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是她爱的守望;梨园,是她梦的地方;梨园爱,谱写了一生的执着;梨园情,续写了一生的辉煌! 李江波老师,一位徳艺双馨的文艺工作者。自小热爱戏曲,1981到年新安县豫剧青年团工作,现任新安县文联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新安县三友剧团副团长,新安县老年大学戏曲中心负责人,新安县首批戏曲“文艺村长”。1981年参加洛阳地区“戏曲小品大赛”荣获一等奖,2013年演唱的《红灯记•痛说革命家史》荣获新安县戏曲大赛二等奖。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艺术之路的追逐者</font></b></h3> 方寸舞台,大千世界,在艺术之路上,李老师一直追寻着艺术的无穷魅力。<br data-filtered="filtered"> 她不断研究学习,认真揣摩,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主攻小生、老旦,唱念做打柔中带刚,塑造的人物血肉丰满、形象鲜活。十年来,和队友们排练演出了数十部大戏,为新安父老乡亲献上了丰富的文艺大餐,让观众们听得过瘾看得舒坦。 其中有大型古装戏《清风亭》《穆桂英挂帅》《泪洒相思地》《四郎探母》《三娘教子》《盘夫索夫》《三哭殿》《大祭桩》《寻儿记》《陈三两》《秦雪梅》等;有现代戏《朝阳沟》《红灯记》等;有戏曲小品《婆媳之间》《喜相逢》等。这些作品得到社会上的一致好评,深受百姓喜欢,并且已成为常演剧目。 三年来,响应县委宣传部文旅局号召,送戏下乡百余场,把精神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送到百姓心坎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公益事业的奉献者</font></b></h3> 退休十余年来,她用爱心播撒阳光,用深情发挥余热。作为新安县老年大学戏曲中心负责人,她一直致力于戏曲文化的公益宣传。<br data-filtered="filtered"> 老年大学每年的公益演出、戏曲进校园活动、重阳节敬老院慰问演出等等,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让戏曲之光照亮在各个角落。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戏曲文化的传承者</font></b></h3> 一直以来,坚持以传承和弘扬戏剧为己任,既做文化命脉的维系者,又做文化发展的推动者,让古老的传承溢彩流光。<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作为戏曲“文化村长”,她能深入地和百姓在一起,为普及戏曲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每一次到村里,都倾其所能尽其所会,在普及戏曲文化下乡的道路上尽心尽力。她从零开始,拿基本功为抓手,用人们熟知的名段为启发点,激发兴趣,使群众喜欢和热爱戏曲。 一段身姿千娇百媚,一曲京腔千年咏叹。一群优雅的女子用优美的身段诠释了梅花的铮铮气韵,那千娇百媚的折扇组合舞蹈,更展现了深厚的戏曲功底。枕头山公园每天早晨都上演着这道靓丽的风景,行人走过都会忍不住拿出手机拍个视频。<div> 这是李老师的老师(77岁的张西文老师)组织的健身活动,这个活动既锻炼了身体,也练习了身段。因为动作优美好看,好多行人和看到视频的戏曲爱好者都加入了这个队伍,张老师、李老师和队友们就一起为这些后来者提供义务指导,不厌其烦地讲解和纠正,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连基础差底子薄的学员们也差不多学会了两段戏曲组合,李老师还教会了部分学员一段唱腔连带表演。<br></div> 风采者,不是任性恣意的自我张扬,亦不是目中无人的夸夸其谈。风采的展现是内在的坚持与不懈,是优秀品质的自然彰显。<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李老师,性格沉稳大气,为人光明磊落,一腔深情尽献戏曲事业。正如她的名字一样,一江春水明如镜,波澜不惊藏深情。 编辑:玲子<div>2024年8月23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