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到内蒙古包头市去看看,是我期待已久的一趟旅程。有朋友可能问我,那里既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宜人的风光,为什么要去包头?其实这里面藏着我一个小小的心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家可曾知道?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有三次大的人口迁徙事件,分别为“闯关东”、“下南洋”、“走西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闯关东是发生在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主要涉及山东、河北等地向东北地区的大规模移民。这一迁徙过程被称为“闯关东”,其中的“关”指的是山海关,而“东”则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由山东电视台拍摄,李幼斌、萨日娜主演的电视剧《闯关东》,我反复看过无数次,剧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事件,可以说都是当年那些山东人不屈不挠,不畏艰难,勇闯关东的血泪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下南洋,也是发生在清末民初时期。由于当时中国国内战乱不断、政局动荡,大量华人主要是华南的福建、广东等省份的人,为了生计和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选择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地区,目的地是主要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有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这一现象被称为“下南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走西口”,则是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的四百余年间,无数的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因生存压力或寻求更好的生活机会,选择背井离乡,通过西口(主要是长城北的口外,如山西杀虎口、陕西府谷口、河北独石口等)前往蒙古草原等地谋生,目的地是归绥(现呼和浩特)、包头、以及鄂尔多斯,巴音淖尔等河套地区。这一迁徙活动不仅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还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电视剧《走西口》正是反映了山西田氏一家在国仇家难的情况下奔赴包头一段心酸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为山东人,对于闯关东这段历史自然十分熟悉。我曾多次到访东北三省,游览当地美景,了解当地文化。如今的东北人,上数三代70%以上都和山东有着血缘关系。我身边好多朋友也是当年随父辈到东北,改革开放后又回到山东老家。遥想当年,人们离乡背井,远赴他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无论如何都需要很大的勇气。无论是海路,还是陆路,无不充满难以想象的艰辛。即使能够顺利到达关东之地,也会面临狼豺虎豹、低温严寒等恶劣环境。因此,闯关东的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和敢拼的精神。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当代东北人耿直豪爽,诙谐幽默,吃苦耐必须劳,热情好客的性格。如今东北地区文艺体育人才济济,可能于此有关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新加坡是下南洋的一个主要目的地。我曾于1999-2000年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一年。南洋理工大学(NTU)是新加坡两所著名国立大学之一,其前身南洋大学就是由出身福建集美的南洋企业家陈六使先生出资创建的第一所海外华文大学。新加坡古称淡马锡,又称星洲,也叫狮城。新加坡原是马来柔佛王国的一部分,1967年8月9日独立。截至2023年,新加坡总人口约592万,其中公民和永久居民约为407万。华人占人口的大多数(约74%),其余为马来人、印度人和其他种族。在李光耀先生的领导下,新加坡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济富庶,环境优美,人均收入位居全球前列,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被誉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花园城市国家。如今的新加坡依然保留着很多当年华人下南洋的遗迹。座落于NTU校园的华裔馆,曾是原南洋大学的行政楼,如今已被新加坡政府定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国家保留文物之一。牛车水商业区被称为中国城,是新加坡华人聚集最多的地方,拥有中国各地的小吃,中国元素随处可见。可以说,新加坡如今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离不开当年下南洋的华人所做出的历史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内蒙古我曾去过几次,去年还跟朋友一起前往兴安盟,满洲里以及呼伦贝尔等地观光游览。但是,内蒙古西部地区,特别是包头以及鄂尔多斯还从没去过。自从看了电视剧《走西口》后,我就萌生前往包头看一看的想法,想实地了解一下当年的晋、陕等地的人们走西口的真实情景。特别是在我已有闯过关东,下过南洋的经历,再体验一下走西口的感觉,更是我一个强烈的愿望。恰好今年的炎炎夏日,有朋友约我共赴内蒙古观光游览,消夏避暑,让我有机会实现这一多年的小小心愿。下面,有请朋友们随着我的镜头一起,去看一看当年走西口的一些真实的场景吧。</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呼和浩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因北靠阴山山脉的大青山而得名,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这里也是当年走西口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我们首先来到呼市的【昭君博物院】,深入了解两千多年前,昭君出塞,汉匈和亲的历史文化。在落日余晖下,漫步于【塞外老街】,望着当年商贾云集的古老商铺,伴着特色蒙味美食,喝着当今新鲜扎啤,仿佛自己也成了一名走西口的过客。第二天一早,又迎着初升的阳光,走进市区中心的【大昭无量寺】,深度游览这座建于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由蒙古土默特部落的首领阿拉坦汗主持创建的大昭寺,它不仅是呼和浩特最早兴建的喇嘛教寺院,也是蒙古地区有影响力的黄教寺院之一。最后,我们来到人气爆棚的【内蒙古博物院】,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通过大批出土文物和珍贵照片,详细的了解这片神奇土地从远古到现在的历史演变。