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甘南被誉为“中国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其脱俗的美景和浓郁的藏区风情便是你心中的诗和远方:这里有肥美草甸,因此牛羊成群;这里有湿地花湖,因此鸥舞翩翩;这里有怪石嶙峋,因此云雾缭绕;这里有藏区古寺,因此有经幡信仰……</p><p class="ql-block"> 国家地理说这里是一生必去的地方!这个夏天,我来了!</p> <p class="ql-block"><b>D1:兰州→黄洮交汇观景台→刘家峡水库之奔驰沟观景台→炳灵寺石窟 → 夏河镇(住)</b></p> <p class="ql-block"> 车出兰州市一个多小时候后,到达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的“刘家峡水库”上游段。这里有一处神奇的景观:母亲河“黄河”与它的第二大支流“洮河”交汇形成了清晰的分界线。两河一清一浊一绿一黄,交融却不渗透,泾渭分明。俯瞰此景,犹如一个巨大的“鸳鸯锅”,让人无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处被称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认知中以为黄色的才是黄河,其实…… 浑浊灰黄的是洮河,碧绿清澈的才是黄河啊!</p><p class="ql-block"> 原来黄河的上游段都是清澈蔚蓝的。而洮河,流经区域由于生态遭到人工破坏,大量的森林被砍伐,大量的草地劈为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大量被冲刷的泥土被冲到洮河里,洮河绿水倒成了黄汤翻滚的黄水了。</p> <p class="ql-block"> 从“黄洮交汇观景台”出来没多久,惊奇地发现沿路有一片海…… 烟波浩渺,峰云叠嶂,水天碧蓝如一色!</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谁想此情此境却是黄河,太震撼了!</p><p class="ql-block"> 此处是黄河上游的“刘家峡水库”。黄河的源头之水原本就是这般的清澈碧绿,透明度极高,就是在经过这个水库之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雨季造成的山洪携带大量黄土泥沙汇入黄河,黄河因此才变成了真正的“黄河”,一路向东流去。若不是来这里亲眼见识,我也很难真正体会到什么是“黄河本不黄,只因容纳百川才变了模样”。</p> <p class="ql-block"> 乘车沿山路上“奔驰沟观景台”,放眼望去,蓝天白云,丹霞碧水,时有快艇、轮船驶过,划出一条长长的水波,使库区变得灵动起来。附近的山塬如“神龙探爪”般伸进库区,碧绿水色与赭色丹霞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 “龙爪”上,一道飞虹横跨波光粼粼的水面。“刘家峡大桥”为西北地区最大跨度的悬索桥,桥梁建设时首次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作为悬索桥桥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直径的钢管混凝土结构。</p> <p class="ql-block"> 下午驱车前往今天的第三个景点:炳灵寺石窟。</p><p class="ql-block"> 相比甘肃的“敦煌莫高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就显得低调许多。这座石窟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西南约四十公里处的积石山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西晋初年开凿在黄河北岸大寺沟的峭壁之上,正式建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距今1600年。最早称为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唐代称龙兴寺,宋代称灵岩寺,明朝永乐年后称炳灵寺,“炳灵”为藏语“仙巴炳灵”的简化,是“千佛”“十万弥勒佛洲”之意。