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想你时你在天边,</p><p class="ql-block"> 想你时你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想你时你在脑海,</p><p class="ql-block"> 想你时你在心田。</p><p class="ql-block"> 走过华东k2→独竖尖</p><p class="ql-block"> 走过湖南k2→韭菜岭</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本尊总要走一下吧!</span></p> <p class="ql-block"> K2中文名称乔戈里峰,海拔高度8611米,为世界第二高峰,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位于中巴印边境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p><p class="ql-block"> K2BC为乔戈里峰的登山大本营,位于巴基斯坦一侧的喀喇昆仑核心区国家公园内,海拔4980米。</p><p class="ql-block"> K2BC徒步,指的是乔戈里峰大本营徒步。起点为Ashkole村,途径Baltoro冰川,抵达K2BC,再翻越5615米的Gondogoro La垭口,终点Hushey村。全程155公里,需要时间12 天。</p><p class="ql-block"> 每年只有7月份可以翻越Gondogoro La垭口,其它时间因为积雪太厚,由军方把守,不允许通过。这条路线位于中巴印边境线附近,不允许个人前往,必须通过当地登山或旅行公司组织。</p> <p class="ql-block"> 乔戈里峰~</p><p class="ql-block"> 是塔吉克语,意为“高大雄伟的山峰,又被称为K2。</p><p class="ql-block"> “K”指喀喇昆仑山,“2”是当时它是第二座喀喇昆仑山脉被考察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K2高度仅次于珠穆朗玛峰, 但其攀登难度远远高于珠穆朗玛峰,一度高居8000级雪山登山榜首,</p><p class="ql-block"> 乔戈里峰又被称为“野蛮巨峰”、“众山之王”。</p><p class="ql-block"> 昆仑山脉绵延数千公里,山脉上高峰密集。世界上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4座就耸立在这方圆十几公里之内:</p><p class="ql-block">世界第2高峰乔戈里峰(又称K2,8611米)</p><p class="ql-block">第11高峰加舒布鲁姆一峰(8068米)</p><p class="ql-block">第12高峰布洛阿特峰(8047米)</p><p class="ql-block">第13高峰加舒布鲁姆二峰(8034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月18号上午我们一行到达伊斯兰堡,下午塔克西拉参观。</p><p class="ql-block"> 塔克西拉(Taxila)~</p><p class="ql-block"> 塔克西拉(Taxila)位于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西北约50公里处,这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的著名古城,其佛教遗迹有2000多年的历史,覆盖了2500平方公里,是举世闻名的犍陀罗艺术的中心,也是南亚最丰富的考古遗址之一。</p><p class="ql-block"> 中国高僧法显、玄奘等都到过这里。塔克西拉的古城遗址也是世界著名的考古遗址,曾是佛教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是中国古代名著《西游记》中“西天”的原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唐玄奘曾在此修行过,要想看得懂,需要深入了解 需要热爱,现在遗留发掘的露天的文物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被风化差不多了,好多是修复过的,我们只是初略了解,当地人见我们来参观,热情地打开了上锁的房间给我们看珍宝(塔),1:1复制博物馆参观,我是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那时这个地方曾经繁华过。</p><p class="ql-block"> 后打卡伊斯兰堡博物馆。这博物馆一边开采一边展出,有点像西安兵马俑性质。</p><p class="ql-block"> 巴基斯坦是阿尔泰语系和印欧语系两大语言的交汇地,也是印欧语系波斯文化和印度文化的交汇地,还是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的交汇地。所谓佛教从印度传入的说法,实际上是指古代印度,也就是今天巴基斯坦的疆域。</p> <p class="ql-block"> Skardu机场,这是一个建在山窝子里的机场,这是一个军民两用机场,也是一个国际机场,但我感觉这更像是一个网红机场,看看,都在机场拍照,都在和飞机合影,都在和军人照相。本地人如此,我们自然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小飞机过喀喇昆仑山脉,飞机很多时候贴着山体在飞,飞得还没山高,小飞机在窄窄的山谷中穿行,这技术也是炉火纯青了,只是坐着的我,内心也是慌着的。从空中看喀喇昆仑山脉,还是这么近的距离看,这可能是唯一乘坐这飞机才能看到一次的机会。回程伊斯兰堡飞乌鲁木齐也从喀喇昆仑山脉上飞过,大飞机的高度,看到的又是一种不一样的昆仑山脉了。</p> <p class="ql-block"> Skardu闲逛的一天 ,Skardu因为他是三山两河的交汇处,三山是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兴都库什山脉,两河是印度河、巴尔托洛河,也是所有登山和徒步者汇集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一条街贯穿全城,商业,民居在街周边,酒店,商店,杂货铺比比皆是,短短的一条街银行居然有10多家,我们在街上的户外店买了气罐,价格很贵,一个大气罐要差不多100多人民币。