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观赏/群星璀璨时

唐威

<p class="ql-block">由辽宁省博物馆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首次联合主办的“群星璀璨时/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特展,让我们领略到英国美术的精髓与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展厅展示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优秀美术作品,呈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本土艺术的历史长河,对我们了解这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氛围起到了桥梁作用。</p><p class="ql-block">在饱览诸多艺术大师精美的油画、水彩、雕塑、陶瓷、服饰和珠宝等艺术瑰宝中,通过绘画作品反映出那个时代细微的生活细节和一些重大和深远意义的内容,其中有的作品在世界美术界产生过巨大影响。很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画作,对于反映当时社会现状与历史特色起着见证与忠实记录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此次辽宁省博物馆与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联合主办的展览,体现了文化交流无国界的深远意义,它使我们有机会欣赏到国外著名画家的卓越画作,并且让我们能够亲身体验到艺术家的情感和观察力,对美和优雅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在有风的日子里放风筝</p><p class="ql-block">大卫.考克斯 </p><p class="ql-block">185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画家通过松散的笔触以及对细节的彻底简化,成功地扑捉到了露天氛围下的清新微风、转瞬即逝的光和天空中变换莫测的云。这种绘画技法似乎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法国印象派风格。</p> <p class="ql-block">森林之王(又名:鹿于林间)</p><p class="ql-block">托马斯.克莱斯韦克与理查德.安斯德尔 ( 时间不详,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克莱斯韦克,英国风景画家和插画家;理查德.安斯德尔,利物浦画家,擅长动物题材。这幅画由二人合作完成。这种合作方式源于17世纪荷兰画家每个人专注于各自特定绘画主题的做法,在维多利亚时代比较常见。</p> <p class="ql-block">猎场看守人的小屋</p><p class="ql-block">托马斯.费德 184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苏格兰画家费德以描绘苏格兰乡村风景和细致的家庭场景而闻名。他强调细节和光线的精致处理,其画作既有着和谐的色彩,娴熟的人物刻画,又有着真挚的情感表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表演者</p><p class="ql-block">爱德华.约翰.科贝特</p><p class="ql-block">1855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科贝特建长风景画和花卉静物画,这幅画作不同寻常地描绘了旅行艺人正在农村的乡间小路上,向孩子们展示城里的新奇玩意,西洋镜的场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 188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亨利.摩尔,英国海洋和风景画家,以海景画为主要创作对象。他对海水波浪的形态有着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认识,其画作构图往往大而空旷,且多由天空和大海这两个水平横带组成。</p><p class="ql-block">《微风徐徐》是摩尔成熟作品的典型代表。画面上只有挂满着白云的蓝天,以及泛着白色浪花的蔚蓝大海。既没有人物,也没有故事。艺术家以顺畅的绘画技巧和这种集中主题的方式出色而专注地捕捉了水天的动静,以及大海的色彩和质感的细微变化。</p> <p class="ql-block">利物浦海关大楼北侧</p><p class="ql-block">约翰.阿特金森.格里姆肖</p><p class="ql-block">188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格里姆肖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本土艺术家,唯美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以绘画中的细节表现和对黑夜以及月光的表现手法而知名,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最优秀、最有成就的夜景与城市景观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威尼斯总统府</p><p class="ql-block">詹姆斯.