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桐梓海军学校

藏獒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福州马尾海军学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奉令一路西迁贵州桐梓县,1938年10月至1946年在桐梓办学,史称"桐梓海军学校"。</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大门被西方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后,国内最早看到世界的开明人士形成了洋务派,他们在国内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倡"西学",求"自强"。因为中国在科学技术上长期落后于西方,"西洋水陆兵法及学堂造就人才之道,条例精严,迥非中土所及",必须要设立学校培养现代科学技术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闽浙总督左宗棠目睹在鸦片战争中中国都败于西洋水师,充分认识到:"欲除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师不可;欲整理水师,非设局监造轮船不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66年6月,左宗棠上秦清廷,请求设立马尾船政局,清廷很快批准了奏请。1867年1月6日"求是堂艺局"正式开学。江西巡抚沈葆桢接管后,求是堂艺局于1867年6月迁入马尾船政局,改名为"福建船政学堂"。福建船政学堂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培养造船和造机人才。后学堂培养操船和航海人才,后增设了轮机专业。1913年10月,后学堂改名为"福州海军学校"。1931年12月,福州海军学校改名为"海军学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大举南下,日机经常袭炸马尾,9月海军学校迁鼓山涌泉寺。次年6月迁往湖南湘潭,10月迁入桐梓。1945年抗日胜利后迁往重庆山洞,1946年与上海海军军官学校合并,改名为中央海军军官学校,并迁往青岛,后又迁到厦门,1949年9月迁往台湾左营至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桐梓海军学校(即“桐梓海校”)租用金家节孝祠作校舍。在桐梓八年时间,由马尾海校招收的航7至航10(轮6改转)、造舰班学生随班来桐梓县,在桐梓又招收了航11至航14、轮6轮7六个班。为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改建维修城隍庙为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增建操场等体育设施。学校纪律极为严格,一年上课三百多天,没有寒暑假,考试不及格一律退学,违反纪律者开除。学校严格的教风与校风,为后来培育了大量的海军优秀指挥人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桐梓海军学校旧址,让参观者感受当年海校学员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勤奋、刻苦、严谨、忠实的良好学风,和严守纪律、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严谨作风,以及决心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的报国之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桐梓海军学校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  少年强则中国强。1941年,刘和谦14岁报考桐梓海军学校时写的《海军救国论》悬挂在教室,短短500多字考试作文,<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了鸿篇巨制,</span>其言辞灼灼的海军救国论述,展现了少年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报国之志,发出了</span>救亡图存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代呐喊,振聋发聩。(笔者手记)</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海军救国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反是者灭,已成公例矣。</p><p class="ql-block"> 世界风云日紧,战争烽火益炽,在此环境中,若能生存屹立于世界中,舍武力为何耶?</p><p class="ql-block"> 盖一国之兴衰,在观乎其军备之完陋,军备即海陆空三军防是也。今日之战争,盖由所谓平面战而转成立体战,更由所谓持久战而幻变闪电战,然此咸不可舍海军于不建,乃立奏奇功也。</p><p class="ql-block"> 夫国防之卫也,必有其领空领陆之制权,若任何一权控制于敌,则其国危矣!况战时耶?更况我临海国之中华耶?</p><p class="ql-block"> 试观今日之中华,其海防若何?沿海尽被封锁,海权操纵敌手,其故何耶?盖因中华传统不重海军,而政府之失策,与夫国民见解之错误也。</p><p class="ql-block"> 或云:"抗战久矣,海军之功何在?"此庸夫之言耳,殊不知我海军亦正担负有救国之使命耳,如沿江之封锁防卫,水雷之攻敌,此皆莫大之功者也,何谓海军之无功,而不可救国耶?此与耳食何异哉!</p><p class="ql-block"> 由是观之,海军建设,实汲汲焉刻不容缓者也!当今日也,海军盖可救国,救国亦端赖乎海军,吾人更应献身海军,建设坚韧大无畏之海防,增强海军救国力量,发挥海军救国功能,为我海军救国之先锋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民国三十年十一月考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十四岁海军新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刘和谦</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复原的海军学校教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复原的海军学校学员宿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军学校校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海军学校校歌</p> <p class="ql-block">  1940年3月萨镇冰受邀请到桐梓海军学校演讲时合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萨镇冰演讲记录文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