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十九年前的今天,九号台风肆虐岛城,忽刮来一阵旋风晴了天,拍下了“飞澜回阁”,也就几分钟时间,重新阴霾密布,波浪滔天。后来得知,拍照时正巧在“台风眼”里</p> <p class="ql-block">重修前海栈桥记</p><p class="ql-block">“胶澳海湾,形如半玦环,市廛栉比。其西南蜿蜒入海,若长虹之下,饮于溟渤者,即所谓前海栈桥也。清光绪十九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建,以供海军运输。长四百二十余公尺,广十公尺,中分南北两段。南段架钢敷木,北段则筑石为基,平面涂以水泥,旁亘铁索。其地初租于德,继据于日,逮民国十一年日人归我故地,始获接管,以时修葺。惟潮蚀日久,南段钢柱朽腐动摇,时虞倾圮。鸿烈驻军胶东有年,以斯桥为登陆要道,曾建议重修。适胡君若愚来长市政,锐意建设。爰令港务局详度形势,拟具图案。将两段木桥易以铁石,展长二十公尺。并于桥之前端,添造三角形隄防,以杀悍湍。复构亭隄上,为邦人十游息之所。招商承修,计需费款二十五万八千元。由市府遴员监造,二十年九月始役,胡君旋于是冬去职。鸿烈继任后,督饬所司,赓继修治,至二十二年五月工竣。较前益闳且坚。溯斯桥剙建之初,一荒僻岛岸耳。虽经德日管领,卒克光复旧物,蔚成奥区。兹幸畺围粗安,鸠工庀材,重完建筑,去险就夷。得以政务余闲,偕我邦人诸友,休憩于兹,凭栏延阁,徜徉乎海山清旷之域,俯仰今昔,感何如也。尤冀有守土之责者,继自今岁时维护,永固丕基,俾宏利渎壮观,砥柱中流,屹立不朽,用述崖略,大书勒石,以谂来祀云”</p><p class="ql-block">——市长沈鸿烈 1933年6月8日</p> <p class="ql-block">民国青岛重修前海栈桥碑记考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撰文/供图 刘逸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位于青岛湾畔的栈桥,是青岛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见证了岛城的历史沧桑。在其南端的回澜阁中,现存一座无字石碑,立碑时间、碑文内容成为多年未解谜题。近来,随着研究者对新史料的不断发现,这块石碑承载的重修栈桥往事也日渐清晰地浮出海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报纸揭开旧碑往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岛栈桥及回澜阁之壮观景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民国初期的前海栈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3年6月6日,时任青岛市长的沈鸿烈在港务局长李毓成等陪同下,视察了刚结束施工的前海栈桥。沈市长“甚为满意,惟觉亭内所绘之彩画,殊不雅观,当令饬工取消,塗以白灰”。同时拟立“重修前海栈桥记”石碑一方。此时栈桥南端新筑的楼阁尚未定名,文件中常用栈桥亭、八角亭、洋灰亭等称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月8日的《青岛时报》刊载了由沈鸿烈亲撰的碑文:“胶澳海湾,形如半玦环,市廛栉比。其西南蜿蜒入海,若长虹之下,饮于溟渤者,即所谓前海栈桥也。清光绪十九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建,以供海军运输。长四百二十余公尺,广十公尺,中分南北两段。南段架钢敷木,北段则筑石为基,平面塗以水泥,旁亘铁索。其地初租于德,继据于日,逮民国十一年日人归我故地,始获接管,以时修葺。惟潮蚀日久,南段钢柱朽腐动摇,时虞倾圮。鸿烈驻军胶东有年,以斯桥为登陆要道,曾建议重修。适胡君若愚来长市政,锐意建设。爰令港务局详度形势,拟具图案。将两段木桥易以铁石,展长二十公尺。并于桥之前端,添造三角形隄防,以杀悍湍。复构亭隄上,为邦人十游息之所。招商承修,计需费款二十五万八千元。由市府遴员监造,二十年九月始役,胡君旋于是冬去职。鸿烈继任后,督饬所司,赓继修治,至二十二年五月工竣。较前益闳且坚。溯斯桥剙建之初,一荒僻岛岸耳。虽经德日管领,卒克光复旧物,蔚成奥区。兹幸畺围粗安,鸠工庀材,重完建築,去险就夷。