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套被搁置书柜两年多黑塞的《荒原狼》丛书,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购买,因腰脱卧床休息而被打开,原来只读过一本《悉达多》。炎炎夏日,为何选择黑塞的书,或许没有理由就是最好的理由。我好似黑塞常去的黑鹰小酒馆里的另一位孤独的过客,无意中遇见自诩“荒原狼”和他手中的一本自传体小书《论荒原狼——仅为狂人而作》,字里行间没有生疏感和违和感。却仿佛看到一匹烈风中不羁的“荒原狼”,用孤寂而飘逸的灵魂书写着“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赫尔曼•黑塞自己就是一个传奇。他出生于一个国际化的家庭中。父亲是德国传教士,母亲是印度信徒且有很高的文学艺术禀赋,外祖父是博学多闻的语言学家,对黑塞的影响很大。他从小受到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东方精神的熏陶,接受到比较广泛的文化和开放的思想。依林傍水的卡尔夫小镇被黑塞形容为“天堂和原始黑森林”的生长环境,滋润了他亲近自然的文学艺术灵性。黑塞少年叛逆,个性鲜明且对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7岁开始写诗,因不堪忍受僵化的经院式教育,中途辍学,在工厂和书店当过学徒 ;青年时期酷爱阅读,读了大量书籍,并深入研究欧洲文学和东西方哲学,刻苦自学写作;中年抑郁,经历两次比较严重的精神危机。接受72次心理治疗,最终凭借自己的意志力走出了困境。 一生历经三次婚姻,活了85岁的黑塞在自我救赎的路上成了诗人、画家和艺术家,他的思想和作品也影响和拯救了一代又一代人。你无法对他的命运无动于衷。他的独特经历和阅读的书籍及形成的思想和智慧,构成他文学作品的灵感和底色。当你的灵魂与黑塞契合时,你会感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慰藉。</p> <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气质里,藏着他的过往,他内在的品行,以及他对生活的态度。黑塞的《荒原狼》描写的是一个身处现代社会中感到孤独和迷茫的中年艺术家的精神危机。小说主人公哈里•哈勒自称是一只“迷了路来到我们城里,来到家畜群中的荒原狼”。开篇那句“这里闻起来还不错” 的出场方式,让我耳目一新,瞬间感受到哈里的与众不同。黑塞笔下的“哈里”是个内向、孤独、睿智、忧伤、人间清醒的知识分子,具有超强受苦能力的天才,外表的羞怯与内心的狂野形成强烈的反差。孤独与乡愁是荒原狼的呐喊,也是黑塞的挣扎;自杀与寻求生路是荒原狼的彷徨,也是黑塞的迷惘。小说通过哈里的内心独白和行动,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与社会规范的冲突。我们从中不仅能看到黑塞的真实写照,在读完哈里的手稿后,你会发现,在哈里身上其实也有我们每个人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我们行走在人群中,骨子里却是荒野之。我们寻找同类,但永远不会被驯服”。任何人都无法逃脱他生存时代的影响,只不过打下的烙印不同而已。黑塞笔下的“哈里”是个正直的作家,面对战后的满目疮痍,所处时代与环境中的信仰危机、良知泯灭、道德沦丧、文化堕落,他所厌恶庸俗的市民生活和蝇营狗苟之人,都令他深感与当时世界的格格不入。孤独、苦闷,挣扎、沮丧,烦躁不安,无家可归,只好沦为一只荒原狼,一个潦倒的隐世者。那是他无奈的选择,也是他与黯淡世界的对抗。他的内心充满矛盾:兼具人性与兽性的两面,“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匹甘于孤独却又渴望被理解的荒原之狼。” 既有高尚光明的一面,又有庸俗阴暗的一面。他没有功利心,却有人的欲求。在他的内心,兽性与人性互相斗争,将他撕裂……</p> <p class="ql-block"> 故事的结尾,当荒原狼进入魔术剧院,魔幻般的场景呈现,他看见了种种幻象,也看见了千百个不同的自己:驯兽师、男孩、将军、作家、音乐家、嫉妒的恋人、疯子……他深入剖析了自己的灵魂,对自我的认识与解构,正是重新净化灵魂的开始。在莫扎特思想的启发下,“学会笑,理解生活的幽默,学会在生活的绞刑架下自嘲”。 在生命中轻盈的跳舞,寻求一份与外界的和解,由对外的不满转向自我,去克服自身的缺陷,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良心的安宁。《荒原狼》虽然整体上呈现的是一种社会的病态与危机,但并不指向毁灭,而是一条通往自我救赎与治愈之路。