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老物件

黄金智12801826

<p class="ql-block">  票证是历史的见证,它见证了过去的贫困,见证了今天的富足。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高度集中,看看我的老物件吧。</p> <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市场商品供应严重不足,为保证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国家决定实行“计划经济”, 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来保障共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实行计划供应,按人口发放粮票、布票、油票等。那个时候,票证就是通行证,就是护照,就是命根子,有时没有票证,有钱也寸步难行。</p><p class="ql-block">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起,一直到1984年4月6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并没有身份证件,证明身份需用户口簿、介绍信等。首批第一代身份证在北京发放。随后,上海、广州、天津、沈阳等大城市相继发放第一代身份证。</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一切要“凭票供应”。父亲想办法,从500多工人中,分了一张手表票,並用几个月的工资,替我买了120元的上海牌手表,计划经济年代,这块圆头白面的“上海”牌手表始终是紧俏商品。上海牌手表供不应求,当时实行凭票供应,即便有钱也买不到上海牌手表。1969年,每月6元钱津贴,根本买不起手表,在厂里做军代表,55年了,手表还走的挺准时的,老照片有其特别纪念意义和时代特征,“上海”牌手表也因此一度被誉为“中国第一名表”。</p> <p class="ql-block">  市镇粮食定量供应从一九五五年八月二十五日国务院公布施行,文件规定:以杂粮、面粉为主食的地区重体力劳动者每月四十至四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四十四斤;轻体力劳动者每月二十九至三十九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三十五斤 。</p> <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初,有那么一批人真真切切地经历了长达近40年的“票证时代”。票证作为“划时代”的“第二货币”,可谓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命根子”!</p> <p class="ql-block">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再三年”,这句民谣背后反映的是当时布料的稀缺。究竟稀缺到什么情况,才能让一件衣服可以反复利用那么久,那个年代,兄弟姐妹多,常常是一套衣服老大穿几年再给老二穿。一直传给老三。</p> <p class="ql-block">  民以食为天,粮票自然是家家户户的“命根子”。当时粮食和粮食制品都实行凭票供应,没有粮票就买不到吃的。去饭店和食品店不带钱可以,但没有票证没人卖东西给你。</p> <p class="ql-block">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年轻人可能无法想象通行的情形,以及发生过的故事。但是也不禁感叹:钱,这个在现代社会中无所不能的符号,在那个特殊的时期却显得如此无力。当时没有这些票证,简直无法生活,出门也寸步难行。</p> <p class="ql-block">  五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城镇居民生活用煤实行凭证供应。煤票凭煤证、按人口定量发放。每年第四季度要携旧证、户口本、粮本办理下年度购煤证。本年度内人口增加不增供应量;新分户不增办证票;住址变化须持证到市煤建公司办理变更手续。居民购煤时要持证票到指定的煤店排队拉煤。 早期的煤球其形如乒乓球。70年代对煤球的形状进行了改造,生产了圆柱形,有12个孔,因其形状似蜂窝,市民称它叫“蜂窝煤球”、“煤饼”等。蜂窝煤球的优点在于,运输方便,火力旺盛,如煤炉暂时不用,可以封起来,过夜也不会熄火,早晨打开煤炉的封门即可使用。</p> <p class="ql-block">  票证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浓缩了中国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艰难轨迹,也给我们留下了酸、甜、苦、乐交杂在一起的生活碎片记忆。到1993年底,全国95%以上的市县都完成了放开粮价的改革,粮油票的作用也逐渐消失,并成为历史的见证物。</p> <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物资日益充足,票证逐步退出历史舞台。1993年,全国粮油购销体制改革,粮油价格放开,全国范围内取消了粮票和油票,“票证年代”也宣告终结。这对于时下相当一部分“90后”和尚未成年的“00后”来说, 这样的生活无异于天方夜谭。</p> <p class="ql-block">  歌曲《过去的日子》演唱李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