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一片土地……,蓝天白云、草地野花、牛羊飞鸟,属于你。任你自由的呼吸,随意的喘息在山坡上,慵懒地躺卧在小野花怀抱里,看蜜蜂蝴蝶飞舞,恣意的感受阳光的耀眼。看哪水瘦山寒处阳光的倒影、白云的剪影在蓝天里。这就是甘南草原……。</p> <p class="ql-block"> 草原的广袤无垠让人感到宁静与豁达。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地漫步,像是洒落在绿色海洋中的黑白珍珠。那绿色的草原,与蓝色的天空相接,仿佛将整个世界都拥入怀抱。</p> <p class="ql-block"> 甘南草原面积3758万余亩,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三县。是黄河首曲最大的一块生态湿地,也是河曲马、黑颈鹤、白天鹅、藏原羚鹤梅花鹿栖息的乐土。</p> <p class="ql-block"> 甘南藏族自治州,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独特,因少数民族聚居,而风土人情各异,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夏河、合作、碌曲和玛曲,内容以藏族民俗风情、藏传佛教文化建筑和草原风光为主。</p> <p class="ql-block"> 以前也曾多次来到过草原,总体感觉还是单调的,除了牧场,蓝天白云,小花小草,将民俗民情文化嵌入其中的元素很少,牧场是粗犷的,没有休息的场所,没有观景台、停车场……。</p> <p class="ql-block"> 随着近几年草原旅游的热度,一浪高过一浪。甘南草原被当地政府进行了精心打造,可观景的地方修了步栈道,让你可以平视、仰视、俯视草原。旅游的段位在提高。</p> <p class="ql-block"> 政府最贴心的服务是,可以步入的到观景点最佳角度,等待着你的拍摄和观看。引导牧民有序的放牧,让牧场也得到了休养生息,草地的覆盖率越来越高 ,还镶嵌了藏族文化元素。</p> <p class="ql-block"> 现在甘南的每一个行政区域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主打景点。给你不一样的惊喜,随着我们的步伐一起来领略……。</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第一站来到了桑科草原。它坐落在夏河县。</p> <p class="ql-block"> 桑科草原以其优良的牧场和历年举行盛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而享誉藏区。在辽阔的桑科草原上,牛羊点点,帐篷星罗棋布,帐篷上炊烟袅袅,马背上的游人穿着各色服装在草原上飘荡……。</p> <p class="ql-block"> 快夕阳西下的时候,来到了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拉卜楞寺。该寺建于1709年,是</span>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整个寺庙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经过300多年的发展,拉卜楞寺成为拥有6大学院、84座佛殿和囊欠(活佛的府第)、12000多间僧舍的庞大建筑群体。此外,拉卜楞寺内珍藏的民族文物和佛教艺术品共计1万余件。.</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美仁大草原。它属于合作市。</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海拔3600米左右,沿合作到冶力关公路百里观光长廊东南向全长47公里,南北延伸13公里,总面积为约100万亩。用壮美来形容,一点儿都不过哦!</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草原的韵律绵长,醉在如诗如画山水间。各色小野花散落在绿草中,随风摇曳着绿意;耳边是牛羊的欢腾,卓玛们舞动着长袖,翩翩起舞;让你的思绪在自然中游走,心灵得在宁静与舒缓中净化。</p> <p class="ql-block"> 这一带的观景台各具特色。当草地上一组转经筒房随着小溪蜿蜒,让我们惊叹。利用水的落差的动力转动经筒,藏传文化与草原风互动后,扑面而来喜乐,让人感动不已……。</p> <p class="ql-block"> 美仁大草原的特色,是由一个一个的小土包形成的草原。其独特的冻胀丘地貌,这是由于地下水受冻结,地面和下部多年冻土层的遏阻,在薄弱地带冻结膨胀,使地表面变形隆起的小丘,俗称“疙瘩草原”。这种地貌在青藏高原上极为罕见,使得美仁大草原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形态。</p> <p class="ql-block"> 美仁大草原还有一处著名的经幡隧道,长600米,宽14米,高7米,是另一道独特的风景。开车或者步行经过经幡隧道,迎风猎猎的五彩经幡,会让人充满步入藏区的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草原上,绵延无尽的绿色波涛,仿佛被风儿轻轻摇曳。阳光洒落在草尖,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使得整个草原显得更加生动活泼。