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黄河富宁夏——参观宁夏水利博物馆

星辰

<p class="ql-block"><b>宁夏水利博物馆坐落于青铜峡水利枢纽下黄河右岸。是自治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文化强国、弘扬黄河文明及建设沿黄经济带战略部署,展示宁夏2000多年来源远流长的水利发展史,决定由水利厅兴建的一项重要工程。</b></p> <p class="ql-block"><b>总建筑面积4085平方米。馆内由序厅、千秋流韵、盛世伟业、水利未来、水利文化、水利人物六大部分23个单元组成,综合了展陈、研究、交流、教育等功能。馆藏近700件水利文物,生动展示了从秦汉至当代,历代勤劳智慧的宁夏劳动人民兴水利,除水害的伟大治水实践,先后荣获国家级水情教育基地,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深刻诠释了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真谛。</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b></p> <p class="ql-block"><b>宁夏山河壮美,风景秀丽,史称“八部之肩背,三镇之要膺”,历来显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交汇融合的重要地区。自古以来,唯黄河而存在,唯黄河而发展,得益于黄河母亲无私的哺育,宁夏的水利建设,虽然历经朝代更迭和灾难曲折,但总在国家统一、相互包容、文明辉映的主旋律下延续发展,对促进农牧业生产、维护边疆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b></p> <p class="ql-block"><b>从司马迁“水之为利害”到郭守敬“因旧谋新”,从乾隆大帝“兴水利以尽地利”到宁夏知府张金城“河渠为宁夏生民命脉”,秉承着前人对治水的深刻感悟,每逢时局稳定,当时的政权阶层总把开渠屯垦当作为政之要。适时督率民众,大兴水利,造就了“塞北江南”“鱼米之乡”的富庶。回溯历史,汉代的凿河浚渠,西夏的卷掃治河、元朝的更立闸堰、明代的十里长堤,清朝的规模开渠,无不闪耀着宁夏劳动人民朴素的科学治水观与兴利治水的聪明才智。</b></p> <p class="ql-block"><b>新中国建立后,自治区全面贯彻中央治水方略,深刻认识宁夏依水生存、因水贫困、唯水发展的区情现状,掀起大规模兴修水利的高潮,开创了综合治水的新局面,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溉、排水、防洪、水保等水利工程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b></p> <p class="ql-block"><b>随着农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水已经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站在新起点上,宁夏水利必将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兴水富民,兴水强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征程中再谱华章。</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一部分 千秋流韵</b></p> <p class="ql-block"><b>人类文明的发祥、发展与水密不可分。古今中外经济文化之兴衰,都与水利之兴衰息息相关。作为黄河文明的承载者之一,宁夏地区的发展历来与游牧文明和农业文明拉锯交融紧密相连。灿烂的河套文明、多元的移民文化、悠久的江南遗韵、神秘的西夏文化、浓郁的回乡风情,造就了“塞上江南”的神奇。宁夏平原唯黄河而存在,唯黄河而发展。自素代以来,引黄古灌区总是随着封建王朝的更替盛进衰退,逐步发展成为与都江堰灌区齐名的中国四大古灌区之一。宁夏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水利开发建设史。</b></p> <p class="ql-block"><b>远古黄河流域</b></p> <p class="ql-block"><b>古黄河流经宁夏,带来了原始农业文明的曙光。