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姑苏古城的寻常巷陌,风景名胜,道观庙宇,古老建筑里,隐藏着多少动人的故事,留下了多少美丽的传说。为此,倾听群请了苏州青年作家吴晓淞作题为《苏州历史的三个瞬间》的讲座。让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了解姑苏的璀璨文化。</p><p class="ql-block"> 活动在风光绮丽的狮子山下的合方书坊里举行,在优美的口琴声中拉开序幕,这是苏州市音乐舞蹈家协会会员李晓杰老师在用十把口琴十个调演奏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这个曲子欣赏过很多次,但是用口琴演奏却是第一次听到,感觉别具一格,气势很大,有点类似手风琴的演奏。</p><p class="ql-block"> 要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之内介绍一部新书(这是吴老师新作《花巷暖》分享会),不太好下手。前苏联著名作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瓦格医生》的作者帕斯捷尔纳克曾经说过:“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吴老师巧妙地以三个瞬间为切入点,讲解三个历史时段的故事,构思着实巧妙。</p><p class="ql-block">第一个瞬间——1573年,苏州明朝那些事儿</p><p class="ql-block"> 明朝万历皇帝即明神宗朱翊钧登基,时年十岁。内阁首辅张居正辅佐小皇帝执政十年。张居正是个改革家,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即万历新政,又名张居正改革,在当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张居正对小皇帝要求十分严格,致使万历皇帝成年后就欲摆脱张居正的束缚。虽然张居正活着时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官职,但是死后却遭到清算,官秩尽削,谥号取消,家中被抄。看来,万历皇帝对他积怨极深。</p><p class="ql-block"> 而接替张居正任内阁首辅的是为张居正看好、器重的苏州状元申时行。(查百度,张居正的继任者是张四维,但他只做了一年内阁首辅,忽略不论。)申时行的为官风格与张居正截然不同,张居正锐意改革,大刀阔斧,锋芒毕露,申时行则为人温和谦谨,不树异帜,即无为而治,不折腾。他为政时采取了一种更为温和、妥协的管理方式,试图在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进行调和。他检讨了张居正的过失,同时保留并修改了张居正的德政,试图在保持稳定的同时进行一些调整,这些不同的政策取向反映了明朝后期政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与申时行同时代的苏州太仓人王錫爵也是一位优秀人才,两人一起参加会试,王第一,为会元,申第二,为亚元。而殿试结果则相反,申第一,得状元,王第二,是榜眼。巧的是,因为在万历立储问题上,申时行在皇帝与大臣之间首鼠两端(实在迫不得已)被识破,不得已辞官归乡,后来他又生活了23年,活到了80岁。接替他内阁首辅职位的正是王錫爵。苏州人真牛,内阁首辅轮流做。</p><p class="ql-block"> 关于申时行的身世,在苏州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他系尼姑所生,评弹《玉蜻蜓》就讲了这个故事,其中《桐桥得子》《庵堂认母》是故事中脍炙人口的片段,为苏州人津津乐道。这个故事是申时行的政敌还是跟他有点怨仇的人所编,现在已经不得而知。申时行在苏州的故居现在还能找到的有景德路与汤家巷交界处的春晖堂,现在是中医博物馆。马医科也有,现在为医药公司仓库,北寺塔门前的牌坊就是马医科申宅门口移过去的。还有十六中学附近的申庄前,吴趋坊横巷刘家浜都有。</p><p class="ql-block"> 早在张居正辅佐万历皇帝之前的1524年,吴门四才子之一,吴门画派四大家之一的唐寅走完了他坎坷不平的一生。他的《垂虹别意图卷》现在为美国纽约国际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垂虹别意图卷》由唐伯虎作画,祝枝山题“垂虹别意”引首,戴冠做序,题诗则以沈周为首,祝、文、唐等三十余人皆列其后,此为流传</p><p class="ql-block">500年的艺术珍品,如今流落到异国他乡,惜哉!(苏州湾的博物馆今年有个《垂虹再现》展览,展出唐寅作品,本人曾经去参观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吴晓淞老师在讲话</p> <p class="ql-block">李晓杰老师口琴演奏《蓝色多瑙河》</p> <p class="ql-block">狮子山的状元读书台,传说是明代苏州状元申时行当年读书处。</p><p class="ql-block">照片为珊鸾摄</p> <p class="ql-block"> 第二个瞬间,1081年(宋元丰四年),苏轼和苏州</p><p class="ql-block"> 元丰四年十月二十日深夜,远在黄州临皋亭的苏轼回忆起七年前自杭州移任高密时,置酒吴江垂虹亭,与友人杨元素、陈令举、张子野、刘孝叔等欢聚的场景,席间,年已85岁的词作大家张子野(作“云破月来花弄影”名句的张先,人称“张三影”)还写下了《定风波令》,而今陈、张、刘等几位已经作古,垂虹亭亦已被海潮荡平。