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新疆行(天山篇)

怀怀(熊绍怀)

<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参加【熊猫专列】疆湖万里行旅游团,于2024年7月20日清晨乘车从成都出发,穿越秦岭山脉,途经陕西、‌甘肃等省区,行程约2100公里,耗时近33个小时,在次日下午17时多到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p><p class="ql-block"> 在后十多天的旅程中,专列采取“晚间行车睡眠,白天停车游玩”的方式,<span style="font-size:18px;">奔驰在西域广阔的大地上</span>。我们乘车穿梭在高山戈壁景区之间,我们迈着已不矫健的双腿举步在山路草径之途,近距离接触塞外自然风光,倾听着导游娓娓动听的介绍,饱览和探寻既美丽而又神秘的新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新疆简况</b></p> <p class="ql-block">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这片神奇的土地,汇聚了大自然赋予的鬼斧神工与文化特色,展现着无限魅力和灿烂光彩。 北部阿尔泰山脉巍峨雄壮,中部天山山脉绵延纵横,南部昆仑山脉高耸入云,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和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镶嵌其间。 其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奇特多样,高山、河湖、盆地、绿洲、沙漠、戈壁交错分布。 在这里,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奔腾不息,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碧波万顷。更因高山湖泊天山天池、人间仙境喀纳斯、绿色长廊吐鲁番葡萄沟、空中草原那拉提、地质奇观可可托海等美景的存在,更是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新疆的历史悠久而丰富多彩,古丝绸之路的通道,古代文明的结合点,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都见证了这里灿烂的过去。新时代的新疆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上更是取得日新月异的变化,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新疆的历史悠久,在公元60年前的汉朝时期,就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省,并取“故土新归”之意,改称西域为“新疆”。1955年10月1日,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p class="ql-block">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也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面积约为16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六分之一。首府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长达5600多公里,周边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八国接壤,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p><p class="ql-block">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56个民族,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不同文化底蕴的多个民族和谐相处,各民族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多元文化。 </p> <p class="ql-block">  新疆,因其广袤的土地和荒凉的戈壁沙漠而闻名。新疆除了43万平方公里的沙漠,其余的123万平方公里则是由山地、草原和绿洲组成,是资源丰富的宝地。</p><p class="ql-block"> 新疆的地理位置是欧亚大陆的中心,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东西方陆上贸易的必经之路,历史上的西域繁华一时,商队和骆驼队伍曾从这里启程,开辟了古丝绸之路。</p><p class="ql-block"> 新疆的重要地理位置为其带来了巨大的区位优势,西北接壤8个国家。除了俄罗斯和蒙古外,还有阿富汗、哈萨克斯坦等4个中亚国家,以及南亚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中亚地区与新疆在民族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疆是连接中亚至欧洲的枢纽,</span>一带一路”战略的关键地区,重要的关口之一就位于新疆西北部的霍尔果斯市。新疆因此成为辐射中亚的重要经济中心。</p><p class="ql-block"> 从新疆喀什南下,通过喀喇昆仑公路可直达巴基斯坦,并穿越到达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构建了重要的中巴经济走廊。这不仅连通了南亚,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一环。未来的经济发展将聚焦于亚欧大陆,地处中心的新疆地区,其地理位置的优势将带来无限潜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山天池</b></p> <p class="ql-block">  天山天池景区是我们在新疆景点打卡的第一站。