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行

csdr

<p class="ql-block">  离出游常熟沙家浜将近一个月了,这次愉快的旅行还是记忆犹新,脑海里时时出现美好的景象,于是提笔写下。</p> <p class="ql-block">  7月15日俞主任在支部群里发出通知,本周双休日“追寻红色记忆“赶苏州沙家浜2日活动。前几天在摄影群里刚好有一个老师为分享二十多年前,为劲松小学文艺汇演拍摄《沙家浜》剧目的一组照片,群里议论纷纷,准备寻找剧目里面的阿庆嫂、胡司令、刁德一三个小演员,找到后要他们再来演一场。一直以为沙家浜是一部剧本,想不到还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藴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20日早上8.30准时出发, 经过2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午到达沙家浜景区,景区入口的大匾上“沙家浜”三个字苍劲有力。进入景区远远望去,河浜纵横,碧波荡漾,芦苇丛生。此时脑海里闪现出明代诗人沈玄《过海虞》中诗句“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此地人杰地灵,真乃是风水宝地。我们坐着游船,在湖上享受微风拂面、观赏各种鸟类,游船在芦苇迷宫中穿行,舒服至极。听导游说:这一大片的芦苇就是当年新四军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的地方。不一会儿,游船在横泾老街靠岸。横泾老街是沙家浜景区的一个景点,走在青石板路上,两旁是砖瓦结构的古建筑,古色古香。春来茶馆、刁家大院坐落其间。这里是拍摄电视剧《沙家浜》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幸运的是我们在横泾剧场观看到实景剧《芦荡火种》,演出壮观又轰动。在自然生态的水乡和仿古建筑的舞台上,运用高科技的特效手段,通过一批优秀演员以话剧表演形式,演绎了发生在抗战时期的故事。故事中的阿庆嫂智斗日寇,最后在新四军的帮助下,把所有的敌人一并捉住。观看了情景剧后令我们知道了这历史性的一幕,让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离开剧场,沿着小道,抬头远望,荷叶摇戈生姿,芦苇密布,岸柳成林。大自然真是风景如画。经过一座石桥,来到纪念碑林,一座高大的雕像伫立在广场中心,左边是一名威武的新四军,右边是机智聪明的阿庆嫂。两侧屹立着形态各异的柱雕,据说是代表十八位受伤新四军无畏不惧的革命精神,一番瞻仰,我们来到了革命历史博物馆,里面陈列着当年新四军们的英雄事迹和一些抗战时期留下的物品:展厅内详细展现了沙家浜人们与新四军之间的深厚情谊、一起抗日的感人事迹。让我们深感当年革命战士的英勇精神和在战斗中凝结着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心情不由沉重,走出纪念馆,远望芦苇,静默无声,似乎那些早已成为过去。</p> <p class="ql-block">  这次沙家浜行,既感受到了革命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藴:又体验到了江南水乡旖旎风光如流动着一幅画卷。</p> <p class="ql-block">  沙家浜真美,美在芦苇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