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2024年正值中俄建交75周年,先锋引领中俄共进。这一特展追溯俄罗斯先锋派的发展历程及深远影响,向我们展示了来自瓦西里•康定斯基、卡西米亚•马列维奇、帕维尔•菲洛诺夫以及马克•夏加尔等4位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家的作品77件组,包括油画、版画、陶瓷、石膏等多种形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瓦西里•康定斯基</b><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色彩是键盘,眼睛是弦,灵魂是拥有众多琴键的钢琴;所谓艺术家便是它的演奏者,触碰着琴键,令灵魂在冥冥之中震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卡西米尔•马列维奇:</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我把至上主义理解为创作艺术中纯粹感情的至高无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帕维尔•菲洛诺夫</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一件艺术品,诞生于分析与狂热的极限张力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马克•夏加尔:</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76, 79, 187);">你不能用“主义”的标签来界定我,这对艺术家是种束缚。我们要信仰的,只有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在前苏联建设新社会,塑造“新人”的运动中,左翼艺术创作常常被视作一种“共产主义建设工作”;艺术作品被看作是“精神劳动”的产品,与物质产品一道构成了无产阶级的创造力,帮助革命实现其社会改造目标。如卢那察尔斯基所言,“革命不单单能够影响艺术,革命也需要艺术”。或是列宁所指出的——艺术是帮助新国家从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泥沼和废墟中重生的重要途径。在新的文化与政治意识形态构建的社会氛围的裹挟中,“构成共产主义乌托邦”的隐喻在艺术、语言和物质现实相互交叠与联动的能指系统内得到了共同的表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这幅彩色石印画《用红色楔形打败白色》:左侧(白底一侧)的红色三角形,好似一把利剑插入了右侧(黑底一侧)的白色圆形中。虽然画面没有任何具体形象,但形式的意味却是明确的——红色三角寓意苏联红军,而白色圆形则喻指代表反共势力和保皇派的白军。作品创作正值俄国内战时期,在此语境下,整个画面寓意着红军对白军的战胜及布尔什维克的革命的胜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2px;">先锋派艺术家得其“先锋”之名,正是因其先锋特质——前卫、激进。随着苏维埃政权的确立,20世纪30年代后,包括康定斯基、夏加尔在内的许多艺术家选择再次离开故土。马列维奇、菲洛诺夫等人虽未远赴他乡,但艺术创作活动却被迫进入休眠,逐渐走向边缘。俄罗斯先锋派迅速蓬勃后,又突然暗淡,令人扼腕叹息。但不可否认的是,正是先锋派博采众长的努力,长期徘徊不定的俄罗斯文艺才能坚定地迈向世界舞台,步入现代。在翻开俄罗斯艺术发展史新一页的同时,也拉开了随后西方轰轰烈烈的抽象主义艺术运动的帷幕。苏联解体后,先锋派重新获得了俄罗斯官方的认可,被视作其20世纪艺术史中最为璀璨的一页。俄罗斯国内外的众多学者都开始重新回溯先锋派的伟大遗产,在全球视野和文化自信的当今语境下,俄罗斯先锋派的历史经验,为探索艺术创新之路,拓展文化身份之界提供了宝贵启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一帧帧一篇篇,浏览 观看 思考。不禁感叹:艺术家及其那支笔,是置身于一片并非由其自身建立的历史与社会情境。这会让我们关注到历史性和存在性的意义,必须把社会性考虑在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