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周云波</p> <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六个春秋,其生前曾有大量墨迹、手稿,因疏于整理,散佚颇多。近年来,随着收集资料相对丰富,遂有编辑成册的念头,以示纪念。父亲生前曾以“雪山”署名,故将本册名为《雪山墨痕》。</p> <p class="ql-block">父亲周新芳,号雪山,生于1932年,1998年去世,享年67岁,祖籍嵩县老城。父亲从小失怙,与小脚奶奶及姑姑相依为命,生活贫苦。由于缺乏基本生活来源,只读两年书便辍学。后经人介绍,到嵩县老城学习维修手表。父亲不畏辛苦,早上5点起床,无论刮风下雨,都提前到师父摊前打扫卫生,学习几个月后,觉得这个行当与自己志趣不太相符,遂辞工回家。</p> <p class="ql-block">后又有亲友看他娘儿仨可怜,把父亲推荐到天津学习刻章,并嘱托老师说这孩子天资聪颖,刻苦好学,由于家庭清贫,希望刻章师父严格管教,缩短学期,力争半年学成。刻章师父了解情况后,对他格外严格,晚上别的学生都睡了,还让他再学一会,早上别人还没起床,把他叫起来继续学。父亲当时心里觉得很苦,好在经过师父的严厉教导和父亲的刻苦学习,果真半年完成学业出师,师父才把亲友交代的话告诉了父亲,父亲才理解师父的良苦用心,师徒依依不舍,含泪在火车站告别。</p> <p class="ql-block">告别师父后,父亲14岁到栾川县城开起了刻章门市,并在栾川成家落户。刻章门市历经几处搬迁,最后在河南桥北农贸市场落脚。石棉瓦棚小店面积有限,设施简陋,因他随和热情、知识渊博,谁去都能说着话,大家也都爱听他说话,常与人讲一些他的人生感悟,很多是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道、理、法、情、变”,久而久之,经常有一些书法爱好者和部队领导、士兵等社会各界人士,一有空便到门市上找他交流请教,一说就是一晌,有时甚至忘记吃饭,受到大家爱戴尊重,真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刻章门市成为那个年代的打卡地,常有人在门市前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父亲刻章技艺高超,并善于钻研创新,人称“栾川刻章第一人”。栾川县人民政府的第一枚公章,即由父亲受政府委托刻制。由于父亲刻章名声在外,许多外县的徒弟前来学艺,鼎盛时期,一年刻章总数达到一万余枚,栾川范围内私章、公章,县印刷厂缺少的铅字不论大小、单位文件头、插图,以及店面牌匾,基本都出自周新芳刻字部。</p> <p class="ql-block">我与丈夫邵静伟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相识相知。1990年,邵静伟到刻章门市学习刻章,他勤奋好学,人品端正,逐渐得到父亲的欣赏认可,我们也在共同学习和工作中产生了好感并相恋,于1992年结婚。我们的刻章手艺能独当一面时,遂决定独立开店。1993年我与丈夫回到潭头成立静伟刻字部,靠诚信经营一直干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父亲除了勤于钻研,刻苦用功,还是一个善于捕捉时代机会的人,新中国成立初期,老百姓识字少,开会多,开了会不会做笔记,父亲通过自学拼音书,研究出《七十七字中华全书》,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广受赞誉,被总结为:文盲三天成教授,六岁儿童半年成。还一度被部队采用,是一套很有创新的文字系统。1977年《七十七字中华全书》得到栾川驻军部队一个军长的认可,把父亲推荐到北京,去给新华社记者讲解演示。当时父亲拿着推荐信,到北京火车站时,却没见到接他的人,直到听到广播上叫他的名字,他去给站岗人说自己叫周新芳,站岗的人还以为周新芳是一位女同志的名字。起初卫兵看父亲衣着朴素,不相信他是被推荐来的文化人,最后他把推荐信掏了出来,才知道他就是广播里找的人。弄清身份后,让他自己选地方去讲课(北京的名胜古迹任意挑选),他选择了颐和园,在那里给24个记者讲课,只讲一个多小时,记者们就学会了,晚上,记者们已经用父亲所教授的方法写文章。</p> <p class="ql-block">父亲兴趣广泛,在学问研究上有很大的追求与抱负。他还曾在门市前,做个书法报栏,把他所学和研究出来的标准草书和书法技法、理论贴在报栏里,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父亲曾花费巨大心力研究标准草书,后见到于右任先生的标准草书方法,遂将两者结合创作出《千字文》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那个时期,书法字帖少。为了便于大家学习,亲自撰写书法论文,又用自己多年刻章技艺,一个字一个字,用手工刻出来,通过印刷厂印刷成册《十升一式速成练字帖》,供青少年书法爱好者学习。