今灵武水洞沟、青铜峡鸽子山和彭阳县岭儿、刘河等处发现的旧石器和细石器遗址、遗物,以及海原县莱园子、隆德县页河子等处发现的大量新石器遗存,充分表明宁夏地区是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蒙恬开疆扩土(秦代水利)</b></p> <p class="ql-block"><b>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匈奴,“略取河南地”,设立北地郡。公元前211年“迁北河榆中三万家”,将部分移民安置在所辖四十四县之一的富平县(在今吴忠市金积镇附近)等地,实施军民屯垦,拉开河套灌区开渠引黄河水建设序幕,促进了当地农牧业发展。</b></p> <p class="ql-block"><b>秦代水利工程</b></p> <p class="ql-block"><b>战国末年,秦国为进一步巩固边防,实行军民屯垦,在北地郡河南地开挖了北地东渠(秦渠前身)和北地西渠(汉延渠前身),成为与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古代著名水利工程齐名的古老渠道。2000多年以来,发展完善的宁夏引黄灌区与都江堰灌区、安徽淠史杭埠灌区、内蒙古河套灌区并称中国四大古老灌区。</b></p> <p class="ql-block"><b>秦渠</b></p> <p class="ql-block"><b>秦渠位于宁夏平原黄河以东,因始凿于秦而得名。又名北地东渠、秦家渠,是河东灌区最大最早的干渠。据文献记载,秦家渠之名最早见于元大德七年(1303年)虞集《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开唐徕、汉延、秦家等渠”。嘉靖《宁夏新志》灵州水利记载“秦家渠,古渠名也”。乾隆《大清一统志》宁夏府记载“秦家渠在灵州东,异亦日秦渠,古渠也”。《读史方奥纪要》卷六十二,宁夏镇记载“秦家渠,在黄河东南、分河水溉田数百顷”。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监察御史周弘跃阅视宁夏边务时言,“河东有秦、汉二坝、请依河西汉、唐坝筑以石”。诏可之后渠口进水不利,巡抚崔景荣令以石砌成,水流始通,灌田九百余顷。新中国成立前,秦渠由峡口北流至灵武县北门外,尾水入涝河,全长71.5公里。有大小支渠220条,灌地14.5万亩。现今,干渠长60公里,最大引水流量65.5立方米/秒,灌溉面达38.3万亩。</b></p> <p class="ql-block"><b>汉武实边(汉代水利)</b></p> <p class="ql-block"><b>西汉时期,铁制工具在边疆地区已广泛推广,加快了开渠进程。汉武帝时北击匈奴,稳定边防,各地争言和大兴水利,北地那等引黄垦区“激河浚渠为屯田”,银川平原的河东、河西灌区已见雏形,面积在50万亩左右。北部边疆“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出现“谷稼殷实”、“牛羊衔尾,群羊塞道”的兴旺景象。</b></p> <p class="ql-block"><b>汉渠</b></p> <p class="ql-block"><b>汉渠又名汉伯渠,开口于青铜峡出口黄河东岸,汉武帝时开凿。有关推测汉渠在唐代为光禄渠。《旧唐书》李晟传记载,元和十五年(850年)六月李听任灵盐节度使时曾疏浚过光禄渠,溉田千余倾。《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二,宁夏镇记载,光禄渠在所(灵州守御千户所)东,志云:“渠(光禄渠)在灵州,本汉时导河溉田处也。”新中国成立前,汉渠山峡口北流至灵武胡家堡,尾水入涉河(今清水沟),全长50公里,有大支渠5条,小支渠284条,灌田10万亩。现今,千渠长43公里,最大引水流量33.5立方米/秒,灌溉面积达15.2万亩。</b></p> <p class="ql-block"><b>刁雍凿渠(南北朝水利)</b></p> <p class="ql-block"><b>北魏初年,北方实现统一,命令“各地修水田,通渠灌溉”,东汉中后期至公元444年,刁雍就任薄骨律镇(现吴忠市境内)将时,中断近300年的引黄灌溉得以恢复和发展,“数年之中,军国用足”,成为西部的粮仓。北周时期,中原、江南地区不断向河套灌区移民,加速耕垦,银川平原的灌溉面积约60万亩。</b></p> <p class="ql-block"><b>唐渠流玉(隋唐水利)</b></p> <p class="ql-block"><b>隋朝初期,经过20多年的疏浚整治奠定了拓展灌溉的基础。唐太宗“灵州会盟”后,突厥等少数民族内迁于灵州等地,出现民族相融、边防稳定的盛景。各地筑堤引水,垦荒开田,引黄灌溉得到较大发展,卫宁灌区成为新的灌溉开垦区灌溉面积超过100万亩,造就了“兵食完富”、“水木万家”的“塞上江南”</b></p> <p class="ql-block"><b>唐徕渠</b></p> <p class="ql-block"><b>唐徕渠叉称唐梁渠、唐槐渠,俗称唐渠。