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不能忘却的记忆》廿一 战地黄花</b></p><p class="ql-block">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唐朝大诗人王翰《凉州词》中的诗句,道出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悲壮之情。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前夕,我们也曾怀揣这种悲壮之情,喝着酒壮行,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但有的战友却战死在了沙场上,未能活着回来!为国捐躯的英烈,他们理应魂归故里,得以长眠安息! </p><p class="ql-block"><b> 心灵之痛</b></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们国家积贫积弱,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国库还不够充盈,拿不出更多的经费来厚葬为国捐躯的英烈。当时,每位烈士的安葬经费仅有30多元,这点款项充其量也只够挖一个墓坑和刻一块墓碑,安葬阵亡将士的经费捉足见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我师因地制宜,举全师之力,尽最大努力,做好阵亡将士的入殓安葬、死者家属抚恤等善后工作。</p><p class="ql-block"> 战前,我师积极寻求驻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在龙州县罗迴乡思奇村龙头山划出一块山地作为阵亡将士的安息之地。设立 “阵亡将士善后工作组”,统筹全师阵亡将士遗体的收殓、下葬等善后事宜。</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撤军后,我师积极做好阵亡将士家属的抚恤工作。当时的抚恤条例规定:烈属只能一次性领取烈士生前的半年工资,地方民政部门发给抚恤金600元。家住农村、无工作、子女不满18周岁的烈属每人每月发生活补助费8元;家住县城的烈属每人每月发生活补助费12元,中等城市18元,团以上干部25元。 上世纪70年代,部队23级排长的工资是56.5元, 半年的工资也就339元;战死疆场,其家人能领到的抚恤金仅有939元!战士没有工资,只有津贴:一年兵6元/每月,二年兵家7元/每月,三年兵8元/每月,为国捐躯了, 其家人能领到的抚恤金更是少得可怜!但抚恤金再多,也难以抚平烈属失去亲人的心灵之痛!</p> <p class="ql-block"> 我团阵亡将士比较多,抚恤烈属的任务重,安抚烈属的难度大。部队撤军后,我团并抽调干部组成若干个工作小组前往烈士所在的省市县三级民政部门走访,携力共同做好抚恤、安抚和慰问工作,尽最大可能抚平烈属失去亲人的心灵创伤。有的烈属得知儿子或是丈夫牺牲的噩耗后,压根就不相信,更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他们千里迢迢赶来部队想问个究竟,为什么我的儿子说没就没了?!为什么是我的丈夫牺牲了?!她们悲痛欲绝,声泪俱下,哭的死去活来!泪水哭干了,嗓子喊哑了,也释怀不了心中的忧伤和不解!</p><p class="ql-block"> 老红军的后代、我团特务连侦察排副班长马垂光牺牲后,与他相依为命一起长大的姐姐马秀玲是第一波赶来广西部队驻地的烈属,她无法接受弟弟牺牲的这个事实!在营房、墓地,她痛不欲生,呼天抢地,哭的天昏地暗,地动山移!极度伤悲的她产生一种幻觉,常常自言自语地说道:“我的弟弟没有牺牲,他会回来的!”直至30多年后,她身患绝症,行将离开人世之际,我们几位战友去医院看望她时,她还念念叨叨的对我们说道:“我的弟弟没有牺牲,他会回来的!”</p><p class="ql-block"> 对前来部队的这些烈属,我团领导和司政后机关干部全力以赴,以极大的热忱和怜悯之情做好接待、安抚、安慰和抚恤劝导工作。来队的烈属虽痛不欲生,但他们以博大的胸怀,默默承受心中的苦痛,渐渐接受了亲人牺牲的事实,体谅国家和军队的困难,不给部队添乱子、出难题,竭尽全力支持部队建设,纷纷将适龄服兵役的烈士弟妹送来部队,接哥哥的抢,完成哥哥未尽的使命!当时,“接枪妹”成了我们军营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b> 俭葬英烈</b></p><p class="ql-block"> 我师后指阵亡将士善后入殓区设在龙州县罗迴乡思奇村临时搭建的野战帐篷内。