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文杰、文彦是我从少年到青年成长过程中一起玩大的邻居小伙伴。1976年底,他们兄弟二人同时参军,我与我兄长赠送了他们什么薄礼,他们也回了礼。这本速写本,就是当年他们赠给我的。看那本上文杰兄的题字,不到20岁的人,字写得那么漂亮!如今退休了,文杰的毛笔字更是炉火纯青,也实在是其来有自,有他青春年代遗下的影踪。</h1><h1> 这个速写本后来我带着去上大学,每次外出实习,我必带着它,只要有可能,总是画点实况。当年的无心之笔,如今看来,却是如此的感觉亲切。</h1><h1> 遗憾的是当年的外出参观实习,常常在一个地方待不多长时间,就得走,以致好些画还没画完,甚至仅仅起了个轮廓,就不得不离去。那时随身也没有相机,不能拍下要画的景,回去再依照片加工,因而好些画就成了半成品了。如今弊帚自珍,即使是未完成的速写图,也依然放上,聊作个人在那个年代的一点青春记录吧。尤其是看那些图及上面的题字,还能知道当年某月某日在某地曾做过什么事情,这真是一种人生路上的点滴印记,值得自己永远回味、怀旧。所画的有些景观速写,似乎还说得过去,而人物速写,则基本没上路,很拙朴,看了不免让人一笑。不过,毕竟是绘画的“业余选手”,请不必用美术生的眼光去看待吧。</h1><h1> 以下,就介绍一下与那些图画和照片相关的往事吧。(一些器物图是画在日记本上的。)</h1> 文杰、文彦兄弟赠予我的速写本。 南大校园一角:斗鸡闸背面(1979年9月16日绘)<div> 这曾是何应钦的公馆。因公馆建于旧时斗鸡场旧址处,故俗称之。<br><div><br></div></div> 同班同学上学时在斗鸡闸留影。 肿骨鹿复原像,约存在于地质年代早更新世。1979年9月17日绘于华东地质陈列馆。 1979年10月1日绘于南京长江大桥南岸。 同班同学在南京长江大桥边留影。 1979年12月13日,北家边墓葬发掘现场。该墓已遭盗掘破坏,仅甬道、墓门尚完整。 1979年12月13日,在南京尧化门外六朝墓葬发掘现场,罗宗真先生给我们考古组同学现场讲课,讲了南京六朝墓的一些特点。最靠前坐板凳上的是带队的蒋赞初先生。<div> 我那天的日记中有载:“南京博物院的罗宗真同志,给我们就地讲了课。内容:南京地区的六朝墓已发现32座,主要分布是:郊区栖霞山一带(六七座)、江宁一带(十多座)、丹阳一带等等。北家边这里的这座墓,为新发现的。北家边,昔日叫‘老米荡’,所谓‘荡’‘边’,皆表示依山临谷。六朝时,栖霞山一带当是一个大墓区,梁朝萧家王侯多葬于此……”</div> 我们给北家边南朝墓测量墓门。该墓从墓甬道到墓室全长达十余米,在南京六朝墓中是较大型的。1979年12月13日绘。 在北家边南朝墓墓门前作考古记录。右边是笔者,左为谷建祥,中间“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是耿曙生同学。 南大图书馆阅览室,那时每天一早要去争抢位子才有座。1980年2月7日画。<div> 为了占座,1981年3月某日,我中午去吃饭时,把书包留在座位上,以便下午再来阅览室坐那儿。但我包中有一本刚从图书馆借的崭新的英文版《Early Men in China》(《中国早期人类》),是本很专业的考古学专著,却被哪个同学偷走了,令我愤愤然一下午。</div> 这几位同宿舍的同学在图书馆前留影。其中四人是考古专业同学,可见当时并不完全按专业安排同学宿舍。 春游玄武湖。1980年4月18日画。<div> 那天日记中记述:“我班团员集体来春游,失望的是,没借到照相机;准备划船,又一时风大,公园不肯让我们划,这就更扫兴了。……只好与李晓华同学在公园里闲逛起来。……关于玄武湖历史,由于时代变迁,世态变化,今天这湖比古玄武湖小得多。从东晋开始,就在此训练水军。到南朝,又增置皇帝花园于湖岸,帝王常在这里检阅水军及寻欢作乐。……可惜1076年王安石到南京后,填湖造田,使玄武湖在历史上消失二百六十多年之久,直到元末才又重浚……”</div> <p class="ql-block"> 左:1978年秋我刚入学时在玄武湖摄;</p><p class="ql-block"> 右:1982年夏毕业前又来到同一地方摆相同姿势再拍一张。</p> <p class="ql-block"> 到南京郊县作考古调查,这是江宁县秣陵镇街头。1980年4月27日在此吃午餐后所画。</p><p class="ql-block"> 我那天日记中载:“来到秣陵镇中学,这里也有过上古遗址发现。……经过方山,到达陶吴的一个制土坯场。南京博物院已在此进行过发掘。我们从其已挖过的地方,还能辨出断面上的地层关系;从泥土中,还能找到古人的一些陶器残片。