霍兰德 </p><p class="ql-block">1862年,板画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色彩干净明亮,给人以清新明媚之感。</p><p class="ql-block">霍兰德是享誉19世纪英国水彩画家,他以画建筑和海洋为主题,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会使用颜色的画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内部</p><p class="ql-block">约翰.弗雷德里克.刘易斯</p><p class="ql-block">1840年,铅笔、水彩、水粉,纸</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水彩画对于英国人而言,是一种国家艺术。英国艺术家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探索水粉画特有的美学特质,他们迅速认识到了水彩媒介的通用性,利用它创作了一类有着鲜明个性和历史的作品。</p><p class="ql-block">刘易斯,英国东方主义画家,也是位伟大的旅行家。</p><p class="ql-block">1850年,刘易斯在回到英国前寄回来大量的水彩画,画中的异国风情和所使用的绘画技巧在水彩画家协会的展厅里引起了轰动,被认为标志着相对于19世纪上半叶传统画法的重大突破。</p> <p class="ql-block">阿斯旺</p><p class="ql-block">爱德华.李尔 </p><p class="ql-block">1854年,铅笔、褐色墨水、水彩,纸</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李尔是一位极具传奇性的艺术家、插画师、音乐家、诗人,以创作谐趣诗而闻名。</p><p class="ql-block">李尔的风景速写清新怡人,部分速写不仅标明作画地点、时间,而且还常标注有色彩和物体的笔记。该作品保留了18世纪晚期以来许多专业水彩画家的典型作画方式,画作上题有“阿斯旺,1854年2月8日下午6点”除了精准的时间和地点,李尔还在场景的相关部分简单涂抹上了颜色作为“色彩记录”,即画家对现场真实色彩的记忆着色实验。</p> <p class="ql-block">叼着拖鞋的狗</p><p class="ql-block">埃德温.兰西尔 </p><p class="ql-block">1848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兰西尔擅长通过对动物姿势和行为的观察来精准地刻画动物特征。在这幅作品中,他把狗的毛发纹理以及站姿都刻画得惟妙惟肖。画家通过使用粗大笔触和小的白色斑点来创造纹理和色调,成功地捕捉到了这只猎犬毛绒绒的效果。这只忠犬嘴里叼着一只拖鞋,走到门口等待主人回家。</p><p class="ql-block">在整个19世纪,在表现犬类忠诚的场景都非常流行。</p> <p class="ql-block">忠诚</p><p class="ql-block">布里顿.里维尔 </p><p class="ql-block">1869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里维尔的这幅油画描绘了一间空空的牢房里,一只忠犬正在抚慰主人,小狗脸上对主人同情和怜悯的表情是这幅作品中最重要的部分。</p><p class="ql-block">作品原先的标题为《囚徒》,后来改为《忠诚》,以传递一种更加积极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特别议会</p><p class="ql-block">亨利.斯太西.马克斯 </p><p class="ql-block">189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马克斯,英国艺术家,凭借绘制历史画而声名鹊起,但又以其色彩丰富的鸟类绘画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这幅画生动地描绘了一群鹦鹉开会的场景,诙谐地讽刺了特别议会的严肃审议过程。该委员会由一群议会与上议院的议员组成,他们开会研究政府部门的工作,或者讨论一些迫切的政治问题。马克斯在艺术界以实用主义小丑而著称,其很多绘画都表现出诙谐的幽默感。他曾经写道“我宁愿和一只鹦鹉交谈一个小时,也不愿和一个政客交谈两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圣亚尼节前夜</p><p class="ql-block">威廉.霍尔曼.亨特</p><p class="ql-block">1856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亨特是拉斐尔前派主要发起人和重要成员之一,也是唯一自始至终坚持拉斐尔前派艺术宗旨的画家。</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的灵感即来自诗人约翰.济慈所创作的诗歌,故事情节基于中世纪的传说,即圣亚尼节到来之前的午夜,年轻女孩会在梦中看到自己将来的丈夫。玛德琳午夜醒来时看到了藏在自己卧室中的家族的敌人波菲罗,他们向彼此表达了爱意并一起逃走了。亨特创作这幅画的目的是为了对比爱情的神圣与狂欢者的软弱,体现了拉斐尔前派希望通过艺术传达严肃的道德和愿景。