卖水果的摊贩街边也有不少,天气太热,路上行人不多,车也不多,不过摩托车还挺多的。我们一行四处溜达,到处觅食。说起吃就来劲,冒着40多度高温,满大街找食,手机查找,朋友推荐,老板介绍,终于寻到一家网红餐厅,去的不是时间点,人家都休息了,后见我们远道而来,服务人员还是为我们开锅了,巧的是老板也出现了,为我们推荐了店里好吃的招牌头道菜,吃后一致得到好评。味道不错哦!值得推荐。</p> <p class="ql-block"> 一群街溜子</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这组照片来自队友影子摄,高手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必须的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kardu→Askole营地,吉普车(7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7月20号上午10点多钟酒店出发。</p><p class="ql-block"> 进山的路惊心动魄,心惊肉跳,路就是吉普车可以通过的路,路况越走越差,简单的说:就是我们平时用来徒步的路,(还得有一定难度的线路)他们用来开吉普车。什么叫做技术,什么叫做越野,这里一见便知,有些路段真是狭窄得一辆车的距离都不够,还是弯道,心里慌得一踏,我真是宁愿下车走啊,我不想还没进山就被挂在这里。谁懂啊!</p><p class="ql-block"> 很多处塌方,滑石,路上到处是坑,水坑,坑坑洼洼,司机是见怪不怪了,开得很是淡定,逢见对面来车必车窗聊两句,握手🤝很是友好,窄窄的山道亦是如此,真感叹巴基斯坦人民好热情。山路十八弯,弯弯各不同,忽冲高,忽冲低,忽下水,一辆车的宽度,会车也是丝滑的很,速度与激情被玩得淋漓尽致,一边到处塌方的山体崖壁,一边滚滚大峡谷东流水 ,我好希望快点能到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进山需要过河 ,桥居然是木制吊桥,汽车开在上面晃晃荡荡,整个进山途中只见到一座正规桥,司机让我们下车桥上拍照,司机说:这是中国援建的桥。在后来的行程中,也多次途中看到这种吊桥。</p><p class="ql-block"> 途中前车等后车,来来来,都秀一下。</p> <p class="ql-block"> 于下午17点17分到达登山口村子askole,这村子是攀登k2和徒步的起点村子。</p><p class="ql-block"> askole是k2地区徒步的最后一个村庄,这里有小的商 店,有一个小的登山博物馆,所有登山和徒步的队伍都在这里汇合。</p><p class="ql-block"> 【三杯茶】作者摩顿森援建的学校也在这里,这个小村庄在登山季节的时候是非常热闹的。</p><p class="ql-block">在巴基斯坦的世界中,“三杯茶”,是巴尔蒂人交朋友的方式。</p><p class="ql-block">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p><p class="ql-block">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p><p class="ql-block">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p> <p class="ql-block"> 营地晚餐,此次行程接待团队安排了10只鸡,一只羊,面条,烙饼,米饭轮换着来,大厨烧菜也比较符合我们的口味,虽然品种单调,做法一样,但各人也吃得滋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关于巴基斯坦k2徒步,克什米尔敏感地区是需要军方批准办进山证的,要有正规的登山公司或者徒步公司接待,需要配备团队服务的。此次行程我们的接待团队安排:一位大厨,一位大厨助理,一位服务生,一位背夫长,一位总向导。背夫17名,马6匹,本来安排背夫35名,因为现在是登山旺季,背夫不够用了,所以减少到17名。豪横不?豪横!</p><p class="ql-block"> 感谢为我们服务的你们!</p><p class="ql-block"> 感谢! 感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天吃了第一顿鸡:咖喱鸡。</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第一天:</p><p class="ql-block"> Askole Camp(3050米)→→Jula Camp(3150米) </p><p class="ql-block"> 7月21日早上7点出发,10点20分河滩边午餐,12点40分到营地,总计运动5小时10分钟,行程16.5公里,拔高260米,沿着干热河谷行走。暴晒的一天,几乎没有植被,因为河谷沙尘大,扬灰一路相伴。</p><p class="ql-block"> 营地周边有一座5810米的山峰,名字记不住了,未登峰,到达营地很早,没事就看山,向导在向队友指证着,介绍着营地周围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今天营地水质太差,我们自己过滤烧水,壳瓜子喝茶唠嗑愉快的过了一下午。然后等待晚餐,今天吃了第二顿鸡,鸡炖汤,土豆配油炸鸡,好吃,秋葵无限量供应,主食:面条,油饼。餐后芒果水果。太丰富了!</p> <p class="ql-block"> 忙碌的早上,背夫在忙着装我们进山要吃的鸡,活鸡哦!🐔</p> <p class="ql-block"> 出发,路上遇到检查站,填表,交表 ,通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徒步第二天:</p><p class="ql-block"> Jula Camp(3150米)→→Paiju Camp(3380米) </p><p class="ql-block"> 7月22号早上7点出发,出发之前的集体照来一张,仪式感要有!10点10分等午饭吃,14点10分到达营地,行程18公里,500米的拔高。