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五丈原诸葛亮博物馆(诸葛亮庙)位于陕西省岐山县蔡家坡镇南的五丈原上,南依秦岭,北俯渭水,三面临空,两边环水,地势险要,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大军由斜谷出师伐魏,屯兵五丈原。与魏将司马懿对垒于渭水南岸,两军相持百余日,诸葛亮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诸葛亮,后人于元初年在五丈原上建诸葛亮庙,该庙也历经了明、清多次修葺。</p> <p class="ql-block">“五丈原”的来历:其说法有三;一说此原前阔后狭,最狭处仅五丈;二说秦二世西巡至此时,原头曾刮起五丈尘柱大风;三说原高五十余丈,原称五十丈原,口口相传,简成了五丈原。</p> <p class="ql-block">五丈原属黄土台原(塬)。</p> <p class="ql-block">五丈原的地质地貌为南连秦岭浅山,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沿山宽0.5公里,北部宽1公里,南北长2.5公里,原面呈“琵琶”形,向北倾斜。(图片来自于网络)</p> 这就是关中平原上的"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八百里秦川。 <p class="ql-block">从蜀国的汉中到魏国的长安,中间隔着一条绵长的秦岭山脉。想要从汉中穿过秦岭到达长安,自古以来只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和子午道四条道路。这4条道路虽然都可以直达关中,但由于要穿越秦岭,所以每一条都是崎岖凶险。五丈原正好位于褒斜道(又称斜谷)的最北侧的出口位置。</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是在第五次北伐时,从关中出发,兵出斜谷,最终抵达了五丈原这个地方。实际上,从五丈原到长安城只有200多里地的距离,当时诸葛亮屯兵在这里,距离他心心念念想要攻克的长安城已经非常的近了。</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总共进行了5次北伐,其中有三次走的是祁山方向,另外两次中,一次是走的陈仓道,一次是走的斜谷。</p> <p class="ql-block">所谓的祁山方向,实际上是避开秦岭的四条崎岖山道,从祁山古道转一个大弯,然后从陇西方向自西向东进入关中平原。这样行军虽然绕了一个大大的远路,但是却避开了秦岭4条崎岖的山道,利于大军的行进和后方粮草的补给。</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时要走这条路呢?</p><p class="ql-block">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是从祁山绕道,同时还安排赵云率领一支部队从斜谷进军,让曹魏误以为这是蜀军的主力。而实际上诸葛亮却声东击西的出现在了祁山附近,把曹魏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只可惜,由于马谬大意失街亭,使得蜀军失去了钳制曹魏援军的战略要地,曹魏援军源源不断的赶来,迫使诸葛亮只能前功尽弃的退回了汉中。</p> <p class="ql-block">从这之后,曹魏就加大了陇西地的战略防守,并且牢牢守住了街亭这个隘口。已经53岁的诸葛亮自知时日不多,抱定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决心,所以在第五次北伐选择了从斜谷出兵。</p> <p class="ql-block">为这次出征,诸葛亮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在汉中一带实施大规模的劝农政策,鼓励百姓耕种;另一方面,在斜谷沿线修造了很多粮仓,进行粮草的储备。同时,他还发明了木牛流马,也就是一种通过人力推动的木质机械结构,可以实现在山路中的粮草运输。</p> <p class="ql-block">木牛流马,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汉十万大军运输粮食。</p> <p class="ql-block">为了这次北伐,诸葛亮足足筹备了三年的时间,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北伐都准备充分。</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庙分东、中、西三进院落。中院为主院,分献殿和正殿。献殿大门上方有一横扁,书有“五丈秋风”,殿内有诸葛亮出师表石刻展,还有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诸葛亮一生评述石刻。献店和正殿之间有八卦亭,展示诸葛亮研究八卦,并按八卦布兵摆阵。</p> 月英殿,月英是诸葛亮的结发夫人,小名阿丑。 <p class="ql-block">既然诸葛亮准备的如此充分,为什么还会停滞在了五丈原呢?</p><p class="ql-block">首先因为五丈原处于一个被山川河流包围的地理空间上,向东须渡河,而魏国的司马懿早已在渭水沿岸扎下了长长的营垒,在渭河北岸也有日夜巡视。所以,诸葛亮只能在五丈原驻军。</p> <p class="ql-block">其次,司马懿清楚蜀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粮草和诸葛亮的健康,采取"坚壁拒守"的战术,不管诸葛亮怎么挑衅,就是坚守不出。</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向前,有司马懿的拦截;想决一死战,对方又坚守不出;若绕过司马懿的营垒偷偷渡河,又会在半渡之时遭遇郭淮的截击。</p> <p class="ql-block">另外,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前,他做了三年的准备,现在,又一次出师未捷,面对时间不多的余生,心有不甘,不愿意就此退兵。</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非要打魏国呢?诸葛亮认为,蜀国只有一州之地,想要和坐拥九个州土的魏国抗衡,就必须尽快北伐,尽最大可能占据领土上的优势。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和蜀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将拉得更大,蜀国的灭亡将会是迟早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所以,诸葛亮受困于五丈原上,虽然无法向前行军,却始终不甘心撤兵。最终,对峙了一百多天后,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上。</p> 八卦阵,在里面走一圈,还真有点迷糊。 在观景台观看五丈原,像是一堵长长高墙。 <p class="ql-block">诸葛亮,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青年时期耕读隆中,后刘备三顾茅庐,离开襄阳从政治国。在长达二十七年的社会实践中,他辅佐刘备父子内修政理、外接孙吴、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北伐曹魏,历尽艰辛,为我国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华夏的统一,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智慧才能和奋斗不息的精神。赢得了世人的称颂。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言,更传之千古,千百年来他一直被视作智慧的化身、真诚献身的楷模和封建贤相的典范而名标青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