得以政务余闲,偕我邦人诸友,休憩于兹,凭栏延阁,徜徉乎海山清旷之域,俯仰今昔,感何如也。尤冀有守土之责者,继自今岁时维护,永固丕基,俾宏利渎壮观,砥柱中流,屹立不朽,用述崖略,大书勒石,以谂来祀云”。这篇碑文的发现,无疑为栈桥研究增加了重要的史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建栈桥的接力工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修后的栈桥影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栈桥无字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栈桥最初为晚清胶澳驻军于1893年前后始建,时称“铁码头”,至1897年冬德军于此登陆时尚未完工。德强租胶澳后,对桥体进行了延筑和加固,延续了码头功能,官方地图通常标注为“青岛桥”或“登陆桥”。此后随着青岛小港、大港的相继建成,此处码头卸泊功能逐渐弱化。1914年日本强占青岛初期,前海“栈桥”名称开始广泛使用,以栈桥命名的还有后海栈桥、小港栈桥及大港的中央栈桥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22年青岛回归后,前海栈桥作为中外海军登陆及检疫码头使用,多被称作“海军栈桥”,两侧堤岸沙滩辟作公园。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栈桥年久失修问题日益突出,1930年2月《申报》曾刊文质疑即将离任的青岛市长马福祥“青市建设事业之急需举办者,如重建海军栈桥等要政,均以经费无着,而任其停搁矣”。3月葛敬恩接任市长,即令时任港务局局长、后被称作“中国水利学之父”的郑肇经筹拟港务建设计划,将重建栈桥列为重要三项建设之一,“查海军栈桥,系中外海军士官由前海登岸必经之路,亦为夏季游人纳凉游览之胜地。近来渐次失修,若遇大潮即有倾塌之虞,公安局并出示禁止登临,其危险程度可想,为顾全国际荣誉及市民幸福起见,此重建栈桥之工程,实亦今日当务之急,现港务局亦拟计划重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半年后葛敬恩和郑肇经相继离任。重修栈桥的计划也转至新任市长胡若愚和港务局长李毓成手上。年内,港务局德籍工程顾问寿乐克完成了栈桥改建设计方案,市政府据此对施工单位进行了招标,日商大连福昌公司以最低价中标,后被查出贿赂官员,拖延工期,私改图纸,胡市长震怒,遂撤销其资格以德商信利洋行递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1年,胡若愚常驻北平代理市政事务,据《申报》报道,李毓成7月1日专程赴平向胡报告重修栈桥事宜。同年9月工程正式启动,同年《青岛财政年刊》记录:“爰经设计修建,将南段原有铁架悉行拆除,改为铁筋洋灰建筑并於桥上之前端添造三角防波堤岸借分风浪之力,以固其基础,防波岸上再建中国古式八角亭一座,以增前海之美观,而供游客之凭眺……他日该桥完成,交通便利,长虹卧波,焕然一新,尤於本市风景生色不少”。为保证工程质量,青岛当局委任港务局长李毓成、工务局局长舒壮怀为修筑栈桥监察员,寿乐克为监工委员会主任委员,港务局第四科科长张万然、技正卫国垣等15人为该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年12月,青岛市长再易,由沈鸿烈兼任。沈因舰队常驻青岛,对市内情况比较熟悉,重修栈桥工程在其督导下有序推进,历时近两年终得完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立碑存念与公共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栈桥入口南眺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回澜阁回望栈桥全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澜阁旧影,正门上方可见三字横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海军船艇在回澜阁前停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3年7月1日,栈桥重修竣工落成典礼隆重举行,由青岛中国石公司承制的“重修前海栈桥记”石碑置于八角亭中。