今天又是干热河谷行走,暴晒的一天,沙土飞扬,满嘴泥土的又一天。</p> <p class="ql-block"> 忙碌的营地,忙碌的背夫们,搭营拆帐⛺,分配自己要背的物资,有时候还需要称重的,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p> <p class="ql-block"> 烈日当头,暴晒,暴汗,吃灰的路上。防护的再好,也挡不住这高原强烈的紫外线。</p> <p class="ql-block"> 注意河里的水,泥沙量很大,污浊得很。这里的背夫他们自己是不带水的,为了减重多背点货物,身上只是带着一个空的饮料瓶子,口渴的时候,见到他们直接用瓶子装这水喝…</p> <p class="ql-block"> 中午路餐,徒步的意义升级了,路餐的档次我这次是拉满到了顶极。</p> <p class="ql-block"> 早早的到达营地,下午闲着没事,营地到处溜达,看见大厨在给我们做晚餐,烤鸡肉,看着就好吃的样子,我也要上手烤两串。</p> <p class="ql-block"> 营地躺,美得很!</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收费营地,现在是登山季,徒步季,人很多,来自国内的有四只队伍,还有欧洲的,巴基斯坦本地的今天都汇聚于此,队员闲逛的,帐篷躺的,唠嗑的,协作们负责晚餐的,各自队伍都在有条不紊的忙碌着。</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三天:</p><p class="ql-block"> PaijuCamp(3380米)→→Khoburtse Camp(3840米) </p><p class="ql-block"> 7月23号,6点35出发一会便看见了paiju山峰(6400米),10点50分午饭,午饭老规矩:快餐面汤,面饼,一个鸡蛋,早上一个鸡蛋,坚果,茶。13点30分到达营地,今天行程12.57公里,拔高557米,时间7个小时,一路沙子,石头上行走,时不时还要注意道路塌方,滑坡。</p> <p class="ql-block">川口塔峰群~~~</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沿着川口塔峰群行走,多个角度见证山的力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的神奇。尖尖山型好神奇的存在。走在这里恍如走进了外太空。</p> <p class="ql-block"> 川口塔峰群(Trango Towers):是指位于巴基斯坦北部巴尔蒂斯坦地区喀喇昆仑山脉中的一组山峰,川口塔峰群主要由4座海拔超过6000米的花岗岩山峰组成。最高点为大川口塔峰,海拔6286米,大川口塔峰东侧因有世界上垂直落差最大的悬崖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 人在山的面前是那么的渺小,来过就该知足,经历过才知美好,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更值得回味,正如攀登高山,若一心只想着登上顶峰,难免疲惫不堪;但若能静下心来,欣赏沿途赏心悦目的风景,那将是一种愉悦的感受,更是一种忙而不乱的人生。何况徒步中的你,融入了自然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多角度拍Trango Towers。</p> <p class="ql-block"> 拥抱Trango Towers,如此近的距离,山的力量感附体:赐予我力量吧!电量充满,回来我好打怪兽。</p> <p class="ql-block"> 看直升机,这里驻扎着部队,这直升机是吊着物资送补给物资来的。</p> <p class="ql-block">喀喇昆仑山里的背夫~</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背夫每人限重50斤,但很多人为了多挣钱,基本都会超重背负。每重一斤都会加钱的,好像一斤还是一公斤一美元,他们基本都是超重背负,具体多少钱不大清楚,只是知道他们的付出不如一头骡子钱,可以肯定的是从小费的钱可以断定不会多,他们的小费整个行程下来是每人15—20美元。(要求付的参数,我们团队付的是20D),大厨的小费是150—200美元(我们团队付的是200美元)。</p> <p class="ql-block">待宰的羔羊~~、</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带你出来不是看风景的!</p> <p class="ql-block">到营地结束今天行程,下午的休闲时光开启。</p> <p class="ql-block"> 徒步第四天:</p><p class="ql-block">Khoburtse营地(3816米)→→Urdukas营地(4060米)</p><p class="ql-block"> 7月24号,10点40分到达Urdukas营地营地,今天行程5.8公里,拔高300米,运动3个小时40分钟,营地在川口塔峰的背面,昨天正面看,今天围着川口塔峰走,各个方向看个够,今天行程短,大家看到好看的风景便停下脚步不停的拍照,来到一巨石处,轮番拍照,巨大石头在冰川上,大家在石头上凹着造型,跑团旗子,国旗,那是照得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的乱石头中行走,后达到冰川处,一踏上冰川,行走中温度立刻感受到凉爽。</p><p class="ql-block"> 中午吃了披萨,午饭后,营地开启洗洗刷刷模式,把衣服洗洗,晒晒。</p><p class="ql-block"> 下午,烈日,帐篷中静思不得其果。</p><p class="ql-block"> 这里白天热得要死,夜里是冻得要死,帐篷里烤火一样的存在,帐篷躺的一个下午,这样的时光是不是太休闲,其实也蛮无聊的。这样看行程是不是太腐败了,哈哈,是我肤浅了,后面有的是机会虐你的。该躺平的时候就好好享受躺平的生活吧。</p><p class="ql-block"> 鲜少有人能够停下脚步,除去浮躁,去看云卷云舒,去品一花一木,去看那天边的云,天边的雪山。