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云南之一 (和顺篇)

滑翔者

<p class="ql-block">  今年刚一入夏,杭州就热如火炉,直奔四十度而去。于是,就和我的老同学老朋友一商量,两家人逃离杭州,远避西南边陲的的腾冲去度夏 。</p><p class="ql-block"> 其实,远涉山川、奔波路途是旅游;而换个陌生环境去居住也是旅游,是一种更适应老年人的旅游方式。今年,我们就选择了云南腾冲的和顺古镇来旅居。</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位于滇西边陲腾冲西南4公里处,与缅甸毗邻,古名阳温墩,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被称之为“极边第一城”。特殊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化传承,得以让和顺成为最著名的侨乡。</p><p class="ql-block"> 有诗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b> 和顺古镇游</b></p><p class="ql-block"> 苟启文<br><br> 青山秀水胜苏杭,云竹清溪黛瓦房。<br> 垂柳潭中明月照,洗衣亭上丽情长。<br> 马铃驮去旧时日,翡翠携来好景光。<br> 民顺士和承祖训,尊崇耕读雅规扬。<br></p> <p class="ql-block">  去腾冲的交通不便,没有高铁,飞机也不能直飞。我们7月15日9:30从杭州出发,经西双版纳转机,直到傍晚19:50抵达腾冲的驼峰机场。客栈老板娘小汪专程到机场来接机。</p> <p class="ql-block">  和顺的整片民居都是依山而建,渐深渐高,层次感很强。村中的大路小巷,全都是石板路,非常古朴。600年的风雨在每一条巷道的每一块石板、每一片青瓦、每一垛灰墙上,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br></p> <p class="ql-block"><br></p> 和顺是一个宁静、古朴、充满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镇,是值得我们用心去体会它的儒雅,用情去感受它的自然,用脚去探寻它的神秘,用手去触摸它的沧桑的好地方。 <p class="ql-block">  今年来和顺旅居,最让我开心的是,同年入伍、相识五十多年的老战友居然能在此异地重逢,同游古镇,喝茶、赏花,回忆桩桩往事,看淙淙的溪流、翠翠山林,观古色古香楼台庭院,听不完讲不尽这里历史传奇,好不惬意。</p> 战友杨子两口从北京一路开车一路游来到了和顺,我们相聚胜欢。 <p class="ql-block">战友抗美吴大哥两口和弟弟弟妹也一起不约而同来到和顺古镇,老战友在此相聚感觉真好!</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边陲小镇和顺被《国家地理》评为“一生必去的古镇”。这里没有丽江古城那么多灯红酒绿的商业氛围,一切都显得那么质朴。古镇的居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节奏宁静缓慢,街头巷尾弥漫着浓厚的边城气息。在这里,每一条石板路、每一座老宅都仿佛在讲述着它们自己的故事,让人仿佛回到了那个简单而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b>百年小菜街</b></p><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的美在于其几百年来无断流的生活气息,这里是一个活的古镇,寻常巷陌的百姓生活伴随着朝霞晚霞,宛如一处世外桃源。这里人气很旺,人来人往,每天我们都会到这赶集买菜回到客栈烧饭,仿佛在家生活一样随意方便,晚饭后这里更是热闹非凡,我们也会到这里散步逛逛夜市,随手再来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2 .<b>和顺图书馆</b></p><p class="ql-block"> 它是国家一级图书馆 ,始建于1928年,由当地旅缅华侨捐资创办,现藏书13万册,是全国藏书最多的乡村图书馆,也是至今还在使用的近百年图书馆,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和闺蜜老友游览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在和顺文化之津的舟楫穿梭如织,中国士大夫们所钟情的那种儒雅、出世的情调弥漫在空气中,蒸腾在天地间,浸润到骨髓里。走进这里你会被厚重的书香气息所包围,有一种时光在这里静止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b>  文昌宫</b></p><p class="ql-block"> 图书馆边就是文昌宫 ,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位于和顺古镇的中轴线上,村里的其他建筑以文昌宫为中心展开,和顺人把村里最好的一块风水宝地用来建盖文昌宫,以表达崇文重教的理念。</p><p class="ql-block">文昌宫左右楼阁下镶嵌的《和顺两朝科甲题名碑》记录历史取得功名者809人 其中举人8人。</p> <p class="ql-block">  和老战友抗美和吴大哥一起参观图书馆和文昌宫</p> <p class="ql-block">3<b>. 双虹桥 </b></p><p class="ql-block"> 古镇中的建筑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风格,双虹桥老桥始建于明代嘉靖初年,清光绪十年(1884)重修。新桥建于1921年,两桥形如双虹卧波,故名双虹桥。