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鲁口哨“4·29”渡江令发布地遗址位于昆明市寻甸县七星镇高田村委会大汤姑村。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于1935年4月28日进入寻甸县,28日夜中革军委在鲁口哨驻地红军总部的作战科开会,会议开到后半夜——即29日凌晨,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即“4·29”渡江令)。“4·29”命令下达后,各路大军遵照中革军委指示,急行军向金沙江靠拢,至5月9日,中央红军的各路大军,先后渡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目前门坊、展馆、纪念塔、渡江令主题浮雕、廉政教育警示基地、多功能演示厅、中心广场、三面浮雕墙和“4·29”渡江令发布革命遗址纪念广场等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完成,现在已经开始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4·29渡江令发布遗址</p><p class="ql-block">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于1935年4月23日进入云南,经过富源、曲靖,4月28日进入寻甸县。当时情况万分危急,国民党几十万大军分几路对红军围追堵截,准备在昆明东北部消灭红军,当时,红军已经没办法返回黔北,黔西的路也被国民党切断了,更无法在滇东决战,敌强我弱,形势紧迫,为了摆脱这样的不利局面,28日晚,党中央及中革军委在鲁口哨驻地红军总部开会,大家对形势进行了充分讨论,到29日的凌晨,会议确定了我军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根据地的战略目标,以万万火急之令下达,这就是著名的"4.29"渡江令,即《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p><p class="ql-block">"4.29"渡江令下达后,中央红军主力分三路行进,左路红一军团先到昆明附近虚晃一枪佯装要攻打昆明,引诱敌军向昆明方向靠拢,之后就向金沙江挺进,4月30日,红军总部进驻到柯渡坝子,对抢渡金沙江做出了具体研究部署,任命刘伯承为渡江先遣司令,刘伯承带领先遣队从柯渡出发,急行军一天一夜100多公里赶到皎平渡,并夺下了这个渡口,在37名船工的帮助下,到5月9日,3万多红军主力部队先后渡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1935年4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寻甸,4月29日,党中央、中革军委在鲁口哨发布了"万万火急"渡江令,即《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4月30日红军总部进驻到丹桂村,当晚中革军委在地主何本恩家四合院里召开军委会议,对抢渡金沙江作具体的研究和部署,之后从禄劝的皎平渡渡过了金沙江,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1936年4月,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寻甸,为了阻击尾追的滇军,4月9日,驻扎在柯渡可郎、甸尾一带的五师和六师返回阻击,在六甲与滇军遭遇,双方展开激战(史称"六甲之战"),六甲阻击战后,红二、红六军团果断改变行军路线,横扫滇西,从丽江石鼓一带渡过了金沙江。六甲之战为红军主力转移赢取了宝贵时间,粉碎了滇军企图围歼红军的阴谋。</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4.29”行军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红军长征路线</p> <p class="ql-block">在鲁口哨渡江令遗址,我们可以参观纪念碑、主题浮雕、廉政教育警示基地等功能展区,深入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和文化。通过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伟大,传承红色精神,弘扬革命传统。</p> <p class="ql-block">4.29红军从这里走过</p><p class="ql-block">渡江令从这里发出</p><p class="ql-block">抢渡金沙在这里部署</p> <p class="ql-block">在一面以“中国工农红军”军旗为背景的墙体上,镌刻着落款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1935年4月29日”的《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电令原文,字里行间透露出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当年发布电令时的自信果敢和深谋远虑。</p><p class="ql-block">正如电令中所讲,当时的形势“万万火急”——</p><p class="ql-block">1935年3月,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贵阳。在此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主力驰援。云南境内敌兵力空虚,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向云南急进,直逼昆明,迫使云南军阀急调各地民团前来防守,从而进一步削弱了滇北金沙江沿岸一带的防御力量。中央红军抢渡金沙江的时机成熟了。</p><p class="ql-block">电令发布后的第二天,中央红军就星夜兼程抵达寻甸县柯渡镇丹桂村。在那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召开紧急会议,对抢渡金沙江作了具体部署。</p><p class="ql-block">“居丹桂运筹帷幄,渡金沙用兵如神。”在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的大门上,贴着这样一副对联。随行的寻甸县委党校教师李祥告诉记者,中革军委这次紧急会议决定以总参谋长刘伯承为渡江先遣队司令员,组成渡江临时指挥部,由干部团担负先遣任务,攻占皎平渡口。</p><p class="ql-block">当晚,毛泽东前往干部团看望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等人,动员他们做好急行军和抢渡金沙江的准备。周恩来则向干部团团长陈赓和政委宋任穷交待了具体任务。</p><p class="ql-block">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皎平渡,距离丹桂村160余公里。即便在交通便利的今天,记者乘车前往仍用了4个多小时。可遥想当年,红军先遣队全靠一双“铁脚板”,在山间小路急行军,仅用1天多时间就到达并占领了皎平渡口,其战斗精神令人叹服。</p><p class="ql-block">“金沙江流水响叮当,常胜的红军来渡江。不怕水深河流急,不怕山高路又长……”来到皎平渡红军长征渡江纪念馆,馆内循环播放的这首红军歌曲,重现了当年红军渡江的英勇豪迈情怀。</p><p class="ql-block">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工作人员舒正恩介绍说:“当年,3万多名红军在37名船工的帮助下,仅靠6艘木船,打破‘金沙自古不夜渡’的旧俗,历时7天7夜,从皎平渡口顺利渡过金沙江天险,成功摆脱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p class="ql-block">“金沙水拍云崖暖”,站在皎平渡口远眺,波涛汹涌的金沙江犹如一条黄色巨龙,蜿蜒翻滚,雄浑壮阔。如今,红军将士和老船工们虽已离去,但他们在金沙江上一起缔造的渡江奇迹,必将如眼前磅礴的江河般万古流传,被后人永远铭记和敬仰。</p> <p class="ql-block">“4·29”命令下达后,一场声东击西,抢渡金沙江的战斗打响了,各路大军先后胜利渡过了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以来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1935年4月28日,中央军委纵队从西屯村出发,经马龙鸡头村、王家庄一线,抵达寻甸鲁口哨、大汤姑、阿香、水平子一带宿营,并于次日将鲁口哨敌团防兵缴械。4月29日上午,中央军委纵队经中麦场、金家村、新街越过一座大山至三家村附近的姚家村宿营,行程110里。当日上午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鲁口哨、大汤姑地区发布了《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的指示》。电令发出后,中央军委又作了具体部署,以总参谋长刘伯承为渡江先遣司令,组成渡江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全军的渡江工作。然后分三路向金沙江急进,分别抢占渡口,具体安排是:一军团抢占龙街渡;三军团抢占洪门渡;干部团抢占皎平渡;五军团仍沿中央军委路线殿后掩护。当日,红军攻克寻甸县城,生擒国民党县长李荆石。</p> <p class="ql-block">如今,鲁口哨渡江令遗址已经得到了保护和开发,建立了红色教育报告厅、红军长征特色展览馆、红色驿站等主体建筑,完成了周边道路硬化、环境绿化美化亮化等基础设施。该遗址已被昆明市定为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之一,成为寻甸县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景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