此刻,帐篷里品一杯茶,一边看冰川,一边看雪山,换一种想法,是不是立马比格高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对于我来说,还是嫌弃行程太慢了,太过于休闲腐败了,是被虐上头了?不!我只是想早点走完,早点结束,早点回家而已!</p><p class="ql-block"> 晚饭后,有一背夫来到大帐说要下撤了,他把肩膀漏给我们看,好大一块, 已经勒破皮出血不能继续背了,另一背夫陪着立刻下撤返回了,临别时和我们一一握手告别,那种真诚清澈又无奈的眼神,我居然看懂了他没说出的话语。我们付了小费送别他俩。我以为的背夫都是金刚大力士,谁的生活都是血肉之躯,负重前行!</p><p class="ql-block"> 关于小费文化:国外小费被视为对服务人员劳动付出的尊重和感谢方式,同时也是服务人员收入的重要来源。</p><p class="ql-block"> 巴基斯坦也是个收小费的国家,我们此次行程,合同明确表示是需要付小费的,具体多少有个大概参数,看你自己对服务的认可程度来付。事先一再声明要付小费,签定合同,同意出行,就意味着你接受了条款。</p><p class="ql-block"> 人无完人,不可能十全十美,</p><p class="ql-block">某一个人,某一个时候,某一个点,还是可以忽略的点,让你不满意,你就一盘否定所有为你服务的人员12天来的付出,而不付该付的辛苦钱。何况这是k2徒步山里的服务。</p><p class="ql-block"> 最近有在思考,能量守恒定律与因果报应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心之所向,</p><p class="ql-block"> 素履以往。</p><p class="ql-block"> 把向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都变成走过的路。</p> <p class="ql-block"> Urdukas 营地看冰川融化,晚饭后闲聊,听到外面一片惊呼声,后发现大家都在看冰川融化,先一点点,后一大片一大片的冰块涌出,全球气温升高,冰川的融化速度也在加快了,不久的不久,还能在看到冰川吗?</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第五天:</p><p class="ql-block">Urdukas营地→→Goro2(4319米)</p><p class="ql-block"> 今天行程11公里,拔高336米。运动6个小时。</p><p class="ql-block">7月25号,营地7点出发,今天冰川行走的一天,出发后不久边见到了k1峰,冰塔林,大家愉快拍照,走走停停,拍拍照,,后面g1峰,中午在g1峰路餐,太多的山峰环绕我们四周,各不相同的,名字也叫不出,向导介绍,队友介绍,一会就忘记了,13点到达营地g2营地,出发基本4000出头海拔行走适应,下午13点到达营地,扎营后帐篷里开始休息。</p><p class="ql-block"> 早上出发,冰川行走能感觉到凉爽,午饭后气温升高,还是热。随着气温的升高,很多的冰川已经融化,砂石下都是冰川,不仔细看,你以为身在砂石场呢。</p><p class="ql-block"> 帐篷搭在冰川上,今晚就在冰床上睡觉了。夜里特冷,1000的睡袋吼不住,把羽绒衣也穿着睡了,依然冷,感觉到了睡在冰床上的感觉,暖宝宝也上身了,啥用没有,一夜冻得哆嗦。早上起来收帐篷的时候,发现帐篷覆盖下一片潮湿,看来是我滚热的身躯融化了万年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 巴尔托洛冰川(Baltoro Glacier),位于喀喇昆仑山脉南坡巴控克什米尔一侧,冰川南干流发源于海拔8080米的Gasherbrum I(即G1),Godwin Austen Glacier发源于海拔8611米的乔戈里峰(k2),全长66公里。</p> <p class="ql-block">冰塔林~~~</p> <p class="ql-block"> 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冰塔林的融化也在加快,看小木桥的位置,应该没多久就会被融化掉,形成沟壑以致断路,向导说:这里每年过冰川的路迹都不一样,看情况需要随时找路的。</p> <p class="ql-block">G2打卡~</p> <p class="ql-block">徒步的第六天:</p><p class="ql-block"> Goro2营地(4310米)→→Concordia(4575米)徒步13公里,</p><p class="ql-block"> 7月26号,早上7点15分出发,冰川碎石。一路冰塔林,冰山,大家拍照打卡,冰山形状各不相同,中午10点15分午餐,午餐后继续出发,温度升高,冰川融化的厉害,路上被融化的冰川水源源不断的冲刷着,被水冲刷的道路裸露出冰,人在冰上行走,走起来很丝滑,13点30分到达营地。</p><p class="ql-block"> 闲着还是闲着,大家开始看雪山识雪山。队友告知:指着前方告诉我们说这是:帐篷后,顺着左起:k2, Broad Peak ,g4, k2左边漏出一点的就是小k2。又是悠闲的一下午</p> <p class="ql-block">冰塔林~~~</p> <p class="ql-block">三大型男~~~</p> <p class="ql-block">过冰川,看冰塔。</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背夫~</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七天:</p><p class="ql-block">Concordia营地─K2BC营地→Concordia(折返)行程23.24公里,拔高473米。</p><p class="ql-block">7月27号,早上6点30出发k2大本营,冰上行走,冰上走得嘎吱嘎吱响,去大本营走的是砂石路的山,回来走冰川上,下午17点回到营地。</p> <p class="ql-block">左二:背夫长(兼领队 向导)</p><p class="ql-block">右三:总向导</p> <p class="ql-block"> 队伍走着走着就会分前后队,前队有领队带,后面有向导收尾,中间也有带队的,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厨带队在前,背夫长中间或收尾,向导整个队伍收尾,所以不用担心迷路等安全问题,我们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在走。