抽调了专班人马负责阵亡将士遗体的入殓下葬事宜。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黄少俊统筹协调指挥;宣传科电影组放映员王利民负责阵亡将士遗体擦洗、换装、入殓、登记编号;师医院医护人员负责阵亡将士遗体的消杀灭菌;后勤部司机惠青章负责入殓后阵亡将士遗体的运送;县人武部抽调一个连的支前民兵协助配合挖修墓坑、入殓和下葬等。</p><p class="ql-block"> 入殓区距离龙头山掩埋区大约两公里。掩埋区墓坑长约2米、宽约1米、深约1.5米。阵亡将士遗体入殓后,支前民兵协助抬上卡车运至龙头山墓地下葬、培土,并堆成上尖下圆的坟堆,插上木质的烈士墓牌。墓牌长约1.5米,宽约20公分,墓牌正面从上往下用红色油漆书写“XXX烈士之墓”,墓牌下面从左往右用阿拉伯数字书写了墓碑编号。</p><p class="ql-block"> 阵亡将士入殓安葬掩埋在战场的后方,看似远离战火硝烟,没有冲杀的刀光剑影,没有枪弹的横飞四射。但在值守阵亡将士入殓掩埋的日日夜夜,他们要强忍悲伤,坚守岗位,擦洗、换装、入殓······心灵深处所承受的震撼与冲击不亚于将士们直面战场时的感受!他们时常被深入骨髓疼痛的窒息感所笼罩,沉甸甸的哀伤悲情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心灵!</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为之动情的是入殓下葬第一位阵亡将士。这是一位姓李的帅气小伙子,他在冲破越军前沿防御时中弹牺牲,被送到我师后指阵亡将士入殓区时,身上还冒着丝丝热气!王利民泪盈于睫,小心翼翼翻看他的军帽、领章和皮带上写着的名字、部队番号,做好登记;轻手轻脚地为他擦洗,换上新军装,裹上白袍衣(白色床单,又称“烈士布”),盖上新被子,入殓咖啡色塑料袋,锁好塑料袋口的锁扣,生怕惊扰到长眠的英魂!下葬时,他们列队墓碑两侧,鸣枪致意!</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为之震撼的是入殓下葬98 具阵亡将士。那是对越作战的第四天下午,前线部队一个下午运送来了98具阵亡将士遗体,医护人员对阵亡将士逐一消毒灭菌后,天色已晚,来不及擦洗、入殓处理,阵亡将士遗体被分堆堆放在狭窄的入殓区场地上(思奇村打谷场操坪)!阵亡将士遗体虽然进行了消毒灭菌处理,但在极度闷热的气候环境下,抵不过蛆虫的繁衍侵蚀,第二天早上给阵亡将士遗体擦洗入殓时,遗体及堆放遗体的周边地上尽是蛆虫······面对密密匝匝的阵亡将士遗体,惨不忍睹的阵亡将士尸骨,战友们和支前民兵们无不潸然泪下,泣不成声!</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为之揪心的是入殓下葬烧焦的阵亡将士。配属我师的某炮兵前指参谋长龚显发等19名指战员在驰援步兵战斗的途中不幸遭遇“班占”西侧无名高地越军火箭弹的袭击,壮烈殉国,连车带人烧成了焦糊状!师后指善后工作人员在收殓时,面对无法辨认身份的19具阵亡将士遗骨,瞬间泪如泉涌,悲痛欲绝,不能自已!他们饱含泪水,翼翼小心,将烧成焦糊状的阵亡将士遗骨分成19份,裹上白袍衣,盖上新被子,入殓下葬!</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为之悲戚的是入殓下葬只有头颅的阵亡将士。对越作战的第六天,运送阵亡将士的卡车轰鸣声由远而近嘎然而止,师后指善后工作人员习惯性地从帐篷跑了出来,见卡车上没有烈士遗体,王利民一脸茫然地问道:烈士呢?只见一位民兵从卡车上提下一个白色的包袱,打开一看,是军区水陆坦克团朱富均团长的头骨。他是在驰援我团攻打复和的战斗中,遭越军火箭弹袭击,身负重伤;后躲进山洞等待救援时,又遭越军炮弹袭击,被炮弹炸的身首异处。</p> <p class="ql-block"><b> 丰碑永存</b></p><p class="ql-block"> 我师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烈士集中安葬在龙头山烈士墓地。1979年3月下旬,我团特务连工兵排奉命配合驻地人民政府修缮龙头山烈士墓地。在工兵排排长颜和仔的带领下,在墓地默默无闻地施工了一个月。他们怀着对阵亡将士和牺牲战友的无限敬意和缅想,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畏艰辛,整修墓地,更换麻石墓碑,修建墓园小道,种植四季常青树,将墓地整修一新。