张之恒老师说,原始社会人们的居住地总在依水而较高之处,凡发现地面有残陶片,了解到该地有遗址,就必须搞清这遗址的范围,这也是考古调查的一个环节。” </p> 考古组同学参观南唐二陵。1980年4月27日摄。 <p class="ql-block"> 1980年5月上旬,前往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参加考古发掘实习。7日到达,因行李尚未运到,先住县招待所。初到山西,南方同学吃不惯那边的饮食。我画此图时所题之词不无叹息:“山西的饮食:在襄汾县招待所,餐餐皆是一个馒头,一小碟菜,一碗稀得能做镜子的稀饭。”</p> 张正涛与李科威同学在陶寺村摇井上轱辘打水。 <p class="ql-block"> 山西临汾地区丁村文化站。著名的丁村遗址就由文化站管理。1980年5月8日画。</p> 陶寺遗址发掘时,同学们与一起发掘的民工合影。 <p class="ql-block"> 丁村五四·一〇〇遗址。1980年5月8日画。这里发现了旧石器时代中期人类牙齿和头顶骨。</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丁村五四·一〇〇遗址石碑前留影。后排右四为张之恒先生。(后排右一为笔者。)</p> 临汾大云寺金顶宝塔。1980年5月9日画。<div> 当日日记有载:“‘大云寺’,内有‘大云寺金顶宝塔’,始建于唐贞观六年(632)。高三十多米,六级,上有金顶。最上一级为八面,似一佛徒之帽,系按八卦的方位设计的。”按,佛塔应称作五级(单数),非六级。</div> <p class="ql-block"> 考古专业几位兄弟在临汾鼓楼合影,太阳帽、墨镜、布鞋,是我们的统一装饰。1980年5月9日。左一为笔者。</p><p class="ql-block"> 当日日记载:“此城楼方形,正南的大门上有‘南通秦蜀’四字。城楼今仅残存砖石城,上部的木构建筑全毁坏不见了。”按,临汾钟鼓楼毁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攻克临汾战役。</p> <p class="ql-block"> 上图:在陶寺遗址分布探方。下图:开挖,每个探方两名考古专业同学、三名民工。1980年5月11、12日画。</p><p class="ql-block"> 1980年5月18日日记:“下午收工前,我们从Ⅱ区来到Ⅰ区遗址。这里已发掘三座大墓,出土了不少有特征性的陶器。尤其出土了大石磬、穿孔玉斧、三棱石镞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性质。我们所挖的Ⅱ区是个平民墓地,这里无大墓,基本是头向东南的小墓,少有随葬品,与Ⅰ区大墓形成鲜明对照。”</p> <p class="ql-block"> 张正涛同学在测量墓边长度。这可不是摆拍,是在工作啊!</p><p class="ql-block"> 6月12日日记:“探方中寻找墓边,不仔细就找不着。要把探方反复敛平,大块地的看,近看不行站远看,不同的土层总会在我们眼里显出异样的颜色。清理墓葬,应胆大心细,既不磨磨蹭蹭,又不马马虎虎,全面顾及 ,局部细挑,尽自己最大努力恢复葬具的原状。”</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宿舍听中国考古研究所的高炜老师讲田野考古课。1980年5月12日画。</p><p class="ql-block"> 5月31日日记王姓老师的闲聊:“讲完课,大家闲聊了许久。王师傅讲了许多考古方面的趣闻。据说,日本人在考古方面也比我国发达,究其原因,有压力是重要的因素。我国考古界,学者们不管你能否出成果,每月的工资一点也少不了。因此清理一个遗址,写一个发掘报告,时间上总是拖拖拉拉。这种拖沓现象在日本就行不通。一名考古学者出不了成果就没钱得,……会被解雇。……他们甚至说,你们(中国人)出资料,我们(日本人)来研究,这真是个侮辱。”</p> <p class="ql-block"> 环境恶劣。看这坐在探方中的何平同学,是不是短短十几天就变得太苍桑了?</p><p class="ql-block"> 笔者1980年5月23日日记:“太阳日日高照,大地简直要冒青烟。……中午,连鸟儿都销声匿迹了。山羊啃着路旁的干草根,每当路上有人走过,会抬头痴痴地望着,它们吃草时也是如此无味!我那天见一老头,牵一褐色马上山梁放牧,在这不毛之地,能喂饱这瘦骨伶仃的马?路上跑的拉车之马,也常常是无精打采的。”</p> 同学们的几个考古动态图。<div> 5月26日日记:“我们无所顾忌地把保存较好的人头骨、盆骨、四肢骨采集回来。考古学者们现在正需要许多这类数千年前的骨架,以研究当时的人种、人体特征。