</p> <p class="ql-block">期待:1854-1855年间的火炉旁</p><p class="ql-block">福特.马多克斯.布朗</p><p class="ql-block">1851年创作后,1854-1855年再次绘制,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布朗初创这幅画时,表现的是他坐在火炉旁的妻子爱玛,刚刚哄睡小女儿,正在做针线活的情景。他在1854-1855年修改了这幅画,画面桌子上的一叠信件和一张士兵的微缩肖像画是后增添上去的。当时的英国正卷入克里米亚战争中,新添加的元素改变了画作的主题,一位军官的妻子在思念等待她远赴战场的丈夫。</p><p class="ql-block">这幅画是布朗的第一个现代生活题材作品,颂扬了母性和家庭的亲密关系,反映了维多利亚时期妇女的美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伯德.海伦</p><p class="ql-block">威廉.林赛.温德斯</p><p class="ql-block">185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利物浦画家温德斯是拉斐尔前派的追随者。1856年,他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他的新绘作品《伯德.海伦》。画中场景取材一首传统的苏格兰民谣,民谣的诗句刻在了画框上。故事讲述了身怀六甲的伯德.海伦,为了不让无情的情人抛弃她,把自己伪装成一名侍童,被迫跟在骑马穿过荒野乡村的情人的身边奔跑。</p> <p class="ql-block">客西马尼园</p><p class="ql-block">威廉.戴斯</p><p class="ql-block">约19世纪50年代晚期,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戴斯是一位杰出的苏格兰艺术家。</p><p class="ql-block">据圣经《新约》记载,客西马尼园是以色列耶路撒冷附近的一片橄榄园,相传这里是耶稣和他的门徒经常祷告深思的地方。据说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的前夜,曾经来到客西马尼园祷告,这时他已经知道门徒犹大出卖了自己。画作描绘的正是耶稣死前的这一夜。需要说明的是,这幅作品并不是对客西马尼园的实景描绘。在这里,戴斯采用了拉斐尔前派细致观察的自然主义画法,传达了一种强烈的精神张力,并使整个画面有种近乎摄影的品质。</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孩童</p><p class="ql-block">威廉.霍尔曼.亨特</p><p class="ql-block">186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亨特大多数作品都带有强烈的宗教或道德信息。相反,这幅画作则表现的是一个甜美纯真的少女,其原型是亨特居住在意大利时佛罗伦萨郊外菲耶索来别墅的园丁的女儿。这幅作品的焦点并不像艺术家通常所画的那样清晰,整幅作品色调绚丽,充满了对细节的观察,这是拉斐尔前派的典型特征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则济利亚</p><p class="ql-block">约翰.迈尔惠施.斯塔威克</p><p class="ql-block">1895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斯塔威克是拉斐尔前派第二阶段重要的成员。他的作品富有象征含义的传奇主题,色彩浓厚,细节精准,极尽精雕细琢。</p><p class="ql-block">这是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油画作品。画中的圣泽济利亚是音乐的守护神,她以一位优雅的女性形象出现,令人感受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幅画的构图也非常独特,他采用了立体构图的方式,使得画面更加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整幅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画家通过巧妙的的笔触和细腻的描绘,将圣则济利亚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幅画不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文化的探索和致敬。</p> <p class="ql-block">《第十二夜》的角斗场面</p><p class="ql-block">威廉.鲍威尔.弗里思</p><p class="ql-block">1842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威廉.鲍威尔.弗里思这幅画中所描述的滑稽、荒诞的场景,出自于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第十二夜》第三幕第四场;扮成男仆的维欧拉(右)和安德鲁.阿戈奇克爵士(左)发生了决斗。</p><p class="ql-block">这幅画作描绘的内容与实际的演出并不相关,但人物的姿势和面部表情都很戏剧化,背景看起来更像舞台布景,而不是真实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赤脚修士</p><p class="ql-block">约翰.