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笔携长白大野风</p><p class="ql-block"> ----记中国画画家方永平</p><p class="ql-block"> 方永平,字道欣,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擅长水墨踪迹、山水小品、花鸟,曾受教于刘大为、龙瑞、金捷中、周秀清等诸多名家学者。</p><p class="ql-block"> 1988年7月,方永平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他学习成长的母校――中央民族学院,回到了心中依恋的第二故乡长白山下的白山市,踏上了中国画创作、探索、发展、创新的的漫漫艰辛之路。每当与他谈起他的国画学习创作历程,他都深有感触的说,走艺术这条路太不容易了,要想成为一个好的画家那就更不容易了。要想成为一名人们认可、喜爱的画家,只有勤奋努力、积极探索,虚心学习、不懈攀登才能走出自己的艺术之路,实现成为真正画家的目标,其他别无选择。</p><p class="ql-block"> 1965年,方永平出生在长白山脚下的通化市。家乡那雄浑连绵的长白山脉,波澜壮阔的林海松涛,奔腾不息的秀美江河,千里冰封的浩瀚风光,如同一幅幅壮丽升腾的画卷,深深植根于他幼小的心灵之中,诱导着他从小就喜欢丹青水墨的艺术因素,激励着他一心要走艺术之路的信心与热情,读书学习之余,沉迷于学画之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勤奋学习和努力实践,在国画的道路迈出了艰辛一步,中学毕业后他如愿的成为中学美术教师,为后来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任何学习和成功机会都是平等的,但她总是青睐那些勤奋而有准备之人。1985年,方永平有幸进修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走进了国画世界的艺术之门。在国画知识系统学习和名家指教下,丰富了中国画理论知识,提高了国画艺术水平,强化了功力,开拓了视野,对中国画这项传统国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有了继续求学深造的渴望。之后,他经过一番精心备战,奋力拼搏,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国画专业,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国画系统学习探索生涯。</p><p class="ql-block">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方永平入学后好似如鱼得水,鹰翱蓝天,终日在中国画理论知识海洋畅游,每天在中国画艺术道路上攀登。通过学习思考,他深刻理解和把握了中国画“首重立意、胸有成竹, 以线造型、以形传神, 多点透视、计白当黑, 随类赋彩、色彩相和, 情景相生、气韵生动 ,诗书画印纸笔”等中国画的特点。系统地掌握了国中国画“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相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的艺术技法。将这些特点、方法烂熟于心,运用于创作,他的绘画技艺迅速提高。作品有了新的突破。1988年,在校期间,他有两幅作品入选中国美术馆画展。毕业后,他又多次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及龙瑞先生的高研班。不断丰富中国画理论,垂练绘画功力,提升艺术境界,寻求作品神韵。</p><p class="ql-block">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磨砺,方永平渐渐成为稀有的山水、花鸟、人物三者兼攻齐善的画家。作品形成了笔墨质朴,真诚灵动,意蕴高古,清韵自然的特点,以及骨力强劲、意境深远、气韵生动、势质遒劲、整体团炼、神随形出、诗书画印融为一体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画如何发展创新的实践中,进行了自己的钻研和探索。</p><p class="ql-block"> 记得清代画家石涛曾经说过"笔非生活不神"。意思是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方永平深知其理。</p><p class="ql-block"> 记得在一次国画培训班上方永平讲到:生活中的丰富环境,是画家最活的画本,画家应在生活中不停地磨练自己,提升自己。只有从生活的艺术宝藏中,才能开发出艺术的瑰宝,得到自然界的启示,收集到广泛素材.创作出神随形出,气韵生动的作品。人们常说,在学习上读万卷书是理性认识,走万里路是感性认识。读书如此,艺术创作亦如此。为了寻找更广泛的创作题库,开发收集创作素材,方永平开始了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植根生活、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寻找艺术源泉,在生活中提升艺术意境的实践创作活动。</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数久寒天,方永平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和名山大川。天山脚下印下他艰辛足迹,莾莾林海中闪动着疲惫的身影,曾在江南寻觅如画的山水,也曾在塞北追逐迷人的风光,在浩瀚的大自然里追逐艺术神韵,在丰富的生活中寻找艺术源泉。在不断的追问与探索之间,渗透着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结合的坚实步履,呈现出丰富生活与国画艺术结合的生动气韵。他以心灵与智力去触碰那无限的自然智慧,用笔墨描绘大自然的精神神韵和人文风貌。在他的笔下,那清绿纯净的溪滩,那花香扑鼻的山涧,江边的花卉,林间的百鸟,似乎都是他笔下喷涌的山泉,时时会升腾起生活与心灵相通、自然与智慧相融的深刻印记,创作出许多具有自己风格笔墨质朴,真诚灵动的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画展,并获得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全国中青年山水画展三等奖,第三届全国花鸟山水画画展优秀奖,并入选全国第13届、14届金鹰奖画展。</p><p class="ql-block"> 方永平为人谦虚诚恳,平时少言寡语,但是每当谈起与中国画有关的话题时,他却是滔滔不绝,神采飞扬,尤其是在中国画如何创新发展上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他认为,植根生活是中国画创作的根基,创新是中国画发展的生命力。国画虽然讲究创新发展,但更需要继承传统。