</p> <p class="ql-block"> 前往玛曲的国道旁,远处的山坡上,被白云守候,有“巨龙盘踞”、各种“海产品”造型、各种“动植物”动漫画面,轮番“上演”。太阳光泛着刺眼的光芒,几条蜿蜒曲折的小河,把辽阔的原野裁剪得支离破碎。草原上特有的阵风,似乎还夹带着牛羊留下的腥膻的气味。 </p> <p class="ql-block"> 甘南玛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青藏高原东端,地处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玛曲县总面积为1019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700米,气候寒冷阴湿。</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住在了玛曲县城。我与宾馆服务员沟通的时候,她穿着羽绒马甲,我说现在是三伏天啊!她说我们这里早晚还是很冷的,只有4至5度。去吃晚饭的时候,我们也感受到了猎猎寒风,厚衣服也全部穿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玛曲县观景。黄河在这1万多平方公里的大草原上,自西南入境,从西北出境,形成九曲中的第一大弯曲。在这黄河首曲上,有许多引人入胜的草原景观。</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了一处草原,因为这里的海拔比较高,草很矮小,贴着地皮儿长。草地上土拨鼠洞穴很多,随处都可以看到探头探脑的土拨鼠。河曲马也是出了名的,所以马场也是很辽阔的。</p> <p class="ql-block"> 玛曲县的湿地资源丰富,拥有560万亩的湿地,具有很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登上阿万仓湿地公园的观景台。看到许多汊河和沼泽,这些沼泽和汊河如同天然的过滤器,净化着黄河的水质,也为广袤的草原带来了丰沛的水源。阿万仓湿地的总面积约为200平方公里,海拔在3300米至4806米之间。形成了独特的草原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充沛的降水和高寒阴湿的气候条件,每年超过600毫米的降水使得这片土地成为黄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区。</p> <p class="ql-block"> 烈日当空的时候,我们来到了宁玛寺景区。体会到了高原紫外线的强度,皮肤晒得火辣辣的疼,给同伴们拍照留念的时候,都不愿意拿下防晒口罩,也不愿意多拍照。</p> <p class="ql-block"> 宁玛寺的大藏经转经筒,建成于2018年,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这个转经筒建筑总高度为42.38米,转经筒总高度37.73米,下筒直径12.6米,上筒直径17.6米,旋转经轮总重量达320吨。筒体浮雕由尼泊尔工匠纯手工锻铸鎏金而成,用掉60公斤黄金。这个巨大的转经筒不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也是宁玛寺的一大特色和亮点,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参观。</p> <p class="ql-block"> 关于转经:转经是藏区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的一种日常宗教活动,即围绕着某一特定路线行走、祈祷。藏传佛教的转经是顺时针进行的,大大小小的转经筒内都装有六字真言经卷,信众们转动一次相当于念诵经文一次,积累一份功德。藏传佛教认为,持颂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对佛的虔诚,可得脱轮回之苦。在藏区各寺庙前,都会有稍大型的转经筒或一排转经廊,人们到寺庙前推动经筒旋转,称为转经。</p> <p class="ql-block"> 玛曲县拥有“天下黄河第一弯”的景观,黄河在玛曲县境内盘桓433公里,形成了著名的黄河首曲,这里也是黄河水量的主要补充地,素有“中华水塔”之称。</p> <p class="ql-block"> 黄河水围绕着玛曲县的领地,足足转了一圈儿才离开,当地人无论是汉族和藏民说起这一景观,即感到自豪也觉得很神奇。</p> <p class="ql-block"> 下午,车子拐进朗木寺小镇边道上,就开始堵车。到了停车场找不到停车位,举目望去是乌泱泱的人群,看来今晚的住宿又成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 郎木寺镇郎木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半山坡上的寺院沐浴着阳光,金顶煜煜生辉,金顶是藏地寺院建筑主要殿堂的标志,采用梁架结构形式,檐四周装有斗拱,内部立柱支承长额,构成独特的金顶坡度,形成了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窗户设计讲究,大多是暗窗,只有少数是通透的,这种设计不仅适应了藏族地区的高寒气候,还具备防风沙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寺院,走在郎木小镇繁忙的街道上,人气很旺。问了几家住宿的店,要么客满?要么价格离谱。