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五十年 ——记贵铝知青一队五十年聚会

高原狼(狼哥)

<p class="ql-block">  贵州铝厂知青农场始建于1974年9月18日,而我们知青一队,是由贵州铝厂下属的一分厂、“五七中学、三矿、运输厂、医院、动力站等分厂的职工子女子弟所构成。在近三年的时间,有100多名知青先后落户于知青一队,我作为知青一队的一员,有幸被选举为知青一队的队委兼会计。当时我们知青一队由队委五人组成(队长潘严,指导员王志宏,团支部书记谢沙,副业队长蔡斌,会计孟庆华),下设有农业生产班、犁地班、果树班、饲养班、蔬菜班、炊事班等,是一个架构较为齐全的知青队组织,而9月18日就成了我们贵州铝厂所有知青的又一个生日。今年是我们知青队成立五十周年,在很多知青农友们的迫切倡议下,在我们知青一队队委兼指导员王志宏的大力组织和筹划召集下,在筹备组众多组员的热心协调和协助和具体操办下,在参加此次聚会的知青农友们的积极响应参与和努力下,经过近一个月的准备,我们知青一队五十周年聚会终于于2024年8月11日(因种种内外原因,聚会提前了一个月举行)在美丽的都溪林场如期举行,这也是我们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为此感到格外的亲切,感到格外的激动。</p> <p class="ql-block">  8月11日一大早,按照预定的计划,在白云区区政府旁集中,由聚会安排的山庄派车接送或知青们自驾前往。第一站就是来到我们知青一队的所在地——老鸦塘,也是现在国有都溪林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9点以后,知青们陆续到来,有的是坐山庄的车过来的,有的是自驾前来的,还有的是从贵阳驾车过来的。来到了我们曾经在此生活嬉闹休息住宿过的地方,站在现已是残垣断壁的房屋前,这已是第二代的砖瓦房了。最初我们第一拨知青却是住在自己修建的干打垒房子里,所谓的干打垒就是一种简易的筑墙方法,在两块木板中间填上三合土或黏土拿夯或木棰把它打成坚实的土墙,并层层填土夯实达到一定高度,筑墙所盖的房子。干打垒房子虽然有着冬暖夏凉的特点,但因我们是冬季修筑,所以在夏天,夯实的土墙就缩水开始裂缝,裂缝之大足能伸进来一条胳膊,又因为是用的泥土,老鼠很容易打洞,所以整个干打垒就成了老鼠们开展地道战的战场。那个时候,我们躺在床上看着地下的老鼠像赶场一样来回穿梭,心里真的不是滋味,当时的场景现在还是历历在目,可见那个时候的住宿条件是何等的简陋艰难。后来,随着第二拨第三拨知青陆续到来,就重新建了砖瓦房,情况就有了一些好转。那个时候,我们开荒种地,耕田犁地,种植的有水稻玉米土豆荞麦等农作物,还种植蔬菜管理果林,养猪喂牛等,虽然不能做到自给自足,但也为国家做出了一点贡献,给我们带来了劳动丰收的喜悦,并重新认识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艰辛。</p><p class="ql-block"> 在曾经的旧址上,大家是那么的激动和感慨,又是那么的开心和兴奋。大家纷纷探寻问候,热情握手拥抱,每个人看起来还是那么的健硕,那么的健谈,那么的神采奕奕,真的让我感动,让我感叹。早已淡忘的面容和神态,久已未闻的声音和名字,都在热烈的交谈中渐渐的熟悉起来,回忆起来。早已忘却的曾经的糗事囧事都在热烈的交谈中泄漏出来,揭露出来。在开心的畅谈中,拍照立即成了相聚在一起的主旋律。有一人独秀、两人相伴、三人成群、四人五人一组、甚至更多的人聚合拍照,拍照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的,一下子就将相聚拉入了高潮,最后是参加聚会所有人的集体照。我们相聚在过去的时光里,回味久已逝去的年华。三年的知青生活,半个世纪的历史沉淀,知青们久已沉闷的情感,知青们憋了很久的话语,在今天的相聚下终于得以释放,也终于得以释怀。今天在这夏情未了秋意渐浓的夏秋交替之时,在这热情似火凉意爽身的美好时刻,我们欢聚一堂,打开尘封的记忆,共叙农友之谊,知青之情。</p> <p class="ql-block">  按计划下一站就是前往今天聚会的主场——兴发山庄。很多的人或驾车或坐山庄的派车前去,但也有不少的人是沿着林场通往兴发山庄的路走着去。这条路曾经是一条窄小的沙石路,现在已成为了平坦的宽敞的水泥路,我当然也不例外走路前往,重温一下昔日的场景。今天的天气多云,气温适宜,走在树林围绕的路上,看着曾经熟悉现在依然未忘的景致,倍感激动,也倍感欣慰。