战国时期匈奴王鹰顶金冠饰,辽代的彩绘木棺,元代的钧窑小宋自造香炉,均为该院的镇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包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离开呼和浩特,我们乘坐高铁到达包头,入住青山区一所商务酒店。高铁站偶遇的美女的姐,祖辈就是走西口的山西人。当天的晚餐是当地正宗火锅小尾羊。我们了解到,包头市位于黄河几字湾的北面,阴山山脉横贯其中,历史上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交界处。包头是蒙语“包克图”的谐音,意为“有鹿的地方”,因此,包头的地标就是三鹿腾飞。如今的包头,常驻人口276万,是内蒙古最大的工业城市,中国重要工业基地,有草原钢城、世界稀土之都、世界绿色硅都之称。在包头,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五当召】。有着北方的小布达拉宫之称五当召,位于包头市东北大青山深处,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因寺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敖包山坡上(蒙语"五当"意为柳树,"召" 为庙宇之意),所以人们称其为五当召。与拉萨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扑楞寺并称为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我们又来到【北方兵器城】。这个依托北方重工集团建立兵器城,是华北地区首家军事特色景区,也是军迷们的天堂!兵器城展出新中国自主生产及引进的各类退役武器,包括装甲车、火炮、战斗机、导弹等。我们前往【包头钢铁集团】打卡留念。其前身包头钢铁厂,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设的钢铁生产基地,周恩来总理曾亲自为包钢1号炉出铁剪彩。现如今,包钢已逐步转型为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位居全国500强之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鄂尔多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鄂尔多斯,蒙古语里是众多宫殿的意思,是我们此行最后一站。我们从包头出发,越过黄河,就进入鄂尔多斯辖区。鄂尔多斯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的18个典型地区之一,拥有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众多城市名片。2023年人均GDP26.47万元(北京20.03万元/人;上海19.03万元/人),富裕程度可见一斑。曾经一度因房地产被称为鬼城的康巴什区,随着市政府的搬迁,如今已经成为现代化的新兴城市中心。夜晚的大型音乐喷泉,集声、光、水、色于一体, 主喷最高209米的水柱直冲云霄,气势雄伟,蔚然壮观,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驻足欣赏,展现出鄂尔多斯的雄厚实力和精神风貌。我们走进【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园】,在北疆往事年代幻城景区,伴随着一幕《口里街》沉侵式实景剧,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上海风情以及改革开放以前的年代记忆。在蒙古源流景区,富丽堂皇的大殿,气势恢宏的宫门,无不显示出蒙元时代的威武霸气,被誉为草原上的故宫。在【成吉思汗陵园景区】,沿着九十九级台阶式步道缓步前行,巨大的成吉思汗铜像映入眼帘,三座蒙古包相连的宫殿式陵寝供奉有成吉思汗的衣冠冢,很多来自各地的蒙古族朋友身着民族服装前来祭奠朝拜。大殿正中成吉思汗雕像背后的蒙元疆域图,向我们展现了一代天骄当年的雄才伟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四天三地的“走西口”结束了,时间虽短,收获满满。总的感觉,呼包鄂三市经济发展超乎想象,城市建设品味高雅,当地人民朴实无华,各族人民和谐相处。最重要的是,当年的走西口的人们依然影响着这些城市。我所接触到的出租司机、餐厅老板,宾馆服务员等,祖辈大都是来自于晋陕等地。如今,当代走西口的年轻人也不在少数,只是少了当年的悲壮和艰辛,他们用知识和青春在这里实现自我价值,也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此,中国历史上曾经的三大人口迁移地全部游历完毕,了却了我一桩小小的心愿。我个人觉得,无论是闯关东,下南洋,还是走西口,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心酸史,也是一部创业式。首先,历史上的人口迁移,都是人们无奈的选择。无论是生活所迫,还是躲避战乱,离乡背井,远走他方,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心。第二,迁移的过程为迁移地带来先进技术,迁移人民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第三,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与原居民的思想融合。第四,从背井离乡到客居他乡,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最终和原居民一起共同成为当地的主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日月轮回,时光变迁。如今的我们虽然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年代,远离战乱,生活富足。但是,人口迁移的步伐依然没有停止。随着全球化、城市化的进程,好多农村人口的进了县城,中小城市人口移居大中城市,流入北上广深,还有的走出国门,定居异国他乡。相比于当年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那种定向式人口迁移,如今的这种分散式的迁移之路,也必将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产生巨大影响。我身边的好多朋友,退休之后就随着孩子一起生活在北京济南深圳等地。有的子女还结成跨国婚姻,在异国他乡含饴弄孙,多年之后有很大可能落地生根,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一支重要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其实,无论是当年的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还是如今人口迁居大中城市,移居发达国家,都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多年之后,人们再回头看看如今的城市化、全球化带来的人口迁移大潮,不知有何深远影响?产生怎样的变化?不知后人作何评价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哥哥你走西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哥哥我,炎炎夏日“走西口”……</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