是宁夏引黄灌区最大的一条灌溉干渠。开凿于汉代,原古渠口开于青铜峡出口“一百零八塔”下。《宋史·外国二·夏国下》卷四八六载:“兴、灵则有古渠曰唐来,目汉源,皆支引黄河。”《万历朔方新志·水利》记载“唐渠意亦汉故渠,而后复浚于唐者”。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新修成的《朔方道志》出版,该志在《水利志》中,首次将“唐来渠”改写成“唐徕渠”。民国时期,唐徕渠渠长212公里,渠口最大进水量65.6立方米/秒,灌溉农田46.7万亩。现今,千渠长191公里,最大引水流量15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达123.1万亩。</b></p> <p class="ql-block"><b>唐徕渠自青铜峡108塔下引水,通过长达16里的引水拜引黄河水入渠,渠口20丈,可引黄河五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水量,渠口后方筑有功能相当于溢流展的“大跳”和三道退水闸以及一座正闸。引水拜是将卵石装入筐内在水中堆积而成,中间填充柴草加固。刷门则通过在石刷墩中间“插杠子”的方式来调节水量,需水量大时,向退水闸中间多插入几根杠子以阻挡过水,需水量小时,则把木杠子排列稀疏一些。唐徕渠无坝引水工程,足可与都江堰相媲美。</b></p> <p class="ql-block"><b>李听修复光禄渠</b></p> <p class="ql-block"><b>唐代镇渠铁牛</b></p> <p class="ql-block"><b>1950年春天,水利部时门在青铜峡大坝二闸湾处清理唐徕渠时,从渠底出土一尊铁牛,铁牛耳下镌有“铁牛铁牛,水向东流”宇样,同时在铁牛身下挖山数十斤开元通宝和五珠钱。时据北京的文物部门分析:该铁牛可能系唐代疏浚汉徕渠时敬铸的镇渠“神牛”。相传古代汉徕渠闸口常被河水冲坏,渠常决口或改道,为保唐渠坚固及水流延畅,特致铸此牛。</b></p> <p class="ql-block"><b>昊王渠</b></p> <p class="ql-block"><b>李元昊建立西夏王朝以后为扩大耕星面积,发展农业生产,督率民众沿贺兰山新开一条干渠,故名昊王渠,又称李王渠,南北长300余里。</b></p> <p class="ql-block"><b>郭公浚渠(元代水利)</b></p> <p class="ql-block"><b>1226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第6次征讨西夏,实行残忍的屠城或策,引黄灌溉渠道遭到彻底毁坏。126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遣副河渠使郭守敬随中书左丞张文谦“行省西夏”,督责地方官员率民众限期“兴复滨河诸渠”,恢复了西夏时的渠道,灌溉达100万亩,灌溉农业重现生机。</b></p> <p class="ql-block"><b>西夏灭亡37年后,郭守敬随张文派来宁夏治水,开始水利工程修复。当时有人主张废弃旧渠,另开新渠,郭敬提出“因旧谋新”意见,否定了另开新渠的主张,认为重点应放在修复疏通旧有渠道上。经过实地勘查,他提出建滚水坝以减弱水势,在渠道引水处筑堰以提高水位,建渠首进水闸以保证渠道有充足水量,建退水闸以调节流量等技术方案。在水利建设中普遍采用了新的工程技术,修筑了渠、堰、陂、塘,修建了水坝和水闸(斗门)。共修复疏浚兴、灵、应理、鸣沙等四州主干渠12条、支渠68条,使9万余项土地恢复了灌溉。这次修复的沿河渠道坝闸,设计精细,质量坚固,直到明代中期还在继续使用。郭守敬从兴筑水渠到建筑水坝和水闸,是人类由储水到控水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是人工灌溉史上的一个进步。</b></p> <p class="ql-block"><b>边镇治水(明代水利)</b></p> <p class="ql-block"><b>明洪武九年、大批迁移江南等地民众于宁夏各卫,开展军民屯垦,恢复元未战乱破坏渠道。以巡抚都御史正询、金事正文辉、河东兵备张九德等为代表的宁夏地方官吏先后请夫用兵,疏浚11条“古之旧渠”,开濱新渠6条、扩大了引黄面积。南部山区修建水窖,发展引泉水灌溉。弘治时期、灌田达1335万亩。引黄灌区“稻梁紫藻,嘉于南国”,“天下屯田积谷、宁夏最多”。</b></p> <p class="ql-block"><b>王珣</b></p> <p class="ql-block"><b>汪文辉</b></p> <p class="ql-block"><b>张九德</b></p> <p class="ql-block"><b>美利渠</b></p> <p class="ql-block"><b>美利渠原名蜘蛛渠,其创修年代不详。据明王业《美利渠记》“宁夏镇之西南三百里。