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此书仿若禅语,读完让人内心更加平静。</p><p class="ql-block"> 平静,且坚毅,且忧伤。</p><p class="ql-block"> 杨绛记录了她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瑗的烟火生活。相濡以沫矢志不渝的爱情,和谐包容抱团取暖的亲情,在每一处落脚的地方都刻下了深深的印记。我将那些点滴细细咀嚼,不自觉地陷入“别人家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钱钟书,在作者眼里是个学术上的导师,是生活中的孩子。他常自嘲“拙手笨脚”,杨绛便在笔间常以“他显然最没出息”和他,乃至于钱钟书学会了划第一根火柴都成了家里的大喜事;为缓钱钟书与其父彼时不睦之关系,杨绛忍耐克制,履行义务自顾自去公爹家“做媳妇”。“做媳妇”,这种听起来有些敷衍的行为我也曾多次有过,但却没有杨先生的勇气公之于众。钱先生年迈病卧船舱,隔离治疗期间,妻子历经艰难定时探望。她写到有一次寻船不见的恐慌,写到同样年老体弱的自己不得不复走来时路,一遍遍回忆,一遍遍哭喊……那悲苦场景猛烈地撞击着我,眩晕中艰难趟过这段苦涩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两夫妻温润如玉的性格吸引了很多贤士围绕其旁。他们能屈能伸、不执拗、不偏激,在困顿中有知己眷顾,乱世中得一席安稳。这种忍耐和克制,非常人能及!杨绛说: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保全自己,保全家庭,这就是他们最基本的感情吧!守住信仰,守住底线,这就是他们最基本的感情吧!</p><p class="ql-block"> 钱瑗,他们的女儿,一个卓越而温暖的天才孩子。自小显露的聪慧、敏锐、内敛、乐观,在母亲看来,全是遗传了父亲。女儿每长一岁,就又多了一分这种相似。女儿的种种表现都像钟书,可见,她对于先她而去的父女的爱恋有多深!女儿给这个家庭乃至两个家族都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快乐,不只是她的成就,更是因为她的无边的才华和让人不得不去亲近的个性。有的人,一想起他就觉得沉重。而有的人,哪怕只一个名字,都会让人愉悦不已。钱瑗,就是让人无法不愉悦的人。书里书外,她都那么明亮,没有任何比喻能描述这种照亮世界的明亮!可是天妒英才似乎是个魔咒,钱瑗不幸恶疾复发,入院。那段时间,丈夫和女儿,两地病榻,杨绛如山一般让父女俩安心倚靠。但每晚入夜她便做梦,做有女儿的梦。爱女犹在侧,似梦非梦中!虚虚实实的写法,让人跟着一同恍惚,一同人格分裂,一同感受血脉牵扯那锥心的疼痛!</p><p class="ql-block"> 杨绛说女儿最像父亲的一点就是“格物致知”。格物致知,追事而穷究,是勇气,是个性,是执着,但,不极端,不激进,这点实在是大境界! 所以钱先生曾说:“一个人二十不狂没志气,三十犹狂是无识妄人。”他是引用桐城先辈语“子弟二十不狂没出息,三十犹狂没出息”,也是“夫子自道”;所以钱瑗面对外界种种诱惑而不为所动,安心当一名教师,做一股人间清流;所以他们一家在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却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她说“忧患孕育智慧”。没有格物致知的大智慧大执着,于柴米油然的生活里,又能生出几分情趣在乱世中得以幸存呢!</p><p class="ql-block"> 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p><p class="ql-block"> 1997年早春,钱瑗病逝,1998年末,钱钟书病逝。杨绛先生引句悲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钱先生说他们一家人此生只可死别,不再生离。“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而2016年的5月,杨先生该是欣慰万分了吧——他们又再重逢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0, 0, 0);"> 现在,此刻,案前,只剩下这本书与我一起沉默。</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