此时,原定出席揭幕的沈鸿烈却正陷入一场风波,6月24日他在大港被部下刺杀,险遭不测,随后海圻等三艘军舰叛离,沈心灰意冷之下提出辞去舰队司令和市长职务,7月、8月两度告假离青,期间受到各界挽留。《青岛时报》报道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沈市长8月初短暂回青履职,4日由市府下班后,“微服减从,亲至前海栈桥视察新工,眺览移时,始返私邸”。8月底沈鸿烈由北平回青,决定继续青岛的执政工作。没人知道他那次凭栏观海有过怎样的思考,但此次波澜过去不久,一块由沈亲笔题写的横匾挂到了栈桥南端的敞阁正门之上,这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也由此定名“廻澜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这个夏天开始,栈桥逐渐成为岛城热点。它先是化身华北运动会的水上赛场,每天游泳比赛时,防波堤和桥上都站满了观众。回澜阁也常作为城市客厅使用,政界要人乘船来青,青岛当局常安排换小艇停靠栈桥,先迎至阁中稍歇,凭窗介绍岛城风物。平日里栈桥亦成为游客观澜揽胜与市民休闲消暑的公共景点,酷暑里更是日夜游人如织。报刊上也常登载文人们的栈桥游记,在此摘录几段,从中可以描摹出回澜阁的最初模样:“他的顶上,是用蔚蓝色中国自制的瓦砌成的,四周伸出很宽的檐,檐下木板尽是画着青岛的风景,四周全用阴丹士林蓝色布包围着”、“一进阁门,迎面便看到一座重修栈桥的碑记,石质晶莹,已经示人以静意,四角设以茶几,几上满置鲜花青草,颇有生气”、“阁高二层,其梯如螺,盘旋而上,中设软榻藤椅,供人游憩所需”、“每当夏秋之交,黄昏之际,游人殊盛;歌于桥,休于阁,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不绝者,莫不身登斯阁,一窥海天之盛”。回澜阁也常举办小型展览。1935年10月,青岛第二届菊展曾在此举办,展出菊花几十种300余盆。1936年评定“青岛十景”时,“飞阁廻澜”被列为十景之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碑文的更替与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34年,宋子文抵青在栈桥登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海上看回澜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后,日伪政府于1940年对回澜阁做过一次翻修,并增建看望台一座。伪市长赵琪借此自拟碑文取代原碑,在城建档案中记录了碑文原稿:“青岛栈桥,接山东路之南端,伸入前海。前清光绪间提督章高元始建此桥,以为海军运输品之埠头。其后德人又为展筑深入海中,计长四百廿余公尺,宽十余公尺。分南北两部,南部钢架木面,北部石基灰面,铁索为栏。南部之端有小亭,初无名,水深可系小轮与恒,为海军登岸之所。与小青岛并列,水色山光,林木蓊清,映射於暮霭苍茫中,诚为一幅天然画图,久为海滨晚眺胜地,亦为青岛风景之一。南部钢架经潮汐荡击,蛤蛎侵蚀,日见腐损。於廿年经兹任胡市长若愚费资二十余万改修,南端之亭另为结构,奂然一新,名曰迴澜阁。盖以潮汐平静波涛不兴砥柱中流狂澜易挽,每当春夏之际游人络绎不绝。事变之初兵灾之祸,虽未殃及此亭,而风雨剥蚀髹垔凋落,建设后兴势不容缓,当今建设局鸠工庀材,重为修葺,於廿九年四月○日竣工,兹者升平有象,海不扬波,旧地重光,市容生色,爰述崖略而为记”。遗憾的是,沈鸿烈所立的碑石与他题写的“迴澜阁”横匾一起下落不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青岛港务局曾将回澜阁租给军方励志社使用,主要用来接待在此登陆的美国海军官兵。1947年,青岛当局开始对栈桥进行了全面维修,受时局影响,这次维修跨越青岛解放,直至1952年方才竣工。在此期间,赵琪所撰碑文与一些日伪遗痕被一并清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经岁月潮汐磨洗的百年栈桥,此后多次修葺,今天依然如一道长虹静卧于青岛湾的碧波之上,迎接着四海游客。回澜阁中的石碑早已空无一字,而那些与栈桥有关的沧桑往事,却常浮现于史料之中,留待我们继续探寻。