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长春到哈尔滨不远,也就二百多公里,而且越往北走车越少,两个多小时就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尔滨,这个充满魅力的城市,吸引着天下无数向往者。特别是去年冬天,从冰雪大世界退票潮开始,哈尔滨人幡然醒悟,改变做法,一下子把东北人的热情本性发挥出来,感动得南方孩子们哭的稀了哗啦,就连我这个老头看视频都眼含热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东北人,真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哈尔滨工作两年多,也有一大批铁杆朋友,更有很多让我终生不能忘怀的故事,咱写的是游记,篇幅有限,等下边有空了说两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逛着方便,我们把住处预约在离中央大街不远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品尝俄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尔滨号称“东方莫斯科”,俄罗斯风情很浓,入乡随俗,第一顿咱就安排俄罗斯风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普拉维奇”饭店是不是俄国人办的我不知道,进去扑面而来的真是俄国风情,服务员都是俄罗斯民族装扮。四次去俄罗斯,大肉串是我的最爱,这次肯定不能少,又点了三个辅菜,一个中西合璧的大虾,一个生吃的蔬菜,还有一个炸什么玩意忘了名字。必须要喝点,那个俄罗斯啤酒煞是好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酒足饭饱之后是散步时间,虽然时间不早了,但是中央大街那是不夜城啊,游客们依然川流不息。妹妹们是头一次光顾这里,被这喧闹的景象所感染,兴趣盎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索菲亚教堂和哈尔滨简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到索菲亚教堂不算来过哈尔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这里,拜占庭式的大蘑菇头让人眼前一亮,广场上挤满了全国各地来的游客,人人忙着拍照,更有好多小姑娘穿着俄罗斯的服装,以教堂为背景,拍出楚楚动人的照片,生活的美好,在这里尽情体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哈尔滨的历史我有一点了解,她是满语晒网场的意思。十九世纪末,经清廷同意,当时的沙俄帝国想在东北修建中东铁路,可大量的机械设备、筑路材料怎么运过来呢?结果他们用船沿黑龙江南下,到同江县处转入松花江逆流而上,在规划的中东铁路这个地方卸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现在我们都知道,每个大型工程都有项目部,这地方就算项目部吧。这么大的项目,技术人员、物资供应、各种管理机构得多庞大?好家伙,俄罗斯和从欧洲招募的各种人才齐聚这里,瞬间增加了很多洋面孔,发展到巅峰时,外国人达到30多万,相当于哈尔滨当时人口的一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不光要工作,还要生活,吃穿用度那得多少?精明的外国商人马上在此建商店;老毛子们爱喝啤酒,外国商人就建立起啤酒厂;要吃面包,就建立起面包房,大列巴是俄国人对面包的称呼,到现在哈尔滨人还这样叫。想吃红肠咱中国人不会做,行,外国人又在此生产出闻名全国的哈尔滨红肠,流传至今,那带有蒜味的熏烤味道令人难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今天晚上还要认真逛中央大街,其余的时间先奔防洪纪念塔和太阳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让人崇敬的防洪纪念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打车到松花江边,那里赫然矗立着一座高耸的带雕刻的圆柱形建筑,周边围廊拱卫,顶上是工农兵雕像,看着巍峨壮观,这便是哈尔滨人民防洪胜利纪念塔,她建于1958年,展现了英雄的哈尔滨人民战胜1957年洪水的英勇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在自己的抖音《北国江河万古流》曾经说过,东北你别看她处于高纬度地区,可是她年均降水量远远高于华北,因而发育出大量江河水系,流经哈尔滨的松花江就是一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松花江有两个源头,一个是从大兴安岭方向流过来的嫩江,一个是从南边长白山天池发源的第二松花江,两条支流都覆盖大面积流域,水量自然丰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百姓讲话儿,“高粱红了发大水”,说的是立秋以后台风容易北上,即便是强弩之末退化成为低涡的台风,照样能把东北下个沟满壕平。作为汇流主干的松花江,对沿岸哈尔滨的威胁自然就小不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8年8月22日,洪峰达到120米,江水漫过大堤,高出市区十余米,任何一个口子冲开,哈尔滨都将成为一片汪洋。当时以解放军为主力,军民奋战玩了命了,终于保住了这座美丽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次次惊险的洪灾,一次次可歌可泣的抗洪壮举,特别是每次都是人民解放军冲在前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护人民,谁看了不感动?我记得那年电视播报哈尔滨市民夹道欢送撤离的解放军,一个个哭的跟泪人一样,至今想起来我还喉咙发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想咱们旅游,别光看新鲜、看热闹,我们伟大的祖国,生发出多少历史和故事,那些都可以激励和教育我们,让我们得到精神上的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迷人的太阳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真没错儿,外国人来这里修铁路,他们信教,七天需要去教堂做礼拜,做礼拜的这天就叫礼拜天,后来教廷把这天定为公众休息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爱玩耍的动物,任何人都抵御不了享乐的诱惑”。