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漫步将军衙署博物院,红墙环绕,回廊幽深,院内古树葱茏,清香扑鼻,牵藤引蔓,景色怡人,这座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被称作“漠南第一府”。8月21日,将军衙署博物院迎来了赛罕区南门外小学四年级八班的同学们。同学们穿上校服在导游姐姐和老师的陪伴下走在古色古香的衙署建筑群中,共同追忆这座有着半步青城史的将军衙署的前世今生。</p> <p class="ql-block"> 将军衙署博物院是依托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筑类专题博物馆。将军衙署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同学们紧跟着导游姐姐的脚步,一间间厅堂,一座座院落,一块块砖瓦都在默默地向同学讲述着这座将军衙署一桩桩一件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绥远城将军衙署,属八旗驻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为绥远城驻防将军之府邸,故称将军衙署。按照清代一品封疆大吏官邸的规格建造,为清代八旗驻防城绥远城的主体建筑,先后有 79 任清代绥远城将军在此任职。为清代 14 处常设八旗驻防将军衙署之一,它是我国现存的清代驻防将军衙署中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文物遗址,对于研究清代边疆政策、绥远历史文化等有着重要价值。</p> <p class="ql-block"> 同学们在将军衙署博物院导游姐姐的介绍得知:“将军衙署的建筑规模之大,文物保护范围内的清代建筑遗存之多、之完整令人惊叹。包括将军衙署现存主体院落的照壁、府门、东西倒座、仪门、大堂、折房、文秘处、官房、印房、二堂、箭厅、客厅、三堂东厢、西厢,每一处都展示着清代建筑的豪华精巧和清代建筑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文化艺术水平。”</p> <p class="ql-block"> 将军衙署内规格最高、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建筑当属大堂。大堂正中是海水麒麟屏风,代表清朝武官一品品级,中间端座的人像为第一任绥远城将军王昌,是他亲自督建了绥远城。将军衙署内有四株呼和浩特市最古老的丁香树,同学们更是约定待到来年丁香满园,定要相约衙署,赏花、观景、寻古迹。”</p> <p class="ql-block"> “到博物馆去”已经成为同学们新的社会实践方式,通过今天一上午的博物馆之旅让同学们通过参观交流的方式对呼和浩特的城市文化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在活动结束的时候每一位同学身上都散发出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气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