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浮游于书法</b></p><p class="ql-block"><b> 廖林泉 </b></p><p class="ql-block"> 当日光或月光覆盖了天地屏幕,覆盖了大多数人的眼帘时,我在"玉景苑”中呷一口香茗,陶醉于纸砚笔墨之中。</p><p class="ql-block">.在这样幸福的时代里,谁都有自己的偏门爱好,有空沒空的人们,或立或行或坐或歪靠在沙发上刷视频,聊天,抢红包。有的人一日三场牌局大战尤酣,有的人忙于应酬,误于杯盏。就这样艰辛地活着,当然也是一道光景。或许是麻痺自醉。因为嗜好,因为职场,因为无聊,因为必须。活在当下,充满挑战、机遇与风险,善良与丑恶并存的世界中,他们中大多数人是无可厚非的。</p> <p class="ql-block">然而,有可厚非的是另类。</p><p class="ql-block"> 另类不是怪物却近似怪胎,比如离群,比如好青灯黄卷,比如越来越离线于平常生活,捞起砚池笔墨。古碑残帖,真草隶篆,汉印古玺。听起来好像是老学究旧文人之癖,但是,在当今的网络智能时代,快节奏的飓风把这些人挤到边缘。而站在这边缘相握不放的人群中,有我的微影,有我的汗水,有我追随和崇拜的先师同仁。</p><p class="ql-block"> 古人云,"万物皆具灵性”,或许,我是从娘胎里就不识牌九,烟酒不沾,不好于群伙中无聊神侃,却偏好文字堆砌,金石书篆。某生之余,常常弧灯只影于案前;闲暇之时,对话窗月,悟书法点划横竖与人生,修撇捺弯钩之劲挺为情性,曲折委婉而处世。择交友、拜明师。崇古篆之朴茂,汉隶之厚重;慕唐宋之风雅,明清之意趣。</p> <p class="ql-block">汉字书法,是华夏文明的根基,承载着五千年的金木水火土,飞驾起万里长城之龙脊,奔腾着九曲咆哮之黄河。三皇五帝的圣明,忠臣良将的豪迈,贤达绅士的英姿,庶民百姓的血泪。庚续不灭的香火,耀燿于世界东方。</p><p class="ql-block"> 汉字书法,不尽是技法,是人类的智慧,是东方的哲学,是人性本原的升华,是独特的东方的艺术。帝王将相书写的是千秋社稷,达者志士书写的是兴邦安泰。得意时书写的是波澜壮阔,失意时书写的是败荷残月,洒脱时写的是清绝禅意,孤闷时书写的是滴露鸣蝉。而我,书写的只是浅湾涟漪。</p> <p class="ql-block">君不见,大庭广众之下,嗨声雷嚎,笔墨飞溅,甩头掷笔的江湖剑客。飞书射书,鼻书趾书乱发书者,为博人眼球,作奇弄怪。甚是自辱其身的犬狈,数典忘祖的小丑。</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丑美并存世间中,当素墙上挂着一幅高品位的作品时,除了点线面给我们以感观艺术所带来的冲击外,其书法文字中深邃的内涵,才是文化艺术作品的灵魂,才是挂作品人的本意,才是写作品人与读懂作品人的心心交融。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不只是有美的视觉,还承载着文明教化的功能,才是其作品的永恒生机。</p> <p class="ql-block"> 一幅好的书画作品,要表达的往往是作者的心语,是作者对世事的感悟,对人生的解读以及人性的剖析。或超然,或励志。劝善的,感悟的等等。但是,一幅高雅的作品,必须要有相应文化底薀的读者才会去品读,才能读得懂。而我,只是这书法艺术航船上的乘客,浮游两岸的风景,慼受千帆竞流,荡滌心扉之余,也在寻归心灵的栖巢。有词为证:江城子.书法</p><p class="ql-block"> 十年书剑苦空忙,细思量,暗神伤。伏案挥毫,废纸裹清香。魏晋汉唐诸古帖,皆临遍,鬓飞霜。</p><p class="ql-block"> 贫家灯下读书郎,烛花长,月临窗。静夜无眠,伴我字千行。梦里涂鸦成墨宝,康乐寿,笑声扬。</p><p class="ql-block">二零一二四年八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廖林泉:</p><p class="ql-block">原上饶县第十三、十四届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江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江西省文史学习委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