菲利浦</p><p class="ql-block">1842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菲利浦出生于苏格兰,他的早期作品,主要是用朴素的色彩描述苏格兰乡村生活和历史场景。而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沃尔特.司各特爵士最畅销的中世纪骑士小说《艾凡赫》中的一首民谣。</p><p class="ql-block">菲利浦笔下的这位修士神色欢愉,膀大腰粗,正狼吞虎咽地吃着一个大肉派,其身旁站着的仕女正在为他把酒倒入一个银质高脚杯中,仕女身边的狗正羡慕的仰望着这一切。这幅作品是对他们贪食好酒的恶名的讽刺。</p> <p class="ql-block">奥利弗.特维斯与费金的初次见面</p><p class="ql-block">亨利.本杰明.罗伯茨</p><p class="ql-block">1868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罗伯茨是来自利物浦的艺术家,他用油画和水彩绘就了各种叙事题材的作品,对刻画人物具有独特的感受。</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的题材出自查尔斯.狄更斯著名小说《雾都孤儿》。罗伯茨在这里刻画了小说第八章的场景,尽管罗伯茨改变了狄更斯原著中所描述的许多精确细节,但这幅绘画却巧妙地揭示了狄更斯作品的灵魂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祷告后的玛德琳</p><p class="ql-block">丹尼尔.麦克利斯</p><p class="ql-block">186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来自爱尔兰的画家麦克利斯以肖像画而闻名同时从事复杂的文学与历史题材的绘画创作,麦克利斯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约输·济慈手1820年所发装的长篇叙事诗《圣业尼书前夜》中的诗句: 待她做完了晚祷,便解开了她头上所有的珍珠花环。</p><p class="ql-block">本幅画作即描绘了长诗中的女主人公-美丽的玛德琳,正在解开头发上的珍珠串,宽衣解带准备就寝。济慈的长诗在想象与现实之间自由切换,画中的内容亦与诗文紧密相扣、作品里,中世纪室内的三拱形窗户和窗户上的彩色玻瑞及四周的雕刻装饰、熄灭的蜡烛、男主人公波菲罗为她弹奏的琉特琴和洒落在她胸前的月光,都取自济慈的诗句。整幅画作在舒缓的叙事节奏中,营构出一部浪漫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情人节的早晨</p><p class="ql-block"> 约翰·卡尔葛·荷斯利</p><p class="ql-block">186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约翰·卡尔葛·霍斯利出生于伦敦,20岁时就在皇家艺术学院展出作品,并且轰动一时。这位画家的很多作品其实都来自于上流社会。他还受阿尔伯特亲王之命,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张圣诞卡。</p><p class="ql-block">画作背景是17世纪初的英国。2月14日的圣瓦伦丁节原本是纪念早期基督教殉道者圣瓦伦丁的日子,但从中世纪开始,这一天便与浪漫的爱情联系在一起,恋人间互赠礼物和爱情信物成为风俗。荷斯利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坦然逃避现实的浪漫主义画作:闺房中,一位美丽、富足、自信优雅的年轻女子穿着昂贵的丝绸和天鹅绒衣服正心不在焉地读着信,她左手拿信,右手撩拔着头发,欣赏着镜中的自己,边上的宠物狗已将她丢弃的一页信纸咬烂;左侧门口的仆人正接收着信差送来的更多的来信。画面捕捉到了维多利亚时期公众对于情人节的浪漫信息的传达。这幅作品是这位艺术家脍炙人口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贝壳</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摩尔</p><p class="ql-block">1874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阿尔伯特·摩尔是19世纪下半叶英国新兴的美学运动的开创性艺术家。</p><p class="ql-block">《贝壳》这幅画是摩尔隐晦而迷人的艺术特色的最佳例证之一。画中一个孤单的女子站于海边。沙石滩上点缀着海草和壳。她头戴金色贝壳装饰的橙色帽子,身技一袭被风吹起的,饰以黄边、缀以白珠的白色薄披肩,内衬一条垂于脚面的棕色希腊式长裙,如同古希腊雕塑般端庄而美丽。画家没有告诉我们这个女子为什么要冒着大风到海边来,也没有人知道她此时的心情或期待。由于人们感兴趣的问都不能在画作中寻找答案。因此只能够从整体的形式上,比如构图和颜色来获得感官上的愉悦。正如摩尔一贯的风格,画的题目“贝壳“作为中心主题只是附带提到,无法使画面能讲出故事或呈现某种可被理解的环境。“为了艺术而艺术". 这一点使唯美主义和摩尔的作品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独一无二。