今天要k2BC折返,行程公里数有点长,都加快了脚步,慢慢地前后队隔的比较远,到了Broad Peak 营地,队长一一为了等后面队友,决定不在继续前往bc,他们今天的行程就到此,然后回头。再去bc的话还需要5公里,来回时间怕不够了。我们几个就在总向导Ali的带路下继续出发,一路走一路看,有队友发现Broad Peak 山上有人攀登,我们便停下脚步仔细辨认。白天不可能冲顶,那一定是在为冲顶拉练的。离k2BC越来越近,已经能看到大本营的帐篷了,前面一片冰川挡路,也看不到前行的路在哪?向导说,他一般就到这里,我们还想再向前走一走,有队友念叨着,还没看到指示牌呢?向导说,这里的冰川融化,道路每年都不一样,要绕走的话可能还需要1到2个小时呢,目测距离不到500米,好吧,我们便在这拍照打卡留念。拍照,不停的拍照。</p><p class="ql-block"> 拍照完,准备结束返回,忽见左手边有一行人马从大本营出来,我们被惊喜到了,看着有路,还好近的样子,我们便决定继续向前,向导也一起跟着我们继续走,队友湛蓝决定不走了,就在此拍照等候我们回来。</p><p class="ql-block"> 路发现了,就很快来到k2BC了,路牌处继续打卡拍照,造型凹起来,照相照得是那个多哈,我继续又向营地里面走了走,不少的帐篷,里面人热情的打着招呼,不知道这位仁兄是徒步的呢,还是要冲顶的。速度转了半圈,速度离开,不能耽误回程的时间。后来有点小遗憾,应该在走进去去摸一摸k2的。返回遇到蓝蓝,蓝蓝问,到k2BC还有多远,我们告知,很近,15分钟的时间。我们继续回程,后来大饼在后面喊,蓝蓝不见了,向导在找,找不到,那我们慌了,咋办?我们不敢走,停下脚步四处张望,寻找,没人啊。会不会是找地方方便去了,我们寻思着,向导要我们四处寻找,以我们的能力,我们只能自保,别找人把自己也找丢了,后商量决定,赶紧回Broad Peak 营地,找人帮忙来找。不敢耽误,急着回Broad Peak 营地,通知了大厨助理,小伙子接到消息后火迅的出去寻找了。我们在营地紧张的等待消息。大概40分钟后小伙子回来说,找到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后来我问蓝蓝,怎么又继续进去了,他说:你们说的不远,上次尼泊尔有没到终点的遗憾,这次不甘心,不想留遗憾,还是决定要进去大本营看看。</p> <p class="ql-block">K2BC,我们来了~</p><p class="ql-block">左一:湛蓝</p><p class="ql-block">左二:大饼</p><p class="ql-block">左三:我</p><p class="ql-block">左四:影子</p> <p class="ql-block">K2BC.</p><p class="ql-block">徒步者的终点,登山者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看k2</p> <p class="ql-block"> 江山风月,</p><p class="ql-block"> 本无常主,</p><p class="ql-block"> 闲者便是主人。</p><p class="ql-block"> — 宋代·苏轼《临皋闲题》</p> <p class="ql-block"> K2大本营回来的庆祝蛋糕🎂,今天也是大饼的生日,如此有意义的一天,庆贺,庆贺!</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八天:</p><p class="ql-block">7月28日,Concordia修整一天。</p><p class="ql-block">看我的无敌观景房(帐篷⛺),这次也跟随着我来到这里,一起360°原地全景仰望雪山的一天。</p><p class="ql-block">Concordia是巴尔托洛冰川、Godwin Austin冰川和其他两个冰川的交界处。</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喀喇昆仑山脉中四座8000米以上山峰:</p><p class="ql-block">Gasherbrum II迦舒布鲁姆2 ( 8035m ),</p><p class="ql-block">Broad Peak 布鲁阿特( 8047m ) ,</p><p class="ql-block">Gasherbrum I迦舒布鲁姆1 ( 8068m )</p><p class="ql-block">K2乔戈里峰(8611米)</p><p class="ql-block">还是k2好记住,等腰三角形。😁</p><p class="ql-block">这里是观赏k2的绝佳地点。</p><p class="ql-block">笑看人间沉浮事,闲坐摇扇一壶茶。</p><p class="ql-block">看山,看雪山,看8000米以上的雪山,一次看过瘾。</p><p class="ql-block">美哉!美哉!</p> <p class="ql-block">Concordia营地</p> <p class="ql-block"> 夜·雪山~</p><p class="ql-block"> 注意看哦,满天繁星下,k2雪山上有条灯带,那是有人在冲顶,现在是攀登窗口期,山上的人真不少,后来得知,有中国的队伍全员冲顶成功,今年的成功率是28%厉害👍!再看Broad Peak上也有灯光,也有人在冲顶。</p><p class="ql-block"> 看夜是寂静的,看人是躁动的,看两座8000+的雪山是不眠的,注定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夜。</p> <p class="ql-block"> 这是队友湛蓝用单反相机拍的,绝对的哇塞照片,请静静欣赏就好了。</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九天:</p><p class="ql-block">Concordia(4575米)→→Ali(4965米)徒步10公里。</p><p class="ql-block">7月29号,早上7点30出发,11点30分到达营地。</p><p class="ql-block">冰川行走的又一天。