…中卫有购蛛渠,长宜百里,经始开凿,志遗莫考…蜘蛛渠之开或董(董文用)郭(郭守敬)二公为之也。”清《乾隆·中卫县志》记载美利渠自元以来名蜘蛛渠,旧山沙坡头下石龙口尾开间,绕县东北至马槽湖,出油粮沟,于胜金关西入黄河。后因岸陡渠淤,口室不能受水,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抚军毛鹏令中卫文武职官带本卫丁夫三千人,在旧口之西6里,开凿新口,月余渠成,易名“美利”。渠道全长77公里,有支斗渠137条,灌田9.5万余亩。现今渠道全长116公里,灌溉面积35.1万亩,最大引水量45立方米/秒。</b></p> <p class="ql-block"><b>黄河水车</b></p> <p class="ql-block"><b>黄河水车又名“天车”、“翻车”、“老虎车”,由明代兰州人段续在吸收借鉴南方水车技术基础上创造制作。至今已有近400多年的万史。水车利用黄河水流自然的冲击力,将水提灌到农田。是古代黄河甘肃兰州至宁夏中卫段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b></p> <p class="ql-block"><b>康乾治水(清代水利)</b></p> <p class="ql-block"><b>清朝初年,推行“地丁合一”制度,将“开渠辟垦”为“务农之本”,奖励垦荒,康熙、乾隆年间大量拨发帑银,完善堤坝,新开渠道,治水技术进一步成熟。清朝中叶,引黄干渠达24条,灌溉面积接近220万亩,农耕经济空前发展,“富庶甲于秦陇”。清晚期,朝廷腐败,列强入侵,引黄灌溉每况愈下。</b></p> <p class="ql-block"><b>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清政府投入巨资,对老灌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改造,对新灌区进行了开发。持续不断的疏浚整治,各大干渠的维护质量和引水能力达到新的水平。清初,银川平原维修的旧渠有6条:唐徕渠、旧贴渠、新贴渠、汉延渠、泰渠、汉渠。卫宁平原维修的旧渠有11条:美利渠(蜘蛛渠)、贴渠(明中渠,后改太平渠)、北渠(自渠)、胜水渠(石空渠)、新顺水渠(枣园渠)、石灰渠、羚羊角渠、羚羊殿渠、柳青渠、七星渠、通济渠。限川平原新修3条渠道:大清渠、惠农渠、昌润渠。卫宁平原新修5条渠道:新北渠、新渠、顺水渠、常永渠、羚羊夹渠。</b></p> <p class="ql-block"><b>通智</b></p> <p class="ql-block"><b>王全臣</b></p> <p class="ql-block"><b>钮廷彩</b></p> <p class="ql-block"><b>准底石</b></p> <p class="ql-block"><b>准底石是用一平正石块,上刻“底石”二字,埋置于渠道进水闸下和各段有代表性的桥柱处,作为渠道清淤的标准,每年清淤以见到底石为准。</b></p> <p class="ql-block"><b>落日余晖(民国水利)</b></p> <p class="ql-block"><b>清末至解放前,军阀混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宁夏灌区基本上处于维持状态,新开了云亭渠(惠农渠支渠)、湛恩渠(唐徕渠支渠)及一些滩渠。利用近代科学技术实测了耕地面积,测绘了灌区地形图和黄河大断面。解放前夕,共有大小干渠39条,引黄灌溉面积192万亩。</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部分 盛世伟业</b></p> <p class="ql-block"><b>建国后,特别是自治区成立以来,历届党委、改府贯彻落实中央的治水方针,不断探索治水新思路带领全区各族人民改造灌区,兴修水利枢纽,修水库、打井窖、建塘坝、整田地、保水土,构建了灌溉、排水、防洪、水保等水利工程体系。改革开放后,确立了分区治水思路,建没大型扬水工程,解决了部分中部干旱带人畜饮水问题,扩大了灌区,稳定了社会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了农业水利向工业水利、城市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多元化发展的转变使古老的“塞上江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宁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谱写了辉煌篇章。</b></p> <p class="ql-block"><b>解放初期,于受民国长期战乱和历史欠帐多影响,黄河未得到有效治皿,河势游荡。