</p> <p class="ql-block"> “炳灵寺石窟”初凿于西秦,是它的第一个开窟高潮。之后北魏,唐,明代三次复兴。这四个朝代便是炳灵寺石窟历史上佛教最为兴盛的四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而北周至隋代的造像从北魏细颈细腰、秀骨清像转型演变为形体丰满、挺拔秀美的造型风格。这时期的造像大多比例匀称,造型丰满,动作舒展,具有纯厚的造型感。隋代的壁画,由于元、明以来密宗画的刷新和重制,保存下来的不多。唐代和含吐蕃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造像风潮再次兴起,炳灵寺石窟的开凿进入第二个主要时期。此时开窟造像之风胜过此前任何一个时代,达到了全盛时期。</p><p class="ql-block"> 约在元、明之际,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利用原有洞窟进行了大量的重修重绘,从而留下了在同一洞窟里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两种佛教艺术共存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 现存有窟龛216个,共计石雕造像815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石刻题记62处,各类佛塔56座,藏品438件。窟龛集中分布在下寺区长约350米,高60米大寺沟西侧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171窟唐代“自然佛”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p><p class="ql-block"> 石窟群分为上寺,下寺和东沟。现在只能参观下寺。有普窟和特窟,普窟门票50;特窟有5个,169窟和172窟一起是300元每人,126窟80元,128窟60元,132窟90元。169和172是西秦的最早石窟和壁画,剩余3窟都为北魏。讲解普窟50-100元。特窟票含讲解。</p> <p class="ql-block"> 第3窟,窟内正中依山雕凿一唐代四坡顶、仿木结构石塔,塔基与崖体相连。窟内四壁及石塔表面壁画系明代重绘藏密题材。塔背面塔身下层有“大明……嘉靖……”的壁画绘制发愿文墨书题记。窟内壁画均为后来重绘的藏密内容,题材丰富繁杂,线条精湛娴熟,展示出高超的创作技巧。其中在石塔塔身部位的背面( 西面) 、南面和北面,分别绘有以水月观音、文殊五尊和乘象普贤为中尊,周围布满千佛的三大士组合,塔正面长方形龛两侧各绘一佛二胁侍菩萨,龛下方绘世俗供养人像。此外,在塔身上方与三珠宝冠下方的石塔四面横长方形界面上,还绘有五方佛、三世佛、众菩萨、大白伞盖等佛母,以及萨拉哈、毗瓦巴等成就上师像。</p> <p class="ql-block"> 第4窟,在唐代雕塑中,此窟造像略显修长,雕琢精湛,生动入微,服饰刻划仿佛有丝绸的质感,是唐代造像盛期的优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 因炳灵寺地处西北,与青藏高原相临,在唐朝中后期被吐蕃控制,壁画和石窟有不少臧传佛教的元素。如明王像,宗喀巴大师像,六字真言等。最典型的是70窟的八臂十一面观音像,密宗风格。</p><p class="ql-block"> 八臂十一面观音是密宗所奉六观音之一,其密号为变异金刚。十一面由上而下分五层,最上层为庄严佛面;第二层为三眼獠牙暴笑容;下三层每层由左、中、右三面,合为九面,呈清丽慈善的菩萨相。</p> <p class="ql-block"> 第82窟,汉藏佛教并蓄,显密教法共存。</p> <p class="ql-block"> 北魏石窟在炳灵寺的数量不少,这个时期造像风格开始汉化,瘦骨清像褒衣薄带的士大夫形象开始出现。如125窟,释迦、多宝佛并坐,二佛均长耳,眉眼细长,双目微闭下视,高鼻薄唇,面容清秀,略微上翘的嘴角蕴含笑意,身着双领下垂式的宽薄袈裟,头微微侧向对方,似在低声谈论,宛若南朝清谈玄学的文人雅士。</p> <p class="ql-block"> 炳灵寺唐窟虽已带有程式化的痕迹,但仍有部分造像,不失准确精美,凸显大唐神韵。尤其炳灵寺下寺中段17-88龛是唐代窟龛最集中的区域,主要开凿于初唐和盛唐。