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电影生活

历史课代表

<p class="ql-block">是什么样的东西,可以让不同性别、职业甚至年龄的人们在同一空间里共同欢笑、叹息和感动呢?这个的问题,在时下还真想象不出来。但是放在几十年前,大家应该都会异口同声的回答:电影。</p> <p class="ql-block">数十年前,电影曾经是我们生活中最美味的调节剂,人们迈着轻盈的步伐,从平淡无奇的街巷走向灯火通明的影院,然后沉浸在黑暗中,时不时有阵阵欢笑声,对着移动的画面欢颜悦色。如今看惯了抖音、用熟了手机的新生代,是无法想象当年看电影迷人的种种现象。水泄不通的广场或者人头攒动的影院,准时开映,换片,两支竹竿撑起的白色幕布,巨大的放映机,一盘盘铁盒中九曲回肠般的胶片,陌生又熟悉的演员,悦耳动听的歌声......一场电影就是一段记忆,或者悲伤、或者兴奋、或者陶醉,银幕的光芒照亮了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事物。</p> <p class="ql-block">如今,“去看一部电影吧”可以解读成“去缅怀一下古老淳朴岁月吧”。不久前的晚上,为了陪孩子走进了影院,最新的影片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感觉,倒是影院的装修让我赏心悦目。但是豪华的空间里只有十几名观众,令人倍觉凄凉和悲哀。开幕时同样熄灭了所有的灯,在亲切的黑暗中,我突然回到少年失措的傍晚。</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有一种场景叫“露天电影”,扛着板凳奔向空旷的操场,用眼睛丈量地盘,抢占最佳观看位置。摞下饭碗,呼啦呼啦挤进人声鼎沸的围圈,在板凳人堆中一排排寻找座位。伸长脖子,盯着放映员忙碌的身影,天暗下来,放映机转动起来,高音喇叭响了起来,银幕上动了起来。八十年代另一种旧景叫“通宵电影”,一整夜看四部电影,拎一袋面包进去,第二天清晨出来,苍白着脸,头重脚轻地回家补觉。也并不觉得疯狂,因为电影确实是我们那时候顶重要的娱乐,基本可以说是一种生活导向,在影片和我们的愿望、期待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联系。</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电影气氛很有生机,虽不是每部影片都精彩,但人们愿意去看,喜欢去看。为了一部电影,起个大早排队买票,或摸黑赶十几里路的情形,太常见了。记得有一次与一位朋友谈起如烟往事,话语中映照的是当年那些扑朔迷离事情,与现在格格不入,其中看电影就是一项。他说他偷父母的钱,一口气看了七遍《少林寺》。现代青年一定会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痴迷呢?谈起过去的年代,有多少人从电影里相遇无以数计的鲜明印象?有多少人从电影里欣赏无以数计的起伏情绪?又有多少人是从一场电影开始谈起了恋爱而走向了婚姻殿堂?</p> <p class="ql-block">“电影被城市遗忘已有一段时间了。”池莉曾经在她的专栏文章中这样写道。在我们城市的扩展史中,电影正像一方布景,急速地向后退去。越来越远,越来越小,成为斑斓色块中模糊的一点。确定无疑的是我们后半生不会像我们年轻时那样频繁走进影院,网络、手机让电影近在咫尺,却让影院淡出多数人的视线。多数中老年人回想起那一幕一幕满怀激动之情,并且充满对往事的留恋和对朴素年代的怀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