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六哥在七个哥哥之中是属于最调皮的那个,以至于爸爸妈妈常常管不住他,得让大哥和三哥出面管,这是我小时候对六哥最初的印象。随着我年龄越大,对六哥越接近越了解,对六哥的印象越清晰,发现六哥身上有很多别人不具备的优点。如同他有一个行囊,他的优点都装在那个行囊里,你只有越接近他,才会发现他的行囊里原来装着那么多宝贝,如同金子般闪闪发光。</p><p class="ql-block"> 六哥生于1943年阴历腊月初七。人们常说调皮的孩子往往很聪明,六哥就很聪明,五岁就跟着四哥和五哥启蒙同时读私塾。全国解放后,在家呆了一年多,1950年又去读小学,1953年读完小学,因本地没有高小,便到大哥家帮助大嫂照看侄子大龙,1956年回到韩家父母家参加生产队劳动。1957年大磨冲高级合作社办了高小,六哥又去继续读书。适逢全国大办钢铁,他们学生也都参与了大办钢铁,当时六哥在作文中写了一首小诗,“贫下中农有干劲/泰山也敢举头顶/全国人民办钢铁/三至五年超美英/”,六哥才华初露,语文老师给予了很高的点评。六哥高小毕业后,五门课考了490分,被远安俄语专科学校录取,专职俄语教师学习。</p><p class="ql-block"> 1960年,因政治观点不同,我们国家和前苏联闹翻了,全国停止学俄语,六哥回家参加生产队劳动。1962年底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六哥退休后会经常写写文章,也曾在全国刊物《今古传奇》杂志上发表,偶有获奖。我曾经问六哥,是何时爱上写作的,六哥回答是在部队。在部队里每个星期天都要开文艺晚会,六哥写了表演唱、湖北道情、三句半、快板等一些短小精干的文艺作品,比如“四人台上站,说个三句半,伙计们说什么?请看…”。六哥写,其他战士演,活跃了部队文化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在亲人聚会的餐桌上,他常常口中会蹦出一首打油诗来。今年的2024年五月我回家探亲,在四哥家餐桌上,六哥当着众人的面夸奖四哥的两个儿媳饭菜做的好,“杨蓉周玉手艺高/一种食材两样做/米饭做的松又白/饭菜做的味道好/大家吃的都满意/亲朋吃的哈哈笑 ”。我曾和爱人多次聊起六哥,感慨万千,如果当初有伯乐发现给予扶持指导,也许六哥会成为一名草根作家。只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p><p class="ql-block"> 1968年3月,六哥转业了,回到了地方,经人介绍与洋坪棚镇一位叫汪琼的姑娘结婚,那便是我的六嫂,六嫂生于1949年,小六哥六岁。那时我还在县一中读书,经常去六嫂家蹭饭吃。六嫂是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和蔼可亲,至今我还没有忘记慈祥地奶奶的形象。六嫂虽不是大美人,但也是典型的南方姑娘,俊秀,小鸟依人,端庄大方,一米六零的个头,身材苗条,爱好唱歌跳舞,最为关键的是六哥与六嫂三观一致,夫唱妇随。六哥转业后先是在新华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民办老师。</p><p class="ql-block"> 1969年5月27日,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取名郭继红。1970年,六哥调到了县广播局工作,成为体制内的一名正式员工。1971年腊月初八,他们的第二个儿子降生了,取名郭爱兵。六哥的两个儿子都遗传了他和六嫂好的基因,白白胖胖,帅帅的,可爱极了。从他们给两个孩子的取名,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六哥,在县广播局工作期间,他的主要工作是做外线工作,常常要翻山越岭,爬电线杆架线,无论春夏秋冬,都得前行,不得懈怠,很是辛苦。由于六哥工作勤勤恳恳,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吃苦耐劳,2006年,被评为单位先进工作者。当我越是探询六哥的行囊,越是发现六哥身上的闪光点,他真实的展现在我眼前,让我对六哥又多了几份尊敬。</p><p class="ql-block"> 首先,六哥心地善良,顾全大局。我们郭氏大家庭,从我们父母亲这代算起,到我们十一兄妹,以及我们的后代,最兴旺时多达近二百人之多,是远近闻名的郭氏大家族。