我看到走出困境的哈里,不,是黑塞……</p> <p class="ql-block"> 黑塞在自我救赎和心灵成长之路上,没有把自己逼向绝路,而是涅槃重生。他写道,“热爱权利的人被权利所累,热爱金钱的人被金钱所累,喜欢附庸的人被附庸所累,喜欢享乐的人被享乐所累。而荒原狼被特立独行所累”,这形象地说明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追求和欲望而受到不同的束缚和困惑。其实,这又何尝不是现实当代人的苦闷和彷徨呢?黑塞在自我救赎的同时,还认真回复那些忧郁、彷徨、痛苦人的信件35000多封,成为青年人的精神导师。黑塞强调,尽管人生而孤独,但这种孤独并不是拒绝与世界交流的理由。他通过书中的角色传达了一个信息:学会爱自己,是人生最大的修行。一个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对他人及这个世界存有同样的善意。 黑塞凭借一种智慧,一种思想的自我燃烧,告诉人们启示并非来自于外界,如果你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会找到方法的。</p> <p class="ql-block"> “一切智慧都是疯狂”。文学是在看不见的地方打通进入世界的方式,黑塞在文字里,克服了自己的时代。读黑塞的书,感受艺术的魅力和人生的智慧。黑塞的文字有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心灵启迪,有着对自然和宇宙的亲近感与敬畏感,细腻的情感表达与心理描绘,诗意与浪漫主义的色彩,跨文化与多元思想的碰撞。艺术属于世界,艺术与人格是紧密相连的。他的文学作品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特征,无比复杂、无比痛苦、无比丰富、无比浪漫、无比深刻。黑塞75岁时还在写童话故事,内心纯粹而高尚,科学与童话在作品中和谐共处。“世界越来越美了。我独自一人,却很自在。我别无所求,只想被阳光晒透”。</p> <p class="ql-block"> 黑塞的故事说明:一个精神世界丰富的人,一个被艺术滋养的生命,一个生命觉醒的人,不会轻易向现实低头。他可能会潦倒一阵子,但不会被困一辈子。人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做“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其实,何止黑塞,困窘时想想苏格拉底被媳妇骂后的凉水泼身,自我解嘲:“我知道,雷霆之后,必有倾盆大雨”。让我看到走下神坛的哲学家,用乐观、幽默和宽容的心态对待生活的不如意和窘境;痛苦时想想木心先生,常年被关押在昏暗湿冷又满是污泥浊水的地洞里,坚持日日写作,还偷偷的在纸上手绘钢琴的黑白琴键,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中弹奏着莫扎特与巴赫。直到出狱时,仍然活得是他自己。木心曾自嘲道:“白天,我是奴隶;到了晚上,我就是王子。”他始终有个信念:“无论如何,不能叫苦出声,我不能辜负艺术对我的教养。” 他被禁22年,写下65万字的《狱中笔记》,没有一字抱怨人生,却写满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学的研究。超越了文学的自我沉沦和哀叹,他活得干净而有境界,也为文学领域带来一股清流。“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一个人不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永远可以选择一种适宜的生活态度,一种优雅从容的姿态,一种坚强不屈的精神。你内在的坚韧,就是你前行路上最好的底气。“矛盾对立寂灭之处,即是涅槃。”</p> <p class="ql-block"> 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它们能让你悄悄地成为自己。黑塞的《荒原狼》、《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陪伴我度过闷热且压抑、多雨且滂沱的夏天。“学会坚忍,才能厚重人生。”其实每个人一生都走在灵魂自救的路上,由生存的挣扎,生活的体验到生命的觉醒。不断的修为才能获得内在的宁静和人生境界的提升。诚如黑塞所言:“我有责任,把我自己仅有一次的人生过好”。至少要努力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大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