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游意域两城暨一国——上篇</p> <p class="ql-block"> 有道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p><p class="ql-block"> 一说起欧洲大国,人们脱口而出英、法、德,相对而言,意大利作为另一个欧洲大国,被较少提及。而我刚刚去了威尼斯和罗马两座城市,被那里的美丽景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所感动。每天游众如“洪流”,我随“流”浮飘,尽兴尽致,在现实和历史的时空里穿行,深感这个国家大有“特异”,太值得去体验去感受,在体验和感受中萌发绵绵思情。</p><p class="ql-block"> 巡礼威尼斯</p><p class="ql-block"> 早已入夜了。虽然月亮没有挑起灯盏,但四周不显墨黑,能看得见环岛的水域粼粼着泛泛。海风柔柔地飘来,送来爽爽的凉意儿,把夏辰的辣辣劲稀释地失了劲道。</p><p class="ql-block"> 大好时光吔,正该登临远眺,飞翔起思情。</p><p class="ql-block"> 我乘岛上酒店电梯来到楼顶层。这里是酒店设置的夜酒吧,已有人在软座椅、小桌边就座。遥遥望去,四面水域静悄悄不兴,远近灯火烁闪闪招摇。人们三五一围,举着酒杯,就着点起的烛火热烈的议谈。我听不懂,但见老外们神彩飞扬、言声滔滔,一定是在谈论白天的游览,和我一样,在脑子里回旋、品评着游览这座城市留下的印象。我多想加入他们的议谈,对他们说:老外们,这座城市和游人们进入的境界,中国人有现成的妙语,叫作“小桥、流水、人家,旅游人在天涯”(借改元.马致远句)。</p><p class="ql-block"> 的确, 这座城市太“特异”了,是有说不尽的谈资。</p><p class="ql-block"> 城中没有一辆带圆轮的交通工具,我所住酒店在一座小岛上,要到城区去,全凭水上快艇接送。所谓大街,大都只有双臂几展之宽。四通八达的小巷傍着同样四通八达的水路,两两相偎延伸,就构成了市域的交通。小巷转处是小巷,水道弯折是水道。如果徒步转悠,转过身即是小桥。再走几步,又见小桥。走来走去,只是在小巷小桥上迈步。据说,全城竟藏有150条水道,400座桥梁,是它们把整个城区变成一个“复杂”大网络。人们所有的出行、办事,来去不是徒步就是坐船。</p><p class="ql-block"> 全世界再也没有一座城市的命运,与水有如此之密纠。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名。水在巷中蜿蜒,清波潺湲载舟,宛如漂浮游动的梦境,招徕世人蜂涌。一个水字,成就了名震环宇的旅游名胜。全城常住人口6万多人,年接待游客竟达数百万之多。</p><p class="ql-block"> 这儿水道两边,是居民小楼,楼基全浸泡在水中,紧紧夹持河道,不留一丝儿空隙,一开底层门,蹲身就可亲水。问题来了,澙湖水有侵蚀性,屋基不怕水泡沤坏?可威尼斯人有绝招——将木桩作碳化处理,打入水中五米,在木桩上平铺木板和石板,再在石板上盖楼屋。有人说威尼斯就是建在木桩上的水城。据说每平米底下,就有10一12根木桩作撑。</p><p class="ql-block"> 城市兴盛起来了,文化艺术活动也就随之繁荣。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艺术节、威尼斯狂欢节影响波及世界。威尼斯绘画蔚然成派(西方美术史称其威尼斯画派,城中的教堂内、博物馆藏有大量的名作油画)。音乐巨人贝多芬也曾在此留有妙音。文学大师狄更斯、海明威、诗人拜伦在此留连。世界建筑大师的杰出作品耸立中心广场,以至当年拿破伦威巡此地时,感叹不已,称赞坐落在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又一趟水上巴士(快艇),减速慢慢靠向我所住孤岛酒店的专用码头。一伙游客夜游城区归来,迈着疲惫的脚步踏上酒店的石阶,但人人情绪饱满——整天的串巷过桥,扶栏观水,被斯城独特靓丽的美景陶醉,脑子里已经深深地印上威尼斯水城的印记,这种印记将会在人们一生中烙刻永存。因为人们都知道,世间城市千千万,唯有此城不一般呀。</p><p class="ql-block"> 我也赶紧着下楼,该睡觉了。养好精神,明天好去另一座魅力之城——罗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4.8.22日撰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