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的国庆节,表妹出阁,远嫁大同广灵。山西陕西两地表兄弟组成送亲队伍,由南向北护送前往晋北之地,以结秦晋之好。我们从太行水乡沁州出发,一路向北,穿越层峦叠嶂,跨越山川沟壑。车轮滚滚,带着满心的期待与憧憬向前。沿途,风景如画,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眼前徐徐展开。城市与乡村交替,人文与自然相融。</p><p class="ql-block"> 随着路程的推进,渐渐靠近大同广灵。那是一片充满魅力与神秘的土地,仿佛在远方静静等待着探索者的到来,准备向世人展现它独特的风姿与韵味。</p><p class="ql-block"> 在沁州,你可以游览太行水乡,感受北国水乡的独特韵味。这里有高峡平湖、碧水涟漪,还有森林奇树、湖光山色,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进入广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羊峪群山,它属于恒山山脉,这里山势险峻,景色壮观。继续前行,你会来到汉白玉石林,这里的石林洁白如玉,形态各异,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 在广灵,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而我们却选择出省到张北草原,去了云岗石窟、悬空寺及恒山。</p> <p class="ql-block"> 不要游玩,还是先完成主要任务吧。广灵的一些农村婚礼习俗比较繁琐,相亲、换帖,婚礼前准备,娶亲。娶亲时的具体流程及规矩更是一套一套的,这儿说不清,只告诉你:饭后,新娘穿起红色婚服,凤冠霞帔,红盖头,必须由一平辈兄弟抱进花(车)轿,而母亲姊妹则会泣啼以惜别。</p><p class="ql-block"> 新媳妇娶到家就是拜堂入洞房。婚后还有“圆饭”、“回门”、“合堂”、“住对月”等等。</p> <p class="ql-block"> 张北草原位于张家口西北70公里的张北县境内,由中都和安固里两大草原组成,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这里的平均海拔为1400米,夏季平均气温17.4℃,适宜消夏避暑,每年6月至9月是张北草原旅游的黄金季节。在张北草原,游客可以进行多种活动,如策马扬鞭、弯弓射箭,观看马术、摔跤、草原歌舞等传统娱乐项目。</p> <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时代,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云冈石窟与“印度阿旃陀石窟”和“阿富汗巴米扬石窟”并列为世界三大石雕艺术宝库,其历史距今约有1500年,是在北魏文成帝的支持下,由国师昙曜和尚主持完成的。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18000余平方米,造像高度从2厘米到17米不等,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共有59000余尊。其第20窟(白佛爷洞)高13.75米露天释迦坐像,这尊塑像胸部以上保存得依然完整,面部半圆,深目高鼻,眼大唇薄,保留着典型的西域少数民族、印度人的面部特征。</p><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云冈石窟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原名“玄空寺”,位于大同市浑源县城东南4公里恒山金龙峡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现存的建筑主要在明清时修建,这一时期的悬空寺处于鼎盛时期。它把力学、美学、宗教融为一体,匠心独具,巧夺天工,奇绝无比,令人叹为观止。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题写“壮观”二字并给“壮”字多加一点,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惊叹其为“天下巨观”,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先生称其为“天下奇观”。</p><p class="ql-block"> 悬空寺的建筑特色显著,是木质框架式结构,三教殿是其建筑的最高点,离地面距离原为90米,由于历年河流淤积,目前该殿仅剩58米。其所有的栈道和阁楼下都埋有直径约50厘米的木材作为横梁,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它具有石窟与寺殿相连和半壁楼殿半壁窟的特殊建造形式,远看仿佛半悬在悬崖上,楼台殿阁之间由廊道相接,底部只有十几根立柱支撑。</p> <p class="ql-block"> 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玄岳,明末清初被确定为“北岳恒山”。它位于浑源县城南,主峰天峰岭海拔2016米,号称“人天北柱”。恒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其山峰雄伟壮观,自然风光秀丽,山上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观的瀑布。恒山也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山上有许多道教寺庙和古迹,如北岳庙等。恒山的历史文化丰富,不仅是道教圣地,也是历史的见证者。</p><p class="ql-block"> 在恒山附近的浑源县城,还有出名的小媳妇凉粉等美食可以品尝。</p> <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又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它建于辽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由辽兴宗的皇后萧氏倡导修建,后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p><p class="ql-block"> 应县木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历史上历经多次修缮,曾遭受过地震、战火等天灾人祸,目前塔身存在倾斜现象,相关保护修缮工作一直在进行中。1961年,它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其为世界已知范围内最高的木塔;它还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的比萨斜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在回程时游览了雁门关。</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忻州市代县,是古代重要的关隘,也是世界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中华第一关”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赵武灵王在此设立雁门郡。此后,雁门关历经多次修缮和重建,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雁门关曾多次发生重要的战役,如李牧抗击匈奴、杨家将镇守三关等。</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依山势而建,地势险要。其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5公里多。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3道大石墙和25道小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关城正北的山岗上有明清驻军的营房旧址,东南有练兵的校场。西门外有关帝庙。东门外有靖边祠,祭祀战国名将李牧,现仅存石台、石狮子、石旗杆和数通明清碑刻。关城以西的旧关城俗称为铁里门。两关之间用石砌长城相连,并建造了敌楼、烽火台等,形成一组完整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分为三个区域: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p> <p class="ql-block">舅妈和外甥</p> <p class="ql-block">老叔侄女俩</p> <p class="ql-block"> 历时五天我们完成了千里送亲,借机游览了好几个名胜古迹,喜事加愉快的玩乐,一路顺畅返回沁州故乡。</p><p class="ql-block"> 此时对此事回顾也是喜悦之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