物是人非,盛景不再,过去的快乐真像一场梦啊!不胜唏嘘感慨,遂写就《书游垂虹亭》。</p><p class="ql-block"> 苏轼可以说是一个与苏州非常有缘分的文学家,虎丘、闾邱坊巷、定慧寺、阊门,都与他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邱,乃二欠事。”这是苏东坡对苏州的美好印象。虎丘风景秀美,古迹甚多,自不待言,闾邱,即闾邱孝终,曾任黄州太守,苏轼被贬黄州,就在闾邱孝终手下做事,闾邱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对苏轼十分敬重,两人交往甚密,友谊深厚,所以苏轼经过苏州,必定去拜谒闾邱。</p><p class="ql-block"> 苏轼曾经做了一首词《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p><p class="ql-block">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p><p class="ql-block">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p><p class="ql-block"> 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九月,时苏轼离杭州赴密州(今山东诸城),途经苏州时,有歌妓在阊门为他设宴饯行,词人感动于歌女的恳切情谊,遂赋此词以为酬赠。此词写出了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旧交新贵都逐渐疏远,断绝来往,自己沦落天涯,归乡无期的悲凉凄切。</p><p class="ql-block"> 苏轼在黄州时,有段时间曾经住在定惠禅院里。在此地他不仅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而且与定惠禅院的僧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苏轼的文学创作,也深化了他对佛教的理解和体验。他与定惠禅院僧人的交往,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化人的广泛社交和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 因为黄州的定惠禅院,苏轼对苏州的定慧寺也颇有好感(“惠”通“慧”),曾多次来苏州定慧寺,与住持守钦过从甚密,情谊很深。后苏轼再贬广东惠州,守钦法师就请小和尚卓契顺千里迢迢,递送苏轼长子苏迈的家信,还捎上自己的诗作《拟寒山子十篇》,以示慰问。此事以前写过,不作细述。苏公祠,啸轩,苏公弄,苏轼书写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拓片刻石,这些历史遗迹是大文豪与苏州交集的历史见证,而今或存或废。</p> <p class="ql-block">苏轼散文《书游垂虹亭》</p> <p class="ql-block">苏轼在苏州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第三个瞬间:1874年,马医科:俞樾、沈寿、余觉……</p><p class="ql-block"> 马医科,人民路西边景德路南面的一条小巷,因清代著名中医马培之而得名。</p><p class="ql-block"> 马培之(1820年~1903),是清代著名的中医名家,被誉为“江南第一圣手”。他出生于江苏武进孟河镇的一个中医世家,60岁时,因成功治愈慈禧太后的疾病而名震天下。</p><p class="ql-block"> 马医科43号的曲园为红学家俞平伯的曾祖父,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朴学大师俞樾的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曲园占地约28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江南宅园风格的建筑。园内主要建筑包括春在堂、乐知堂、认春轩、小竹里馆等,是一处集居住、著述、会客于一体的文化场所。</p><p class="ql-block"> 俞樾是浙江省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出身书香门第。他在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中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因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而在河南学政任上被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俞樾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经学研究方面,其著作总称《春在堂全书》,共有500余卷。此外,俞樾还是一位教育家,他先后主讲过苏州紫阳书院、杭州诂经精舍等,培养了大量学术人才,其中包括近代民主革命家章太炎和著名书画家吴昌硕等。