</p><p class="ql-block"> 来到都溪林场的兴发山庄,我们租用了山庄的大厅,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聚会活动的主会场。大家纷纷落座,开始了进一步的畅谈交流,和重新认识。在这里,我们忘不了曾经和我们一起战斗和生活过且已经先我们而去的农友,在这欢乐的时候,让我们静默的追忆他们,让我们深切的怀念他们,天堂没有疾病没有烦恼,愿他们一切安好,愿他们保佑我们幸福安康,身体健康,以此来表示我们最深沉的思情和最虔诚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  知青,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是一个特殊年代的一个特殊群体,一个让人嘘唏不已、带有悲情色彩的产物。虽然已成为久远的历史,但依然是一个神圣的称呼,是一个我们至今还认为值得骄傲的资本,是我们这代人永远回味追忆的主题。今天聚会还有全体参会知青签名、知青代表黄海平发言、由李建湘、高玲主持的联欢表演活动(有非洲鼓演奏、有独唱、有独舞、有原创诗歌朗诵、有三句半曲艺表演等)以及演出中间的答题抢答和抢红包活动,还有王志宏的筹备组工作情况汇报,然后是谢沙的聚会总结和分发五十周年大蛋糕,在同唱《我们走在大路上》的歌曲声中,开始了最后的聚餐。在欢快的言谈笑语声中,在杯觥交错的碰撞声中,在相互敬酒的祝福声中,所有的言语都显得那么的苍白,一切的情感都融入到了这小小的酒杯里。</p> <p class="ql-block">  五十年的岁月,五十年的风雨,知青五十年,我们历经了半个世纪的历程,岁月的磨砺虽然改变了当初的容颜和嗓音,虽然从少不更事懵懂无知却意气风发的青少年,成为了今天满头白发满脸皱纹的爷爷奶奶辈。但我们依然洋溢奔涌着当年的激情和青春,依然对生活怀着热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今天能见到这么多熟悉而又陌生的知青农友,还能看到其健硕的身体,看到从容淡定的心态,和妙趣横生的言谈,真的是百感交集,思绪万千,也感到由衷的欣慰。 </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来,在时代这艘大船上,我们不是时代的宠儿,但也绝不是时代的弃儿,我们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员,就是这个时代最为特殊最为悲情的一代人。我们没有消沉,没有被压垮,没有去游戏人生,我们可以大声的宣告,我们无悔于这个时代,无悔于这个社会,无悔于我们曾经的青葱岁月。</p> <p class="ql-block">  也许今天来的知青农友们,很多我们相互之间已经淡忘,已经记不清他的面容和他的名字,甚至是没有任何的映像,但今天的相见,今天的叙述,依然在演绎着曾经的经历和曾经的故事,都在说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知青,就是农友,这是社会的见证,是时代的历程,是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史册中的,这是永远也忘不了的。</p><p class="ql-block">请永远记住,在中华大地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浓墨重彩的书写了中国历史,他们就是你就是我就是他,就是所有的知青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知青一队五十年的聚会终于圆满的落下了帷幕,但心中的激情仍在挥洒,心中的别情还是那样的情真,心中更是期望还有下一次的聚会。</p><p class="ql-block">诗曰:</p><p class="ql-block">相聚时难别亦难,</p><p class="ql-block">再次相聚是何年?</p><p class="ql-block">但求东风传佳信,</p><p class="ql-block">他年夏秋又结缘。</p> <p class="ql-block">文字:高原狼(孟庆华)</p><p class="ql-block">摄影:孟庆华、邹韶宁、李书洲及部分知青们</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8日于贵阳白云</p>