但因迷信观念,房东们不允许把人骨放置于屋里,我们只得应允。”</div> 笔者在炎热的探方中,一边测量,一边作笔记。<div><div> 黄土高原环境极差。5月20日日记:“陶寺离襄汾县二十里,虽有公路,却没通公共汽车。村里人不少有自行车,进城皆骑车。今日上午我特意骑车进城洗澡。”5月25日日记:“风吹了整整一天,飞沙走石。灰尘茫茫,路上厚厚的一层尘土,一脚踩去,脚被土埋没,升起一股尘烟。在探方里,不低头哈腰,我们便睁不开眼睛……”</div></div> 1980年6月1日,休息,我们一起到离陶寺十几里外的塔儿山去攀登游玩。图上题词:“在塔儿山巅远眺太行山”。当天中午出发,登上这座晋南海拔1450米的最高峰。待下山回到村里,已是傍晚了。 <p class="ql-block"> 那时四十出头的张之恒先生登山劲头十足,毫不输于我们年轻人。</p><p class="ql-block"> 当日日记:“主峰看看似乎就在眼前,可向它走去又不知有多远。在山脚时老乡就说从山脚到山巅有十里路,真是望山跑死马。我们十余人,各人体力不同,很快距离拉开了,前后足有百来米,大家前呼后应。塔儿山非常陡,像刀劈一般的斜耸。……一声长啸,山谷声音回荡。”</p> 塔儿山顶已坍塌一半的小塔。1980年6月1日画。<div> 当天日记:“在曲折的山路上,我们向一位穿着黑棉袄的(这里风大,老人在六月还披如此‘老虎皮’)的老大爷打听了登山的路径,老人挑着水,这是山间积蓄的雨水……”</div> <p class="ql-block"> 笔者与周裕兴、耿曙生同学在塔儿山上的残塔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p><p class="ql-block"> 当天日记:“盖因雷劈,塔东北边已倒塌,残存的半个塔在强风中简直像摇晃一般。仰视塔顶,白云从上面不间断地飞过,又似塔儿在动。虽然现在不能见到介绍此古塔的石碑,但从残存的‘天小’刻字来看,它倒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意。”</p> 1980年9月28日画。题字:“安徽滁县醉翁亭(原亭已废,现存者为清代所重建)。此亭平面为四角形,歇山顶,柱均为木质,正脊有吻兽,脊为翘脊。” 滁县琅琊山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著称。到此一游,记忆深刻。 1980年11月5日画,题字:“苏州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取《楚辞·小山招隐》‘桂树丛生山之阿’句意命名。” <p class="ql-block"> 我班女同学在苏州园林中。</p> <p class="ql-block"> 苏州狮子林,1980年11月6日画。</p> <p class="ql-block"> 我同学在狮子林狮形石头前的留影。</p> 苏州北寺塔。1980年11月6日画。<div> 该塔第八、九层不对外开放,是上锁的,我们通过文管处得以上这两层参观。我忍不住就站八层回廊间画了起来。没想到同学们在这两层看完后,就一起下去了,文管处的人又把门锁上,没发现我被关在了上面。等我醒悟过来,大家已经下到塔底了。我急得冲底下大喊同学们的名字,但太高了,足喊了好几声,同学们东张西望了一阵,才发现我还在上面。于是谷建祥同学拿着钥匙,又重新爬了一趟八层楼梯,放我下来。至今想来,依然感动。</div> 北寺塔始建于梁朝,历史非常悠久。但历代迭经兴废,今塔为清光绪年间重建。1980年11月6日我在此留影。 <p class="ql-block"> 1980年11月7日画。题字:“修复中的苏州双塔寺双塔。寺早已成废墟,仅存残柱础。”</p> 我在双塔寺绘石柱纹饰时,同去实习的留学生浅原达郎为我拍了这张照片。这是我平生第一张彩照。 苏州虎丘,1980年11月8日画,未画完即赶路离去。<div> 当日日记记录了虎丘一块清代石碑的内容:“今后除士大夫览胜寻幽、超然情趣之外者,住持僧即行延入之外,其有荡子挟妓携童、妇女冶容艳妆来游此山者……送到官审实……”官府居然曾试图禁止普通人游虎丘。</div> 1980年11月8日与浅原达郎合影于虎丘。 1980年11月8日画苏州水乡,铅笔画。 同班同学在江南水乡。 1980年11月12日画于镇江金山寺,未完稿。 1980年11月12日摄于镇江金山寺。<div> 当日日记:“金山山顶上有碑亭——留云亭,碑上‘江天一览’四大字为康熙廿六年之御笔。在山上,风呼呼,把我们的头发吹得乱蓬蓬,也把我们的疲劳吹得不翼而飞了。”</div> 驴与人共拖板车。1981年9月4日画。