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对清代及后世的学术和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曲园的命名不仅因为其地形如曲尺,更主要来源于老子《道德经》中的“曲则全”理念,意在表达一种处世哲学,即通过曲达到通达的境界。俞樾决定定居苏州后,购得潘世恩旧宅废地,亲自设计小园,并自号“曲园居士”,这是否有“既然仕途走不通,那就走学术之路,一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之意呢!</p> <p class="ql-block">曲园</p> <p class="ql-block">俞樾书张继诗《枫桥夜泊》</p> <p class="ql-block"> 马医科东端的绣园建于清代,是一个亭台轩堂与假山池沼相得益彰的微型园林,当年苏州刺绣大师沈寿与丈夫余觉在这里创办同立绣校,培养了不少刺绣能手。</p><p class="ql-block"> 沈寿(1874-1921),原名云芝,生于江苏吴县的一个儒商家庭。光绪二十三年(1903年)沈寿夫妇献绣品祝贺慈禧太后七十岁寿辰,得到慈禧的赞赏并赐手书“福·寿”两字。为纪念皇太后的赐字,沈云芝更名为沈寿,丈夫余觉更名为余福。</p><p class="ql-block"> 1914年沈寿随张骞(清末状元,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来到南通,并在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内附设的绣工科担任教职。此后,沈寿被任命为南通女工传习所所长,负责教授刺绣技艺。在南通期间,沈寿不仅致力于刺绣艺术的研究与教学,还培养了大量后继人才。此外,沈寿还参与了《雪宧绣谱》的编写工作,这部专著包含了她的技术经验和创作心得,对后世的刺绣理论和技法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沈寿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仿真绣上,仿真绣又名沈绣,这种刺绣技艺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沈寿的刺绣作品以其精细入微、逼真传神而著称。她的代表作《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作为国礼赠送给意大利,轰动该国朝野,并荣获“世界至大荣誉最高级卓越奖”。此外,她的作品《耶稣像》在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沈寿,这位中国近代著名的刺绣艺术家,被誉为针神,绣圣,是当之无愧的,她对中国的刺绣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沈寿在艺术上是位成功人士,可是她的婚姻生活却很不幸。应该说,一开始她与丈夫余觉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余觉,出身世家望族,光绪年间举人,工诗词,精书法,善行草、楷书,当年沈寿的绣品能得慈禧青睐,余觉功不可没,是他临摹了家藏古画《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由沈寿历时三月绣制成后,进献宫中作为慈禧太后贺寿之礼,被慈禧太后赞为“绝世神品”,并亲笔书“福”、“寿”两字,分别赐给余觉夫妇。夫妇两人还受清廷委派,去日本考察。回国后,清廷专门成立京都绣工科,余觉任科长,沈寿为总教习。</p><p class="ql-block"> 沈寿结婚十年一直没有孩子,到第11年她怀孕了,可是当时忙于制作献给慈禧的绣品,因为太劳累而流产了,而且还被诊断为一辈子不会生育。1914年余觉跟沈寿到了南通,这成为他们两个感情生活的转折点。沈寿志在钻研刺绣技艺,余觉一心在赚钱,两人老闹矛盾。余觉对没有孩子十分纠结,后来接连纳妾,这深深伤害了沈寿,沈寿的肝病因此更加严重,才47岁就离开了人世,临终留下遗言:死后葬在南通,永远不和丈夫合葬。而那个请沈寿夫妇到南通去发展的张謇,对沈寿的才华非常欣赏,对她生活上关怀备至,在她病情严重时悉心照顾,可以看出他对沈寿是有感情的。沈寿的后事是由他操办的,墓碑上还写上了他的名字。他死后,葬在面对狼山的地方,两座坟墓遥遥相对。沈寿的悲剧性结局,令人叹惋。</p> <p class="ql-block">俞樾书法:天香阁女士沈寿今之针神仰邀天奖……</p> <p class="ql-block">沈寿</p> <p class="ql-block">绣园苏式火锅</p> <p class="ql-block">两位嘉宾:吴晓淞老师和李晓杰老师</p> <p class="ql-block">幸运听众得到吴老师新书《花巷暖》</p> <p class="ql-block">为嘉宾吴老师发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 吴晓淞老师精彩生动的讲课,不时穿插其间的互动,使会场气氛活跃,讨论热烈。窗外赤日炎炎,热浪滚滚,屋内却欢声笑语,清凉沁人心脾。难忘的《苏州历史上的三个瞬间》!</p><p class="ql-block"> 最后,感谢此次活动的组织者倾听老师!</p><p class="ql-block"> 有几张照片采用了群友的作品,感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