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版画家董旭先生之创作心得

中原画风探源

<p class="ql-block">董旭,别名董叙,1941年出生于河北磁县,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79年任教于河南大学,并任黄河版画研究会副主席、秘书长。1988年调入海南大学艺术学院,担任美术系主任和海南大学教学咨询委员会委员,组建版画专业。现为中国版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藏书票艺术委员会委员、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p><p class="ql-block">董旭先生师从李桦、古元、王琦等名师,并深受民间艺术熏陶。藏书票作品多次获得全国藏书票大赛金、银、铜奖,其版画作品多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1999年荣获中国版画家协会"鲁迅版画奖"。</p> <p class="ql-block">一、《村前村后》。</p><p class="ql-block">那时在河南大学美术系教书,只要没有教学任务,春秋天都力争外出到豫西一带山区去写生,那时动机很简单,为版画搜集创作素材,尽可能每一件写生都力争做到充分完整。回来后,直接黑白处理后刻成木刻。当然,多数又重新构思,只取了其中的细节。</p><p class="ql-block">《村前村后》这件作品就是在河大教书时80年代初去豫西鲁山县写生而来,记得在县城一早上约上文化馆一位非常年轻的小伙儿,早早坐上县城的公共汽车,满满的一车人,扬起一道道的灰尘,沿着凹凸不平的公路,左缠右绕的就上了山,大约一个多小时后,估计八九点越过了几道山岗岭坡,忽然看见远处山梁,在晨光的照射下,一排形态各异,远近距离不同,在远处烟雾般的天幕衬托下,分外突出精彩,麦秸垛右边紧紧依偎有几户农家小院,偶见房屋上伸出一根接收天线……总之是一个很好的画面,因为是坐公共汽车,不停车,只好匆匆看了一眼。</p><p class="ql-block">这件事一直在我心头围绕,离开岳村回县城时,我们专门与司机讲好,半路下车,当时出车很早,大约五六点,天还不亮就上了车,到了山顶看到我们预先看好的景色后,已是一个小时之后了,天也大亮,但远山仍然在晨雾笼罩中,我们爬到一个山坡上,11月份的天气,早上还是很凉,有些冻手,随行的留城便去拾柴,找了很多的秸秆,玉米根,枯树枝,在我写生的坐凳旁边生起了一堆火,大约画了两个小时,一张四开纸的素描风景画完,很满意,收拾妥当,灭了火堆起身,沿公路朝鲁山县城去。行走不到半小时,碰到一辆蹦蹦车(手扶拖拉机),我们俩只能站在车上,一路颠簸回来,土路加坑洼路面一路吃尽尘土,人都散架了。后来,我将这幅风景刻成了版画《村前村后》,加上了云朵、飞鸟,加强了装饰风味,麦秸垛用轮廓线加细线组成,并加了鸡、猪等家禽,使之生活化,更加接地气,近景小树改为了几颗大树,线条粗而茁壮……这件作品入选了全国版画展,它与我平时创作的风味有了一些不同,力争出新吧!</p> <p class="ql-block">二、《抗联小战士》</p><p class="ql-block">我1979年5月调入河南大学任教,当时只办了我一个人的调动关系,老伴儿和孩子的户口还在四川,女儿虽一块儿来了,但是送到了河北省奶奶家里。一天晚上,全校就寝熄灯,我不禁想起了远在四川的他们母子,就翻出带来的照片,其中儿子有一张带着皮毛帽子的照片活像东北抗联小战士,就突发奇想立即动手画了黑白画稿,顺手找出了一块梨木板,翻版上稿,挥刀刻了起来,赶到天亮就已刻妥,打开油墨印了一张,效果不错,这幅"抗联小战士"就是这么产生的。</p> <p class="ql-block">三、《柿子树》</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在河大,是我版画创作的黄金时期,因为那时未兼什么公职,除了教学就是春秋两季外出写生到邙山和豫西一带,搜集创作素材。</p><p class="ql-block">记得大约是1981年到南阳九里山写生,从云阳下车,沿铁路南行,进入九里山(其实是丘陵),已至秋末满山腊树,紫红一片,加上树木的金黄、桔红构成一片"万山红遍"的景象,当时我还背着画箱进行色彩写生,先看到一家农户,院子中有一棵大柿子树,上面缀满了红柿子,树杈上挂着干玉米,一幅丰收景象…</p> <p class="ql-block">五、《欢声笑语》</p><p class="ql-block">在开封,每逢周末我都到郊外农村赶庙会,搜集创作素材,</p><p class="ql-block">农村生活变化感受颇多,就构思《欢声笑语》一画,此画背景用巩义市回郭镇一段民居,很特别,别处没有,现在过去30多年了,不知道变成了什么样子。