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陂渔场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湖北省丹江口市金陂水产养殖场(金陂渔场)建场以来,一直担负着全市和周边地区渔业发展、苗种供应的重任。该场每年向丹江口库区提供各类鱼苗种2亿尾,年产值300多万元,为丹江口库区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为适应长江生态保护和南水北调水源质量的要求,养殖场在保证一定数量原种苗种生产培育的情况下,大力发展循环水设施渔业养殖、观赏鱼类养殖、龟鳖、黄颡、泥鳅生态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在全市库区乡镇推广新品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堰市劳动模范、丹江口市人大代表、金陂渔场场长张开刚向我们实地讲解绿色智慧渔业养殖。</span></p><p class="ql-block">张开刚,1971年8月生,中共党员,丹江口市金陂渔场支部书记。1995年复员后在丹江口市农机公司工作,2000年3月,调往金陂水产养殖场担任负责人。2022年他被授予“大国农匠”称号,2020年被省扶贫办等部门授于个人全省立大功一次,2019年评为十堰市劳动模范。</p><p class="ql-block">从2010年至今,金陂水产养殖场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在不适宜种植的土地上修建精养鱼池,每个池子都装有温度、氧气监测设备,在培育鱼苗的同时,先后引进甲鱼生态养殖,观赏鱼养殖,鳜鱼、黄颡鱼养殖等新品种,并取得成功。</p><p class="ql-block">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实施,2017年丹江口水库所有网箱养鱼将全部取缔,养殖户上岸。面对新形势,该场率先开始探索在陆地上修建高位养殖池,不投饲料、不投肥料、不投鱼药——养殖目的不是将鱼喂肥喂大,反而想方设法让鱼瘦下来再上市销售。自然“瘦身”30%左右后,鱼肉会变得肉质结实、爽滑、无泥腥味。“瘦身鱼”更受市场欢迎,渔民反而增收。</p><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金陂水产养殖场正式开启了“智慧养鱼”模式:利用水循环再生利用系统,同时管理两个“大桶”,使“大桶”中水循环起来,进行紫外线消毒、过滤,对水中的鱼类粪便进行沉淀和干湿分离。新型的渔业设施不仅保护了库区水质,还有利于集中防治鱼类疾病,降低病死率,渔业产量高、经济效益大;分离后的鱼类粪便可以作为有机肥还地,促进农作物生长,从而真正实现了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p><p class="ql-block">金陂水产养殖场“智慧渔业”基地有40个直径八米、高2米的蓝色“大桶”,大桶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的鱼苗。每两个养殖桶之间有一台类似“净水器”功能的机器在不停地运转着,这是水产养殖水循环再生利用系统。一台设备可以管理两个‘大桶’,该场配备了24套。这个设备智能化程度高,具备自动过滤、杀菌、微循环、增氧等多项功能。运用养殖桶和循环水模式,养鱼占地少、产量高,而且节水环保,真正做到了零排放。</p><p class="ql-block">预计到“十四五”末,金陂水产养殖场将建成集原种保护、休闲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渔业企业,年综合生产产值将达到1000万元以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陂渔场小视频</p> <p class="ql-block">金陂渔场图片1</p> <p class="ql-block">金陂渔场图片2</p> <p class="ql-block">金陂渔场图片3</p> <p class="ql-block">金陂渔场图片4</p> <p class="ql-block">金陂渔场场长张开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