</p><p class="ql-block"> 天山天池是远古冰川运动造就的冰碛湖,湖面海拔1910米,南北长约3400米,东西最宽处1500米,水面约5平方公里。天池曾有瑶池、冰池、龙湫、龙潭、神池等称谓。传说这里是西王母和众仙女沐浴和梳妆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 据《穆天子传》记载,公元前989年,周穆王姬满驾车西游来到天山瑶池,西王母设宴款待,周穆王以丝绸玉器相赠。西王母即席作歌:“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周穆王随即唱和:“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临别时,西王母依依不舍地对周穆王说:祝君长寿,愿君再来!然而,周穆王却一去不复返。 </p><p class="ql-block">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感这段凄美的爱情佳话,留下了千古绝唱:“瑶池阿母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个动人的故事如诗如梦,在天池流传了几千年。</p> <p class="ql-block">  天山天池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境内,距离乌鲁木齐市约100公里。它坐落在博格达峰下的半山腰,海拔近2000米。天池是一个天然的湖面呈半月形的高山湖泊,四周群山环抱,雪峰耸立,湖水清澈见底,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之中的璀璨明珠。天池四周,云杉、塔松漫山遍野,苍翠欲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  天池周边的自然风光十分迷人。湖面碧绿幽蓝,清澈见底,被群山环绕,宛如一颗镶嵌在群山怀抱中的蓝宝石。特别是在天气晴朗时,雪山倒映在湖中,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美不胜收。景色随四季变幻,呈现出不同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天池地区生物资源也非常丰富。这里栖息着多种野生动物,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雪豹、马鹿等。漫山遍野生长着天山特有的植被,如雪岭云杉、天山桦木等。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一个原始的自然王国。</p> <p class="ql-block">   天池的美,不止景色,更在境意。这里远离城市喧嚣,立于湖畔,置身秀丽山川, 谷风徐徐吹来, 令人心旷神怡, 犹如重返纯真年华。漫步在湖边的栈道上,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欣赏着四周风光,一切烦恼都烟消云散。</p> <p class="ql-block">  在色彩斑斓的末夏初秋季节,天池的天空湛蓝深邃,白云如絮,湖水更加幽深清澈。泛舟湖中,两岸层林尽染,墨绿的塔松,火红的皂角,还有绿、黄相间的白杨树和白桦树,把一池碧水染得五颜六色。</p><p class="ql-block"> 天池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湖光山色,更在于它那四季变换、各具特色的景致。春日里,冰雪消融,春水潺潺,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夏日,绿荫蔽日,凉风习习,是避暑的绝佳去处;秋风送爽,层林尽染,天池更添几分静谧与深邃;冬日,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宛如童话世界一般。</p> <p class="ql-block">  “定海神针”是一棵古榆树,又称“镇海古榆”,此榆树位于天池北岸,海拔为1915m。这颗古榆树相传是西王母的神簪化成。</p><p class="ql-block"> 传说王母娘娘在瑶池举办蟠桃会,各路神仙应邀赴宴,唯独瑶池水怪未被邀情,它便兴妖作怪,翻池倒海,搅得周天寒彻,蟠桃会无法畅饮欢歌。西王母盛怒之下,顺手从头上拔下一枚宝簪,插在瑶池北岸,镇锁水怪,平息怒涛。后来,在插宝簪的地方,长出了一颗榆树。</p><p class="ql-block"> 这颗古榆独生独长,树冠大如伞,状如帝王金舆华盖,面海向南,孤芳傲立。按说这海拔近2000米的地方榆树根本不能成活,可天池边就有这棵千年古榆,如今还郁郁葱葱挺立池边,且池水再涨也不及其根部。特殊的自然环境,给这一枝独秀的古榆,添神增奥。</p><p class="ql-block"> 不少游客将心愿写好拴在树上,据说这样就可愿望成真。</p> <p class="ql-block">   新疆不仅是一幅壮丽的自然画轴,更是一部厚重的历史长卷。</p><p class="ql-block"> 今天,很多人品尝着吐鲁番葡萄和哈密甜瓜,欣赏着新疆的美景,不禁感慨,祖国边疆的宁和美丽。然而你可曾知道,一百多年前的新疆,差点沦落为和当今蒙古一样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当地人在介绍新疆时,都会不约而同的说到:新疆的完整要感谢两个湖南人,一个是左宗棠,一个是王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左宗棠抬棺收复新疆</b></p> <p class="ql-block">   回顾历史,在1864年底,晚清政府正忙于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际,新疆乱局突然而起,各地豪强开始割据纷争、各自为王。就在清政府自顾不暇之际,中亚浩罕汗国的军事首领阿古柏突然对我国新疆发起入侵,在其强大的攻势之下,新疆的乌鲁木齐以及喀什噶尔相继沦陷,3年之后,阿古柏在新疆建立起了“洪福汗国”。