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76, 79, 187);">第五篇 运动和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牛顿运动定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物互动呈万象,</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千载公认源于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至牛顿降人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发明运动三定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愚昧一扫见真谛,</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科学阳光照大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1 牛顿第一定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这就是著名的<b>牛顿第一定律</b>。(初中教材的表述)</p><p class="ql-block"> <b>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b>(Newton`s first law)。(高中教材的表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物体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b>惯性</b>(inertia)。牛顿第一定律也叫作惯性定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任何物体都和周围的物体有相互作用,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它是利用逻辑思维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物体的固有属性,这一属性称为惯性。惯性不是外界强加给它的,是物体固有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为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惯性与质量</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量事例说明,不同质量的物体,惯性的大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物体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不同,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b>质量</b>(mass)。</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5.2 牛顿第二定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b>。这就是<b>牛顿第二定律</b>(Newton's second law)。</p><p class="ql-block">牛顿第二定律可表述为</p><p class="ql-block">a∝F/m</p><p class="ql-block">也可以写成等式</p><p class="ql-block">F = kma</p><p class="ql-block">其中k是比例系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数量间的关系,还明确了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p><p class="ql-block"><b>力的单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 = kma中k的数值取决于F、m、a的单位的选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k=1时,质量为1 kg的物体在某力的作用下获得1 m/s2的加速度,则这个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 = ma = 1 kg·m/s2</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我们把这个力叫作“一个单位”的力的话,力F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它称作“牛顿”,用符号N表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质量的单位取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取米每二次方秒(m/s2),力的单位取牛顿(N)时,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述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F=ma</p><p class="ql-block"><b>5.3 力学单位制</b></p><p class="ql-block"><b>基本单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物理学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作<b>基本量</b>,它们相应的单位叫作<b>基本单位</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叫作<b>导出量</b>,推导出来的相应单位叫作<b>导出单位</b>,例如速度、加速度的单位。</p><p class="ql-block">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就组成了一个<b>单位制</b>(system of units)。</p><p class="ql-block"><b>国际单位制</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采用不同的物理量作为基本量,或者虽然采用相同的基本量,但采用的基本单位不同,导出单位自然随之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单位制。不同的地区使用不同的单位制,不方便交流。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订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作<b>国际单位制</b>(Le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法文),简称SI。</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力学范围内,规定长度、质量、时间为三个基本量,对热学、电磁学、光学等学科,除了上述三个基本量和相应的基本单位外,还要加上另外四个基本量和它们的基本单位,才能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p> <p class="ql-block"><b>5.4 牛顿第三定律</b></p><p class="ql-block"><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谈到力,就一定存在着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也施加了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作<b>作用力</b>(acting force)和<b>反作用力</b>(reacting force)。</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互相依赖、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牛顿第三定律</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牛顿经过研究指出:<b>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b>这就是<b>牛顿第三定律(Newton's third law)。</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727年3月20日凌晨,十七世纪人类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于久病不医中去世。据说在生命即将停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坦荡而平静的。英国诗人波普为他写的碑铭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间;上帝说‘让牛顿降生’,使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牛顿三定律揭示了自然界物体的运动规律,自然界物体运动的现象纷纭复杂,变幻无穷,却都得遵循简洁明了的牛顿三定律,运用牛顿三定律,可以精确地计算把握任何物体运动的轨迹和结局。自然属性的人遵循自然规律,社会属性的人有规律可循吗?各种主义、思想、理论、各种道德观念好像都是值得遵循的,其实真理的东西应该是简单的,应该是直指人心的,应该也像牛顿三定律那样简洁明了举世公认。</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YHXI2Nb3BXKQHPpdJtGjFw">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