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和知青的情结</p><p class="ql-block"> —朱 忠 </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的金秋十月,我作为市直单位的下放干部,响应毛主席的号召,跟随一批干部们来到了万龙山垦殖场,名叫五七战士。我分配到紧挨总场的东坑大队河下生产队,住进了当时该生产队长谭汝汉家里。与我一起下放到东坑大队的干部还有同在剧团的演员胡淼、程子玲夫妇,还有打扬琴的吴文慈,还有市百货公司经理胡明亮全家老小,还有市医院的护士长朱玲和她在市工商局工作的丈夫杨群,还有市直单位的刘均宜女士等人。还有一大批来自市区所有中学的知识青年,他(她)们都是老三届初高中的毕业生,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来接受贫下中农的教育的。众多的下放干部和知识青年将这个山区搞得人山人海,好热闹啊!</p><p class="ql-block"> 知识青年们都被分配到山上的各个生产队了。到后的第二天晚上,知青们都自发的集合在万龙山的大礼堂。举行了一个盛大的文艺晚会,各显其能,演出了众多的舞蹈、合唱、独唱等节目。我也和从小在东门一起长大,玩得好的李蔚华(他也是人民中学来插队的知识青年)笛子吹得相当好,我俩也现场来一首二胡与笛子的合奏《北京有个金太阳》,配合默契,一气呵成,成了晚会最受欢迎的节目。当时,到现场观看节目的还有总场负责下放干部和知识青年工作的谭副主任(人称谭胖子),他看后非常兴奋和高兴,第二天就找到我和胡淼说有这么多优秀艺术人才,想成立一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我俩也同意他的这一想法。就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当时就挑选了下放在万龙山的胡淼和我还有京剧团下放的京剧武生朱广福,市杂技团的赵月英等专业人员以及知青中的佼佼者:宋西萍、钟明中(人称老六)李蔚华(人称笛子乃)、李叶青(文学创作者)、李星琴、张命田、毛唐生等共计20余名组成的宣传队成立了,并立即创作和排练了一台精干的小节目:如宋西萍和老六表演的小品《一只破碗》,我和蔚乃的小合奏,还有我创作的表演唱《访韶山》和小歌剧《红哨》及各种舞蹈和独唱、合唱等。由谭副主任亲自带队到山区各大队进行演出,深受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活跃了山区的文化生活。而且还影响到邻近的茅店、新泉、麻田等公社,后来这几个地方的知青们也相继成立了宣传队,都引起了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我记得万龙山宣传队还代表萍乡参加了宜春地区的文艺汇演呢!</p><p class="ql-block"> 我是当时下放干部中年龄最小的干部,还带着工资下来的,生产队也知道我的情况,一只单身乃,和知识青年一样大,所以,生产队也很少管我,有空闲的时候,我也会自觉地去队里参加一下劳动,但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宣传队和总场当时刚建的阶级教育展览馆在搞布置。因我的两个弟弟朱宏、朱浩也是知识青年,也同时下放到东坑和南岭,所以一有空我就会去南岭、槽下等大队去玩,与知青们也聊得来,因我住在东坑,知青们从山上下来去总场就要经过我住的地方,他们会来我家歇歇脚,喝口水,有时到了中午我还会带他们去总场食堂吃顿饭。因为我在总场总务室买了饭菜票,闲着时间我自己做饭吃,忙的话就在食堂吃。</p><p class="ql-block"> 时间到了七0年底了,我在万龙山差不多呆了快两年了,这时萍乡市武装部需成立一支市武装基干民兵独立团宣传队,要从有知识青年的万龙山、新泉、麻田等地抽选一些有文艺特长的人组成,并从下放干部中抽调了下放在麻田的市采导演刘域初,作曲兼打鼓的易均略,下放在新泉的市京剧团编剧沈衍华,京剧演员张鸣和万龙山的胡淼和我等干部以及知青们如:宋西萍、李星琴、张命田、赵月英和茅店的知青赵曰萍、张耀明(耀古佬)和新泉、麻田的知青:刘起、魏海萍、胡国兴、杨桃英、李淑忠、旷小珠,彭义豪,汤申安,兰安全。