</p> <p class="ql-block">中式储物柜</p><p class="ql-block">威廉·童勒·奥查森</p><p class="ql-block">186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奥查森是英国肖像画家、历史和家庭风俗场景画家,他因其对历史叙事场景的描绘和在晚期事业生涯中刻画现代服装而闻名。</p><p class="ql-block">作品描绘了一位女士将花瓶放置在一个黑色金漆装饰的储物柜上的瞬间。黑金漆装饰的储物柜可能来自中国或日本,也或是英国本地的仿制品。房间里的其他物件:包括可能产于中东的金属器皿和玻璃器皿,可能产于亚洲或欧洲的青花瓷罐,椅子上还有一把扇子等等。整幅画作将17世纪的镶板房间、英式古典家具,以及亚洲工艺品结合在一起,体现了当时英国颇为流行的亚洲风格的家具及室内装饰的美学品味,是这类室内设计的早期范例。这种风格当时多出现在艺术领域、而画中女士所穿着服饰也是一件与19世纪60年代詹姆斯·阿博特·麦克尼尔惠斯勒画作中相似的"唯美服饰",质料可能为白色丝绸。</p> <p class="ql-block">命运</p><p class="ql-block">乔治·邓禄普·莱斯利</p><p class="ql-block">1870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莱斯利是英国风俗画家查尔斯·罗伯特莱斯利的小儿子,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踏上艺术之途。早期作品受到拉斐尔前派的强烈影响,后期则转向了一种更具学术性、审美性的绘画风格。莱斯利的大部分作品都表现了氛围轻松的主题,常描绘花园或家庭室内场景中从事采花或插花、制作花环等富于女性气质活动的漂亮女子。《命运》这幅画作描绘了世外桃源般的场景,年轻女孩们将鲜花丢进河里,根据花朵的浮沉来预测她们的爱情运势。女孩们身着维多利亚时代的服装,其中一位女孩怀抱小狗;左侧的渔网和袋子昭示着女孩们一直在钓鱼。</p><p class="ql-block">画家意在“刻画英国家庭生活的阳光一面",剔除一切丑陋或令人讨厌的因素-- 什么也不能干扰美丽与优雅。这样的情景看似日常,却不切实际。但人们乐得欣赏其中的装饰性与精致性,并渴望从中汲取甜美与快乐。这类作品符合唯美主义运动,也符合和谐与美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芍药</p><p class="ql-block">查尔斯·爱德华·佩鲁吉尼</p><p class="ql-block">1887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佩鲁吉尼一位出生于意大利的浪漫主义英国画家,其作品曾被误以为是米菜本人的作品。1874年,佩鲁吉尼与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小女儿结婚。</p><p class="ql-block">佩鲁吉尼的大部分画作都是唯美主义的随笔,表现了穿着优雅的女性,通常还包括鲜花,以增强美感。在这幅作品中他将粉红色色调的芍药放在前景显眼处,提取了花朵叶子的绿色作为画中女性“唯美服装”的色调,并精心描绘出丝绸褶皱。画面背景为灰绿色。色彩协调的点睛之笔是模特的红色头发和一张完美无瑕的脸上温暖的肉色。</p><p class="ql-block">透过上述这些维多利亚时期的画作,我们得以观察19世纪英国女性的生活方式,观看各个阶层女性的服装饰品,知道她们如何谈爱,参与什么社会活动,有什么样的信仰。她们穿着精致华丽的当代服装,也从古典审美中撷取灵感。</p> <p class="ql-block">忠诚至死不渝</p><p class="ql-block">爱德华·约翰·波因特</p><p class="ql-block">186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波因特是维多利亚时代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创作了大量的历史宗教题材画作以及世俗风格作品,他的油画着意于唯美情调,在题材上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迎合了世俗审美,极具观赏性。</p><p class="ql-block">波因特的这幅作品描绘了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摧毁庞贝城的场景。前景的地面上散落着硬币和其他贵重物品,背景是人们试图从废墟中逃生并抢救财物。在这样的慌乱当中,一位罗马士兵尽管眼神充满恐惧,却依然坚定地站在他的岗位上。这个主题取自爱德华·布尔沃·利顿于1834年创作的著名历史小说《庞贝城的末日》,书中这一事件的灵感来自于庞贝城考古发掘中所发现的一具位于赫库兰尼姆门旁,全副武装的罗马士兵遗骸。这幅画是波因特最著名的作品,曾被其他画家多次复刻。它所传达的坚守职责的绝对奉献精神,让它成为维多利亚时代最著名和最令人钦佩的绘画之一,并作为道德典范而备受推崇。</p> <p class="ql-block">挽歌</p><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莱顿</p><p class="ql-block">1888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莱顿的绘画以其华美的艺术风格成为英国学院派继雷诺兹之后最主要的代表,他的艺术标志着英国绘画艺术的最成熟阶段,他的名字成为了学院派的代名词,对推动英国古典复兴从短期现象转变为严肃运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挽歌是一首哀叹的歌曲或诗歌,通常是为逝者而作。