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苏平:澧水热血船工魂

林维平4985167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创作者 林 维 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片拍摄 林维平 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背景音乐 《故乡的河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出生在澧水河畔,从刚懂事开始,便在河边挑水、洗衣和玩耍。清澈而宁静的澧水河,虽没有黄河那样的怒吼,也没有长江那样的绵长,而它宛如明镜的河水,却给年幼的我带来无限遐想。说来惭愧,早已誉满全球的《澧水船工号子》,直到今年6月1日,我才在常德河街的舞台上,第一次亲耳听到。演唱这首歌曲的领队,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苏平。只见他带领演员们,在舞台上身着粗布衣裳,脚穿稻草编成的草鞋,随着一声高亢有力的"开船咯",歌声便在舞台上回荡。它像远古飘来的颂歌,唤醒沉睡千年的潺潺流水,点燃船工心中的豪情万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 题 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根据《澧州志》《澧县志》记载,澧水船工号子早在明代就已产生并获得初步发展,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之际,澧州(今澧县)是澧水流域重要的商埠码头,也是湘西北进出口集散中心,境内的劳动人民多以行船运货为生。一时间,澧水河上船来客往,歌声起伏,连绵不绝,成为澧水船工号子的雏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湘资沅澧,湖南著名的四条河流,澧水独秀。它北端发源于桑植县的杉木界;中端源出于湘鄂边境八大公山东麓;南端源起于永顺县的步塔。三源合流之后,经桑植、永顺、张家界、慈利和石门,过临澧、澧县、津市和安乡,一路揽八大支流直奔八百里洞庭。茹、溇、渫、温、黄、澹、涔、道和澧水干流,总称"九澧",所以澧县自古享有"九澧门户"之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光倥偬,曾经繁华的澧水流域日渐归于沉寂,孤独的河流上,那些与水相生相融的人们早已散去,唯有关于力量与生命的长歌依稀留存。上世纪50年代至今,澧水船工号子以多种形态变身,从原生态奔流的大地河床到代代相传的绚丽舞台,总有一些人努力着,在不断拾取与失去中,留住澧水文化的精彩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年幼的黄苏平和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 青年时期的黄苏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出生于澧县的黄苏平,从小生活在澧水河畔,听着铿锵豪迈的船工号子长大,这种独特的成长环境,对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妈妈是石门人,与澧水有着深厚感情。当年幼的黄苏平表现出文艺兴趣时,在小学任教的妈妈不仅鼓励他坚持自己的爱好,并给他讲解船工在激流中拉纤喊号的意义,让他在成长过程中了解和体验船工号子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苏平的父亲黄继淦,曾是空军部队文化教员和文工团成员,转业后在澧县先锋中学当校长,后调任文化馆馆长。父亲在地方戏曲、二胡、歌词创作方面造诣颇深,不仅培养黄苏平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爱好,并言传身教,将他引入音乐殿堂。黄苏平在搜集整理《澧水船工号子》时期,得到父亲的支持和帮助。黄苏平回忆:"年少时,总能在澧水河边,遇见一拨又一拨光膀子船工。他们拖动漕船逆水而上,时而响起嘹亮的号子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世纪70年代初,黄苏平初中毕业,进入澧县机械厂任文艺骨干,后调任澧县剧团和文化馆。1979年,时任文化馆音乐专干的黄苏平,参加湖南省民间音乐大普查,共收集当地曲调1000余首。粗犷豪迈的船工号子,使他受到极大的震撼。从那以后,他多次沿澧水走访临澧、石门、桑植等地,查阅县志资料,采集词曲唱腔,将船工们在风浪博击中由民间小调转化而来的劳动号子,加以挖掘和诠释,形成独特的澧水船工号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黄苏平师傅刘志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黄苏平演出的剧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始的澧水号子,并没有固定的唱本和唱词,多数是即兴而起,随机而唱。为让这些人与自然的美妙和声不会失传,黄苏平时常拜访民间高手,将他们口授的音律用笔记下来,加以整理。郭祖灯是当地声艺俱佳的民间艺人,黄苏平在音乐普查时与他相识,以后多次登门请教,心得笔记整整记了一大本。当他偶尔得知一位船工遗孀会唱《摇撸歌》时,便怀揣一部老式录音机前去探望。