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上学的岁月

沙苑耕夫

<p class="ql-block"> 那时上学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一一写在高中毕业50周年</p><p class="ql-block"> 文/田健民</p><p class="ql-block"> 我是上世纪七四级高中毕业的,到今年已经50周年了。每当回忆起上高中的岁月,总是感慨不已。我们五零后这代人上学的时光,经历了比较艰苦的自我奋争与不懈努力。与现在的孩子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学校设施达标,有的还选择更好的学校就读。小学阶段大人接送上下学,初、高中可在学校食宿,校园环境优越,吃的食堂饭,住宿公寓化。有条件的家长陪读,上下学小车接送,吃、穿、住、行不用愁,真是今非昔比啊!</p><p class="ql-block">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的小学、初中阶段都在我们村学校就读的。那时同学们三、五人结伴上学,很少见家长接送,不管天阴下雨路滑,还是刮风冰雪寒天,都是早起晚归,按时上学,很少迟到早退。特别是到了寒冷的冬天,不等天明就起床,自已生火盆,提着简便各异的小火盆,在巷道里呼朋唤友,一路相跟说笑着去学校。记忆犹新的是小学四年级时赶上文化大革命,一段时间停课,由于年少幼稚,不够红卫兵的资格,佩戴着毛泽东思想宣传员的红袖章,天真无邪也随波逐流。经过一段时期后复课闹革命,基本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初中阶段正赶上贯彻“五七”指示,“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到初中毕业的哪一年国家重视教育,恢复了升学考试制度,我们延长了一学期,县上编写了比较系统的复习教材,经过严格正规的升学考试,于1973春季升入官池高中。</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官池高中,校址在官池公社所在地,邻街道(大华路)西边开阔的沙滩地带,没有围墙,设施简陋。校舍周围及校园主要道路铺垫土外,大部分都是黄沙,每遇大风黄沙随风飞扬,当地流传的谚语“走路沙迷眼,吃饭沙半碗”,正是当时情景的真实写照。我们是学校成立后的第三届学生,高一、高二两个年级,两幢教室各两个班。一排窖洞和一排厦房为教师宿舍,一幢师生灶房。学生男宿舍是自已亲自动手盖的茅草房,女生宿舍是原来的旧厦房。到了高二年级时暑假盖了一幢(三间)学生宿舍,秋季开学搬进了没有干好的新宿舍,冬季给地面铺上一尺多厚的麦秸草,同学们睡在通铺上还是热呼呼的,但是窗内玻璃上的水珠往下直流,同学们还是觉得比较好些。操场设在教学区东边紧邻大华公路,教学区西边是各班的劳动园地,利用课余时间平整沙地,种植花生、红薯、豆类等作物,适时除草、浇水进行管理,培养了同学们的劳动观念,受到一定们实践锻炼。尽管当时的条件比较艰苦,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还是充实愉快的。</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农村的孩子能考入高中都是很光荣的事情,我们九龙村是一个较大的自然村,学校是刚解放成立的公立完小,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未期,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学校改制为七年制学校,教学设施基本完备,学校管理规范,教师爱岗敬业,教学质量稳定。周边四、五个自然村的学生来校就读,初中毕业时两个班九十多名学生,我村就有十五名升入了高中。当时都是步行背馍上学的,学校离家走大路十五里,我们选择了走斜路约有十里多,也就是从我们村南插斜进沙窝,走的就像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这样少走几里路程。每次背馍去学校,我们都是三五成群,七八个相跟,提前约定好时间和会合地点。从家里出发时邻近的几个相约而行,其他分几路而行,会合的地点在大队林场庵子的地方。当时管护槐林的是一个博古通今有学问的李大爷,利用我们等侯人的空闲时间,总给我们讲一些有意义的故事,经常鼓励我们这些后生,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家乡争光,做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接班人。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他给我们讲了古时一家作坊张贴的广告语:“作酒作成 醋缸缸酸 养猪养成象 老鼠窝窝遭瘟”。目的是让人知道这家作坊经营有道,起到宣传的作用。其不知有过路人念成了“作酒作成醋,缸缸酸,养猪养成像老鼠,窝窝遭瘟。”起到了相反的作用。老大爷解释说古代的文章很少用标点符号,诵读时要根据文章语意断句,不然的话意思就不同,引起人们误解。使我们明白了文章断句的重要性,认识到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至今,这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当时背馍上学的情景,是很感人的,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很值得追忆的。背馍的布袋是母亲一针一线用老粗布缝的,布袋口子是用线绳穿着的,手一拉布袋口就撮合在一起,选用粗细合适的木棒系好馍布袋绳子,挑背在肩膀上。绝大部分背的都是纯玉米面馍,少数个别人背的是玉米面掺和一点麦面蒸的馍。冬季的时候再拿上几个红薯,有些家里条件好些的蒸炒点熟面,早饭时用开水烫沫糊渴,大部分同学还是喝的白开水。用罐头瓶子装些用红白萝卜做的辣子菜,夏季时瓶装的菜容易变质,只能吃一天多时间。有时侯胆子大的几个同学从生产队菜园子摘些西红柿、黄瓜、茄子、青辣角自已随便凑合。每次背的馍数量都预算好的,到回家时只剩空袋子。记得刚入学的第一个星期三背馍,正赶上天下大雨,馍袋子空了,肚子饿了,唯一的选择就是冒着大雨,头顶馍袋子,一口气跑回家,可想而知到家时淋成像落汤鸡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学校根据寒暑天气情况,对学生回家背馍提出具体要求,夏、秋季因馍容易发霉,每周分两次背馍,天冷时每周一次背馍。但是学生们都愿意每周背两次馍,原因是每次回家基本上可以吃到母亲做的可口家常饭(面食)。高一年级时已到秋冬交际季节,班主任老师多次强调每周背一次馍,要抓紧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可是同学们始终有消极抵触情绪,总想多回家几次。不得已情况下学校专门集合全体学生,校领导专门作了思想动员,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珍惜青春时光,为国勤奋学习的重要意义,同学们才打消了多一次回家的念头。好在当时国家根据学生家庭困难情况难,每月有几斤粮食的补助,每顿饭可凭票领取二两小米稀饭。学生灶给每班两个大竹笼馏馍,同学们将自已的以杂粮为主的馍和红薯装在网袋里,由值日生轮流为大家服务抬笼。开饭时,争先恐后去拿自已的网袋,因每个人的食物各异,有意无意的小误会时而发生,但同学们从来很少因之而不曾愉快,总是充满着纯真、友情、快乐的同学时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高中阶段的文化课学习,至今让人感到缺憾,荒废了大好的学习时光。刚升入高中的第一年,教学秩序井然,按常规接受课堂教学,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各项文体娱活动,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到了第二学年,也就是1974年初,教育界出现了反回潮,刚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又被打乱,实行开门办学,学校根据当地农村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机电班、医疗班、财会班等。我们班还遵照学校设想的“文科以社会为工厂”,下放到农村生产队,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个月,经受劳动实践锻炼,耽误了正常的文化课学习,遗误了学业,毕业后回乡务农,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造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终生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觉然,我们这一代人已年逾花甲或步入古稀,回想起那时背馍上学的日子,至今记忆犹新。这印记着一代人艰辛的求学历程,练就了我们的吃苦精神,经得起艰难困苦的历练,走向社会后不论在农村、工厂、部队、学校,还是从事不同行业的工作,都能敬业爱岗,忠于职守,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自已应有的贡献,为下一代树立了做人的榜样。我们也殷切希望今天的孩子们要传承和弘扬前辈的优良传统的,勤奋努力,学好本领,顺应时势,砥砺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