但具体到一个一个的小家庭,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生产力落后,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在兄妹之间,偶尔也会遇到一些暂时的困难,这时六哥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给与帮助。比如他当兵后,回家探亲,看到三哥家因孩子多,住房比较困难,他回到部队后,就给三哥寄了三十元钱,把隔壁登科爷的一间半瓦屋买了下来,解决了当时三哥的住房困难。三哥感激的对六哥说,你的那三十元钱帮我解决了大问题,六哥爽朗的说,兄弟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七十年代,二哥的大儿子大炎在宜昌医专读书,由于他爸爸妈妈远在新疆千里之外的边防线上,六哥出差到宜昌,专程去看望了大炎侄儿,并询问了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临走时给了大炎二十元钱零用,那时六哥一个月的工资才37.5元。1964年,六哥在部队听说五哥因几个孩子穿衣,经济上有点困难,干一天劳动10工分才两毛钱,六哥毫不吝啬的主动寄来钱帮助五哥解决暂时的困难。最让我难忘的,是六哥在部队给我买的红色的灯芯绒花布鞋,漂亮极了,那时我还在县一中读书,穿着六哥给我买的花布鞋,很是得瑟了一阵子。六哥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兄妹之间有什么难处,他会主动站出来帮助解决,在当今社会尤其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六哥,上孝敬父母,下对孩子们教育有方,家庭和睦,夫唱妇随,和六嫂相亲相爱一辈子。六嫂经常给我们的妈妈做衣服,每年给母亲做一双鞋,母亲的鞋子多的穿不完,直到母亲去世,六嫂给她做的绣花鞋还来不及穿。六哥给兄妹们的帮助,六嫂从来不反对,而是乐意帮助解决。六哥的两个儿子很自立,承袭了他们妈妈祖辈出身手工业者会做生意的优点,把家庭经营的很好。六哥的两个儿媳都长得漂亮,并且能干。大儿媳杨冬梅泼辣能干,不仅管好自己的小家,还把她儿子郭道扬的一双儿女照顾的好好的。六哥的大孙子郭道扬不仅人长得帅,而且吃苦耐劳,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的温馨和谐,儿女双全,生活富足。六哥的小儿子郭爱兵,小儿媳杨铭淇,小家庭经营的更上一层楼,让当地很多人羡慕。他们的儿子郭道金,聪明伶俐。六哥、六嫂以及他们的孩子们早过上了小康生活。</p><p class="ql-block"> 六哥,自从退休后,又重拾他的旧爱写作。六嫂喜欢唱歌跳舞,喜欢演戏,六哥写了很多作品让六嫂和乡亲们演,活跃了乡村文化生活,还被县老年协会连续几年评为先进,颁奖鼓励。六哥写的《乡村包工头》、《武陵峡口新传奇》等作品分别获《今古传奇》和全国老年文艺大赛三等奖。六哥写,六嫂演,夫妻一唱一和。如《二老歌颂新农村》:“春到人间喜洋洋,百花开放遍地香,祖国风光无限好,农村一片新面貌。村委大楼村中建,村后修了娱乐园,农民朋友事干完,都到此地来休闲……”,还有《赶庙会》等很多作品。六哥退休后坚持文艺创作,为活跃乡村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作了贡献,从2006年到2011年,连续六年被县老年协会评为先进工作者。总之,六哥与六嫂种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着自己田里收获的产品,唱着自己喜欢的歌谣,写着自己喜欢的文字,过着惬意的田园生活。</p><p class="ql-block"> 六哥,阳光坦荡,心直口快,心事都写在脸上,想法挂在嘴上,有什么不同意见就提,有什么不满就直说,简简单单,直来直去,实实在在。也许有人认为他这是缺点,说话不会拐弯,得罪了人还不知道为什么得罪。也许有人则认为他这是难得的优点,心地敞亮,没有心机,好相处,不用处处防备。我赞同第二种观点,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这个优点实在是难能可贵。当然,六哥也有不足,偶尔会有点小骄傲。六哥有时也有脆弱的时候,当他生病了,住在医院里,精神状态不振时,只要侄儿郭大鳳已到,几声六爹就叫的他心花怒放,似乎又回到了六哥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六哥六嫂</p> <p class="ql-block">六哥的儿子儿媳及孙子孙媳重孙</p> <p class="ql-block">六哥的重孙子重孙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