彭是万龙山的知青,汤和兰是大安里的知青,汤申安还当了独立团宣传队的副隊长,后又当了安源镇的副镇长,邓必清等20余名知青成立了独立团宣传队。当时还有两位优秀者钟明中和欧阳兆中突然落选,引起大家的猜疑,后来便知是因家庭出身和海外关系的问题政审过不了关而被落选,由此,老六还伤心地哭了几次呢!市武装部将独立团宣传队放落在芦溪镇,几位下放干部被安排到镇政府上班,知青们都分别安排到几个镇办工厂上班。大家都是白天上班,利用星期天和晚上的时间进行排练。因当时市里的专业剧团都已解散,所以,市里的大型演出活动包括接待外宾的演出均由独立团宣传队承担。因芦溪离萍乡城太远,后来将宣传队搬到了安源,几位下放干部仍被安排镇政府上班,知青们全部到安源机床厂上班。</p><p class="ql-block"> 知识青年张命田,六八届萍矿中学初中毕业生,响应毛主席号召也随矿中的同学们下放到了万龙山,而且被分配到了东坑大队的河下生产队,与我同住上下屋。她能歌善舞,也被选入万龙山宣传队当舞蹈演员。当时总场的革委主任吴文友要把她调到总场去当播音员,但她还是选择了去独立团宣传队,与我一起出山了,后来就成了我的爱人了。真是患难见真情啊!</p><p class="ql-block"> 专业剧团七二年以后就恢复了,当时要排大型的剧目还要移植样版戏,所以急需充实一些年轻演职员;剧团领导知道我与知青们的关系,就要我物色几个来剧团,我当时就推荐了宋西萍、刘起、李蔚华、张耀明、刘恩群、易安泰等几位知青来到了采茶剧团工作,并且是纯事业单位编制的身份,这几位后来都成了剧团的骨干力量,特别是笛子乃李蔚华,不但笛子吹得好,还有很好的文学基础,创作了采茶戏《孽龙洞传奇》,还和剧作家肖增建一起创作了电影剧本《月光下的小屋》,该剧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了儿童电影故事片,被推荐参加印度国际电影节并荣获了最佳故事片奖,为此殊荣而又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出名后广西电影制片厂要调他去当专业编剧。而剧团因此没有吹笛子的被卡住不放,我为此急了,赶快在江西机床厂找到了一位吹笛子的青年叫易宏智,经领导批准后,将他调入了剧团,这就让李蔚华去了广影厂,多年后,因为电影的不景气,广影厂也下马了。他就被调到了广西日报社,负责南国早报的编辑工作,几年的刻苦努力,评上了高级编辑职称,现已退休定居南宁。</p><p class="ql-block"> 以上就是当年我这个年轻的下放干部与知识青年们的情结吧。有感而发,请诸君指正为感!</p><p class="ql-block"> 撰 写;朱 忠 2024年7月 </p> <p class="ql-block"> 市文联主席漆宇晴(右)与戏剧家朱 忠(中)亲切交谈</p> <p class="ql-block">朱 忠(中)与老知青朱 浩,钟太中的乐器合奏</p> <p class="ql-block"> 老神调(市釆茶剧团参加全省器乐合奏比赛中,老神调获一等奖,二胡主弦演奏朱 忠)</p> <p class="ql-block"> 我的二胡学生罗红霞现在浙江音乐学院任敎,暑假回萍来家看望我,即兴合奏两首。她毕业於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在萍乡学院工作几年评上博士学位,前年被浙江音院招聘为敎授。</p> <p class="ql-block"> 万龙山垦殖场革命委员会关于抽调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人员的通知</p> 重返知青村合影 <p class="ql-block">万龙山公社文艺演出队部分人员合影;70年摄</p><p class="ql-block">一排左起;欧阳兆中,赵月英,赵曰萍,旷小珠,宋西萍,文军勇</p><p class="ql-block">二排左起;朱 忠,钟明中,赵曰萍爱人,常楚明,彭义豪,张耀明,</p> <p class="ql-block"> 万龙山东坑大队八十年代以前的陇田,现已开发为温泉度假村和繁华的商业中心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