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奥运

梧桐树

<p class="ql-block">  三十六年前,许海峰美妙的一枪,为中国人赢得了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当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每一个龙的传人,无不感到由衷的自豪。从此以后,每一届的奥运,让国旗再次升起,国歌再次奏响成了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大的愿望,那一刻也成了中国人神圣的一刻……</p><p class="ql-block"> 然而,巴黎奥运会上,当陈梦获得冠军,场馆里竟出现了世上最诡异的一幕,现场国人观众的倒彩声此起彼伏,更恶劣的人还做出了辱人的手势;一个奥运会冠军竟然现场无人喝彩!连我们的乒乓界的领导与教练也个个都黑着脸!那一刻,时空仿佛错乱,唯有主教练马林强忍着情绪,不敢有任何欢乐的宣泄:两行热泪述尽了一切……</p><p class="ql-block"> 巴黎奥运会结束了。太多的人在欢庆中国代表团的辉煌,但亦有更多人,无法释怀。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陈梦的夺冠,那么多不远万里从国内赶来的现场观众,为什么要喝倒彩?!乒乓球界为什么会集体黑脸?!乒协主席刘国梁的现场采访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孙颖莎的银牌,不是冠军胜似冠军。孙颖莎打球干净。是时代的偶像。此刻,不是陈梦获得了冠军吗!难道陈梦打球不干净!难道陈梦有什么不耻的行为,不配做时代的偶像!紧接着,公然有媒体在头版头条发表了《银牌重于泰山》的文章,按照传统逻辑。此刻是否应该说对应的金牌轻如鸿毛!伊犁更是发布了事先准备好的在刘国梁领衔下的乒乓球英雄的海报,独缺陈梦。一对著名的夫妇还用九公斤重的黄金定向奖励乒乓球优秀运动员,但没有女单冠军陈梦和男单冠军樊振东……</p><p class="ql-block"> 一个炎热的周末,几位朋友相约咖啡馆。无意间又谈到了这一幕。</p><p class="ql-block"> 孙君说:国乒有规定,队友间不得互相研究,而陈梦违反规定,还顾人专题研究孙颖莎,所以赢得不干净。我问:会有这样的规定吗?乒乓球属竞技运动,提倡就是"更转,更快,更有力"不去研究先进的,难道我们要模仿落后的!</p><p class="ql-block"> 李君说:孙颖莎一人独挑三项比赛,体力有点透支。陈梦胜之不武。我们哈哈一乐。这逻辑未免荒唐。在国乒,能够独挑三项比赛,是一种莫大的荣耀。比赛的强度,应该在教练团队的考量之内。如果因为这个原因,陈梦不能取胜。这岂不与让球传说,如出一辙?!</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端起咖啡,喝了一口,有点涩,噢,忘了加糖。于是,我加了半包糖,缓缓地搅拌着,香味浓郁……</p><p class="ql-block"> 巴黎奥运结束后,我一直有着这样的一个假设:巴黎奥运乒乓球赛,是刘国梁精心布的局:孙颖莎,王楚钦是国乒不争的领军者,形象与技术俱佳,要充分利用巴黎奥运,开创一个属于他们的时代。于是乎,有了他为孙夺冠后采访的腹稿;有了组织者全方位的拉票;有了伊犁的贺喜广告;有了媒体的报道通稿;更有了夫妇为其定制的黄金奖励。但是,上苍太负有心人,王楚钦意外止步32强,决赛中孙颖莎负于陈梦,一切都变得不可接受,丑陋一幕便应运而生。</p><p class="ql-block"> 乒乓球被誉为国球,更是雄踞霸主,当看到瑞典男队崛起,法国兄弟近乎不讲道理的博杀,日本男女队的更快更转技术,这使我想起了苏轼的词: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战略层面出发,刘国梁确实高人一筹,不仅看到了今日的巴黎奥运,更着眼28年的洛杉矶奥运,让孙𩓙莎,王楚钦脱𩓙而出,成为世界乒乓球的翘楚,委实高明。而运用互联网模式造就时代偶像,更是经典。只可惜,整个运作,指向性有点偏,欠缺整体性,更对危机缺少起码的预见性,从而陷入了"饭圈文化"的泥沼,理性遭遇了疯狂,美好成了肥皂泡,一旦眼睛遇上了,不仅破了,真的,很刺眼。</p><p class="ql-block"> 事实上,偶像的塑造,源自生活,不能刻意,随缘更好。巴黎奥运本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潘展乐,郑钦文式人物,乒乓球也一样,当世界唯一的倪夏莲前辈,遇上世界第一的孙颖莎,一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加上老前辈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对乒乓球执着情,是上天赐予的机会,如果我们能有点意识,比赛的结果早已不再重要,但其传承的象征意义,则是无人能比。让孙颖莎在赛后,用中华文化的传统,深深向老前辈躹上一躬,再陪着老前辈向全场观众致意。我想一定会成为乒乓球史上的一段传奇佳话。孙颖莎的偶像形象一定会更加精彩夺目。</p><p class="ql-block"> 乒协率先举起了反"饭圈文化"的旗帜,亡羊补牢 犹未迟也。然而,关键是刘国梁要敢于直面过去的失误,解析清楚,才能杜悠悠之口。</p><p class="ql-block"> 奥运是大家的奥运, 我爱奥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