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从山西回京后意犹未尽,初夏时节看到一条长治晋城寻古游的线路,便进行了咨询,最终却因报名人数太少没有成行。<br>反正山西也不太远,跟团不成就自由行吧。<br>于是上网查资料,真是不查不要紧,一查有惊喜。<br>长治,古称上党、潞州、潞安府等。其境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达66处,数量居全省第二,在全国地级市中排第三。 长治还是我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密集地,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br>长治有目前国内确认的五座五代建筑中的三座(大云院弥陀殿,龙门寺西配殿,天台庵)。<br>长治有国内唯一集齐五代,宋,金,元,明,清六朝古建的寺院(龙门寺)。<br>长治有最美宋代十二圆觉菩萨造像(法兴寺)。<br>长治有国内唯一的五代寺观壁画(大云院)。<br>长治有山西“三大明代悬塑”之一(观音堂)。 这些绝美又脆弱的文物,见一面少一面,很可能因为自然灾害甚至是一点风吹草动就永远湮灭在历史的长河。可这些文物古迹想要全部看完几乎不可能,只能挑选一些感兴趣的先看,我首选了有彩塑和壁画的,其次是纯古建的。 <h1><b><font color="#ed2308">大云院</font></b><br></h1><h3>是山西保存下来的三座五代木构建筑中的一个,位于平顺县城西北23公里龙耳山中。<br>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三佛殿及前院东西厢房。</h3> 大佛殿本名弥陀殿,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年)。<br>大佛殿的普拍枋,是中国木构古建中使用最早的实例,是中国木构建筑由唐朝模数制向宋代营造法式演变的活化石。 大佛殿内的五代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中的稀世佳作,这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佛寺殿堂中仅存的五代壁画,尤为珍贵。 虽然壁画已残损不堪,仍可以看到面相丰腴、神态生动的人物,线条也极为飘逸,与敦煌石窟中的晚唐、五代壁画相似,艺术水准很高。 <h1><b><font color="#ed2308">天台庵</font></b><br></h1><h3>是山西保存下来的三座五代木构建筑中的一个,位于平顺县城东北三十余公里的王曲村。天台庵始建于唐末天佑四年(907年),庵院的规模并不大,现仅存正殿和一座石碑。</h3> 正殿单檐歇山顶,简板布瓦,琉璃脊兽,屋坡举折平缓,四翼如飞。与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建筑结构非常相近,体现唐代建筑的特点,是中国小型佛殿中的佳作。 <h1><b><font color="#ed2308">龙门寺</font></b><br></h1><h3>位于平顺县城西北65公里的石城乡源头村北二里许的龙门山腰。龙门寺历史久远,历朝历代不断扩建,规模宏大,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是仅存的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寺的建筑群。</h3> 金代的山门(天王殿); 宋代的大雄宝殿; 五代的西配殿; 西配殿的悬山式木构建筑中国仅此一处,堪称“中华之最”。 明代的东配殿; 元代的燃灯佛殿; 寺内其余建筑均为清代。 <h1><b><font color="#ed2308">法兴寺</font></b><br></h1><h3>法兴寺原坐落于长子县慈林山坳,后因山下煤矿采空,寺院有倾覆的危险,于1984年整体搬迁至长子县东南慈林镇崔庄翠云山,1996年10月复建竣工。虽然建筑、塑像可以原样复原,可惜墙壁上的绘画永久消失了。</h3> <b>法兴寺一绝:唐代石舍利塔</b><br>舍利塔又称石殿,始建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通体用砂石板构造。平面呈回字正方形,重檐楼阁式,整个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是我国现存唐代古塔中的孤例。 <b>法兴寺二绝:唐代燃灯塔</b><br>燃灯塔始建于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通体青石构建,小巧玲珑,形制秀古,亦名长明灯。据有关资料记载,经幢形制的燃灯塔,在我国仅存三处。造型优美,雕工细腻,是其外在的美,合理的防风功能则是其内在的巧。相传点燃佛灯,无论天刮东、西、南、北、风,佛灯永不熄灭,长明灯的名字则由此而来。 <b>法兴寺三绝:圆觉殿宋代十二菩萨彩塑</b><br>宋塑十二圆觉像始塑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虽为宋塑,但却保持了大唐的风韵,气质奔放而不失清雅,体态丰满而不失秀丽,身形肥腴而不显得臃肿,盛唐时代所崇尚的“丰满”美和宋代所追慕的“纤秀”美。 <h1><b><font color="#ed2308">崇庆寺</font></b><br></h1><h3>位于长子县城东南22.5公里处的紫云山山麓。</h3> 天王殿内四大天王(只剩两个)横眉怒目,威武壮观。肌肉饱满紧绷,且凹凸鼓起。眉宇上拧,眼睛怒睁而视,牙关紧咬。栩栩如生的塑造了天王的威武勇猛气概。 三大士殿中央佛坛上中尊为驾锦毛犼的观世音菩萨,左尊骑青狮的文殊菩萨,右尊为跨白象的普贤菩萨。均为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塑造。 两边贴墙的佛坛上各塑有与真人略同的九尊罗汉坐像,这十八尊宋代罗汉造像五官和面部细节变化清晰生动,神态自然,肌肉丰润,骨骼健壮,尚存唐代丰满的遗韵,与明清时期罗汉截然不同,更显古朴苍劲。每尊罗汉的特点都通过形态、手势、面部表情及袈裟衣纹塑造得惟妙惟肖,酣畅淋漓。虽经后代的修饰装绘,但仍得见宋塑的神韵,风格依旧,是中国现存的宋代罗汉中唯一有确切纪年的。 <h1><b><font color="#ed2308">下霍护国灵贶王庙</font></b><br></h1><h3>位于长子县丹朱镇下霍村下辖的八里洼自然村,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存碑载:清康熙四十一年(1720)重修,现存正殿为金代遗构,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前檐设有斗拱。</h3> 灵贶王是祭祀神话传说中射落九日的后羿,北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6),后羿被敕封为“灵贶王”神。 因为后羿射日的地点相传就在屯留县的三嵕山里。当地民间认为灵贶王这位“三嵕山之神”能致雨除雹,极为灵验,故晋东南一带多有祭祀羿神的祠庙。 正殿东西山墙上的“风雨雷电”四神像。 <h1><b><font color="#ed2308">潞安府城隍庙</font></b><br></h1><h3>位于长治市大北街庙道巷,规模宏大,布局奇特,是国内现存府级城隍庙中较完好的一座。该庙始建于元朝初期,距今已有近800年的历史,明清两代曾多次扩建重修,成为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完整的古代建筑群。</h3> <h1><b><font color="#ed2308">潞安府衙(上党门)</font></b><br></h1><h3>位于长治市西大街北端的高岗上,是一处地方衙署中富有民族风格的门庭式古建筑。现存大门、钟鼓二楼、府二堂、办公院、西花园等建筑。</h3> <h1><b><font color="#ed2308">观音堂</font></b><br></h1><h3>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最出彩的是观音殿中的明代泥彩悬塑,非常壮观,现存约500尊。</h3> 遗憾的是出发前观音堂的电话没有打通,又没有关注网上的消息,正赶上观音堂在做数字化采集工作,吃了闭门羹。 把这个“公告”发出来,给近期想来的美友们提个醒。<div><br><div>长治是个值得再来的城市,观音堂就留给下一次参观吧。</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