引黄渠道年久失修,满目疮质,设施简陋,险情迭山,渠口淤积,引水困难,加之没有控制性处筑物,各渠水事举步维艰。</b></p> <p class="ql-block"><b>青铜峡水利枢纽</b></p> <p class="ql-block"><b>青铜峡水利枢纽,是我国唯一的闸墩式水电站。1958年8月开工建设,1968年第1台机组发电,1978年工程全面竣工,八台机组投产发电,建设工期20年。1993年又兴建了9号机组(唐渠电站)。大坝长693.75米,最大坝高42.7米。正常蓄水位1156米,抬高水位18米,设计总库容6.06亿立方米,总装机容量为30.2万千瓦,年设计发电量14.36亿千瓦时。在灌溉、发电、防洪、防凌等方面发挥了综合效益。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严重的泥沙淤积,现今库容只剩0.4亿立方米,基本变成了径流式电站。</b></p> <p class="ql-block"><b>沙坡头水利枢纽</b></p> <p class="ql-block"><b>沙坡头水利枢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2000年12月正式开工,2001年1月25日成功截流,2004年3月首合机组发电,2005年6月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为径流式电站,坝长868.25米,最大坝高36.8米,设计库容2600万立方米,水库正常水位1240.5米,总装机容量12.03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6.06亿千瓦时。控制灌溉面积87.7万亩。自运行以来,发挥了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b></p> <p class="ql-block"><b>《敢教日月换新天》</b></p> <p class="ql-block"><b>20世纪5070年代、宁夏各地公社高举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在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资技术极度匮乏的条件下,开始了千万马、气壮山河的开挖引黄新渠的建设高潮。人群中有社员、干部、学生、知青、劳改犯、军人等各阶层人员,少则几千人,多则达10万人。可以说,每一条新开渠道是人民群众忍饥挨饿,战天斗地,一锹一锹挖出来的、一背篓一背篓背出来的。“敢教日月换新天”大型油画就是新开渠道的真实写照。</b></p> <p class="ql-block"><b>宁夏引黄古灌区申遗</b></p> <p class="ql-block"><b>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自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宁夏引黄古灌区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完全符合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评选标准,2016年10月水利厅启动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配合支持和国内外专家的指导帮助下,2017年10月10日,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并授牌。</b></p><p class="ql-block"><b>宁夏引黄古灌区是世界灌溉工程的典范,是古代水利工程的经典,代表着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与长城一样是秦汉以来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它不仅属于宁夏,还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同样属于未来。为了更好保护管理,确保永续利用,计划成立专职保护管理机构,编制保护规划、出台保护条例、制定保护标准、建设展示中心,深入挖掘研究治水历史、广泛宣传讲好治水故事,提升全区人民文化自信,助推宁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b></p> <p class="ql-block"><b>2024年8月13日拍摄于宁夏青铜峡大峡谷旅游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