国画离开传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会迷失方向,更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画历史久远,源远流长。经过历史的变迁和文化发展,历朝历代众多艺术家创新发展,已较系统地形成中国画理论。使中国画走向抒发主观情感、创造多种风格的新途,并强调抒发个性,面向自然,将笔墨发挥尽致以传情达意。为现代中国画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我们现代画家只有继承这些艺术传统,努力参悟历代艺术家理论与方法,才能走出中国画创新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所以,方永平在理论上坚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继承中华文化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画的创新性发展。在创作实践中,他从古入手,用传统的养料涵养心性,以豪迈质朴的心性展现画风。踏踏实实钻研国画艺术,认真汲取宋元明清及现当代众家之长。他没有机械的照搬古人“三远”等戒律,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不断创新。立足于真山真水,把古典艺术深厚底蕴和现代山水生动气韵结合起来,把自然的,本真的,宁静的作品交给观众。尤其他的花鸟画独具一格,高标逸韵,酣畅通透、淋漓洒脱。质朴古拙不失清朗俊秀,沉着简练不失意境深远。正如方永平所说,传统的功力达到了,就没了那么多的思量,简洁洒脱,随心所欲,任性坦率而不失法度,现代意识增强了,就会色彩相和, 情景相生、以形传神,气韵生动,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走出发展创新之路。</p><p class="ql-block"> 人类文艺发展史表明,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必须具有无私无欲的胸襟,浩瀚博大的情怀,才能成为真正的、深受人们喜爱尊崇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 方永平常说,人心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胸有多宽天地就有多宽。画家创作也是这个道理,一个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画家,他的作品往往是苍白无力,缺乏神韵,不为观众所重视,如果一个心胸坦荡、无求无欲画家,他的作品肯定会品格高贵,气韵生动,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品和尊崇的画家。 </p><p class="ql-block"> 方永平人和他的名字一样,既有自己的性格,又怀有一颗平常心的画家。他为人质朴真诚,谦和亲切,淡泊名利,胸襟广阔。胸中纵横山河丘壑,心中升腾花香鸟鸣。他有着志,高远,“望尽天涯路”的追求,他能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如今的方永平已是:胸中花团锦蔟、百鸟争鸣、江河翻滚、丘壑纵横;用笔苍劲浑厚,用墨灵活易变,丰富有加,体现出壮写滔滔江河奔腾之气势,巍巍群山起舞之神韵,形神交融、天我合一之意境;细蕴花蕊四季芬芳之韵律,百鸟变化之灵动,悠然自得,笔墨交融之传神的独特风格。大有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天人合一的意境。作品舒展中有严谨,严谨中又挥洒自如,达到了随心所欲的创作意图,走进了创作的自由王国。这些无不源于他艺术为天的广阔胸襟和人到无求品自高的优秀品德。</p><p class="ql-block"> 方永平走遍了大江南北,浸透了古都芳馨,他心中依恋的仍是长白山麓的故乡,对家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一往情深。他深爱着的用笔墨记述过的层林溪流山峦——那一方热土,那一方人,那黑土地孕育出来火热、豪迈、蓬勃的生命张力。他把脚步仍然停留在了长白山脉,用笔用心中的歌弦讴歌着故土的神奇雄伟,厚重广袤:故乡的山花野草,衰枯荣实都牵挂着他的思绪,季节的云岚雾雪,晦明更迭触动着他的情怀。所以他始终执着的在故乡丰富的宝库中挖掘艺术玟宝,坚定不移的走他的艺术探索之路,家乡秀美的山山水水、质朴的风土人情为他提供尽管他的创作素材,他用笔墨赞美长白山雄浑之美,以优秀的作品释放故乡热爱。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他在孤独的艺术行旅,同时又热爱着故土和人民,他宁静守拙的参悟着古人品性,同时又立足于时代,刻绘出心中之景,成为白山市艺术界骄子。</p><p class="ql-block"> 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动心,让人们的灵魂经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意境是作者主观之意与现实生活之境辩证统一的结果,是画的灵魂。意境又是画家的艺术修养,生活积累,道德品质,绘画技巧的总和。所以,国画的意境和神韵成为他永久的追求。方永平常说,艺术作品是是艺术家的心血与生命,我们必须以心以情去感受,热爱生活,热爱艺术。</p><p class="ql-block"> 他在创作中注重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树立了一个至高、至纯、至美的心理观念,对自然万物有了高度的认知。都说好文耐读,好画也是如此,要有深度,不是简单的表象,而是含蓄无尽的感觉。所以,他对描写对象的静观默察,是究其根本,正本清源,以心法作画,物极所悟,心象生辉。用他多年寄情水墨的感悟,多元的绘画语言创作出灵性的闪光。像葡萄图《盛世耀明珠》的酣畅通透,典雅磊落,描绘野果成熟的《秋酣》的洗练干净,生机丰茂 ,《气清山川近》《青山幽居》的清高淡远,把我们带进一个纯净、祥和、幽邃、空灵的境界。让观者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艺术的力量,体悟到那种难以叙说的情绪,无法言表的心怀,透过水墨的迷离,万物的葳蕤葱茏,心里有所得,有所悟,有所震撼,一种最朴素的情怀被冲击着,奔腾着的旋律幽幽回旋,直走向美的深处……</p><p class="ql-block"> 正如石涛诗云:“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只有达到这种神与物化,物我两忘的境界,并注入画家的情感,作品才能有动人的意境,畅然的神韵,成为无言的诗。</p><p class="ql-block"> 万里山河呈画卷,笔携长白大野风。方永平这位坦诚谦和、勤奋无私的画家,在大自然广阔怀抱里、在雄浑秀美的长白山艺术园中,一如既往、不畏艰辛地耕耘着,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