</p> <p class="ql-block"> 第21窟,内雕一菩萨立像,手持莲蕾、净瓶,下身多残毁,但腰部胯部的扭动依然传神。</p> <p class="ql-block"> 第23-29龛,炳灵寺石窟唐代壁画最集中的区域。如第23窟,虽然被香火熏黑,但绘制的团花佛、菩萨项光、连枝莲花化佛,龛顶的宝盖和卷云纹依然精细。</p> <p class="ql-block"> 第30龛,内雕三身菩萨。造像很小,但丰满秀丽,姿态生动,是典型盛唐菩萨造型。</p> <p class="ql-block"> 第62、63、64这组佛龛,是炳灵寺唐窟中最精湛的作品。尤其是第64龛,一佛二菩萨二天王,都有不同程度的残损,但仍能看出造像艺术的精美。居中的立佛,眉宇清秀,宁静从容。唐代是佛教造像世俗化、中国化的成熟时期。你看此龛两旁的胁侍菩萨,形体丰满,端庄优雅,逐渐远离佛性,世俗人物的感情性格得到着重的体现,仿佛看到当时妇女仪态的优美动人。此窟不仅在炳灵寺中是最完美的雕塑作品,也代表了唐代造型美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第86龛,此龛的壁画是炳灵寺唐窟中壁画保存最佳,艺术水平很高的。壁画色彩艳丽,布局疏密有致,以流云、华盖、花草等为主的纹饰图案华丽流畅,线条富于变化,施色奔放热烈,具有强烈的装饰感,反映出盛唐富丽堂皇的社会气息。</p> <p class="ql-block"> 134窟(北周),半圆形穹窿顶窟,正中高坛基上木胎泥塑一佛二胁侍菩萨,南、北侧各一结跏趺坐佛一立佛。窟内壁画为唐代重绘,正壁绘众菩萨及供养人赴会场面,窟顶绘千佛。</p> <p class="ql-block"> 浮雕舍利塔:舍利塔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仰覆莲须弥座,座下有圭角。塔身为汉式仿木构建筑式样,正中开龛,用于存放高僧舍利。翘角塔檐上方刻有吻兽。塔刹为藏式风格,相轮横刻成13层,自下而上逐渐变细。刹顶成尖顶火苗状,塔身正面的小龛内至今还保留着泥塑“擦擦”。</p> <p class="ql-block"> 普窟沿着河岸布置,因刘家峡大坝的修建,很多石窟在水位上升后被淤泥封固。参观的石窟层距原底层石窟有十多米高距离。</p><p class="ql-block"> 炳灵寺普窟中的一些小龛,千百年来暴露在日晒雨淋中,能保留至今,甚是难得!造像们遭受风化,五官、面容日渐模糊,终会隐入历史的尘烟…… 今日我们幸运如斯,能与这些艺术品作千年对话,感恩遇见!</p> <p class="ql-block"> 第16窟,北魏。<span style="font-size:18px;">造像原位于窟龛群中部下方15米处的卧佛院中,</span>因1967年建筑防护堤坝,经考古测绘、拍照、档案记录后,将窟内涅槃像分9段装木箱迁出原窟,2001-2002年复原后陈列于窟龛群对面的卧佛殿内;窟内壁画考古清理后保存于炳灵寺文研所内。</p><p class="ql-block"> 龛内泥塑释迦牟尼涅槃像,长8.64米,脚穿木屐。搬迁清理过程中发现造像有唐代、明代两次重修层。表面的明代重修层有螺髻、严宝,施以彩绘,庄严华贵;底层的唐代重修层为磨光高肉髻,颈有三道纹,丰腴安详;最内层为瘦骨清像,含蓄沉静的北魏原塑层。2001年搬迁后复原北魏时期原塑层后陈列展出。</p> <p class="ql-block"> 171窟唐代佛像“弥勒大佛”是炳灵寺石窟中最为高大的佛像,也是中国第五大佛、世界第九大佛。</p><p class="ql-block"> 弥勒大佛为摩崖浅龛浮雕像,高27米,唐开元十九年(731),以陇右群牧使兼凉州观察使薄承祧为首的大批陇右官员共同参与营建。造像面相丰润,神态庄重,身着覆搭右肩袈裟,善跏趺坐,体态雄浑伟岸,造型朴实庄严。</p><p class="ql-block"> 大佛头顶左右有两个天然洞穴,通过木栈道相连,分别是特窟169和172。两窟组合在一起售票,票价300元。两窟距坝面40米高,要通过木质楼梯攀爬而上,坡度近70度,非常陡,但它们是炳灵寺精华中的精华,不容错过!</p> <p class="ql-block"> 进入169窟,首先感觉这是个形状极不规则的洞穴,窟内造像和壁画都是应不同时期的要求先后营造而成,并无统一规划。窟内满壁开龛造像或绘制壁画,洞窟、塑像、壁画反映了佛教初传入汉地时中国早期石窟的面貌特征。</p><p class="ql-block"> 特窟不允许拍照,照片来自图册和网络。