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的前半生,可以说是一部充满变化的岁月史。从童年的欢声笑语,到青年的探索和磨练,再到中年的成熟和睿智。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风景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我于1958年2月出生于吉林市,排行老五,父亲是老红军,母亲是老八路。我的童年,就像一道五彩缤纷的彩虹,编织的无数天真与快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的父亲马天发(1915.04—1993.10),1933年参加工农红军,走过草地、爬过雪山,经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p> <p class="ql-block">我的母亲王淑兰(1930.10—1990.02),1946年参军,解放军209医院药剂师,1955年军队大裁军复员。</p> <p class="ql-block">儿时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当兵时的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回顾我的前半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p> <p class="ql-block"> 1965年我上小学了,先是在二十小学后转到“八一”小学住宿,后因“八一”小学解散,又转到昌邑三小就读。在校期间曾担任班长和校红小兵团副团长。少年时光,幸福而自在、单纯而无忧,尽情挥洒童真的心。</p> <p class="ql-block"> 告别了儿时的懵懂与天真,迎来了人生最绚丽的季节青年时代,满怀憧憬与希望,放飞青春。</p><p class="ql-block"> 1972年就读于吉林一中,首批加入红卫兵、共青团,担任班长、红卫兵中队长、团支书,并曾身兼三职。初四后转到吉林十中,被选派到初一班级当老师教数学,半年后应征入伍。</p> <p class="ql-block"> 当兵从戎,1976年12月应征到解放军独立一师通讯营通讯连守机班当兵,这可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长白山女子电话班”,是全军学习的典型。1977年8月作为新兵的我被选派和战友们一起代表吉林省军区参加沈阳军区通讯竞赛守机分队比赛,是13个代表队中,(唯一的女兵队)我们获得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为此我们班荣获集体三等功,我个人获营嘉奖。1978年1月调入解放军208医院内六科担任战士班长,1981年加入共产党。</p> <p class="ql-block">当兵的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获奖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82年退伍到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做行政工作,工作三十二载弹指一挥间,是我人生的重头戏,结婚、生女、提职(院办副主任、工会副主席)、晋升(副研究员)、亲人别离、悲喜相伴;2013年退休回家、安度晚年。</p> <p class="ql-block">到地方后第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退休以后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我的前半生特别要感谢生我养我的父亲母亲,是您们的含辛茹苦、无私奉献、养育了我,能做您们的孩子,是我此生的骄傲,如有来生,我还做您们的女儿。</p><p class="ql-block"> 我要感谢我的兄弟姐妹,在失去父母之后,一直有你们快乐温暖相随,有了这种骨肉相连的亲情,我才不会感到孤独。</p><p class="ql-block"> 我要感谢与我真诚相待的朋友、同学、战友、同事,陪我一起欢喜一起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