</p> <h1><br></h1><h1>《栈桥,青岛城市的地标》</h1><h1>《飞阁回澜》</h1><h1>一粟 摄于1985年</h1><h3><br></h3><h3><br></h3><h3><br></h3> <h3><h1><br></h1><h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oqar0YPAt5u7Waj7HBo0zQ"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栈桥史话》</a></h1><div><br></div></h3> <h1><br></h1><h1>地雷营大门</h1><h3><br></h3> <h3><br></h3><h3>章高元</h3><h3><br></h3> <h3><br></h3><h3><h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uFHZgLwVwKvU2J-TApkyCQ"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德军占领青岛》</a></h1></h3><h3><br></h3> <h1>(德军在栈桥西侧登陆)</h1><h1> 青岛本是指胶州湾海口北侧的海中小岛,面积仅零点零一二平方公里,海拔十七公尺有余,北侧距陆地一华里多(约720公尺)。清朝同治年版《即墨县志》卷一“岛屿”条目中记载,“青岛,县西南百里”。是说青岛位于即墨县城西南百里的海中。在“山川脉络图”和“七乡村庄图”中都标注有这个海中岛屿。《胶澳志》还明确地说,“青岛,在青岛湾内不足一海里”,以“山岩耸秀,林木蓊清”,故名青岛。<br>关于青岛名称命名的年代,缺少具体的记载,从现在我们所能见到的古籍来看,明朝中叶已有青岛名称的记载,嘉靖刊《郑开阳杂著》中已载有“青岛”一名。明万历六年(1578年)任即墨县知县的许铤在《地方事宜议·海防》一文中记有:“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按胶州湾自唐宋以来已成为北方重要港口,尤其是宋代“元三年(公元1088年)……乃置密州板桥市舶司”(见《宋史?食货志》),板桥镇即现在胶州湾畔的胶州市。“市舶司”类似现在的海关和港口管理机构,掌管检查出入海港的船舶,征收商税,收购政府专卖品和管理外商等。板桥市舶司的建立,使胶州湾成为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有市舶司的贸易口岸,海运频繁,所有货船必经胶州湾海口方可到达板桥镇。而青岛位于胶州湾入海口重要航道的一侧,不可能没有“青岛”或青岛的其他名称,只是我们没有见到记载罢了。<br>在出现“青岛”名称的同时,也出现了“青岛口”的名称。胶州湾内女姑口所立《重整旧规》碑文中明确记载了:“我即邑自前明许公奏请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许公就是许铤。<br>从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 “青岛口”泛指青岛左右的海湾,范围约从现鲁迅公园至团岛一带的海岬。是“青岛”这个地名,从海中向陆地过渡的名称,它的内涵既包括海口也包括海边的陆地。清同治版《即墨县志》的“海口图”中已将“青岛口”标注在陆地上。青岛村是明朝初年建立的。<br><br>(浮山所南阁庙,旁边的这棵银杏树,距今已经600多年的历史)<br>明初,天下设立卫、所,青岛东部建有浮山所。据浮山所《苏氏族谱》载:“洪武定鼎,敕封世袭武德将军,赐爵千户授以御券,分封鳌山卫浮山所……,同封千户者九……,同封百户者四,丁、詹、侯、葛,共封十三户……。”另据《丁氏族谱》记载,丁氏其中一支由浮山所迁至青岛村定居,开始人口较少,所以称之为丁家庄。以后,一些军户和沿海渔民也来此安家,逐渐发展成为一大村庄,改名为青岛村(曾分别为青岛村和上青岛村)。《胶澳志》中说:“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青岛村地处青岛的对岸,为什么叫青岛村,未见记述,但从我国地名命名的特点来分析,是不是可以说青岛村是以靠近青岛得名的,青岛村附近的海口、小河、小山也都以青岛命名了。初建之后的青岛村的居民多为渔民。随着青岛口海运的逐渐开放,南北船员也逐渐增多。渔民和船员出海多祈求海神保佑平安,遂于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在青岛村西侧修建了一座天后宫,用以祭祀“天后”。《胶澳志》云:“天后之祀,不见于正史,然渔航业奉祀维谨,故海岸恒有是庙。”