1889年,莱顿在皇家美术学院展出了这幅名为《挽歌》的半身女性画像有评论家称赞道:“此图哀伤之表达,恰如人物面容之柔美、典雅与自然。”《挽歌》中的女士身着奶白色优雅的希腊式披肩,秀发上级有月桂花环;女子服装上的褶皱在颈部漾起婀娜的弧线,她目光向下,神态黯然,但柔美的脸庞上却无半点瑕疵,因为,画家为了实现理想化的美感,已将所有涂刷或者费力绘制的痕迹全部抹掉了。莱顿一生中描绘了一系列理想化的女性头像,每一位人物都通过姿势、面部表情、配饰、颜色和色调表现出特定的情感。他通常采用一种用釉料稀释颜料的技术来实现对女性的脆弱气质和精神的刻画。</p> <p class="ql-block">她将被创造成女人</p><p class="ql-block">乔治·弗雷德里克.瓦茨</p><p class="ql-block">19世纪70年代早期,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瓦茨是维多利亚时代有名的学院派画家,擅长以象征主义手法描绘人类的生命与情感。他的作品具有象征与神秘的意味,以及醒世与讽喻的内涵。</p><p class="ql-block">这幅作品讲述的是《圣经·创世纪》中世界上的第一个女人夏娃被创造出来的瞬间的故事,是瓦茨夏娃三部曲(创造、诱惑和救赎)的第一部最早和最好的版本。画作中,艺术家试图将夏娃视为坚强、充满活力和激动人心的象征。夏娃的全身都笼罩在艳丽而清冷的云雾中,光线集中于她的心脏和胸部“一个温柔、善良和充满爱的地方”。女人仰起的脸虽然朝向太阳,但却完全隐入了黑暗之中,而无法辨认。艺术家以此来暗示人的灵魂“因过度的光明而暗淡”。瓦茨对这一时刻的象征性描绘是他个人的理解,目的是要创作出一种视觉语言,也许是维多利亚后期危机四伏的英国社会的一种潜在的消极情绪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普洛托斯之妻</p><p class="ql-block">乔治·弗雷德里克·瓦茨</p><p class="ql-block">188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普洛托斯是希腊的财神,这里对财神妻子的讽喻式描绘是对维多利亚时代物欲崇拜的强烈抨击。画面中,普洛托斯的妻子右手缠满、抓满珠宝,她在丝质的枕头上疯狂地扭动着头部,摆出既妩媚又绝望的姿势。画家借此意在传达拥有过多财富可能带来的疾病和贪梦,即拜金主义的弊端。</p><p class="ql-block">维多利亚晚期,工业革命带来的财富骤变导致了阶层的分离与社会的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的加剧。1889年,当这幅作品在新美术馆展出时,作为艺术评论家的戏剧家萧伯纳将这幅作品描述为“大师之作”。</p> <p class="ql-block">等待法律援助</p><p class="ql-block">詹姆斯·坎贝尔</p><p class="ql-block">1857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利物浦一间律师办公室里,一位头戴高顶礼帽,表情倔强的老人手中抓着雨伞,正用脚不耐烦地拍打着地面,等待着约见他的律师来处理账单问题。</p><p class="ql-block">坎贝尔的作品常聚焦于家乡利物浦的中产阶级和普通工人阶级的生活细节。这幅作品也体现了他身为保险推销员之子对当地公务机构办公室的了解。我们之所以能够知道画作的地点是在利物浦,是因为左边的印刷海报是利物浦土地拍卖的广告,而画作右边的图表则是利物浦潮汐的时间表。利物浦是英国一个重要的港口,了解潮汐对于航运是非常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旧信件</p><p class="ql-block">查尔斯·詹姆斯·刘易斯</p><p class="ql-block">1862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长期居住在伦敦的詹姆斯·刘易斯以油画及水彩描绘传统优美的景色与人物,是一位高产的画家。米莱称其为“本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p><p class="ql-block">画作中,一位靠窗而坐的年轻女子正在读着旧信件,陷入了沉思。这些旧信件可能是情书,也可能是她孩童时期的信件。她身旁便携式书桌上,置于成捆信件旁的圆形装饰物可能是一幅微型肖像,也可能是昔日追求者所赠予的纪念品,女子手腕上挂着的珠宝也可能如此。但刘易斯并未对这两件作品进行细致刻画,可能是想给我们留下自由的遐思空间。女子身穿19世纪60年代盛行的下午茶礼服并搭配蕾丝衬袖及伞裙,不过她的裙摆下似乎没有裙架支撑。她的脚边还蜷缩着一只宠物狗。</p><p class="ql-block">这种尺寸小巧,非常适合挂在房间的描绘美丽女子的闺阁画,在维多利亚时代一直畅销不衰。</p> <p class="ql-block">接受还是拒绝?</p><p class="ql-block">查斯·韦斯特·柯普</p><p class="ql-block">1872年,板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查尔斯·柯普的油画作品多取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充满着人性的温暖和情趣,展现了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家庭生活的细节。</p><p class="ql-block">艺术家将这幅作品描述为一个女孩屈膝跪在桌前,正不知道该如何回复这封“求婚信”。