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楼天主教堂

李涛

<p class="ql-block">家楼天主教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区东部,历城区花园路洪家楼3号。东邻山东大学洪家楼校区,洪楼广场北侧,以洪家楼村而得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洪家楼天主教堂是利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辛丑条约》的庚子赔款筹建的,由奥地利庞会襄修士设计、中国劳工承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工建设,历经3年多时间,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5月竣工。整个建筑坐东朝西,立面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平面呈“十字形”,象征着天主耶稣受难的十字架。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教堂大厅可容纳千人进行宗教活动。</p> <p class="ql-block">洪家楼天主教堂建成时是济南市也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在中国近代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洪家楼天主教堂始建于光绪二十七年,由建筑设计师奥籍方济会会士庞会襄修士负责设计和监工。</p> <p class="ql-block">光绪三十年,由德国人特意聘请卢立成为工程的总施工、总监管,带着本村一百多名石匠,总管着工程的一千多人施工,按其提供的图纸对采购、石雕以及木、瓦工等活进行安排调度,历时三年,于光绪三十一年落成。</p> <p class="ql-block">虽然教堂是一座哥特式的建筑,但是材料,装饰,建筑施工等都是用中国传统建筑方法来制造。</p> <p class="ql-block">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很快占领了济南,教区受损,教友被残害也屡见不鲜。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解放济南时,市郊东部的洪家楼地区也未能幸免,当时的大小修院已迁至五大马路妙法里。后来主教座堂院内也有炸弹落下,但大堂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6年,洪家楼天主教堂在文革中被关闭。1966年至1983年停止宗教活动。1985年4月,济南市政府拨专款对6个十字架、96处石花雕塔和教堂的壁画、圣像、地面、跪凳、祭台、灯具等设施全面进行了修缮。同年12月25日圣诞节,已经关闭近20年的教堂恢复开放,并举行盛大弥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1年,在全国播出的第一部建筑文化电视系列专题片《中华民族百年建筑精典》中,被全国26位院士级建筑大师评审为“100座近现代经典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洪家楼天主教堂主要包括哥特风格的经堂和南侧与修道院罗曼式建筑相一致的神父办公楼、北侧文革后所建的带有檐廊的单层砖石混凝土材料的建筑用房,分别作为接待处、修女室以及祈祷室等教会日常的办公和生活的场所。北侧为四坡屋顶的附属房屋与圣器室连接,作为神父的休息室和小祈祷室。</p> <p class="ql-block">教堂座东面西,前窄后宽。教堂施工者为孙村石匠卢立成,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外墙用石块砌成,西面的正立面有两座高大的尖顶钟楼,还有众多的小尖塔。西面部分是神修院的附属用房,东面部分是三合院的形式,分别作为学生的生活区,主要作为宿舍、卫生间、餐厅、教室、图书馆以及办公室。三合院的中间围合成为小花园,花园前得空地作为学生活动场所。三面围合的附属房屋构成了整个的洪家楼天主教堂建筑群。从教堂建筑群的总体布局上看,教堂采用对称式的庭院式布局,教堂庭院大门与教堂内部正门、中厅、祭坛在中心轴线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