<br>前几年,《青岛晚报》上开展的“青岛原来是小渔村”的讨论中,就青岛在德国侵占前是不是小渔村的问题上出现了几种说法。就我们掌握的历史资料看,德国侵占胶澳前,青岛早已不是小渔村了,而是一个繁荣的市镇了。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青岛村建立时谈起。<br>前文谈到,青岛村建于明朝初期,开始为军户务农的地方,后一些渔民也来此定居,发展为一个大村庄。明万历年间,青岛村前的青岛口被辟为海上贸易港口,于是“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应该说,这时的青岛村已不是个小渔村了,而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贸易港口了。到了清朝中叶,青岛口的贸易较前更有发展。青岛名称的内涵也起了实质性的变化,青岛的名称已从海中的青岛移向了陆地,青岛村附近一带的陆地通称为青岛。清同治四年(1865年)六月,在重修天后宫的《募建戏楼碑记》中,明确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这是我们见到的最早关于“青岛”的记载,这个“青岛”的范围是指青岛口附近一带的陆地,可以说是最早的“青岛地区”。再则“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这个百余年,从同治算起,应是清朝的乾隆年间(1736~1795年)。这样说来,青岛开埠的时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青岛”的历史发展时间又向前提早了一百余年。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三月,现存天后宫的另一碑文中记载:“盖闻天后以孝成神,以慈爱民,仁护海国,泽洽波臣。而旅客商人云集于此者,尤赖其鸿波不扬,惊涛顿息,故无不念以酬圣德焉。墨邑青岛口,旧有天后宫以妥神灵,不过粗具规模,未足以壮观耳……,宏舸连舳,巨舰接舻,乃增其旧制,敞之以庭堂,峻之以阶级,节税耀彩,金碧腾辉,可谓威镇四海……。”大船、巨舰,首尾相连,停泊于青岛口一带,好一派经贸繁忙景象。天后宫规模较前大有扩展,成为闻名的一大口岸。这样规模的一个商埠,能说是一个小渔村吗?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清朝驻德公使许景澄在其《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折》中说:“青岛一带在烟台未开口岸时,航海商泊,凑集颇盛,本非散地荒陬可比。”许景澄在得知西方列强觊觎胶州湾后,建议清廷在胶澳设防。同年,清廷派道员刘含芳、总兵琅威理莅胶察勘。刘含芳在《查勘胶州湾条陈》中说:“……胶州澳口,口东青岛,高四十七、八丈,有市有关,地属即墨,山脉来自崂山。”明确说明,此时的青岛已有市、有关,“市”,应该是集市贸易,“关”,是指收税的海关。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六月,清廷决定在青岛设防,调派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移驻青岛,建总兵衙门于青岛村旁,青岛成为设防的重镇。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三月,即德国侵占的前半年多,青岛口的商贸店铺已达60余家:“除新近由即墨、平度、金口、海阳来此赁屋暂营者六家外,计车马、旅店九,洪炉一,成衣、估衣、雉发三,油坊、磨坊、染坊六,杂货、竹席、瓷器店铺七,药铺二,当铺一,织网、麻草、油篓、木材八,肉鱼盐铺六,鞋帽、皮货各一,纱布绸店、广洋杂货店三,酒馆、饭铺九,酱园、豆腐坊各一,糕点茶食三,计六十五家,”并进行大宗进出口贸易。“出口以披猪、花生、生油、豆油、豆饼、白蜡、青梨为最;进口以广洋杂货、细白棉布、棉纱、绸缎、糖、桐油、竹木材为多。”(见胡存约《海云堂随记》)。德国侵占前,青岛绝不是一个小渔村,而是一个繁华的海疆重镇。<br>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一月,德国派兵侵占了青岛,当时青岛地区称为胶澳。1898年3月6日,德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借条约》。