而就在阿古柏在新疆立足未稳之际,沙俄再次嗅到了利益的味道,随后立即出兵,于1871年成功占领我国新疆伊犁地区,使得整个新疆陷入了沦陷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当时,清朝因为国力受损,内外交困、财政困难等原因,无力同时应对内乱和外患两个问题。朝中存在着以左宗棠为首的塞防派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海防派之间的分歧。塞防派认为收复新疆是当务之急,而海防派则主张先发展现代海军,再处理新疆问题,引发了朝廷内部的政治斗争,这就是当时著名的海塞之争。 最终以左宗棠为首主张塞防优先的观点取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自古至今,新疆都是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可是,一直以来,新疆却始终是我国命运最为多舛的一块疆域。在19世纪之前,新疆虽然一直战乱不断,可归根结底还是民族内部矛盾,可是,随着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新疆乃至整个华夏大地很快就成为了西方列强的觊觎之地。</p><p class="ql-block"> 左宗棠这次西征,主要有两个目标,第一是彻底铲除阿古柏势力,第二则是一举震慑沙俄。是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领土收复之战。1876年,为平定叛乱,从沙俄手中收复新疆,已是64岁高龄的左宗棠,率领6万大军抬棺出征,誓死要与沙俄等侵略者决一死战!</p><p class="ql-block"> 1876年4月,左宗棠率领西征军出发,按照原定进攻计划,西征军很快就占领了乌鲁木齐周围地区,面对西征军的来势汹汹,阿古柏派驻在乌鲁木齐的守军快速溃逃,仅用了不到2个月时间,新疆北部全部收复。 </p><p class="ql-block"> 1877年4月,西征军正式出兵,在左宗棠的指挥之下,不足1个月,吐鲁番被快速收回,而眼看大势已去的阿古柏,最终服毒自杀。亲眼目睹了阿古柏的下场之后,沙俄主动提出和平谈判。</p><p class="ql-block"> 1881年2月24日,清政府和沙俄签订《伊犁条约》,清政府虽然被敲诈了一笔赔偿,但万幸的是,新疆地区的主权总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p><p class="ql-block"> 如果没有当年左宗棠西征,放弃新疆,我国的国土总面积将会减少166万平方公里。而新疆的伊犁又位于整个亚欧大陆的最中心,伊犁河谷更是伊犁地区的最大河谷,这里有长达近500公里的边境线,更是我国西北的最后防线,决定着我国整个西南地区的安定。如果没有新疆,那我国的边塞之地将变成黄土高原,这无疑会大大增加我国的安全隐患。</p><p class="ql-block"> 当然,新疆的各种天然资源也是一大宝藏。新疆虽然地广人稀,但是各种资源却极其丰富,其中石油资源占全国的30%,天然气资源占全国的34%,煤炭资源更是占全国的40%。</p><p class="ql-block"> 如果将新疆丢失,那无疑会给我国留下巨大的隐患。能源上会变得捉襟见肘,而战略防御上更是失去了一个最大的屏障。也正是因为有远见之明,左宗棠才会不惜生命也要收复新疆。</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的任何一块土地,都绝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的侵犯,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底线,更是华夏子民数千年来一直捍卫的尊严。</p> <p class="ql-block">  左宗棠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收复新疆的历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凭借他的智谋、勇气和坚持,最终成功收复了整个新疆,为清朝在西疆地区的稳定和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通过在新疆地区的严格统治和改革,成功削弱了当地的割据势力,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清朝对新疆的控制。他注重军事建设,改革军制,增援兵员,使得清军在战场上取得了优势。他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招降和移民政策,吸引了大量汉族移民前往新疆,加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力量。</p><p class="ql-block"> 左宗棠还重视改革治理,加强了新疆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发展。进行了一系列的土地改革,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业生产状况。还推行了现代教育,修建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官员和人才,推动了新疆的文化教育进步。</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些努力,左宗棠最终在1877年成功收复了整个新疆地区,并巩固了清朝在西疆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他的收复行动不仅恢复了新疆的稳定和统一,也为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他的努力和成就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成为历史上备受尊敬的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震解放新疆屯垦戍边</b></p> <p class="ql-block">  1949年初,解放战争胜利,征尘未洗的王震受中央指令,率领十万官兵,铁流滚滚,进军西域,解放新疆。