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鹤瑶池的三姐妹

己亥@冬至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18日(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p><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中,追根溯源,“七月半”(七月十五)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p><p class="ql-block"> 中元节前后,关于母亲的生话片段时常萦绕在脑际。今天,2004年8月22日,农历七月十九日(处署),恰逢大妹妹62岁的生日。家人们在微信群中都对大妹妹送去了生日祝福,以及良好祝愿。</p><p class="ql-block"> 而我早上醒来,看到群中的祝福、祝愿,思绪良多……想到的是我兄妹生在“利津洼”,长在“红旗下”,工作在“利津城”,一路走来的坎坷……</p><p class="ql-block"> 好在,我兄弟姊妹几人,为儿为女,对父母尽心竭力尽孝;对同辈兄弟姐妹问心无愧;对晚辈倾其所有。</p><p class="ql-block"> 记得1998年秋季,我兄妹俩人将父母双亲搬来利津城居住时,母亲刚好也是62岁。那时,我和大妹妹都已经各自成家,由于居住条件所限,只好赁了县医院搬走后改作劳动技校的家属院居住,还得亏是大妹夫是劳动部门的干部,才能使双亲在技校安居。</p><p class="ql-block"> 往事历历,似在昨日。二十六年过去,弹指一挥。母亲已作古三个年头,今日在父亲处吃饭为大妹妹过生日,自己不由得不想起我们的母亲,及母亲的那辈人生。</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2022年12月仙逝的。2023年,同住四段村的母亲的堂妹占英姨(乳名“女”)也走了,享年82岁。</p><p class="ql-block"> 就在今年七月十三日,家住三段村的母亲的叔伯妹妹占芳姨(乳名“妮子”)又驾鹤西去了,享年八十四岁。</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远离薄家庄,先后嫁到“利津洼”的姐妹三人,在不到两年的20个月时间里,走完了她们八十多年的人生旅途,先后驾鹤西归。</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家乡,八十多岁之人作古也算是高寿了。老人故去,本是自然法则,然而身为她们最亲近的儿女们,总会是难以割舍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  岁月蹉跎,母亲她们这代人的一生正值社会大变革之机,使得她们个人的经历也是波澜壮阔,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初叶,处于黄河尾闾的利津洼,新於的退海之地年年增多,为生活所迫,母亲的堂叔一家自薄家庄迁往四十里外的“七股”一带垦荒种地。</p><p class="ql-block"> “七股”是解放后,下洼垦荒种地人,形成村落前,将小块地“入股”,也叫“参股”后成为大片土地,以利耕种,并对土地丈量,以居住人多少为单位划分地段耕种的别样称谓。</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七股合并为四股,渐渐的形成行政村,称作头段村、二段村、三段村(东三、西三)、四段村。</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堂叔(薄纷鉴)一家最终落户在四段村。多年以来,在母亲的老家薄家庄一带的人们,称这种迁徙的人们叫“下洼”了。</p><p class="ql-block"> 建国前,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于黄河尾闾是抗日游击区,后来更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清河军区(后来改编为渤海军区)属地,是老解放区。下洼投奔解放区成为当时青年男女的一种向望。也是在此背景下,经母亲的堂叔和堂婶介绍,母亲和“妮子姨”相继嫁到(洼里)四段村和三段村。后来母亲堂叔的侄女“女姨”也嫁到了四段村。这样,几乎是同龄人的薄家三姐妹就落户到“洼里”了。</p> <p class="ql-block">  早年,母亲叔伯姐妹计有十一人,大多已故去,今年驾鹤西去的“妮子姨”是我大姥爷家的三女儿,在叔伯姊妹排行当中排第九,故而姥爷老娘那辈都给她叫“九妮子”。</p><p class="ql-block"> 由于家住“洼里”,故而,自己打幼年就和这俩个姨比之其他母亲的堂姐堂妹要亲近一些。记得小时候,家中不富裕,只能粗略地解决温饱。而三段村“妮子姨”的公公是赶马车的,生活相对宽裕,日子教好,每次到姨家去,姨总是拿出些好吃的来给我,有时还不让贵姐姐及婊弟们看到。</p><p class="ql-block"> 住在同村的“女姨”那是更不必说,我幼时几乎长在她家里,由姜姐姐领着我玩,“女姨”拿着我就象亲孩子一样对待。</p> <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我和大妹妹比之其他兄弟姊妹得到的,以母亲为大下嫁洼里的薄氏三姐妹的关爱尤多。这也是我俩兄妹今生之大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