据日文《胶州湾》一书记载,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借用原有的青岛名称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这个新市区又分为青岛、鲍岛和埠头等区,范围也只有现市南区和市北区的一部分,青岛也只是整个胶澳中的一块地方。1922年,中国从日本人手中收回了胶澳租借地,定名为“胶澳商埠”,同年十一月先后颁布《胶澳商埠章程及青岛市施行自治制令》,这是称为“青岛市”的最早记载。在《青岛市施行市自治制令》中的第二条规定“青岛市之区域以青岛市街台东镇及台西镇之界址为区域”,第四条规定“青岛市由胶澳商埠局直接监督之“。这个青岛市也只是胶澳商埠的一部分,并受胶澳商埠的监督。直到1929年,胶澳商埠局撤销,原胶澳商埠的辖区被命名为青岛特别市,从这时起,青岛这个地名才代表了全市区。此后,尽管所辖范围时有变迁,但青岛市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br></h1><h3></h3> <h1>光绪圣旨</h1><h1>谕陈世杰:于该省腹地各郡,酌量抽调练军勇营,或迅速増募,即行妥筹办理。总须添足万人,期于战守确有可恃。胶州一带应如何备御不虞,并著速筹置,毋稍大意。</h1><h1> 谕李鸿章:会同实力筹备,以杜诡谋。<br> 光绪皇帝</h1><h3></h3> <h1>山东巡抚陈士杰在山东任职时,正是列强蚕食中国之际。胶州湾以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引起了侵略列强的关注。1861年,英国军舰“多布”号闯入胶<br>州湾驻泊。中法战争中,法国又“屡次声言将由胶州进图北犯”。为提防法国舰队侵犯胶州湾,对北京构成威胁,于1884年7月23日谕旨云:“著该抚将东境沿海防务,认真布置,勤加操练,以备不虞。如有法兵船驶近,务先断其接济;彼如登岸开衅,即行并力决胜,以遏凶锋。”9月6日,陈士杰一面上奏云:“胶州海口,募营防守”,另一面“并饬胶州等处整饬团练,随同官军扼要防守,毋梢大意。”看来,那时已注意到胶州设防。1884年8月,法国军舰北上,“由胶州进图北犯”京津。清廷窥知法军企图后,急令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加强对直隶、奉天、山东的沿海防务。于是,山东巡抚陈士杰分调20余营清兵分扎各海口要地,并以“副将欧阳高拨新募东军一营驻扎胶州,置即墨营参将陈光禄委募东军二百名驻青岛,会同胶州协统,督率军兵,分扼要隘,以资稽查捍卫,而免意外之虞。”(《中法战争》第五册)。但中法战争之后,清政府则将驻青岛地区的清军裁撤,胶澳仍成为无防地区。后来,此次青岛设防,虽然时间十分短暂,但表明清朝已经初步觉查到青岛的战略地位。</h1><h3></h3> <h1>一兵未损一枪未放<br> 从登陆到占领仅用5小时 <br> 1897年11月14日,晴,清晨7点,德国东亚舰队指挥官、海军中将棣德利希率领登陆部队在栈桥上岸,并在信号山上设立信号台。棣德利希随后登上信号山,与德军舰上的参谋部保持通讯,也可观察清兵各营地情况。<br> △棣德利希和“威廉王子”号。<br> 同时,德舰“鸬鹚”号已按计划驶到后海的马蹄礁(今小港西侧),放下数只舢板将德军士兵送到岸上,分两路占领了后海的清兵营和火药库。<br> △1897年11月14日,停泊在胶州湾口的德国海军远东舰队军舰。<br> 8点钟,德海军上校蔡耶指挥整个在栈桥登陆的部队从栈桥营地穿过村庄,带领各部队进入清兵营地,控制了清兵营、青岛炮台和弹药库。<br> △胶澳总兵衙门。<br> 棣德利希随即派遣他的副官率1个排的士兵前往总兵衙门(今大学路人民会堂一带),送达退兵通牒。<br> 10点左右,驻守胶州湾的清军总兵章高元与几位随从骑马来到信号山,与棣德利希进行谈判,希望促使棣德利希暂时放弃占领要求,被拒绝。<br> 10时30分左右,章高元带领清兵开始撤离,退至青岛口以北8公里的四方村驻扎,所有炮台、兵营、军火库及14门野战火炮全部沦入德军之手。 <br> 下午2点,棣德利希把德国士兵集中在东大营中,发表了趾高气扬的讲话,宣称德国的统治和文化将会在这里找到一个落脚地,并在清军总兵衙门的旗杆上升起一面德国旗,“威廉王子”号巡洋舰鸣放21响礼炮。</h1><h3></h3> <h1><br></h1><h1>史料记载,在商周时期,青岛是中国海盐的发祥地,位列中国“四大古盐区”和“五大古港”。 但是,那个时候,青岛还没有这个名字,而是由即墨指代。不过,如今的即墨已经成为青岛一个区。