他以大胆果断的军人气魄和对新疆人民的满腔热情,在斗争复杂、条件艰苦的情况下,接管建政,清剿土匪,屯垦戍边,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为巩固祖国边防、维护新疆稳定、促进新疆繁荣富强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赢得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崇高赞誉。</p> <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王震将军指挥大军攻宝鸡,克天水,饮马甘南,强渡黄河;随后冒着零下20度的严寒,自西宁北上,翻过终年积雪的祁连山,以日进百里的速度向酒泉挺进,兵临玉门关,直逼新疆大门,令新疆的国民党军吓破了胆。进疆部队在王震的率领下,顶风冒雪,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向天山南北挺进。</p><p class="ql-block"> 1950年1月20日,两路大军相继到达指定地点,消灭国民党的反叛势力,全面接管了新疆各重要城市、军事要地和千里边防,把五星红旗插上了天山、阿勒泰山和帕米尔高原,圆满完成解放新疆的战略任务。</p><p class="ql-block"> 王震将军仅仅用了6个月时间就完成解放新疆的任务,速度之快,令古人汗颜。历史上清朝收复新疆,费时2年多,耗资千万两;国民党进军新疆前后用了五年时间,才达到迪化。由此可见,王震的伟大之处。</p> <p class="ql-block">  新疆稳定之后,王震将军力主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指挥生产部队屯垦戍边、兴修水利、大力发展工业和各项事业,为新疆农业发展的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也实现了新疆财政经济状况的好转,大力的促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的团结,有效的巩固了新疆边防!</p><p class="ql-block">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天山南北掀起生产热潮,兴修大批水利工程,开荒百万亩,在北疆首次种植棉花和甜菜成功,并获得高产,结束了“自古北疆不种棉”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数十万解放军官兵铸剑为犁、垦荒屯田的历史是伟大的。</p><p class="ql-block"> 新疆有今日的繁华,离不开王震将军。如今开国上将王震纪念馆中依旧有一首道尽他传奇一生的诗:开邦立国著功勋,屯垦戍边宏业存。心血拓荒成锦绣,征人接力慰将军。</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八千湘女上天山</b></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命令驻疆二十万官兵垦荒屯田,扎根新疆。立志改变自古以来屯垦一代而终的局面,以达到长治久安的战略目的。</p><p class="ql-block"> 为解决屯垦戍边将士们的婚姻问题,王震司令员请求从自己的家乡湖南开始,征召女兵前往新疆。 在党中央建设新疆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参军狂潮席卷了湖南三湘四水,一时间,激情澎湃的湘女们蜂拥古都长沙,报名参军。</p><p class="ql-block"> 三年时间,一共有大约8000湖南女兵上了天山,号称“八千湘女”。在一个纯男性的铁血军营,八千湘女的进入,为这漫天黄沙的戈壁世界增添了无穷的温柔和希望。</p> <p class="ql-block">  湘女们经过数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到达了驻疆部队的营地,然而,等待她们的是更加严峻的挑战,住的是地窝子,吃的是盐水煮麦子,喝的是苦涩的地下水,尤其让她们不能忍受的是几个月无法洗澡。面对这些,湘女们号啕大哭,她们怎么也想不到,令她们魂牵梦萦的军旅生活,竟然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八千湘女的到来,为空旷的原野带来了生命的曙光,男兵们以最大的热情守护、关爱着这些妹妹们。部队领导则希望这些男女士兵能在共同的劳动中收获爱情,应征来到新疆的女兵们并不知道组织有意要在兵团中给她们安排对象,都斗志昂扬的和男战士们一同加入到新疆开发建设的浪潮中。</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姑娘和男战士之间产生了感情,最终自然而然的走到一起。有成功找到对象的但也有没成功的,没成功的也得到了组织的牵线搭桥。于是在新疆的戈壁滩上就多出了一个个小家庭,这些家庭给新疆注入了活力,也让建设新疆的事业得以延续。湘女们责无旁贷地扛起了先人们无法完成的两代屯垦的历史使命!</p> <p class="ql-block">  湘女们给兵团带来的不仅是歌声和欢乐,还有文明和希望。在她们中间,出现了新疆的第一位女拖拉机手、女维族语翻译、女歌唱家、女教师、女护士、女医生、女农业专家、女会计等。</p><p class="ql-block"> 继湘女之后,还从山东、河南、上海、四川等地又招了不少女同志进疆,她们和湘女们一样,在屯垦戍边的纪念碑上也刻上了自己的名字。同时,她们也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第一代母亲。虽然十几岁的她们,大多数不是自愿嫁给那些“老男人”的,但是她们依然安稳地过完了自己的一生,没有一个人离婚。</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她们像雪莲,盛开在天山;也有人说她们像胡杨,屹立在荒漠;有人说她们像戈壁荒漠中的骆驼刺,在戈壁滩上留下了足迹;但是更多的人愿意尊称她们一声第一代“戈壁母亲”,她们在新疆这篇广袤的大地上,奉献、安家、扎根,自豪地把一生都献给了新疆。