</p> <p class="ql-block">六、《捏价》</p><p class="ql-block">此版画创作,历经两年多的构思,我从小生活在北方,虽然知道"捏价"这回事,但是很多细节,生动之处,不去生活中观察和写生是捕捉不到的,为此,我三去民权县赶集,到集市上亲自观察,并速写与拍照兼顾,才构图而最后完成。我采用色块处理,点线对比,平刀凿刻,朴拙中包含金石味的手法,使之更典型更生活化而又兼顾了艺术性、田园化。</p><p class="ql-block">去民权多了,认识了不少的朋友,其中感谢张大聚同志,我们在省版画会上相识,去民权吃住他都给了很多的方便。当然还有一些朋友陪我去周围农村写生,几辆自行车、一齐出动,大家笑曰"鬼子进村了"。</p><p class="ql-block">同时也启发了我构思后来的油印套色木刻《黄河故道》,由于自认为这幅画还有不足之处,就没有拿去发表。《捏价》入选全国版画展。在1983年的河南版画展中获得一等奖。该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七、《黄河入中原》</p><p class="ql-block">在河大,80年代初我不止一次(可能有五六次)上过邙山,画了不少有关黄河的素描风景,其中,好的有9幅,堪称佳作。我曾带着干馍,向西走到鸿沟一带画素描,最多一天画过半开纸的4幅素描,累的肩膀酸背痛,躺在土坡上喘气。也曾回来晚了,赶不上食堂开饭,而找人敲门向炊事员索要馒头。(80年代初,还没有私人饭店)</p><p class="ql-block">我在获取了大量的写生素材之后,重新构思,安排丘壑而成,特别注重了节奏韵律的呼应关系。远处的水坝是三门峡,近处的河堤、大桥、提灌站是写实,河水是人为处理,使之有浩然之态……整个画面磅礴大气,以示中华民族之伟大。</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用梨木板刻制而成,整整刻了40余天,手都出了老茧,水的处理得老木刻版画家的赞许。</p><p class="ql-block">此画被中国美术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八、《年轻的妈妈》</p><p class="ql-block">80年代初,在开封见到街上不少年轻的女工在自行车后轮挂个兜子,近前一看,原来是装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娃娃。细问才知道,那是国营单位,为了照顾刚做完月子的女工,工厂设有"育婴室",有的地方叫"哺乳室"。我在河东公司,也同样设有这个机构,专门请一些年老未退休的女工,组织起来给孩子喂水、换尿布等工作,女工上班把孩子放到"育婴室",中途可以来喂奶一次或两次,平时有"老阿姨"代管。</p><p class="ql-block">这个现象在当时开封很普遍,为此我专门到十字路口观察,红灯亮时女工的状态。回来后又找了当时音乐系的刘惠莉同学做了三次模特写生,并专门刻了一幅小头像,一切熟练于胸,又让老伴儿摆了回头的姿势画了速写,最后一气呵成,画了黑白稿,刻出了现在这幅画《年轻的妈妈》,当时题目为《爱》,后来在别人的建议下,改为了《年轻的妈妈》。</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也被中国美术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九、《致富路-千锤万钎凿太行》</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完成前后历时三十年,期间的人物部分的黑白稿完成于1975年。"文革"时,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全国的两学高潮。"文革"中宣传最多的是林县"红旗渠",其中石姑娘也是广泛宣传的例子之一。根据画报提供的素材,我跑到旺苍师范教育学校,找到了当时担任教师的刘树成同志,找到了当时几位知青中形象好看的女知青拍了图片。在工厂里,同样又找了形象纯朴、健康阳光的女工拍照画速写,选择其中满意的,反复构图。完成了三联画中人物部分。还未来得及刻制,打倒"四人帮",政治形势大变,从华国锋到邓小平。十二年时间,中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由华的按"既定方针办"到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反思"文革"。以前的创作主题,已成过去式。所以构好的稿子,也付之高阁。