</p> <p class="ql-block"> 今天出发就遇到这个斜的冰坡,冰坡面太滑,着力点不好找,脚根本把不住,看视频才发现还有屁股滑的,太难了!😁</p> <p class="ql-block"> 冰坡之后就是这砂石路,巨型采石场,爬不完,根本爬不玩,这次的K2徒步,不是冰上行走,就是这砂石上行走,问题是这砂石下面就是冰川,一会水的,一会冰的,一会雪的,太多样性了。我的重装鞋这次也被糟蹋的差不多废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将自己的心放到天地间,</p><p class="ql-block"> 去体悟自我的渺小于天地的广大。</p> <p class="ql-block"> 千古而下,</p><p class="ql-block"> 贫穷者众,</p><p class="ql-block"> 发迹者寡。</p> <p class="ql-block"> 但愿四海无尘沙,</p><p class="ql-block"> 有人卖酒仍卖花。</p> <p class="ql-block">致敬:喀喇昆仑山里的劳动者们~</p> <p class="ql-block"> 看我们在合影,旁边走着的一巴基斯坦人立刻上前要求和我们合影留念。巴基斯坦🇵🇰的人民是热情的,不论在市区,还是山里,他们都会主动和你合影。特别是孩童,他们会拿着手机要求和你合影,对于社恐的我来说,是非常抗拒的,我知道这样不好,好吧,我错了。记得出山的那天,从村子开始,一路上有巴基斯坦人民看见我们车子,和我们挥手致意,大人,孩子都是,我们也立刻挥手示意回应,太热情了!搞得我们像大明星,领导人似的,有点诚惶诚恐哈,后来我们都笑着说,膀子挥手都挥酸了。这种待遇以后是绝对不会再有了。</p> <p class="ql-block"> 万年的冰川上行走,</p><p class="ql-block"> 感觉是独一份的,</p><p class="ql-block"> 天地之间,</p><p class="ql-block"> 冰雪之上,</p><p class="ql-block"> 雪山环绕,</p><p class="ql-block"> 我自行走,</p><p class="ql-block"> 日出有盼,</p><p class="ql-block"> 日落有念,</p><p class="ql-block"> 心有所期,</p><p class="ql-block"> 忙而不茫。</p><p class="ql-block"> 无需要跟任何人交流 ,</p><p class="ql-block"> 无声之中就已获得治愈。</p> <p class="ql-block"> 今天这一段冰川很长,还是个小爬坡,爬得也辛苦,但能看到这样美得令人窒息的冰川,一切都值了!</p><p class="ql-block"> 冰裂缝很多,或大或小,或宽或窄,或深或浅,纵横交错的存在着,明显的冰裂缝还可以绕着走,就怕那看不见的暗缝,里面暗流涌动,行走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后来听李哥说:别的团队有人掉进冰裂缝里去了,被同伴发现拉了上来,幸亏发现的及时,不然后果不敢想。</p> <p class="ql-block"> 见天地知敬畏,所以谦卑,</p><p class="ql-block"> 见众生懂怜悯,所以宽容,</p><p class="ql-block"> 见自己道义稳,所以豁达!</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十天:</p><p class="ql-block">6月30号</p><p class="ql-block">Ali营地→→Gondogoro垭口(5615米)→→Kahuspang营地(4695米)</p><p class="ql-block"> Ali营地位于冰川右侧半山腰的石堆上面,这里有常驻的管理人员和出租帐篷,为到来的登山客提供服务,这里地方窄小,到处乱石,只能容下很少的帐篷,因此,我们今天要挤在一个大帐篷里,因为明天就要翻越海拔5615米的Ghondogoro垭口,所以我们得夜里12点出发,要在天亮之前到达垭口不然天亮后气温升高,可能有落石滚落引起雪崩等危险,这和攀登雪山的行程设计一样,5615米的雪山垭口,难度危险不亚于攀登6000米级雪山。今天到营地早,早早吃饭,早早休息,以便明天更好的状态过垭口。</p> <p class="ql-block">K1:马舒布鲁姆 Masherbrum</p><p class="ql-block"> 7821米 世界第22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2:乔戈里Chhogori</p><p class="ql-block"> 8611米 世界第2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3:布洛阿特 Broad Peak</p><p class="ql-block"> 8047米 世界第12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3A:迦舒布鲁姆IV峰 Gasherbrum IV(即G4)</p><p class="ql-block"> 7925米 世界第17高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K4:迦舒布鲁姆II峰 Gasherbrum II</p><p class="ql-block"> (即G2)</p><p class="ql-block"> 8035米 世界第13高峰</p><p class="ql-block">K5:迦舒布鲁姆I峰 Gasherbrum I</p><p class="ql-block"> (即G1)</p><p class="ql-block"> 8080米 世界第11高峰</p> <p class="ql-block"> 凌晨12点出发,一开始就需要攀爬一段3公里的碎石坡,后踏上冰川,漆黑的夜,寂静的冰川上除了我们脚步踩着冰雪吱吱作响声音,别无其他杂音,不时的冰川上会有冰裂缝阻挡我们,路上已经被标注好稀稀拉拉的指示标志,但仍要注意脚底下的雪路,我们队伍按计划达到1:1配置的领队和安全员,其实真正走的时候没见那么多人员,背夫也有两人跟着队伍做保护,可后来要小费的时候发现,没有队员和背夫在一起行走,可能天黑,走着走着走丢了,不多长时间队伍走着走着就拉开了距离,各人按自己的速度推进,大厨领队和官方的一个安全员在前面带着一一、影子、我,我们三,这时候经验丰富的安全员和领队便会带领我们绕开这些恐怖的冰裂缝,我们按着前面人的雪印足迹一步一步谨慎行走,但仍要注意脚底下的雪路,时不时的会踩进冰雪窟窿里,有的窟窿很深,到及大腿,要提腿才能很艰难的拔出来。