</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这里入乡随俗,七十左右的老太太,穿上民族服装嘚瑟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哥俩好!两个老战友双虹桥上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双虹桥的两桥造型精美,桥畔绿树成荫、稻田成片 ,红莲映日,鹅鸭戏水,村妇捣衣之声不绝,一派江南水乡的恬美风光,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代。</p> <p class="ql-block">4. <b>洗衣亭</b></p><p class="ql-block"> 那些"走夷方"的和顺人,他们难忘故里情、便在湖畔溪旁修建了一座座可遮风挡雨的洗衣亭,站在任何一条巷口,几乎都可以望见这些小亭子,这是和顺最温情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睹物思人,亭里捣衣声,悠悠亲人情。有人说与丽江相比,和顺古镇更加原生态。</p> <p class="ql-block">5. <b>千手观音树群</b></p><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自然生态优越,镇内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有近百棵,位于和顺张家坡的千手观音古树群最具特色。其中五棵沿一直线而列,近观如绿色华盖,擎天巨伞,远望似千支手臂向四周展开,神似传说中的千手观音。</p> <p class="ql-block"><b>  6.古镇民居与小巷</b></p><p class="ql-block"> 在和顺古镇,每一步都仿佛走进了一段历史,每一眼都充满了文化的韵味。这里,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舒适完美融合,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呆了一个月,每天不是走街串巷溜达 ,就是到野鸭湖边散步,要不就找间咖啡馆坐坐,云南小粒咖啡的味道确实醇厚好喝!</p> <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散落着寺院宗祠、道观和众多小巷牌坊,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这里的民居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p> <p class="ql-block"><b>7. 艾思奇故居</b></p><p class="ql-block"> 艾思奇(1910年3月—1966年3月),原名李生萱,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p><p class="ql-block"> 水碓村巷口的艾思奇故居,依山临水的西式老房子,门前闪现着毛泽东题赠艾思奇的"党在理论战线上的忠诚战士”几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b>8. “我的团长我的团”取景地</b></p><p class="ql-block"> 腾冲作为举世闻名的滇西缅北抗战的主战场,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部就设在和顺。许多人来到和顺就是奔着电视剧“我的团长我的团”取景地而来 ,如今我们沿着山路走到这里,和团长及千千万万远征军站在同一个地方,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9<b>. 李氏宗祠</b></p><p class="ql-block"><b> </b>李氏宗祠建于1920年,占地4000余平方米,规模宏大,地势高峻,视野宽阔,环境清幽,和顺的李氏家族上曾产生了云南辛亥革命元老李曰垓、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李生萱)等一批历史文化名人。不知是命运使然,还是李家祠堂赋予了李家子弟重任,李家祠堂建立后,李家在腾冲有了更加重大的作为,第一人就是抗战名人李根源先生。</p> <p class="ql-block">  李根源被誉为“云南第一人”,他是国民党的元老,国军上将,他曾创办了“云南讲武堂”,并特招了四川籍学生朱德,后来又两次关键时刻帮助朱老总,最终成就了革命大业,两人的师生情谊保持几十年。抗战期间他向蒋介石建议死守怒江,并发誓如不成功,投江殉国,此举震动云南、感动全国,成功的阻止了日军进攻。今天腾冲的“<b>国殇墓园”</b>,就是<b>李根源</b>老先生倡议并出资修建的,这个墓园是为腾冲光复而牺牲的9168名将士所建,至今无论清明或平时都有居民和游客前往参观、悼念。</p> <p class="ql-block"><b>10. 刘氏宗祠</b></p><p class="ql-block"> 和顺古镇上有很多明清时期的祠堂、几大宗祠是和顺古镇八大家族的文化浓缩。600年前他们从中原迁来此地,慢慢将中原文化与极边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如今独特的和顺文化。</p><p class="ql-block"> 刘氏是和顺古镇的第二大姓,刘氏宗祠也是古镇上的一个经典建筑,位于野鸭湖的上方,据当地朋友介绍,这座刘氏宗祠建于清朝的咸丰年间,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精致典雅,看上去古色古香,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11. <b>寸氏宗祠……</b></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寸氏宗祠,在清代嘉庆十年(1806年)进行扩建。