这位79岁的老人,斜靠在旧木床上,一遍遍哼唱轻慢悠长的曲调,让那些热辣的情歌俚语,焕发出青春活力,令人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0年,黄苏平拜师慈利县一位乡镇文化站长满溢丙,收集澧水船工号子的三种板式。一是平板,也被称为"幺妹子嗬咳",一般是在风浪不大,缓水慢行时演唱;二是数板,速度比平板稍快,一般是在水比较深时船工们用力或两船比赛时演唱;三是急板,速度比较快,在险滩急水中行船,由一人领唱,其他船工合唱,可以带动集体的力量。号子的主要部分是"领",句子比较长,有实际内容;"合"也有长的句子,但大多是衬词,如"哎嗨"一类。</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7年,黄苏平终于在澧县刘家码头,找到有40年船工经历的刘志生,并拜他为师,经常到他保留的船上学习起锚、划船、撑篙、拉纤、唱号子,一学就是4年。黄苏平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认识到,澧水船工号子的价值在于,忠实记录澧水船工的泪水与辛酸,展现他们与大自然博斗的大无畏精神。正如专家们在《民间音乐概论》中评价:"澧水船工号子是十分著名而又具有代表性的行船号子,它艺术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结构完整成套",是民间音乐中的一块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澧水流域有少数民族居住,方言不同,澧水船工号子便分为上河腔和下河腔。"上河腔"在石门以上,桑植以下,水流湍急,河道狭窄,岩石较多,船工们行船难度大,所以号子高亢响亮,快速有力,衬词较多。"下河腔"从澧县到津市、安乡,地处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河道宽阔,虽有时出现强风和大浪,但相对上游慢了许多,所以号子的曲调舒缓、优雅,节奏比较缓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5年,澧水船工号子被纳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范围。为取得第一手资料,需以原生态的形式呈现澧水船工号子的韵味。可是,真正让逝去的时光重现,已没有那么容易。随着水运衰落,船工改行,那些曾在风浪博击中放歌的铮铮汉子已垂垂老矣。申遗小组的工作人员,只好沿着澧水流域,一个村一个村的寻找老船工。</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条搁滩多年的老渔船拖出来修理,船板刷上金黄透亮的桐油,儿臂粗的麻绳搬上甲板 ,纤长结实的竹篙插在船尾,沉甸甸的白帆刚挂上船,瞬间散发出迷人的味道。70多岁的刘志生师傅,领着一帮头发花白的老伙计,吼着船工号子重返澧水河。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黄苏平有20多天与船工们混在一起,撑篙拉纤十分熟练。2006年,《澧水船工号子》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4年夏,来自湖南卫视的《澧水船工号子》摄制组,在澧县宝塔湾的坝地上,架好机位准备拍摄。对《澧水船工号子》颇有研究的黄苏平,当了12天纤夫与教员。他背拉纤绳穿着大裤衩,打着赤脚,裸露的脊背呈现出黑红的色彩。帆船在纤绳的牵引下缓慢前行,粗粝的河滩布满乱石杂物,一不留神,尖利的蚌壳碎片扎破他的脚心,路上淌出一条鲜红的血迹。那一次,黄苏平亲身体会到船工生存的艰辛,被他们从苦楚中迸发的力量深深打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就是《澧水船工号子》的创作者,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苏平的不平凡事迹。自20世纪末,为了提升船工号子的影响力,黄苏平进行五次大的创新。1999年改编的《澧水船工号子》,作为《漫游澧州》的开篇音乐首次播放。2006年元月,将《澧水船工号子》改编成舞台剧,在常德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澧水船工号子走进千家万户。2011年,将参加长江流域号子展演的《澧水船工号子》,加入平水行船巧遇村姑的生活细节,反响强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7年11月,受邀参加北京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歌舞大赛,删减了《澧水船工号子》中多人撑船的场面,加入原生态《吆腰台》音乐和幺妹村姑的唱词,艺术还原船工号子的青春活力,最终获得综合组金奖、最佳编创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把《澧水船工号子》改编成无伴奏混声合唱,取得好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苏平除参加集体创作和演出外,个人作品也硕果丰厚。1982年,他创作的歌曲《咱村的姑娘真爱美》以及其它多首作品,在公开刊物发表和电台、电视台播放,并在各地演出达300余次。1992年,歌曲《洁白的追求》获全国总工会职工三热爱征歌三等奖;1995年,歌曲《手执骄阳多自豪》获中国音乐家协会、北京音乐周报征歌银奖。另有30多次获省、市各类文艺奖励证书。2000年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公开出版《黄苏平音乐作品专集》。