费力气!没带雪套,(其实是带了没用,向导提醒过要带,没曾想雪这么大,轻视了!)没多久我的登山鞋齁不住,袜子湿了,冷的呢! </p><p class="ql-block"> 随着坡度的不断增加,除了脚踩冰雪的吱吱声,还伴有大家大口喘息的声音,冰雪坡度越来越陡,慢慢地挪到了路绳铺好的路段,安全员要求穿冰爪并收好登山杖,做好保护开始攀登难度最大的一段路程。“之”型线路,爬不完,根本爬不完,脚下雪很厚,虽然有明显路痕依然难行,费力的拉绳,抬腿,拉绳,喘气。爬三步歇一步,5600米,高海拔威力显现。站着不想爬,抬头望去,曲曲折折的一条灯带在山间亮着,看不到顶在哪?在看看身后赶上来的背夫背着装备挪动着,我堵路了,又无法避让,只能硬着头皮爬,压力山大啊!换绳点,让过背夫,仍然不想挪腿,看大厨向导紧跟后面,示意他上前,他摇头拒绝,我天!我这不得不向前哈。大厨,你不懂我的心啊!大厨向导字面意思是先大厨,后向导,一身兼多职,做饭好吃,带路也尽职。赞一个!👍</p> <p class="ql-block"> 上5615米的垭口等于攀爬了一座近6000的雪山,得隆重介绍一下我的队友们:</p><p class="ql-block">左一:一一(队长)</p><p class="ql-block">左二:我</p><p class="ql-block">左三:大厨向导,</p><p class="ql-block">左四:官方安全员。</p><p class="ql-block">下:</p><p class="ql-block">左一:影子</p> <p class="ql-block">左一:美美</p><p class="ql-block">左二:jerry.w</p><p class="ql-block">左三:大饼</p><p class="ql-block">左四:湛蓝</p><p class="ql-block">左五:李哥</p><p class="ql-block">左六:空山新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是棒棒的,给队友给自己赞一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中好多的照片,视频来自群里队友分享,都是摄影高手,拍出的都是大片,感谢分享,美景共享,美照分享,感谢,感谢!</p> <p class="ql-block"> 下山的路异常艰难,就说过垭口需要用绳子的地方,你走过几个?</p><p class="ql-block">我是头一回见。第一回走了这个技术型垭口。</p><p class="ql-block"> 合影留念后,我们开始下撤,从上往下看,下撤的路线比上来的线路还要陡峭危险,全是七八十度的碎石坡,幸好有事先铺好的路绳,路绳铺了很长,手紧紧抓绳提心吊胆的下降。绳的上方有人抓绳的话绳也会不受控制,左换右荡的,屁股也会和地面摩擦,累!一副厚毛线手套手指居然磨通了好几个洞,太费力了,在我们下降过程中还不断有碎石滚落,一不小心,就会击中下面人,非常危险。</p><p class="ql-block"> 凌晨三点多钟的时候我们到达了Gondogoro(5615米)垭口,天还是黑的,啥都看不清……</p><p class="ql-block"> 天亮天气好,站在这里可以看到K2、BROADPEAK、G4、G3、G2、CHOGOLISA等8000米、7000米以上的高峰。</p><p class="ql-block"> 下山之后,又是5公里的石头路,走得也是没完没了。快到营地的时候 终于发现路边有小花小草的存在了,知道海拔终于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早上7点05分的时候我们到达了营地Khuspang(4600米)。今天爬升630米至(5615米)之后下降930米。今天行程10公里。</p> <p class="ql-block">徒步第十一天:</p><p class="ql-block">Kahuspang营地(4695米)—→saischo(3345米)营地</p><p class="ql-block"> 7月31号,早7点出发,今天的前半程依然是冰川行走,随着海拔的下降,人体的适应感越来越舒服。后一段石头上翻行,一路下降,海拔降低后,路上便出现太多的小花花,婀娜的绽放着最初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你恰好盛开,我刚好路过,一眼望见你最美的样子,你赠我满心欢喜,我留下你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午饭后沿着崖边下行,一路石头,硌脚啊,路过溪流,越来越绿意盎然了,13点36分到达营地,后开启休闲的下午好时光。</p><p class="ql-block"> 晚上早早吃晚饭,今天老板让人送进山来了二只鸡,8+2=10只鸡啊!晚七点钟准备结束今天行程回帐篷睡觉,但是!每个人兴奋啊,因为明天终于要出山了,大家开心的一起站着唠嗑,后索性搬来凳子坐着侃大山,望星空了,从开始的星星点点,到满天繁星,这个夜晚,我在一一的指点下,终于搞清了北斗七星,有人呼叫:流星🌠,我说赶紧许愿😁。抬头看星星,看不够啊,城市待久了的人,对于看星星就是奢望,今天就尽情的去看个够吧!今夜但和明月醉,此间如梦莫匆匆。</p> <p class="ql-block"> 你推山倒海,</p><p class="ql-block"> 我飞龙在天,</p><p class="ql-block"> 降龙十八掌,</p><p class="ql-block"> 玩得很嗨皮!</p> <p class="ql-block"> 高原上的精灵,</p><p class="ql-block"> 你来于不来,</p><p class="ql-block"> 她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独自摇曳,</p><p class="ql-block"> 自开自落 ,</p><p class="ql-block"> 无关于你,</p><p class="ql-block"> 你见到她之前,</p><p class="ql-block"> 她与你的心各自寂静,</p><p class="ql-block"> 你来看她时,</p><p class="ql-block"> 她便入了你的内心,</p><p class="ql-block"> 从此便在心头留存。