</p> <p class="ql-block"> 169窟始建于十六国西秦时期,窟内造像大部分为公元四世纪末到五世纪初的作品,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我国早期佛教艺术的特色。明嘉靖年间,老栈道损毁,石窟得以隐藏于悬崖顶端,历经乱世,彩塑、壁画竟保存完好。 </p><p class="ql-block"> 169窟值得一看的重点实在太多了:墨书题记、键陀罗和秣菟罗风格的造像、凹凸晕染的壁画、我国现存最早的维摩诘像、昙摩毗和道融的供养人像和榜题、鱼鳞纹倒三角背光的思惟菩萨、面带微笑的苦修像…… 真的太丰富了,看不够根本看不够!</p><p class="ql-block"> 在这半开放的山洞里,千佛萦绕,西方三圣、菩萨飞天供养人,经过千年的时光,依然清晰鲜艳,令人震撼。西域的晕染、北魏的清秀,北周的圆润,苦修佛的禅悦,维摩诘的自在,共处一窟,洞外山石嶙峋,黄河远上,洞内是隔绝人间的佛国宇宙,屹立千年。望着满窟的造像和壁画残片,可想而知这里曾经是多么辉煌!</p> <p class="ql-block"> 第6龛建弘题记,题记高0.47米、宽0.87米, 500余字,内容为第6龛造像发愿文,末书“建弘元年岁在玄号三月二十四日造”(公元420年)。1963年第二次石窟调查时发现了此题记。“建弘题记”是迄今中国石窟中发现最早的纪年题记,比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最早题记还要早整整100多年。</p><p class="ql-block"> 它的发现为中国早期石窟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佛教初传入汉地提供了确切的时间证据,在中国石窟寺营造史上具有开创意义,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当时发表于《文物》杂志上的考察简报如此评价建弘题记的价值:169窟建弘元年题记的发现不仅为炳灵寺石窟的开创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也为我们研究西秦的佛教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同时还为全国其他各大石窟的早期造像与壁画在分期断代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标帜。</p> <p class="ql-block"> 第6龛,是第169窟最为漂亮精致,手法最为精湛的造像,带有明显的键陀罗和马图拉式造像风格。西方三圣中间为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左侧菩萨为大势至菩萨,右侧菩萨为观世音菩萨。佛结跏趺坐于覆莲座上,禅定印, 高肉髻,高鼻厚唇,颈粗短,宽肩细腰,外穿半披肩袈裟。主尊佛塑造于420年,是全国石窟寺中保存最早的西方三圣造像。</p> <p class="ql-block"> 第7龛三佛立像,仅有中间一尊保存完好。第7和9龛离得很近,造像都是受印度本土秣菟罗风格的笈多时期影响。</p><p class="ql-block"> 秣菟罗风格源自公元2世纪的印度,造像头发表面磨光,面相浑圆,大眼,身躯硕壮,没有欧式面相,继承着阿育王时代古塔雕像的传统风格。大衣质地轻薄,紧贴身体,衬托出清晰的肢体外形,衣纹均没有写实感。</p><p class="ql-block"> 但到笈多时期,在秣菟罗的基础上,造像身体比例协调自然,体魄健康,长圆面相,头上有密集的螺髻,大衣轻薄紧缠如曹衣带,水波衣纹刻法继承秣菟罗的非写实传统,极细的突线衣纹像健陀罗通肩装立佛那样自左肩处向下呈放射状分布。</p> <p class="ql-block"> 第9龛内的西秦三世佛,轻薄透体的通肩大衣,使躯体的轮廓充分地暴露,挺拔潇洒,刚劲有力,体现了人体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第16龛,在低于膝盖的角落,一尊西秦的“思惟菩萨像”面带微笑地看着世间变幻。菩萨像长发披肩,面带微笑,舒相坐姿,座椅靠背为倒三角鱼鳞纹装饰。</p> <p class="ql-block"> 第17龛佛右胁侍菩萨像,像高2.35米,头束扇形发髻,发带于一侧打结,长发披肩,戴中亚流行的柱形长耳铛,斜披络腋。