</p><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缅怀为国捐躯的阵亡将士,彰显军人情怀和民族精神,方便民众和参战老兵追思与怀念,激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1988年7月,龙州县人民政府整合龙头山、叫勘、那衣、那罕、自善等五处烈士公墓,将在水口、布局、那花等三个方向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牺牲的烈士墓,以及散葬在龙州县内的国内革命战争以来牺牲的部分烈士墓迁移、集中安葬在改扩建后的自善烈士公墓,并更名为龙州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 陵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龙州县上龙乡弄平村弄平屯,占地34亩。园内建有烈士纪念碑、纪念广场、烈士墓区、陈列馆及烈士英名墙等设施。</p><p class="ql-block"> 烈士纪念碑坐落在纪念广场中央,是一座高约6米、用麻点状斑纹花岗岩雕刻的手持钢枪的解放军战士立体雕像;他威武挺拔,气势恢宏,象征着阵亡将士英勇无畏、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英武雄姿和献身精神;碑的两侧浮雕,分别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和民兵踊跃支前的光辉形象。陈列馆展示了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解读及有关文物,英雄墙上铭刻了327名烈士的信息。 </p> <p class="ql-block"> 烈士墓区分为四区,每区烈士墓排列整齐,绿树点缀,垂柏常青。烈士墓区每一位烈士墓茔地上方760 cm X550 cm X10 cm的基座上镶嵌着一块500 cm X,365 cm长方形的枣红色花岗岩墓碑;墓碑上方离基座20cm、下方离基座10 cm;墓碑上镌刻了烈士姓名、籍贯、部队番号、牺牲时间、立功等信息。</p><p class="ql-block"> 烈士墓区共安葬来自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382位烈士,其中,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英烈2237名,支前民兵66名;中央军委授予的“战斗英雄”五位;广州军区授予的“战斗英雄”五位;一等功臣77名,二等功臣261名;三等功臣1032名。我师以及配属我师在水口方向作战牺牲的499名阵亡将士英魂,在绿树点缀、垂柏常青的烈士墓区一隅得以长眠安息! </p><p class="ql-block"> 寂静的墓茔中,每一块墓碑都承载着一个曾经生龙活虎的英灵;承载着一段尘封久远的战地悲歌;承载着一代军人永远不能忘却的记忆!他们为了保卫祖国边陲的安宁,血洒疆场,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其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勇士的精神与日月同辉,壮士的英名与天地共存,流芳千古!</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已经过去45年了!每年的清明、八一建军节,驻地的黎民百姓、志愿者会自发地为2382位烈士墓碑插上一面缩小版的国旗;来自全国各地的参战老兵、烈士家属他们会不约而同地汇集到烈士陵园纪念广场、墓区,奉上一束束绽黄色的菊花,倒上一杯杯陈年的老酒,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追思并肩作战的生死战友!</p><p class="ql-block">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为国捐躯的英烈,犹如战地黄花,傲霜挺立,坚韧芳香!他们的英名,犹如将星陨落,世人敬仰,万古流芳!他们的精神,犹如盖世伟业,永载史册,丰碑永存!</p> <p class="ql-block"> 本文根据王利民、颜和仔等战友回忆,以及龙州烈士陵园蒙安保主任提供的资料整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6月30日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4年7月13日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