</p><p class="ql-block"> 至此鲜花赠自己,</p><p class="ql-block"> 纵马踏花向自由。</p> <p class="ql-block">徒步十二天:</p><p class="ql-block"> Saischo(3450米)→→Hushe(3100米)出山→→→坐车回Skardu</p><p class="ql-block">8月1号,今天是出山的日子,今日行程17公里。累爆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早上6点50出发,13点20结束行程,临出发的时候,向导得到通知,说今天出山的道路上一座桥被水冲踏了,需要多绕行8公里路程,往上游冰川处寻找最小的过河点,结果6公里的出山路,最后走成了17公里。</p><p class="ql-block"> 今天艰难的出山路,出发就拔高,往河的上游寻找合适的过河点,3公里处,向导找到一个觉得合适的点,顺着崖壁,极速下降,都是大石头,砂石路,根本没有落脚点,很容易踩到松动的石块,引起脚下石头塌方滚落,崖低下是冰川大坑,下去就别想出来了,在旁边是波涛汹涌的冰川水,这路,不能说是路,都没人走过,走得是异常的危险艰难,在乱石中爬上,爬下的,终于来到一处相对的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在背夫的帮助下一个个过河,太难了!过河之后还要走一段难走的路,今天这加餐的9公里给这次出行增加了强度和难度。有队友说,今天这行程太危险,不应该这样安排走!那应该怎样安排:</p><p class="ql-block">1:不走原地待着,等桥搭好了在走。</p><p class="ql-block">2:返回走</p><p class="ql-block">3:花钱请直升飞机走</p><p class="ql-block">4:</p><p class="ql-block"> 意外和惊喜总是会有的,看你怎样对待,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你的处理方式决定着你的认知,这就是徒步的乐趣所在。</p> <p class="ql-block"> 在背夫的协助下过河,终于找到一段河流最窄处,水流也相对缓和些,其实水还是很猛的哈。</p><p class="ql-block">视频来自 :jerry.w拍摄。</p><p class="ql-block">因为美篇的限制,不想花钱,好多的照片,视频发不上来,凑乎看吧.😄</p> <p class="ql-block">被水流冲坏的桥。</p><p class="ql-block"> 看水流很急,都是咆哮着往下游冲去,走到这里是快9公里了,崖边很陡, 接近6,7十度的坡,脚一滑就下去了,很恐怖。塌桥过后,就一马平川了,都是河谷行走,这里路基本比较好走了,就是接近中午,烈日当头,无遮无挡,太晒了,走得人冒火星,干旱,严重缺水。</p> <p class="ql-block"> 13点20分终于看到小木屋了,k2行程到此结束,在这里我们吃了午饭,哈哈,又有鸡吃了。这里有可乐卖了,出山真好。</p><p class="ql-block">过检查站:登记,填表,交表,出关。</p><p class="ql-block"> 全员安全出山,后包车回skardu。</p> <p class="ql-block"> 村头坐着一群娃,</p><p class="ql-block"> 热情的打着招呼 ,</p><p class="ql-block"> 这下没忍住上前,</p><p class="ql-block"> 和他们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纯真美好在心间,</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将永留存。</p> <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空中~</p><p class="ql-block"> 8月2号,Skardu修整一天</p><p class="ql-block"> 8月3号,本来行程约定的是双飞,可是因为机票太紧张 没买到机票,我们改从陆路回,一个小时的飞机我们坐车两天,计划没有变化快,接受呗!两天的车程我们一路也看见了巴基斯坦的别样的风景。得大于失,值得!7点35坐车出发5个小时到达奇拉斯小镇住宿吃饭。</p><p class="ql-block">8月4号继续坐车→→伊斯兰堡,</p><p class="ql-block"> 因为路上塌方,出发两个小时就被堵在路上,苦等4个小时修好通行,一路颠簸,最后在高速上享受了一回警察开道接力护送的vip待遇,拉风啊!晚上到达到伊斯兰堡,网红餐厅打卡吃饭,老板有心了,接风宴和送行宴都选择了伊斯兰堡有名气的网红餐厅。</p><p class="ql-block"> 这里得感谢接机和送机的伊斯兰堡地接两姐妹,谢谢你们的热情接待。让我们在伊斯兰堡玩得很舒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地人对我们的友好,热情。感谢,感谢!</p><p class="ql-block">感谢老天:每天都是好天气!</p><p class="ql-block">8月5号早上飞机,伊斯兰堡→→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8月6号乌鲁木齐→→飞上海→→高铁南京安全到家。</p><p class="ql-block">再见k2</p><p class="ql-block">再见巴基斯坦🇵🇰</p><p class="ql-block">流水账到此结束。 </p><p class="ql-block"> 感谢一一的精心组织,实话,组织这种AA的不挣钱的活动纯粹是自己喜欢,从自主办签证,到和接待方多次沟通行程,时间,机票等等诸多的事情,太费心了,此次行程很顺利,完美!感谢,感谢!感谢同行的队友们一路相伴,快乐同行!期待有缘咱们江湖再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