做完礼拜上哪玩玩去呀,忙了六天挺累的,咱们也得放松放松不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发现江北就是太阳岛,有沙滩可以游泳,而且树也多,所以就在这里盖房子,当然是西方风格的别墅,盖餐厅和游乐场所,一来二去越盖越多,这里就形成闻名遐迩的避暑胜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太阳岛的历史还有很多,在此我不一一赘述,各位看官想了解,可以问问度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去那里打卡有三条途径,一是开车上岛,不行,得绕个大圈,忒远;二是乘索道,我说不行,这季节吊箱里忒热,捂身汗;第三个就是乘船,风溜凉快顺便观风景,船票才十块钱,对,就这么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江风习习,波涛轻柔,江南的高楼大厦慢慢远离,岛上的如茵绿盖正扑面而来。下了船,一股带着凉气的青草味吸入胸膛,立刻感觉出气顺畅。成群的游客,一座一座别墅,平坦的小路,门口立着胖乎乎套娃的俄罗斯风情园,还有骑着战马的抗联英雄雕塑等,我们乘电瓶车慢慢欣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五、如诗如画的中央大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来哈尔滨,游中央大街是重头戏。在这里购物是次要的,关键是感受这里的氛围,欣赏万国风情的建筑,体验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更会沉迷于霓虹闪烁、满眼繁华的景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风吹拂,香飘四逸,整条大街充满着让人激动而幸福的感觉。镶嵌着久远年号的很多楼房,或拜占庭式,或巴洛克式,或希腊式,或洛可可式,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你目不暇接;脚下那些石料砌成的长街,每一步都踏着历史的回响,让人沉醉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忽然,马迭尔宾馆的阳台上传出悦耳的琴声,立刻吸引人们驻足观看。不大的阳台经过装扮,有大提琴、小提琴和几种乐器在演奏,那水平绝对是高手。我就想,哈尔滨真是洋城市,谁这么会策划?这个小小的举动,就把人们带入高雅的享受,彰显这座音乐之都的无穷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马迭尔冰棍是个名牌,想不想吃都要来一个,售卖处前排起长队,走在附近的人几乎每人手里都有一个,我记得那年三九天我还吃了一个呢,味道确实不错。当然,这次我们也是必须要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一晚上,我们一直徜徉在迷人的中央大街,直到很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六、哈尔滨人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尔滨出美女,这是由来已久的传说,还真是这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说法是这里曾经住过大量西方人,相互通婚,生出的后代有他们的血统,东西方融合各取优势,人就长得特别好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然,那些日子已经远去,经过数代遗传,优势已经淡化,面孔的特征已经看不出多少,但气质绝对不减当年。那美女们身材修长,浓发披肩,白皙的皮肤衬托着一张秀美的脸。最重要是她们的谈吐和行为举止,轻声细语,笑如银铃,还特别彬彬有礼,体现出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较高品位和档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还有一点,就是大多数人都很客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年我带人去逛中央大街,都知道那里停车困难,当时天色已晚,视线不好, 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空车位我就径直开了进去,哪成想人家拦着铁链,只是有点松,耷拉在地面处不容易引人注意,一下还把人家隔离桩给拉倒了,原来这是单位门口禁止停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老师傅冲了出来制止我,我下来紧着道歉说马上开走,这老师傅却说别走了,停这吧,出去你也找不到车位。这家伙地,可把我感动坏了。要是在我们这,横眉立目呲哒咱不说,还得让我花俩钱儿,因为把人家隔离桩拉倒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东北人组成部分的哈尔滨人,具有豪爽豁达正直善良的性格,他们还正好生活在这个高雅品味的城市,两下加一攻,你说他们能差吗?十几年前人家等公交就自觉排队,请你喝酒他自己先喝醉,你说这个实在劲儿谁能比?哈尔滨还有很多让人暖心的事,这里不一一列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都知道家里老大的性格,照顾弟妹,心疼父母,忍辱负重,多难也不吭声,哈尔滨就是这样,所以国人都和她叫“共和国长子”。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年代,三大动力提供了多少电站设备,他们的轴承厂、直升机厂、制药厂等等一众企业,还有大量的支援三线人员,为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不计其数,共和国的历史上,有他们浓墨重彩的篇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哈尔滨大学众多,而且还都是国家的栋梁大学,人才辈出,所以这个城市学术味很浓。除了崇敬,我真想进入这里上学,哪怕旁听也行,无奈自己岁数大了,人家也不可能要我,只能抱憾终身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说了不少了,怕读者嫌长只能住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天,我们将去往东极抚远,去看祖国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span><a href="https://www.meipian.cn/55ylevsx"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远方有了 诗呢 东北游记---长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