只好住在藏族阿妈开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饮食也是以川菜为主。藏餐也穿插在其中。吃过晚饭后前往住宿的地方,一路上冻得我们瑟瑟发抖。进到房间后赶紧钻进了被子里,藏族阿妈看我们冻成这样,急忙点燃了房间取暖的炉子。并且请同伴们吃刚出锅牛肉包子、煮好的羊肉、喝羊汤……。</p>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前往若尔盖草原。看九曲黄河第一湾的美景。本来想在朝霞映在黄河湾上面时赶到。但是起来的晚了,到了这里的时候已经是中午……。</p> <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是黄河在流经四川境内时形成的一个大弯道,被誉为“黄河九曲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第一湾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四川省境内,在若尔盖县唐克乡索克藏寺院旁形成。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形成了一个近乎完美的“U”形大回旋,造就了著名的九曲黄河第一湾。</p> <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第一湾,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静谧与壮丽。</p> <p class="ql-block"> 顶着暴晒、高海拔拾级而上,爬30个台阶左右就得停歇一会,晒得头皮疼的不敢摸。但不同的高度有不同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像这些困难远远的甩在了后面。</p> <p class="ql-block"> 九曲黄河第一湾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观,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这里展现了其最为婉约与壮美的一面。这里不仅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途径地,还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动人的故事,使这个地方充满了历史和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在折返甘南迭部的路上找一片清凉,补充一点能量,好困难啊!看着车窗外出远处的山头,一片白云守一座山头的浪漫,将炎热和腹中空空也淡化了。</p> <p class="ql-block"> 一阵迷糊睡着了,突然一睁眼。看见一“猛虎”在山头狂奔。白云啊你真会玩,你是在追逐雄鹰、还是在追逐一头牛?</p> <p class="ql-block"> 到了迭部,海拔下降了一千米,感觉到闷热啦!脱去了厚重的外套。美美的在宾馆冲凉……。</p> <p class="ql-block"> 第五天,我们起了个大早,打包了早餐,踏上去神秘的洛克之路。车子行驶到扎尕那的后山,已经堵塞的一塌糊涂。只好在车里边吃早餐边跟着挪行的车队前行。</p> <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是一条景观国道,从卓尼县扎古录镇为起点,终点直达甘南秘境迭部县的扎尕那,全长约110公里。与其说是国道,其实就是建在悬崖峭壁上的炮弹坑、石碴子路,还不如内地乡镇村村通以前的土石路好走。之所以说洛克之路令人记忆深刻,因为它是一条陡峭险峻、崎岖不平、约三分之一的路段没有铺设路面的毛坯石子路、海拔落差大(最高点接近4000米)、且有垮塌落石之险,一路颠菠震荡的滋味亲自体会了才知道。幸好今天是晴天,如果是雨天只能放弃。</p> <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名字的由来:1925年,一位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来中国考察植物时,从卓尼县扎古录镇到迭部县扎尕那的一段路。整条路穿越甘川两省边缘地带和藏、汉、回等民族的交界处。因其路途艰险,由洛克探险考察成功,故得名。</p> <p class="ql-block"> 洛克之路全程风光壮阔险峻 随着车辆的逐渐深入大山深处和海拔的爬升, 你可以看见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力量,自然景色从低海拔的茂密丛林直到高海拔的高山草甸以及荒原、冰川都能看到,绝对与世隔绝,荒芜人烟。身在其中,你只能感觉自身的渺小,大自然的奇妙。</p> <p class="ql-block"> 游历“洛克之路”,真可谓:眼睛领略世外桃源的风景,轮胎擦着地狱之门行驶。好在美景时刻在线,修的观景台,减少了许多的麻烦 ,一切艰难都值得!如果来年还可以成行,我仍会毫不犹豫的出发,相信政府会把颠簸路段修好,弥补首旅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 傍晚到达卓尼县城,迎接我们的雷暴雨。也是我们这次出行,第一次遇到雨天。看着如柱般的雨冲刷着我们车辆的泥垢。心情是欢畅的,为我们这一路的干旱带来了湿润。感觉空气都有一丝丝的发甜。</p> <p class="ql-block"> 第六天我们经过了分水岭 ,结束了我们的旅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