</p> <p class="ql-block">父亲还曾编写《中国治学大全》,可惜书已散失,只记得其序言中写道:“不引用任何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完全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话撰写,这样方便大家学习理解。”1964年,父亲的大儿子夭折,祖母也因悲伤过度在次年正月病逝,经历了切肤之痛的父亲决定立志学医,经过七八年时间的自学,于1972年编写成《迷混阵要诀》《医学兵法》等书。其中艰辛不为外人所知,如其在序言中所述:“不受病魔之摧残,难立成医之恒心。”</p> <p class="ql-block">父亲为提高计算效率,还研究出“珠算速成法”。</p> <p class="ql-block">晚年,父亲自学佛教知识,当时专门的佛教书很少,他跑到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辞源》,白天在门市上干活,晚上回家,对书中与佛教有关的词条进行标注。由于父亲知识面广,记性好,晚上看看,白天就能讲出来,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对众人关于佛教的问题和疑惑对答如流,后又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实践编写《佛学大成》一书,可惜书现已找不到。</p> <p class="ql-block">父亲虽然经营着刻章门市,那个时侯刻章很便宜,挣不了多少钱,可还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各种要求,吃喝用都给我们提供最好的。我记得,小时侯一个院里住四五家人家,父亲经营着门市,又去山上砍竹竿,回来编扫帚,拿到栾川百货楼旁边让我和姐姐卖钱,我们当时年龄小,也胆小,不敢在摊前,躲在一边观察,谁去问了,再前去搭话。</p> <p class="ql-block">贫苦时,很多人看不起我们,离我们很远,然而经过父亲劳累辛苦积累,我们家买了第一台彩电,晚上四五家人都去观看。</p> <p class="ql-block">苦心人,天不负。我们全家几经转折,换了几处住房,用父亲的手一刀一刀刻出来的辛苦钱,在栾川盖了第一座二层楼房,才算安住家,那时侯盖楼人家不多,每天来来往往来我们家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楼房盖起来了,经济缓和了,生活有了起色,父亲也得到了街上人的尊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跟随父亲学刻章。</p> <p class="ql-block">父亲从小对我们严格教育,不占别人便宜,做正直的人,告诉我们只要善于动脑筋,凡事都有变通的办法。20世纪6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不让刻章,家庭生活非常拮据,为了生计,父亲跟着别人上山砍柴卖钱,别人能挑一两百斤,他因身单力薄挑不动重担,无法取得相应的经济报酬。但他用聪明智慧的头脑,想办法做轻巧有技术含量的活,来维持全家的生计,既然挑不动更多的柴,他就想办法砍两棵能做扁担的树干背回家,晚上把背回来的树干从当中劈开,做成四根扁担,第二天拿街上卖。每根1.5元,四根6元,这样比别人一担200斤柴火卖的钱还多(当时柴火每斤一分钱)。有时父亲把背回的树干,做成框线的工具和织布穿线的梭子拿街上卖。</p> <p class="ql-block">父亲看到街上的布鞋卖的快,自己就琢磨发明了纳鞋底子的机器,父亲做的鞋又快、又好看、又好卖。</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到了年关,家里揭不开锅了,父亲把平时所写的诗稿投到《诗刊》,想不到在最困难的时候,竟然意外收到稿费,还收到大作家茅盾老师的回信给予鼓励。为了挣钱买粮食,他还写过剧本,来解决生活困难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父亲曾在嵩县任职办公室主任,后部队又推荐他到漯河当领导,因孩子多,年龄又小,母亲不想让父亲去那么远工作,收到信后,就把来信偷偷藏了起来,压到了床席下面,过了几个月才拿出来让父亲看,等到父亲得知信息赶紧去信时,组织部门因等不到回复已经另选他人。多年之后,家人也常常以此事作为玩笑的话题,时耶!命耶!人的一生总是充满各种巧合与机缘。</p> <p class="ql-block">丈夫邵静伟近年来留心父亲所遗资料,遂多方搜罗,逐渐有了规模。现将资料汇集成册,给后人留一个念想,也让更多人了解父亲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更了结了我多年来的心心念念。</p> <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于潭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