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及晾晒

那时花开

<p class="ql-block"> 采访人外婆,外婆今年87岁,经历了非常艰苦的物资匮乏的岁月。外婆说最初的衣裤是纯白色的,男女同款,谈不上是否合体与干净,常年几乎不洗,因为只有一件,洗了就没有可穿的,只要蔽体就好。往后条件好一点,用锅底灰染成黑色的,也是几乎不洗,穿上后全身都被染上黑色。</p><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条件逐渐好转,有了蓝色和灰色用芦苇捆绑的衣服。上衣和裤子用不同的洗衣盆分开洗,洗涤用品是自制的碱,洗完后晾在柴火堆上或是塔在篱笆墙上;有时候也到河边洗,洗完后晾晒在暖和的河滩上,因为吃水到村里唯一的井里打水,水是很珍贵的,晒干后是那种清香的阳光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生产力落后、效率低,孩子也多,父母忙于日常生计无暇顾及孩子,所以孩子从小模仿着大人自己动手洗自己的衣服,说是洗衣服没人在乎洗得是否干净,有时候是连玩带洗,快乐无比。强调一点是洗衣服是女孩的活儿,男孩子是不洗衣服的,而且先洗男孩的衣服。晾晒时不能从裤子底下钻过去,说是遭霉运。</p><p class="ql-block"> 现在感党恩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咱们老年人也赶上好时光了,洗洗也实现了现代化。大件的炕单、被套,褥单、毛衣、棉衣之类的用洗衣机洗,洗完甩干后晾晒在外面晾衣绳上,不一会就干了。收衣物时满满的洗衣粉和洗衣液的清香的味道。小件的衣物如背心、毛巾之类的手洗,且随脏随洗不费功夫。</p><p class="ql-block"> 家里养了几只小花猫,小猫们在晾晒的衣物间嬉戏、耍个没完没了。有时把衣物弄掉在地上弄脏;有时用尖厉的指甲刮坏了衣物。家人们看见了最多也是嗔怪几句,把花猫赶跑。有时遇上刮风,衣物随风飘荡沙沙作响,大黑狗误以为有敌情,狂吠几声。</p><p class="ql-block"> 日子好了,希望更先进的洗衣、晾晒设施设施,进入千家万户。</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