</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来说,黄苏平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来,一直四处奔走。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已经有人开始《澧水船工号子》的资料收集工作,并由湖南歌舞团排演后参加全国民间音乐汇演。后来,国家歌舞团将其唱进匈牙利、莫斯科,获得国际民乐大奖得以传承。此后,澧县文化部门十分重视对《澧水船工号子》的收集整理工作,县文化馆为其举办研究会、培训班,县委、县政府拨专款采取保护措施,《澧水船工号子》得以传承。</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9年,澧县县政府制定《澧水船工号子》的中长期保护规划,决定由专人组织实施。黄苏平自动请缨,在多次普查的基础上,结集出版《澧水放歌·澧水小调歌曲集萃》。他在编创过程中,仿佛亲眼看到悬崖峭壁上,纤夫拉上货船,背勒纤绳、手抠岩缝、脚踏岩坎,在激流中拼博的场景。于是,黄苏平根据河流缓急的不同情况,创造出下水号子、平水号子、抢滩号子,放排号子等10多个种类,成为湖南原生态民歌的经典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黄苏平和两位徒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小渡口镇中心小学排练现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2年,澧县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通过图片、实物展现《澧水船工号子》的产生及传承故事,黄苏平定期到展厅讲解和表演。澧县文化馆常年开办培训班,面向社会招生,黄苏平现场教学。2019年,湖南文理学院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周,黄苏平应邀授课和演出,数万人次听课和观看、传唱船工号子。为了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2020年6月,澧县招考25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委托湖南艺术职业学院系统培养学习非遗等传统音乐的接班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年,黄苏平立志培养新一代传承人,他接受皮丕国、任长广、孙山青拜师学艺,在给他们传授技艺的同时,联合三人定期到澧县、岳阳、长沙等地中小学校授课。澧县小渡口镇中心小学成立一个"船工号子传承班",孩子们观赏黄苏平团队的精彩演出,聆听黄爷爷讲解船工号子的发展历史。在黄苏平的指导下,孩子们学习传唱船工号子,编成第一个儿童版的《澧水船工号子》节目。在学校六一文艺汇演中,孩子们一边唱,一边做着拉船的动作,为传承非遗注入新活力,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3年11月,《澧水船工号子》传承基地在黄家套景区正式挂牌成立,室内有60平方米大厅作为资料室,室外有演出大舞台,旁边还有一块大型宣传栏,小河边停着一只专供学生撑船、拉纤演练的木质帆船。自去年成立以来,已接待数千名学生进行研学活动,船工号子传唱学生500多人次,拉纤操练100多人。黄苏平在传承基地讲授词曲唱腔后,带领学生和游客"沉浸式"体验撑船和拉纤,目前已成网红景点,受到学生和游客的关注和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苏平的两个女儿在他的耳濡目染下,也被《澧水船工号子》深深吸引,立志将它推广下去。大女儿黄静是长沙市湘郡培粹实验中学的一位优秀教师。她从小热爱音乐,精通键盘乐手风琴,时常向班上的学生跨学科普及《澧水船工号子》知识,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小女儿黄心怡,毕业于南京师大音乐学院琵琶专业,执教于常德育英小学,由她改编的器乐合奏曲《澧水船工号子》正在组织学生排练,相信会有很多学习、展演的机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就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黄苏平的传奇故事。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毕其一生,从父亲手里捧过音乐的接力棒,又让女儿义无反顾的踏上音乐旅途,一家三代沐浴在音乐长河中。他为国家,为民族,献出一腔热血,让自己谱写的歌曲,在工厂,在校园,在乡间田野,在大街小巷飘荡;他将一条激流滚滚的母亲河,用毕生精力去挖掘、去传颂、去演绎,让它冲出崇山峻岭,悬崖峭壁,走向世界舞台;他为了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代,每天在校园、景点、小区奔忙,将音乐的秘籍传给那些热爱音乐的孩子们,让他们学有所成,走上国内外的音乐讲坛。写到这里,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向黄苏平致以崇高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恭迎您读拙作,给您敬茶问安!🍵🍵🍵🙏🙏🙏</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