<div> 当日日记:“从洛阳车站乘洛阳农机学院开来的货车,我们向洛阳市区进发了。在南京,严禁客货混装,……可是洛阳,我们十多个人与一大堆行李在一起,从洛阳市中经过,畅通无阻,这里就没有那么严格的限制。”</div> 爬到白马寺门前的石马上去照相,没个样儿。也怪那时没人管管。 1981年9月7日画。题字:“洛阳龙门横跨伊水的大桥。对面是香山,有白居易墓。” 同学在白居易墓前留了影。 1981年9月画。到西安,我们住在大雁塔附近。<div> </div> 1981年9月14日参观半坡博物馆,所绘陶器造型。<div> 当日日记:“英语学了三年,我的口语、听力仍很差。在半坡博物馆,一批批的外国朋友到此参观。……我说:‘Are you come from Amereca?’一位男的和一位女的同时说:‘No, we are German.'他们是德国人。他们说的英语不十分流利,但总的说来还是动听的。我看到一位五十多岁胖夫人说话时显露出来的表情,实在太丰富了,这是西方人所特有的性情。但对他们说的话,我很难懂,……甚至一句'How long have you study Archeaology?'都听不懂,当他们一再说'two years or three years?'又经翻译一解释,我才马上说:‘I've study Archeaology for two years.'”真是寒碜死了。</div> 同学张正涛在半坡博物馆展厅前。 1981年9月22日参观咸阳市博物馆,画杨家湾西汉墓出土的彩绘俑。 1981年9月26日参观陕西省博物馆,在石刻馆画汉唐石刻。下同。 1981年9月下旬,摄于西安碑林。 <p class="ql-block"> 1981年10月9日上午画,未完稿。当时在前往东坡赤壁的途中。画中题字:“小货轮码头(鄂城)。长江对岸,即黄岗,苏东坡写前后《赤壁赋》之处是也。”</p><p class="ql-block"> </p> 在东坡赤壁,同学们遇一群幼儿园小朋友。如今想来,他们也差不多50岁了吧?真是光阴如棱。 1981年10月12日画。题字:“中午11点下工,在鄂城钢铁厂第四食堂吃午饭。饭后便在简陋的食堂里休息。也有精力充沛者,中午打篮球、打扑克。下午12点半开工。” <p class="ql-block"> 在速写本封皮中,居然还夹着一张“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二食堂”的饭票,1981年11月1日去铜绿山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 1981年11月1日画,未画完。题字:“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停车场”。</p> 1981年11月2日画于湖北大冶铜绿山矿,未画完。题字:“大绞车架,用以运出地下的矿石。” 我们在湖北实习时,张之恒先生曾来武汉看望过我们。 <p class="ql-block"> 1981年10月画,未画完。题字:“发掘工地位于鄂城钢铁厂冷轧车间附近。”</p> 笔者在鄂城六朝墓发掘现场作记录,墓中因下雨而积满了水。 <p class="ql-block"> 1981年12月4日参观荆州博物馆,图中为战国楚墓出土之龟盾、木船模型、木牛车模型。</p> 我们在完成湖北考古发掘工作后,西行至荆州参观考察。 <p class="ql-block"> 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商代遗址画的青铜爵、青铜鬲。</p> 同学们在荆州时的逗乐。 <p class="ql-block"> 1981年12月11日画于长江游轮上。同学们不听带队的戴老师的劝阻,执意前往长江西陵峡游玩了一圈。</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庆幸当时曾游西陵峡,见证了三峡的险峻。后来三峡大坝建成后,三峡就再无昔日壮丽风光了。</p> 1982年5月16日画于南京紫金山主峰。未画完。 1979年3月11日,同学们参观南京紫金山天文台。 <p class="ql-block"> 1982年5月16日全班春游中山陵、考古专业的同学们(少三人)合了个影。</p> <h1> 以上是笔者上大学期间考古实习中所画的速写及当时的一些照片。风华正茂,流金岁月,永远留存在我们的心中……</h1>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本文曾被美篇首页推荐</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