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2024年8月17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陕西当代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导师,国家一级美术师刘长江先生应“巫溪县政协书画院,巫溪县美术家协会”之邀抵达巫溪,为巫溪政协书画院及美术家协会会员将进行为期一周的专业创作指导。</p> 第一天(8月17日)上午 <p class="ql-block"> 8月17日上午,刘长江老师结合范画引导会员们如何观画并讲解了创作流程及绘画中的技法及思考。</p><p class="ql-block"> 他谈到创作一般得经历——收集素材,提炼艺术符合创作,艺术表达(笔墨形式、点线面构成等)摹写,最终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及风格。</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他声情并茂结合自己的国展作品《月落星稀天欲明》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和想法,他谈到当自己踏上广阔无垠的黄土地时,就被黄土高原那苍凉恢宏的地貌和淳朴的民风所深深吸引。黄土高原经历亿万年地质构造的变化和风雨的冲刷形成了风貌独特的形态。那些千姿百态的沟壑和延绵不断的土塬,总会给自己带来一些思绪和创作灵感。那些错落有致的沟坎和白雪映衬下的黄土总是显得那么厚重而鲜亮,千里土塬如万马奔腾又如宁静的梦长映在自己脑海之中。</p><p class="ql-block"> 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提出了“中国梦”,寓意着中国人的伟大复兴之梦,中华民族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构思。陕北是他偏爱的地方,它沧桑、苍茫、厚重的气质吸引着自己。虽然这几年陕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它质朴、厚重的东西没有变化。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在经过多次的采风后,创作的冲动就十分强烈。于是就开始创作《月落星稀天欲明》这幅作品,作品以200cm×170cm的尺幅表现了陕北黄土地。画面上的古塬冬景体现了寒冬欲去,冬雪欲融,万物复苏,意欲表现昨天的一种景象,却又在期盼着明天到来。小草表现了万物即将复苏,其顽强的生命诠释着它对明天的渴望和期盼,寓意冬天就要过去了,春天即将来临的一个情景和状态。其用阴阳的虚实来入画,大面积的留白,表现冬雪将要融化。一轮明月是画面的画眼,是一种天欲破晓时的美丽瞬间,这是笔墨生发出的情景。墨破色,色破墨,让画面灵动起来。在笔墨处理上采用了启、承、转、合的传统构思方法。作品从生活中和人性里思考了许多新的感受,更加挥洒自由。《月落星稀天欲明》期盼明天的来临,寓意着祖国的春天已经到来。</p><p class="ql-block"> 他感叹采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去表现黄土地的厚重和伟大,也寓意生活在黄土上的人民是如何和命运抗争,特别是新时代的劳动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他指出在创作时,我们应注重“远看其势近看其质”一画一品很重要。我们得思考如何将“生活的东西艺术化,立体的东西平面化”。</p> <p class="ql-block"> 他结合自己的国展作品《启梦》谈到作品的立意,构图方法,景物“远中近”整体的处理,他强调“以大观小,以小观大”艺术及哲理思维。结合表现主题讲解了“画眼”的突出,具体手法,构图、层次、“虚实、疏密、黑白”对比,阴阳对比,启承传合的艺术表现都应为“画眼”服务,同时他强调表现艺术作品应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表现应与时俱进,心怀“人民”。</p> 第一天下午至第二天 <p class="ql-block"> 8月17日下午至8月18日上午,讲评了会员们的习作,并结合绘画理论进行讲解示范“如何修改画面”及“如何深入刻画”。</p><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指导会员们选材构思,并指导创作。</p> 讲评县政协书画院会员作品 示范讲解作品修改与刻画 <p class="ql-block"> 刘长江老师最终耐心讲解示范运用“勾勒皴擦点染”让一副又一幅会员的画和原来的样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瞧,小伙伴们的表情……</p> 指导构思与创作 <p class="ql-block">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为了珍惜学习创作时间,刘长江老师同会员们一起在画室共进方便午餐。随后又进入学习创作模式,学习的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技法,更是一种吃苦耐劳、勤奋拼搏、深耕力作……的艺术精神。</p> <p class="ql-block"> 刘长江老师听见学员们沙沙的运笔声,不由自主又开启了为学员示范创作模式。</p> 第三天室外写生指导 <p class="ql-block"> 即便已经立秋,巫溪县城 37℃以上的高温并没退去,刘长江老师率先垂范,不顾炎热,静观山水及北门沟的古城楼,边讲解边示范写生,一支签字笔亦能苍劲有力的去表现青山绿水小桥流水人家,古城楼,北门大桥……就在富有节奏的“点线面”中成了一幅幅颇有味道的画,画画过程中,我们谈到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英国著名植物学家</span>尔勒斯特·亨利·威尔逊(Ernest Henry Wilson)摄影作品中的巫溪北门。威尔逊是第一个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1899年至1911年,他先后4次来到中国西部考察,将数万份植物标本和一千多种植物种子带到西方,为西方的现代文明和东西方科学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在4次中国之旅中,威尔逊3次来到四川。他在四川境内考察时主要选择了两条线路。一是陆路,从巫溪、云阳、开县(现属重庆市)到宣汉,经达州、巴中、仪陇、阆中、盐亭、三台、金堂到成都。二是水路,从湖北宜昌由长江经重庆抵宜宾,再沿岷江经乐山到成都。到成都后,他又先后从两个方向进入川西,一是从成都启程,经什邡、绵竹、安县、北川、平武、松潘、茂县、汶川、都江堰返成都;二是从都江堰出发,沿卧龙、小金、丹巴、康定、泸定、汉源、乐山返成都。</p><p class="ql-block"> 在长达十余年的考察期间,所到之处,威尔逊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照片,详细记录了100多年前四川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巫溪县城北门及码头。 从巫溪县城北门及码头可以看到当年宁静祥和的场景。巫溪地处渝、陕、鄂三省市交界处,位于大巴山东段南麓,是我国中部腹地南北通道的战略要冲。自东汉建县以来,巫溪名称多次变更,明朝为大宁县,因县名与山西临汾的大宁县同名,民国年间改名巫溪县。</p><p class="ql-block"> 据《大宁县志》记载:“光绪22—23年,知县熊登弟以工代赈,沿河岸由北门至东门、南门,用条石建城墙280余丈,高1丈2尺,并作护城河堤。”</p><p class="ql-block"> 巫溪古城地处大宁河畔,所以城墙兼有“御敌”和“防洪”的双重功能。图中北门的门洞上有“拱辰”二字。“拱辰”本意为拱卫北极星的意思。出自《论语·为政》:“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p><p class="ql-block"> 看着历史悠久的北门古建筑我们亦谈起上“古盐都”宁厂古镇,“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踏着青石板自然也聊到了北门沟“旧颜换新貌”人居环境整治成功范例的故事和烤鱼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就这样自由握着手中笔,铺开一张纸,吹着千年的风,品味着古今的故事,描绘着美丽的巫溪!</p> <p class="ql-block">网络巫溪历史图片</p> <p class="ql-block">姚厚光老师速写</p> 第四,五天创作指导 <p class="ql-block"> 范画指导——从写生到创作一幅完整的画进行讲解示范。</p> <p class="ql-block"> 刘长江老师现场范画之作1</p> <p class="ql-block">刘长江老师现场范画之作2</p> <p class="ql-block"> 指导会员创作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 图及视频:张焱、唐迷等县政协书画院会员;巫溪历史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文及编辑:韩明银(冰雪)</p><p class="ql-block"> 注:部分文字资料引用网络资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