该宗祠不仅是腾冲寸氏宗族的象征,也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12. <b>张氏宗祠</b></p> <p class="ql-block">13. <b>元龙阁</b></p><p class="ql-block">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重建,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p> <p class="ql-block">  元龙阁居高临下,可以俯瞰不远处的龙潭和野鸭湖。</p> <p class="ql-block">  战友老王最善绘画 ,他也来到和顺古镇小住。此图是他在元龙阁前面的龙潭边写生。</p> <p class="ql-block">14. <b>中天寺</b></p><p class="ql-block"> 中天寺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由乡人朝海张公鼎建前殿,合乡继后殿。中天寺不仅是当地的佛教活动场所,还是地方启蒙育才的地方。嘉庆年间,和顺举人寸式玉在这里开办“中天书院”,不仅培养本乡子弟还兼收外地学子,清代腾越进士清水乡镇夷关江胪就出其门下。李根源先生有诗道“古寺中天寺,德山作道山;广栽桃与李,花开镇夷关”。</p> <p class="ql-block">寺庙里种植的植物“九尾狐”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15. <b>弯楼子民居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和顺大石巷,有一座依弯曲的小巷而设计的中西合璧的老房子,那就是著名的"永茂和"商号的弯楼子。民居为三进三房一照壁, 庭院组合式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16. <b>和顺小巷</b></p><p class="ql-block"> 和顺小巷沿和顺古镇的三合河而建,有1万多平米的古建筑,包括清末腾越总兵张松林的老宅子,毗邻和顺湿地和荷塘。“一路沿溪花覆水,数家深树碧藏楼”是对和顺小巷迷人景致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b>马帮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 和战友抗美一起在和顺小巷散步游览</p> <p class="ql-block"><b>马帮邮局</b></p> <p class="ql-block"><b>总兵府</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码头</p> <p class="ql-block">和顺小巷演出“接新娘”</p> <p class="ql-block">在荷塘边品咖,聊天,赏荷,享受我们的慢生活。</p> 和顺古镇这片充满历史沉淀的土地上,和顺小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它不仅仅是一条街道,更是古镇文化的缩影,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让人在漫步间便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韵味与风情。 <p class="ql-block"><b>17. 野鸭湖</b></p> <p class="ql-block">这里生态环境非常好,确实是适合旅居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古镇白鹭山</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在古镇的一个老宅里用相机拍到了幼鸟嗷嗷待哺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客栈老板养的小蜜蜂,手机抓拍</p> <p class="ql-block"><b>18. 大月台和水车</b></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古镇的一个地标,也是古镇观光车的发车站,邻近野鸭湖。</p> <p class="ql-block"><b>19.旅拍</b></p><p class="ql-block"> 边陲、古镇、民族、生态,这里的摄影主题独特而丰富,是年轻人旅拍的热门地。于是,我也有幸用手机蹭拍了几张美照。</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和顺住了近一个月 ,古镇基本走遍,除了每天湖边散步就是走街串巷。我们三个老太太还跟着年轻人,租套民族服装在镇子里面嘚瑟,自我感觉还不老,还能嘚瑟起来,哈哈😃</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换个形象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来来来,尝尝俺们这里的云南茶</p> <p class="ql-block">  在和顺古镇一个月的旅居避暑生活圆满结束啦,三波战友(我的战友两波,先生和老同学的战友一波)也陆续回家,三伏天即将过去,我们准备到昆明市溜一圈再打道回府。</p><p class="ql-block"> 视频为我先生拍摄制作,照片是我用手机拍摄,部分文字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请继续关注我的美篇《梦回云南》下一集--腾冲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