信是由信使送来的,此时,信使正站在门口与女仆交谈,等待着女子的答复。柯普一方面在标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关注画作主题的线索,一方面在作品里画满了创造这则故事的物品:地毯上散落的花篮、匆忙丢弃的阳伞,以及下已撕破的信封都显示出了姑娘看信之迫切;她扔在椅子上的草帽和红色斗篷表明她刚刚从花园里奔跑来。桌子上放着一个异形的珠宝盒,女孩刚从红蜡密封的包装纸中把它取出,盒子里还放着一条带有珠宝吊坠的项链--这应该是女孩的追求者的爱情信物。桌子上还有写书信的工具:一瓶在银色托盘上的墨水玻璃瓶、一盒纸和一个信封。女孩微微泛红的面颊,表明她内心的激动与兴奋,然而作者却并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线索,而是保留了悬念,交由观者来判断她是接受了?还是拒绝了这次求婚呢?</p> <p class="ql-block">较量</p><p class="ql-block">约翰·爱德华·纽顿</p><p class="ql-block">1861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用标题将专注于音乐的小提琴家和在窗前笼子里唱歌的金丝雀作了比较,这是一场艺术与自然之间的竞赛。房间里男人皱巴巴的衣服、椅子上起褶的皮饰、窗台上的水烟,以及桌子上快要滑落的乐谱,都给人一种随意休闲的印象,可这一切都是被精心设计的。房间的窗户上有典型的利物浦乔治王时代晚期的细长玻璃窗条,透过窗户,我们还可以看到利物浦郊区、埃弗顿的圣乔治大教堂的塔楼以及维多利亚早期典型的砖砌联排房屋等。</p> <p class="ql-block">乔治·古德湿·基伯恩</p><p class="ql-block">1875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基伯恩是英国风俗画家和雕刻家。</p><p class="ql-block">《贫穷的亲威》是一幅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描绘的是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客厅里一位身穿黑裙丧服的年轻寡好和她衣衫槛楼的父亲突然出现在他们富有的亲威家里要钱请求帮助的情景。中间站立着的富有的姐夫手里拿着钱包,正不情愿地递了张钞票给岳父。同时,他还斜睨着女儿,似乎非常不满意女儿给小姨倒酒。画面左下角小狗的防御姿态,也从另一个角度表明了主人的态度。</p><p class="ql-block">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中产阶级而言,贫穷的耻辱始终从未运离。一个没有自己财喜的已婚妇女完全依靠她的丈关,而死亡、生意失败或债务制可能导致繁荣的表象的破裂,让原本体面的家庭变得究困潦倒,这是维多彩亚时代的小说家和画家都在探讨的一个主题。</p> <p class="ql-block">制花女工</p><p class="ql-block">塞缪尔·梅顿·费舍</p><p class="ql-block">1896年,布面油画</p><p class="ql-block">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英国画家费舍在皇家美术学院接受培训后前往意大利,井一待十年,他笔下最典型的威尼斯题材作品是以女性为主角的风景画,多表现如狂欢节、婚礼或节庆中的女性。</p><p class="ql-block">19世纪的英国,轰轰烈烈向前发展的工业社会迫使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投入到工厂劳动中,以维持家庭生计。一些艺术家开始描绘独自工作的女裁缝等形象,以引I 起人们对服装业剥削女性的美注。但却很少有人直接描绘在拥挤的血汗工厂里工作的女性。《制花工》是对职场中的女性的军见描绘,也是费舍另一幅画作《克勒肯维尔花匠》的投标版本,画中描绘了年轻女孩在由教会建立的所谓为帮助贫穷的年轻女孩而设立的花艺工厂里面制作人造花的场景。粉红色的花朵密密实实地排布于画作前景中,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制花女工神情松弛,工作专注。费舍虽然将这一场景理想化为“优雅和美丽",但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19世纪英国底层社会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与蟒搏斗的勇士</p><p class="ql-block">弗雷德里克·莱顿</p><p class="ql-block">原版1877年,缩小版英国利物浦国家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为世界上最早步入工业化社会的国家,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变迁,铸就了英国美术发展的璀璨与辉煌。</p><p class="ql-block">此次展览让我们多元而立体地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打开一扇窗口,也由此让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英国美术黄金年代的群星闪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