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舅妈走了。上个月我和兄弟姐妹去医院看望她,她躺在床上,仍然是那么慈祥温和,她微笑着轻声说,“阿燕,小周你们来了,介远的路,不用来了……”,尽管她受尽胰腺疾病的折磨,但是,我们一点都看不出疾病给她带来的痛苦,让人觉得她只是小病小痛,很快就可以出医院。但是她还是走了。</p><p class="ql-block"> 舅妈走了,留给我们永远是慈祥善良的温暖。小时候我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乘17路电车,过四川路桥,武昌路站下车,穿过武昌路来到舅舅家,一进舅舅家,舅妈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说:“阿燕你来了”,于是,舅妈就会想方设法给我们弄各种好吃的。一直难忘她在“一定好”买的“咸煎饼”“蝴蝶酥”“凉粉”,一直难忘春节拜年期间,舅妈做的广东“罗卜糕、马蹄糕、芋头糕”,以致于长大以后,凡事进入广东餐厅,我都要点上这些广东糕点,但是,永远都吃不出舅妈做的那种唇齿留香的广东味道。</p><p class="ql-block"> 舅妈走了,留给我们的永远是平和温顺的善良。舅妈是我们家族中脾气最好的长辈,在我的印象中舅妈从来没有生过气发过脾气。母亲一直夸奖舅妈最“嫩贤”了(广东话贤恵的意思)。小时候寒暑假期间,我们总要到舅舅家小住一段时间,一众姐妹兄弟凑在一起,就会疯狂玩闹起来,从一楼奔到三楼捉迷藏,床上床下上蹦下跳,有时候又翻箱倒柜过家家,把舅舅家弄的一天世界。然而,舅妈从不生气发火,总是一边收拾一边笑咪咪地唠叨,“哎呀,又搞得乱糟糟了”。</p><p class="ql-block"> 舅妈走了,留给我们永远是默默无闻,吃苦耐劳的付出。舅妈在家里,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家务,从不让丈夫和孩子受苦受累,且没有半点怨言。每当家族大聚会,全家人都在客厅叽叽喳喳聊天欢笑,只有她和另一个老实人三姨丈,默默为大家准备丰盛美味的大餐,从买菜到炒菜做饭,从早忙到晚,足足忙碌两三天,就为准备两大桌聚餐家宴。待大家酒足饭饱后,她又用那双粗糙的小手,刷洗着一大堆的碗碟,等她把厨房的一切收拾妥当后,她就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默默地微笑看着全家团聚的欢乐。记得那些年的冬天,舅妈的手总是长满冻疮,冻疮破裂后贴上胶布,她继续忙忙碌碌,一刻不停。</p><p class="ql-block"> 舅妈走了,她留给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她用那娇小的身躯和美丽的笑容,支撑着母亲一家的亲情友爱。舅妈是我们家族最后走的老人,她这一走,也就彻底终结了上一代父辈们亲情相处的传统形式。在父辈的那个年代,一家大小都非常注重亲戚之间来往走动和相互关心,尽管母亲与舅舅、阿姨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但是丝毫没有减弱他们之间的血肉联系和亲情友谊。凡是过年过节,生日寿辰,生老病死,母亲的几个兄弟姐妹都要带着小辈们前往祝福或者哀悼,哪个家里有病灾和困难,都要尽心尽力前去探望和帮助。他们的亲密互动,也使表兄弟姐妹们关系密切,我们一起玩,一起成长,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往事,结下了难以磨灭的不解之缘。现在时代变迁了,人的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血缘亲情也日益淡薄了,人们更愿意选择与自己利益相关,或者思想理念,价值观相同的人来往。不知道这是历史的进步、人性的回归,还是相反呢?!不过,舅妈的一生告诉我们,那种温顺的天性和善良的本色,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会温暖周边的人,并穿越时空,深深留在我们心底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舅妈安息吧!你在天堂没有病痛,只有微笑和温暖!</p><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21日知悉舅妈过世之后由感而发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