顺便说一下,如果来到青岛,一定要到即墨看看“即墨故城”,因为这座古城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城池遗址。</h1><h3></h3><h1>唐宋时期,青岛迅速发展起来。因为青岛作为衔接南北航运的“中转站”,成为中国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1891年,清政府在这里驻兵,青岛由此建置。不过那个时候,青岛的名字叫做胶澳。</h1><h3><br></h3> <h1> </h1><h1><a href="http://news.bandaoapp.com/shares/tuwen.html?newsId=374206814843310080" target="_blank" class="link" style="font-size: 17px;"><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青岛的名称》</a> </h1><h1>“青岛”名称由来</h1><h1> 《胶澳志》记载,“青岛村,初为渔舟聚集之所,旧有居民三,四户,大都以渔为业。”</h1><h1> 明朝开始,“青岛”这个地名开始从海中间逐渐移向陆地。“青岛”北面的海湾称为青岛湾;湾边的村庄称为青岛村;村南的小河称为青岛河;村东南的山称为青岛山。</h1> <h3><br></h3><h1>蜗牛桥就是当年清廷在青岛口设置的金利局(海关)使用的小桥。德占时期已经坍塌仅有桥墩。但在德占后期又重新搭上桥面修复。</h1><h3><br></h3> <h3><br></h3><h1>1900的栈桥上,还有运送货物用的轨道。远处的青岛俱乐部依稀可见。</h1><h3><br></h3> <h3><br></h3><h1>德占时期栈桥</h1><h3><br></h3> <h3><br></h3><h1>还没有回澜阁</h1><h3><br></h3> <h3><br></h3><h1>从太平路看栈桥。</h1><h1>栈桥初是军港,桥上站满了德国士兵。远处的德国战船与老式的中国是帆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h1><h3><br></h3><h3><br></h3> <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font-size: 20px;">20世纪初的青岛栈桥</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 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日占时期的栈桥</h1> <h3><br></h3><h1>美国士兵在栈桥乘坐小艇出海观光。</h1><h3><br></h3><h3></h3> <h3><br></h3><h1>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英语角</h1><h3><br></h3> <h3><br></h3><h3></h3><h1><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mSnpxi0B0g4quFGOMtTVw"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分割时间的桥》</a></h1><h3><br></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栈桥让您涨涨知识:桥面是市政的,回澜阁是文化局的,沙滩是建管局的,桥上的灯是路灯管理处的,侧面的灯是市亮化办的,公厕是环卫公司的,树是绿化的,护栏是交警的,摆摊属城管的,卖报的是文化稽查的,照相是工商的。至于治安,桥面以西是中山路派出所,以东是观海路派出所,桥东海面归部队,桥西海面归海监。</h1> <h3>前海栈桥,图中所标建筑是湖南路中山路口的贝格学生公寓</h3> <h1>图中所标建筑是湖南路中山路口的贝格学生公寓。</h1> <h1>垮塌的栈桥</h1> <h1> 栈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把原桥全拆掉了,用的是现代技术。那些别致处(如三级桥面)也省略掉了,坚固是坚固。桥面孔也沒了。施工单位是中交航务二公司,古韵给修沒了。</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