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乙瑛碑》是刊刻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的一方碑刻,又称“百石卒史碑”“孔龢碑”“孔和碑”等,无撰书人姓名,属隶书书法作品,现存于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乙瑛碑》与《礼器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书法上,其书体方整,结构严谨,笔势刚健,书法雄劲,字取横势,粗细相间,起笔藏锋,收笔回锋,长笔画呈弯弧,波尾大挑,折角圆和,波势蕴柔,中敛旁肆,潇洒飞逸,气韵盎然,被近人推为东汉绮丽书派的代表,是汉隶成熟的标志碑之一。</p> <p class="ql-block">据碑文记载,鲁相乙瑛上书请为鲁城孔庙置守庙者及祭祀孔子费用应由王家承出等,经司徒吴雄、司空赵戒转呈皇帝,得以批准。后乙瑛离任,而由继任鲁相平选孔和(孔龢)为守庙百石卒史,由鲁令鲍叠造作百石吏舍等。《乙瑛碑》即是为纪念中央批准设置孔庙百石卒史一事而立,立于东汉永兴元年(153年)。</p> <p class="ql-block">《乙瑛碑》的结体,寓风流于严谨之中,具有“冠裳佩玉”的韵致和俊逸潇洒的意趣。避免了追求“宗庙之美”所可能带来的板滞,肃穆而有清新活泼的气息。如“奉”字和“奏”字的字头宽大,字底窄小,两者形成强烈的对比而不失重心;两个“府”字,趣味不同,各有变化,一个竖撇低垂,笔画相连,形态紧凑,一个竖撇高抬,形断意连,松而不散;“须”字的左偏旁位置甚高,因右偏旁波画宽展,两点撑开,形成了稳重的主体,所以高低错落而不失平衡;“试”字和“乾”字的左偏旁写得特别大却无喧宾夺主之感,夸张的形态和独特的结构极富个性色彩;“司”字的横折弯钩,或伸展形成端庄紧凑的三面包围,或收缩构成倚侧开放的两面包围;“少”字似人斜卧,展示出倚侧舒展之美;“叠”字笔画层叠,形态高耸,势如山岳;“穷”字的竖、撤下伸,两“口”上抬;“成”字扁压而右戈逸出。这些字或是一脚着地展现出“金鸡独立”的动态美,或是扩大笔画间偏旁间的反差,呈现出新颖独特的结构形式。</p> <p class="ql-block">《乙瑛碑》的章法有如下三个特点:</p><p class="ql-block">①纵有行,横成列,格局恢宏。《乙瑛碑》在排列上纵看成行,横看成列,整体章法次序井然,步伍整齐,自不待言。由于《乙瑛碑》结字上下和左右比较均衡,线条的粗细、轻重无较大起伏,外形方正,停顿有度,所以,整体布局更加规范,呈现出宏碑巨制、高文典册、气格宏大、高古典雅的庙堂之气,适合置身于曲阜孔庙这种庄重肃穆之所。</p><p class="ql-block">②横向取势,字距大于行距,波涌之势强烈。同其它成熟期的汉碑一样,《乙瑛碑》结字左舒右展,横向取势。凡是撇画、钩画尽量左掠,凡是波画、捺画尽量向右肆展,因此,碑中的绝大多数字属于扁平结构,只有少数字比较方正,从而整体布局形成字距大于行距的章法形式。书写者越往后写越心手双畅,因而,碑后半部分向左右的展放之势越加明显,越加流畅,精彩纷呈。字距大于行距的格局产生横向开张的气势,在行列有序之中,字里行间更加流畅自然,气格更加恢宏。共4张</p><p class="ql-block">③呼应连贯,左盼右顾,纵横涌动。《乙瑛碑》虽然结体端庄,章法上纵成行,横有列,但其笔画富有变化,整体布局毫不呆板。纵看,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并不是孤孤零零,而是笔断意连,上下呼应连贯,衔接和谐。由于字的形态大小不一,间隔有大有小,其字距并不是均衡划一,空间分割或疏或密,显得敞朗透气。还由于每个字重心取向上的上下左右移位,所以,一行行的中轴线左右摆动,摇曳生姿。从横向看去,行与行之间靠得很紧密,有的几乎搭肩接踵,整体观望,像一排排涌动的洪涛巨浪向前推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