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僧人书画创作群体及其艺术特色~任文岭

顽童

<p class="ql-block">僧人书画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p><p class="ql-block">据文献史料记载和传世书画作品,自隋唐以来有姓名可考的僧人书画家约有上千之众,其中广为人知的如智永、怀素、贯休、巨然、担当、慧崇、法常、憨山德清、八大山人、弘仁、石涛、髡残、天然和尚、今释、虚谷等等。他们的书画创作,无论是对于引发大众信仰热忱、弘扬宗教文化,还是对于丰富中国书画艺术的表现题材与内容,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可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一、岭南僧人书画创作总体概况与特点</p><p class="ql-block">1、岭南僧人范围</p><p class="ql-block">岭南包括广东、广西与海南。</p><p class="ql-block">清代时期,"粤"不仅仅指广东,有时也包括广西,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笔下,粤西指广西,粤中指珠三角地区,粤东指广东。</p><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以广东僧人书画作品为主,包括粤籍、寓粤和具有旅粤经历的僧人。当然,因为这些僧人传世书画数量较多,而且散布在海内外的知名文博机构以及私人藏家手中,故只能根据展览主题和需要选部分藏品展出,主要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以及广州市海幢寺收藏的作品,以及少量其他文博机构收藏的作品图片(图版展示)。而且,为了尽量体现岭南僧人书画创作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尽量选择不同人的作品。对于传世作品较多的僧人,也只展出其部分代表作品。</p><p class="ql-block">2、岭南僧人书画创作总体概况与特点岭南寺僧的书画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至明末清初成就最为突出,以德清、函是、成鹫、道态、今释、今无、大汕等为代表的岭南僧人,汇聚了不同书学根底的遗民、僧众,形成了一个以个性纷呈为主,兼具"山林体"共性色彩的僧人书家群体,极大地振奋了广东书坛。大多数岭南僧人的书画,都具有"禅风儒骨"的精神特质,尤其是天然和尚、今释等人,本身就是由儒入释,无论其诗文还是书画,都明显具有这个特点。</p><p class="ql-block">与全国其他地区僧人书画创作相比,广东地区僧人书画创作的群体性特征明显,尤其是明末清初时期,出现了以天然和尚及其传人为代表的僧人书画家创作群体,不仅人数多、创作水平高,而且两三百年连绵不断,代有人出。这在全国其他地区比较少见,中国书画史上不乏杰出僧人书画家,如清初"四僧"等,但大多数都是个体创作行为,很少能形成一个群体并且持续不断地传承下去。这在一定程度上,跟明末清初岭南地区抗清活动有关系,有不少遗民出家,如天然和尚的弟子今释等。</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广州六榕寺僧人参与"广东国画研究会"活动,而且提供寺院场地供"广东国画研究会"开展活动,也是一种延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岭南僧人书画创作群体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1、文献记载最早的岭南画僧</p><p class="ql-block">唐代晚期,广东就有画僧徽。他为广东南海人,善画龙。</p><p class="ql-block">晚唐释齐己《白莲集》卷十《谢徽上人见惠二龙障子以短歌酬之》诗中有"近有五羊徽上人,闲工小笔得意新。画龙不夸头角及鬣鳞,只求筋骨与精神。徽上人,真艺者,惠我双龙不言价"等句,从中可知当时广东有画僧徽,其善画龙,重在神似,画品亦颇受赞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不仅僧徽的绘画作品早已不见传世,而且其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也鲜有广东僧人以能书善画而被记载。</p><p class="ql-block">2、明末憨山德清及其弟子</p><p class="ql-block">憨山德清(1546-1623),俗姓蔡,字澄印,法号德清,自号憨山。安徽全椒人。十九岁依栖霞寺禅僧云谷出家,后历游北京、嵩山、洛阳、五台山等地,并于东海牢山(今山东崂山)结茅隐居。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遭人诬陷私造寺院(海印寺),被发配广东。在广东期间对曹溪禅宗祖庭南华寺进行了整顿与改革,被誉为曹溪中兴祖师,期间曾在广州长春庵为众开法。天启二年(1622)复返曹溪,次年圆寂于南华寺。</p><p class="ql-block">德清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在佛教内主张禅净双修,对外又宣传儒、道、释三教调和,有《观楞伽经记》《华严经纲要》等行世,在明末佛教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与紫柏真可等并称为明末"四大高僧"。此外,他擅长诗文书法,来往南北,多为人撰写碑记塔铭,所作序跋题赞亦不少。与海幢寺空隐道独和尚等法缘甚深,《圆觉经直解》《楞伽笔记》《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直说》《大学钢目决疑》《中庸直指》等著作由海幢寺经坊刊刻流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天然和尚及其传派</p><p class="ql-block">明末清初之际,岭南地区最为重要的一个佛教宗派,当是以天然和尚为代表的曹洞宗博山系一脉,其影响达于粤赣闽三省,有海云寺、海幢寺等众多寺院。天然和尚举人出身,工诗文,擅书法,其传人中也有不少由儒入释且能书之人,他们形成了一个具有"禅风儒骨"精神特质的禅门书家群体,被后世学者称为"海幢书派""海云书派",不仅在广东书坛占有重要地位,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而且流韵余绪,绵绵不绝。</p><p class="ql-block">函是( shi ,1608-1685),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俗名起莘,字宅师。原籍广东南雄,后迁番禺。明崇祯六年(1633年)举人,后感于时局动荡,无意仕途,崇祯十三年(1640年)至庐山拜空隐道独禅师为师,削发为僧,法名函是,为曹洞宗第三十四代传人。明清之际,他历主海云、海幢、丹霞别传诸寺,可谓当时广东佛门中的领袖人物。天然和尚道声远扬,父母姐妹妻子在其影响下咸为僧尼,皈依其座下的"今""古"两辈以及遗民、剃度者和居士百余人。他不仅精通禅理,而且善诗文,著述颇丰,有《瞎堂诗集》《天然和尚梅花诗》《天然是禅师语录》等传世。在他的引领下,岭南佛门作诗之风大兴,出版的诗僧诗集数十种,其中《海云禅藻集》《羊城禅藻集》收录了海云诗派及海幢诗派"今""古"两代诗僧60多人的诗作1000多篇以及居士文人67人的诗作近300篇。此外,他工书法,尤以行草见长,座下弟子中也有不少能书之人,后世有学者称其为"海幢书派""海云书派"。</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