将提供资料汇总、归纳、提炼,龙云书结合平时看《中国教育报》和青年杂志的观点,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下半年工作思路。捐赠倡议书则自由一些,他关注过损失和各地捐助的报道,重点是倡议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文字要有格局和胸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风雨同舟,共渡难关”“洪水无情,人间有爱”“传递正能量”“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一致克困难”等等,提出四项具体倡议。半天后交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校长办公室主任孔鸿泰和龙云书谈话,“你是推荐留校工作的人员,经了解和考察,我们同意接受你。双向选择,你有什么意见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我还是想回家乡工作。学校工作怕干不好,到处都是老师,一辈子抬不起头。还有……唉,不说啦。”龙云书对留校不抱希望,说话也不留余地。本来想应付一下考察,随便写一下,完成任务,但觉得有损老师四年培养、辜负文老师好心推荐、龙云书是“绣花枕头”徒有虚名,还是“宁可学校负我,不可我负学校”,具体原因实话实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陕南一个县农牧局局长出身,陕南的基层工作确实是压力大。至于面对老师,更多的是优势,人熟悉、事好办,再学习、再提高。困难还有啥?说出来,我帮你分析。”孔主任原来在陕南一个山区县工作一辈子,临近退休凭堂哥是省教育厅副厅长的关系,调动回关中工作,他对基层工作深有感触,即使担任了局长,但仍然感受最深的是压力,而愿意转行到学校工作。他对陕南山区有一份亲近的感情,也真心看上了这个笔头子利落、字体流畅工整的年轻人,想真心帮他把好人生道路的第一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怕压力和困难,我做好了思想和技术上的准备。还有是,能和对象分配在一起。”龙云书似乎下定了决心,为了和心爱的人分配在一起,什么困难都不在话下。而且,他听同学说,好多校园爱情无疾而终,问题都出在毕业分配“棒打鸳鸯”,造成“劳燕分飞”,工作调动何其难啊?有的虽终成眷属,但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的两地分居,造成生活、情感、子女、经济的无尽难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哈哈哈,小伙子有出息,对象问题都解决了,还怕你留泰城找不下对象,又飞了。这下好了。”孔主任早知道泰城留不住人的重要原因,“啥专业?泰城还有计划吗?有啥想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一专业,她要去了西京xx大学,就毕了。泰城的只有农科院,不能去。我们想在一个单位,要么都去农科院,但只有一个指标,学校也只有一个指标。回家乡可能是最没有矛盾的选择……”龙云书正给孔主任解释对象为什么不能去农科院工作时,王筱甯敲门,招手让龙云书出去一下。“老师,稍等再给您汇报。看一下啥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农科院可以接收两个人,不在粮作所,而是植保所。问题解决了,但要花五千元买指标。嘻嘻,天上掉馅饼了!我爸爸找人运作了。”筱甯几乎要手舞足蹈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啊!太好了,太好了!我做家教还余八百元。我给老师回个话,咱再想办法。”龙云书脑袋一下轻松了,千斤巨石落地了。但隐隐产生另一个压力。转身回孔主任办公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农科院植保所有很多基地和项目组,到时又下派了。又有申请项目和经费的考核。是这,看老罗植保教研组要人吗?一块儿留学校,他们能争取指标,我们也能。植保教研室需要,我再给校长建议。你等半天。”孔主任一直在思考留住人的办法,有对象是好事,一起留下来才是解决根本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半天以后,学校各方面同意,龙云书和王筱甯留校,具体龙云书在校长办公室做干事,王筱甯在植保教研组做实验员。事后孔主任告诉龙云书,植保教研组罗组长一听他的建议,说“没问题,我们后继乏人。两个娃我熟悉,很优秀,都留植保组,一个当教师,一个当实验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届毕业生140人,陆续离校报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植保专业学生会主席吴锦分配到省农业厅,而劳力费神未能如愿,女朋友郭春终回陕北家乡县植保站工作。学习委员李中华回到家乡地区植保站工作,不久与农业局局长女儿结为伉俪。吴英俊和杨丽丽回到吴英俊所在县的葡萄研究中心,一步到位。学习尖子何军被推荐进了西京xx大学微生物实验室,农科院的指标有一定人为因素,最终不了了之。劳改农场、农垦农场是政策性任务,被老师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完成了计划。有一些意志坚定回家乡的,终达所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元书和王筱甯将同学们一批一批送上火车,一一告别,送上诚挚的祝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领取《大中专学生毕业报到证》,办完从学生到教师的手续。四年中专生活历历在目,今天是1991年7月3日。(2024年8月17日)</p> <p class="ql-block">(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致谢原创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