</p> <p class="ql-block"> 第20龛的释迦牟尼苦修像,造于西秦时期,距今已有1600年,生动刻画出佛陀在尼连河畔“肉尽筋现如坏屋椽,脊骨连露如筑竹节”的苦修状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苦修题材造像。</p><p class="ql-block"> 不同于丝绸之路上其他石窟中面显愁容的苦修像,这尊苦修像神态坚毅,表情愉悦,在血腥残酷中保持从容、仪态优雅的笑。肉体虽饱受折磨,但精神达到了最高境界,那是一种坚韧和高贵,是同一时期苦修像中弥足珍贵的艺术杰作。</p> <p class="ql-block"> 第22龛佛菩萨立像</p> <p class="ql-block"> 第23龛内的佛像,也是窟内较早的造像之一。五尊佛像,并排而坐,由其丰满的体量、挺拔的身姿和庄重的神情所体现出来的是佛的威严与神秘,使观者自然地产生一种肃然起敬之情。</p> <p class="ql-block"> 石窟壁画作为石窟艺术的一部分,是与石雕或泥塑等其它艺术形式共同表现佛教艺术的,但壁画所表现的内容,雕塑是无法达到的;壁画所表现出的丰富多彩,雕塑是无法企及的;壁画对石窟建筑所起的美化装饰效果,雕塑是无法比拟的。</p> <p class="ql-block"> 除了雕像,169窟还有大量西秦时期的西域式壁画,以表现大乘佛教内容为主。壁画技法采用中原传统的线描法与西域晕染技法相结合的方式,色彩传承了凉州地区以石绿、土红为主的形式,这种文明的交融碰撞的产物才是最为精彩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 第11龛所绘的维摩诘像是我国石窟中现存最早的维摩像。画面中维摩诘面容俊秀,半卧于帐内床榻上,与顾恺之画维摩诘像有“清赢示病之容, 隐机忘言之状”相印证,表现的是《维摩诘经问疾品》的内容:维摩诘为在家信佛的居士,他常常称病在家,因其道行高深,佛要派弟子前往探病,维摩诘利用这样的机会向众菩萨、弟子们讲说其佛教思想。</p> <p class="ql-block"> 第11龛的说法图,佛、菩萨、飞天的造型具有西域式特点,而旁边供养人的形象却是汉民族特征,展现了佛教初传入汉地时与中原文化结合的艺术形式。</p> <p class="ql-block"> 第12龛西秦梵天劝请图,在以墨线勾勒轮廓线条的基础上,仅在双眉、鼻梁、颈部施以白色的晕染,体现了中西绘画初步结合的特征。画面中双飞天身躯弯曲呈“U”形,于佛右侧献花起舞,菩萨身着袒右肩袈裟,持物供佛,一黄发卷曲、高鼻深目的西域人单膝跪向佛陀,烘托了佛陀说法的精彩场面。</p> <p class="ql-block"> 第172窟,始凿于北魏,在洞窟的北壁,分两层摩崖造像。上层佛像雕于北魏早期,佛像磨光高肉髻,大眼唇薄,印度式圆领袈裟,马图拉式曹衣出水风格,双手禅定印。北壁的下层佛像雕于北周,佛像肉髻低平,面略圆,袈裟厚重,已有汉地风格。同一洞窟,从上层到下层,从北魏到北周,造像由削瘦变得丰满,风格变迁非常醒目,仿佛一段艺术史呈现在面前。从北周再往后,就是中国造像艺术的巅峰﹣﹣隋唐。</p><p class="ql-block"> 172窟号内有木构阁楼,木阁内南、西、北各有泥塑一佛二菩萨,为北周时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 炳灵寺石窟,是一处自然与人文兼得的景区,千峰竞秀,崖如刀劈。</p> <p class="ql-block"> “炳灵寺石窟”地处偏远,几年前还需要坐船才能达到,石窟的盗采和损毁相对较小得以保存的很完整。</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包车前往,一路上是典型的丹霞石林地貌,壁立千仞,炳灵湖镶嵌其间。灵动的水,秀美的山,呼应着古老的石窟。来“炳灵寺石窟”的同时还可以领略美丽的黄河石林风光,这是天、地、人乃至风与流水共同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 这里分布面积约0.6平方千米的紫红色砂砾岩,因风化、侵蚀等原因被切割成基座相连、峰顶分离的丹霞峰丛,矗立于黄河之中,气势雄伟,状若“万笏朝天”。</p> <p class="ql-block"> 夕阳下山,人迹散去,整个景区都安静下来了。只有那黄河之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流淌打转,默默地守护在炳灵寺石窟身旁走过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