转眼到了"21世纪"看了郭亮村人民修筑的挂壁公路,山西的井底公路等震撼人心的壮举,感觉挖红旗渠、凿挂壁公路都是一种中国精神的体现。即中国人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永远需要,永远发扬光大。所以在2007年,我不仅刻了中间人物部分,又将万仙山郭亮洞分别截取一段刻成三联画"凿太行",以表示我对中国人的艰苦奋斗精神的弘扬与讴歌。</p> <p class="ql-block">十、《伐木场的早晨》和《熊猫》</p><p class="ql-block">1980年暑假,我又回到川北旺苍东河印刷公司501厂(芦家坝)约了503厂的谷克沙,仅带了十多元钱就出发去了平武县写生,当时传说王郎有伐木场和熊猫,我们乘火车到江油,然后坐汽车到平武县城,又坐伐木场的车进山,一路省吃省喝,但钱还是很快用光了,回来时,只好由谷克沙厚着脸皮去找熟人帮忙找了运输公司的车,免费把我们送到了江汕火车站,才得以乘火车回到旺苍。</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走,一路去拜访各地的美术爱好者,求人家的帮助,在去王郎的途中,遇到一位老师,不仅招待我们吃饭,还供自行车给我们,在汽车不到之处,我们靠这一辆自行车,前行了几十里,到达王郎招待所。</p><p class="ql-block">一路上遇到好看的景物,就打开画箱写生,其中《歇晌》就是半路上遇见农民耕地后停歇之机,画的一幅水粉作品,途中还碰到一个白马藏民驾牛耕田的场面十分壮观,我们还在土坎上,坎下则是形似波涛起伏的耕田,藏民身穿五颜六色的衣服,十多头花色大牛驾着犁铧在水波形的地面,四处回旋往复,非常生动、新鲜,(我们从未看过这种场面)令人震撼,可惜没有相机拍照,至今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想到这种场面都久久不能忘怀。</p><p class="ql-block">去王郎途中,脚趾不慎被石头碰破,当时也没有当回事,不曾想穿个胶底鞋,很快就感染了,肿得老大。</p><p class="ql-block">到了王郎招待所,进山,必须雇持枪保安,才能让进去,我们没有钱,雇不起,人家说等后天,四川中医学院进山采药,可与他们同路,相互照顾。我们计划了一下所带钱两,只能马上返回,否则就要断炊。所以住了一晚,在周围画了些速写,第二日就返回了。在半路遇到中医院的人,问我们为何回去,我们只好说家中有事。</p><p class="ql-block">此次进山,虽然没有深入,但沿途所见,</p><p class="ql-block">收获不小,后来,回到河南,刻了《伐木场的早晨》和《熊猫》,这都是这次之行得到的感受和素材。</p> <p class="ql-block">十一、套色版画《四清》(70cmx130cm)</p><p class="ql-block">作于1965年4月,是我大学毕业创作之一。"文革"前的1961年,经过了三年困难时期,农村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分化,当时的党中央在农村开始了"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等运动,我们作为大学生都去农村参加过半年多的运动两次了。这个运动搞了四年多,老些的人都知道。(当然无法与后来的"文革"相比较了)我画中表现的是后排贫农协会领导人在主持大会。前面是一名队干部过去被地主拉下水而现在觉悟提高了站出揭发的情形。看看地上摆的酒肉变天账和武器等东西,这就是当时所说的罪证。两边的学生(当然是来受教育的)和拿枪的青年民兵。他们看到这一幕也愤怒地呼着口号。这件作品曾发表在《河北四清》杂志上。</p> <p class="ql-block">十二、《建设的旋律》是表现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转入建设时期,当时我去郑州开会、去北京出差看到盖大楼的塔吊,(记得北京盖燕京大厦)我跑去专门画了写生,回来后几经构图最后用塔吊交错构织画面,用象征和平的鸽子飞旋,一静一动。左边加了两个阳台,作联想。刻出了这件作品。全国版画展此作品入选,在宣传介绍中还选登了这幅作品,这件作品当时很多报刊都发表过,可能是适应了当时的形势需要。</p> <p class="ql-block">十三、是周日我带孩子去汴京公园玩,看到喂孔雀的场景,当即拿出速写本画了速写,回来后几经构图,模特儿写生,刻印这件作品。</p><p class="ql-block">董旭</p><p class="ql-block">2017.10.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