</p><p class="ql-block"> 回望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共和国的屯垦戍边史,就是一部英勇悲壮的英雄史诗,惊天地泣鬼神。上天山的何止八千湘女?还有鲁、豫、川、沪四省共4万多人,有诗为证:“将士垦边不思还,五省红粉伴天山,新开良田万方里,换得塞外似乡关”。</p><p class="ql-block"> 尽管已经过去70多年,再一次听到当年八千湘女远赴新疆、垦荒戍边的豪迈壮举,我们仍然忍不住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八千湘女上天山是故事,也是传奇!</p> <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单列的省部级特殊区划,总部驻乌鲁木齐市,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高度统一的特殊管理体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辖14个师,设有若干个“师市合一”的直辖县级市,总人口达320多万人。</p><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前身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新疆军区,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二兵团和第三兵团组成。这两个兵团在解放新疆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称为“新疆的解放者”。</p><p class="ql-block"> 1950年,新疆军区改编为新疆军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第十兵团,分别驻扎在新疆的不同地区,从事屯垦、建设和戍边工作。</p><p class="ql-block"> 1954年,新疆军区撤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p><p class="ql-block"> 195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但仍保留军事建制和军事职务。</p><p class="ql-block"> 1962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恢复由中央军委直接领导,成为一个独立的省级行政区划。</p><p class="ql-block"> 1975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称为新疆建设兵团,简称兵团。</p><p class="ql-block"> 1981年,新疆建设兵团重新划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领导,但仍保持计划单列的省部级特殊区划地位。</p><p class="ql-block"> 1996年,新疆建设兵团恢复原名,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p><p class="ql-block"> 201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党政军企一体化管理体制,由兵团党委书记兼司令员统一领导。</p><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即是承担经济建设任务的国有大型企业,还是一个社会组织,拥有自己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事业部门,为兵团员工和居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p><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屯垦戍边的神圣职责,与边防部队、武警部队、公安部队密切配合,坚决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新疆的和平与安宁。</p><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促进新疆团结的重要力量。它在新疆的各个地区,积极参与和支持新疆的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工作,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互助互信,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个“准军事实体”,设有军事机关和武装机构,沿用兵团、师、团、连等军队建制和司令员、师长、团长、连长等军队职务称谓,涵养着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p><p class="ql-block">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一支开发建设新疆地区的重要力量,又是西域边疆的防卫长城。兵团将士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儿女,是新疆的建设者和守护者,在天山南北扎根散叶,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如今第一代的英雄们大多已驾鹤西去,但他们的子孙后代仍在继续着他们的梦想,他们的丰功伟绩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国人。</p> <p class="ql-block">   我们怀着浓浓的无限感概,离开旅程的首站乌鲁木齐市。列车将沿着开拓者的足迹,带着我们继续去一点一点揭开,新疆那令人心驰神往的壮美风光和独特文化的面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