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记载:“书院”始于唐,盛于宋元,衰于明,复兴于清。原为皇室掌管校刊书籍,征集遗书,辨明典章,以备顾问应对,并非聚读讲学之所。</p><p class="ql-block"> 书院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教育体制, 全国享有盛名的四大书院,如岳麓书院,就始于宋代。千年以来在培育人才、发展学术 、收藏古籍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它在我国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书院是高于私塾的中等层次教育机构,是供童生、举子学习的地方。书院以自由研习为主,集众讲授为辅,山长或名师讲经、讲文、读诗,但无定期。山长和教习多为进士或举人出身的知名人士。书院的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重点,扩而至经、史、子、集,并习作“八股文”和“试贴诗”。教学方法是个人攻读、相互问答、集中讲解相结合。</p><p class="ql-block"> 安化(梅城)“中梅书院”后又叫崇文书院,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系知县赵尺璧捐俸创建, 中梅者,梅山之中段也。《汉书》第34卷、《宋史》第80册都提到了梅山,梅山,有上、中、下之分”,安化地处梅山的中梅,故名中梅书院。</p><p class="ql-block"> 赵尺璧,山西临县人,清郭洪起在《兴修书院碑记》一文中称“前车,计制。…一尤以嘉多士,明行为。进生于庭而连之。月课艺三,与高、两学博取其卷而甲乙之,字移句比,点涂,严停之于子,不过是也。”</p><p class="ql-block"> 可见他对教育十分重视。一年之后,建书院,置以资生徒膏火。以前,生员虽名列学宫,自坐面之制度,“散居四方,人自为师,家自为学”,从此以后可以聚处朝夕讲贯于其中”(《兴修书院粹记》),还能广招生徒,扩大教育范围。书院建成后赵尺璧复念“延聘主讲,需资无出,买置道观坪田塘山土”(同治《安化县志·院田》),随后,续有捐赠。</p><p class="ql-block"> 至同治年间,中梅书院位于县城(梅城)西洢水河地段,门临静水,座云楼阁崇隆,室宽广据同治《安化县志》记载:…前门一座,额日中梅书院,门内有西偏耳房三间二门一座,门内东偏耳房三间,前厅三间,额目“耘香”,讲堂后面为文昌阁。后厅三间,主厅之上置神像,并供周敦颐、程颢、朱熹、张南轩四夫子之画像。”</p><p class="ql-block"> 乾隆十四年(1749),邑人邓天人等以书院接近市面,喧嚣扰民之由,迁建西学署之侧(今安化县一中东门左侧)。乾隆四十年,知县唐尚武重修书院。建头门三间,二门过亭一座,筑围墙一道。</p><p class="ql-block"> 嘉庆八年(1803),知县陈瑛建造文昌阁,并改名:崇文书院。清代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等均在该院就读发轫,成为士林楷模。</p><p class="ql-block"> 书院的主持人称山长,清中名相左宗棠就曾当过禄山书院山长。中梅书院在嘉庆八年改名崇文书院后,任山长的,在同治《安化县志》中有姓名可考者不多,口头流传者亦少。州、县院八股制艺约束其徒,每月严加考课,以之督促,成绩优秀者,给予奖赏均有记载。</p><p class="ql-block"> 崇文书院奖赏制度,自道光以后才实行《安化志·公田》记载:书院除生童,膏火以外,向无奖赏。直至道光十六年(1836),邑人两江总督陶澍,奉旨回籍修墓,置水田五十亩,呈县通详立案,每年租谷八十石,除去主事薪资二十石外,余下的六十石,以十月计算每月六石,用于考得好的上等生(相当于现在的奖学金),按名次分别给予奖赏。</p><p class="ql-block"> 光绪二十八年(1902),崇文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开办新学,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无论历史怎么演变,中梅书院在湘中大地有口皆碑。无论在历史科考以文取士的年代,还是在现化文明的今天,所谓“人文荟萃”也决非偶然,近千年的文化积淀,教育的成果,无论星移斗转,世事更替,梅山地区的安化人,崇文尚德之精神一直在传承。“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是安化山民们的普遍认知,成为了安化人的共同家训,并代代传承。嘉庆《安化县志》就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无不有师有学”的记载。</p><p class="ql-block"> 因崇文尚学,送读和苦读便成为了安化山民的一种风尚。故此,安化就走出了两江总督陶澍、云贵总督罗绕典、著名书法家黄自元,现代走出了龙驭球、俞汝勤工程院和科学院两位院士、原中纪委副书记夏赞忠、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李作成上将等名人彦士,这些都是对安化人这种读书风尚最好的注解。安化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渔、樵、耕、读更是源远渊长,这一切与安化历史上学宫、书院的开办和存在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书院所代表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推动了本土文化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地方的社会风气。同时这种重视教育本身给安化带来了丰厚的文化积累,不仅仅是体现在出人才的方面,更是诠释了安化人这句 “积德百年元气厚,读书三代善人多”古传家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